CN204734060U -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 Google Patents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4060U
CN204734060U CN201520388659.9U CN201520388659U CN204734060U CN 204734060 U CN204734060 U CN 204734060U CN 201520388659 U CN201520388659 U CN 201520388659U CN 204734060 U CN204734060 U CN 204734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ock
bed
tension force
lathe bed
tail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86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汉
张裕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886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4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4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40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旨在解决现有的吊床平面稳定性差、易翻转、中部承托力弱及使用时身体弯曲不舒服的技术问题。选择性张力吊床采用三或四个支点,平面稳定性好。人躺在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中轴区域后,人体的腰部躺在床腰上面,两条主纵向悬挂带沿人体的背腰侧分布直接承托背腰臀部,头颈部靠近床头下垂部分,脚部靠近床尾下垂部分,床身张力重新调整,达至力系的重新平衡。最终头背腰臀脚部可以基本稳定处于一直线位置,腰椎曲线不会严重变形,身体全身受到均衡支撑,舒适度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户外运动,当人们希望能躺下休息时,吊床能用于悬空歇息和睡眠,请参阅图15、图16,但现有技术中的吊床通常采用两点固定,平面稳定性差,人容易翻转,中部承托力最弱,当人躺在吊床上并且面朝天时,重心在腰部附近,由于人身体重力的作用,整个身体会凹陷进吊床中,其中臀腰部凹陷最为明显,而两点式固定吊床的结构特点,限制了人体头颈部和脚部在吊床内的平放,只能身体弯曲躺着,造成腰椎曲线弯曲,时间长了很不舒服,难以真正满足人们休息的需求。如果将吊床尽量拉直并拴紧在树干上,虽然能减少人体的弯曲程度,但改善效果不大,且一般吊床床身的强度难以满足拉紧要求。另外,与地面接触的帐篷也能让人们在户外躺下休息,但是帐篷结构较复杂,安装收纳繁琐,使用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张力吊床,旨在解决现有的吊床平面稳定性差、易翻转、中部承托力弱及使用时身体弯曲不舒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选择性张力吊床,包括床身及连接于所述床身上的骨架,该骨架能够改变所述床身张力分布并共同支撑人体重量;根据人体所处位置,所述床身区分为床头、床腰、床尾,所述床身具有二个床头角与二个床尾角,床边设置若干扣吊环、粘扣或拉链;所述骨架包括从所述床尾角向所述床头角延伸的两条主纵向悬挂带,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的相对两端形成四个支点,所述支点分为位于所述床头角的二个床头支点及位于所述床尾角的二个床尾支点;所述骨架还包括于所述床腰处横向延伸且连接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主横向悬挂带,从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与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形成的连接处将该主纵向悬挂带划分为第一主纵向悬挂带和第二主纵向悬挂带;于沿纵向朝两侧拉紧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且两条该主纵向悬挂带沿横向拉紧所述主横向悬挂带时,所述床头与所述床尾均形成有下垂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腰且纵向延伸的辅助纵向悬挂带和/或横向延伸的辅助横向悬挂带,以改善设置有所述辅助纵向悬挂带和/或所述辅助横向悬挂带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并辅助承重。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在所述床身内不相交,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与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二个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25cm至60cm,两个所述床尾支点的连线与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之间的距离为50cm至160cm。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在所述床身内交叉连接,所述主横向悬挂带过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交叉点横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还包括至少一条靠近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交叉点设置且横向延伸的辅助横向悬挂带及两条设置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且纵向延伸的辅助纵向悬挂带,两条所述辅助纵向悬挂带之间的距离为25cm至60cm。
进一步地,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与两个所述床头支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150°,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与两个所述床尾支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80°。
进一步地,在所述床身的基础上,所述床头的宽度增加2-180%,所述床尾的宽度增加1-60%,所述床腰的宽度不变;或者,在所述床身的基础上,所述床腰的宽度缩小,所述床头的宽度与所述床尾的宽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单独缝接在所述床身上;或者,所述骨架用粘合剂粘接在所述床身上;或者,通过织机直接织造出所述骨架与所述床身的一体结构;或者,用绳带编织成所述骨架与所述床身的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床身用薄片材料或者绳网制作,所述骨架材料采用高强度扁带,扁带可由棉纱、丙纶纱、涤纶纱、丝光棉、尼龙、人造丝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床帐篷,包括选择性张力吊床及设置在所述选择性张力吊床的所述床身的上方的帐篷。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选择性张力吊床采用三或四个支点,平面稳定性好。当四个支点被拉绳沿用力方向朝两侧将选择性张力吊床栓紧时,此时与之连接的床身及骨架也依序被牵拉张紧,床身展开。由于采用床身相对于骨架宽松的缝接方式,骨架在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分布中起决定作用,骨架张力大于同位置的床身张力,且主纵向悬挂带的分布与吊床拉绳的拉力作用线相同,其张力最强。骨架中的二条主纵向悬挂带绕开床头和床尾的中轴区域后与其它辅助悬挂带交汇集中分布于床腰中心区域,从而在床腰中心区域形成较强的张力,使人体的背腰臀部受到较强的上托力。人躺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中轴区域后,人体的腰部躺在床腰上面,两条主纵向悬挂带沿人体的背腰侧分布直接承托背腰臀部。头颈部靠近床头下垂部分,脚部靠近床尾下垂部分,使床头和床尾的布身出现适当下垂,解除了将头颈部和脚部在吊床内放低平睡的束缚,至人体各部位的重力等于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床身张力重新调整,达至力系的重新平衡。最终头背腰臀脚部可以基本稳定处于一直线位置,腰椎曲线不会严重变形,身体全身受到均衡支撑,舒适度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床头支点处连接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栓紧在两个树干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栓紧在三个树干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人躺在图10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沿中轴线对折后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栓紧在树干后的侧视图。
图14是人躺在图11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侧视图。
图15是人躺在现有技术中的吊床的俯视图。
图16是人躺在现有技术中的吊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纵向与横向是指悬挂带的走向,纵向与横向可以是垂直或不垂直的。附图中支点处的箭头表示相应拉绳对该支点的施力方向。
请参阅图1、图11、图1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包括床身80及连接于床身80上的骨架,该骨架能够改变床身80张力分布并共同支撑人体重量;根据人体所处位置,床身80区分为床头81、床腰82、床尾83,床身80具有二个床头角81a与二个床尾角83a,床边设置若干扣吊环92、粘扣或拉链;骨架包括从床尾角83a向床头角81a延伸的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的相对两端形成四个支点,支点分为位于床头角81a的二个床头支点111及位于床尾角83a的二个床尾支点121;骨架还包括于床腰82处横向延伸且连接在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之间的主横向悬挂带60,从主横向悬挂带60与主纵向悬挂带10之间形成的连接处63将该主纵向悬挂带10划分为第一主纵向悬挂带11和第二主纵向悬挂带12;请同时参阅图13,于沿纵向朝两侧拉紧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且两条该主纵向悬挂带10沿横向拉紧主横向悬挂带60时,床头81与床尾83均形成有下垂部分。
选择性张力吊床采用三或四个支点,平面稳定性好。当四个支点被拉绳90沿用力方向朝两侧将选择性张力吊床栓紧时,此时与之连接的床身80及骨架也依序被牵拉张紧,床身80展开。由于采用床身80相对于骨架宽松的缝接方式,骨架在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分布中起决定作用,骨架张力大于同位置的床身80张力,且主纵向悬挂带10的分布与吊床拉绳90的拉力作用线相同,其张力最强。骨架使二条主纵向悬挂带10绕开床头81和床尾83的中轴区域后与其它辅助悬挂带交汇集中分布于床腰82中心区域,从而在床腰82中心区域形成较强的张力,使人体背腰臀部受到较强的上托力。人躺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中轴区域后,人体的腰部躺在床腰82上面,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沿人体的背腰侧分布直接承托背腰臀部。头颈部靠近床头81下垂部分,脚部靠近床尾83下垂部分,使床头和床尾的布身出现适当下垂,解除了将头颈部和脚部在吊床内放低平睡的束缚,至人体各部位的重力等于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床身80张力重新调整,达至力系的重新平衡。最终头背腰臀脚部可以基本稳定处于一直线位置,腰椎曲线不会严重变形,身体全身受到均衡支撑,舒适度大为提高。
选择性张力吊床的支点即为力的作用点,有3或4个,主纵向悬挂带10的分布走向即为力的方向或作用线,拉绳90栓紧程度决定了拉力的大小。主横向悬挂带60可改变主纵向悬挂带10的分布走向,传递和影响横向张力的大小,改善所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并辅助承重。栓紧拉绳90所产生的拉力,通过支点直接传递至主纵向悬挂带10及与支点相连接的床身80上,再通过与其连接的其它辅助横向悬挂带70和辅助纵向悬挂带20或床身80依序传递,产生不同的分力和合力,最终在床身80中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张力。
人躺上吊床后,床身80会受到拉绳90的水平方向拉力和向下的人体重力共同作用,床身80张力的大小会重新调整,调整幅度由通过支点的拉力大小、方向及人体重量、所处床身80位置及下垂距离等因素共同决定,结果在人体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下垂距离后,最终达至力系的重新平衡。此时侧视选择性张力吊床,与普通吊床的侧缘一样,弯曲程度相近,但床身80中轴则明显不同,基本为一直线。
另外,吊床使用时适当调整床头支点111和床尾支点121相互之间的高低位置,可适当调整头背腰臀脚部的高低位置;适度调整两个床头支点111之间的距离,可微调床头81的布身下垂程度,适度调整两个床尾支点121之间的距离,可微调床尾83的布身下垂程度。
进一步地,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在床身80内不会相交,而在床腰82位置与主横向悬挂带60形成连接处63,改变了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原本沿吊床侧边分布的结构,并将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分布固定于吊床的中部区域,其目的是增强吊床中部的张力,二个相交连接处63之间的距离大概为25-60cm,具体可以依据同性别大多数人的平均身宽尺寸而定,比如女性使用的吊床可窄些,男性使用的吊床可宽些,总之以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刚好分布固定在躯干两侧缘位置最佳,其好处是主纵向悬挂带10可直接承托躯干重量,承托效果最好:其承托力强,稳定性、直接承托面积大小和张力适中;如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的距离范围为缩小为0时,则直接承托区域为一直线,稳定性差;如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之间的距离太远,甚至接近吊床边缘时,则该人体承托区域完全由床布承担,中心张力最弱,性能与现有吊床完全一样了。
进一步地,在主横向悬挂带60靠床头81一侧再设置1条辅助横向悬挂带70,以改善所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并辅助承重。两个床尾支点121的连线与主横向悬挂带60的距离为50cm至160cm,大概以人体的平均腰高距离再加20cm左右即可,人躺上吊床后,可依据个人感受上下挪动调整休息位置。
进一步地,床身80采取富余设计方案。即在等腰梯形骨架(也即是普通的等腰梯形床身80)的基础上,将床头81的宽度增加2-180%,床尾83的的宽度增加1-60%,但床腰82的宽度不变,床身80长度则适当增加1-10%,并留出缝边的尺寸,将布料裁剪成床身80裁片,床身80为连接床头角81a、主横向悬挂带60端点62、床尾角83a后形成的一个凹六边形。或直接将普通四边形等多边形床身80的床腰82宽度缩小,而床头81与床尾83的宽度不变,效果与增加床头81床尾83的宽度,床腰82宽度不变相同。上述富余设计可明显减少床头81和床尾83的张力,床布在骨架之间的分布及富余程度,是决定床身80不同区域张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床布富余越多,张力越小,直至出现下垂,床布张力接近0。床身80长度适当增加1-10%,则是能否顺利制造出骨架紧、床布相对宽松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首要条件,而非富余设计方案。上述具体增幅可视床身80与骨架材料的弹性大小而定。床头81和床尾83采用富余设计,床身80宽度大于同区域张紧后骨架的尺寸,即使骨架被充分牵拉张紧,但床头81和床尾83加宽形成的加宽部811与加宽部831(富余设计部分)亦不会被张开,张力接近于0,甚至出现下垂。而床腰82未采用富余设计,床腰82的床身80部分与骨架连接平顺,张力接近骨架张力且明显大于床头81和床尾83的张力。床身80的富余设计,使床头81和床尾83的布身出现适当下垂,解除了将头颈部和脚部在吊床内放低平睡的束缚,至人体各部位的重力等于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
现设选择性张力吊床的等腰梯形骨架的上底边为30cm,下底边为150cm,高为200cm,中腰宽为90cm。如果床身80裁片设计为:床头81的宽度60cm,即宽度增加100%,床尾83的宽度为160cm,即宽度增加6.7%左右,床腰82的宽度90cm不变;这样制成的选择性张力吊床成品,在被拉绳90沿用力方向栓紧后,会形成一个上底边为30cm,下底边为150cm,高为200cm,中腰宽为90cm的等腰梯形骨架,此时床头81的布身可自然下垂26cm左右,床尾83的布身可自然下垂27.8cm左右,即床腰82的位置大概可比头和脚部位置高27cm左右,且床头81和床尾83的床身80张力接近于0,床腰82张力接近于骨架张力,其栓紧在树干100后的侧视图请参阅图13。
请同时参阅图11至图14,当人躺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中轴区域后,人体的腰部躺在床腰82上面,两条第一主纵向悬挂带11沿人体的背腰侧分布直接承托背腰臀部。头颈部靠近床头81下垂部分,脚部靠近床尾83下垂部分,吊床的床腰82部分首先承托人体的背腰臀部并在人体重力作用下出现小于27cm左右的下垂时,可以认为床腰82部分的悬挂带和床布产生的张力承托人体的较多部分重量,之后人体继续下垂,头颈部和脚部也开始接触床身80,头颈部和脚部的重力开始对床头81床尾83的布身产生作用,床头81床尾83布身的张力逐步升高。虽然躯干的重量大于头颈部和脚部,但悬挂带的拉伸强度和张力远大于床头81床尾83布身的降落伞布张力,故此阶段头颈部和脚部的较小重力也会使床头81床尾83的降落伞布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而出现与床腰82部分甚本一致的下垂距离,至人体各部位的重力等于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张力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具体使用时,只要把拉绳90穿过各个支点上的吊环92,沿箭头所示的用力方向拴紧在相应树干100上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其中的二个床头支点111因相隔不远,且用力方向基本相同或延长线会相交,可将其拴紧于同一棵树干100上。这里如将二个床头支点111用二段拉绳90连接延长并相交于某一点时,相当于二个床头支点111重合,此时图1的等腰梯形骨架吊床,可转变成如图2的等腰三角形骨架吊床。
进一步地,主纵向悬挂带10与床头81两个床头支点111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120°,主纵向悬挂带10与两个床尾支点121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80°。该结构有利于头背腰臀脚部可以基本稳定处于一直线位置,腰椎曲线不会严重变形,身体全身受到均衡支撑,舒适度大为提高。
进一步地,在沿人体从头至脚的轴线位置,主纵向悬挂带10与主横向悬挂带60基本对称分布。该结构受力稳定,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平面稳定性好。其他悬挂带对称分布时,也有利于结构受力稳定,获得良好的平面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若干拉绳90;请同时参阅图9,当树干100的数量为二:如其中的二个床头支点111相隔不远,且用力方向基本相同或延长线会相交,可将其中一条拉绳90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头支点111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其中一个树干100上,提供一支撑杆93,将两个床尾支点12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该支撑杆93的相对两端上,将另外一条拉绳90连接在该支撑杆93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另外一个树干100上。四个支点相隔较远,四个用力方向之间无相交时:提供一支撑杆93,将两个床头支点11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该支撑杆93的相对两端上,将一条拉绳90连接在该支撑杆93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其中一个树干100上,提供另一支撑杆93,将两个床尾支点12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该支撑杆93的相对两端上,将另外一条拉绳90连接在该支撑杆93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另外一个树干100上。
请同时参阅图10,当树干100的数量为三,如其中的二个床头支点111相隔不远,且用力方向基本相同或延长线会相交,可将其中一条拉绳90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头支点111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其中一个树干100上,将另外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尾支点121上,并将该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栓紧在另外两个树干100上。四个支点相隔较远,四个用力方向之间无相交时:提供一支撑杆93,将两个床头支点11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该支撑杆93的相对两端上,将另外一条拉绳90连接在该支撑杆93上,并将该拉绳90栓紧在其中一个树干100上,将另外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尾支点121上,并将该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栓紧在另外两个树干100上。
当树干100的数量为四时,更适用于四个支点相隔较远,四个用力方向之间无相交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产品,将其中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头支点111上,并将该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栓紧在两个树干100上,将另外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两个床尾支点121上,并将该两条拉绳90一一对应栓紧在另外两个树干100上。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它们的骨架结构设置了更多数量辅助纵向悬挂带20和/或辅助横向悬挂带70,该结构可改善所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让人体的头背腰臀腿部更为舒适均衡地支撑在相应支撑区上。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它们的骨架结构设置了更多数量辅助纵向悬挂带20和/或辅助横向悬挂带70,该结构可改善所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让人体的头背腰臀腿部更为舒适均衡地支撑在相应支撑区上。该选择性张力吊床尺寸较大,为一种悬挂和铺地两用方案,床身80宜用防水防潮布料制造。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骨架分布结构采取两条主纵向悬挂带10在床身80内交叉连接,主横向悬挂带60过交叉点61横向连接,同时在交叉点61附近再设置四条辅助悬挂带,其中两条辅助纵向悬挂带20之间的距离大概为25-60cm,具体距离也以两条辅助纵向悬挂带20刚好分布在躯干两侧缘位置最佳。骨架分布的形状为矩形,而不是梯形,四个支点相隔较远,四个用力方向之间无相交,当树干100的数量为四时使用该产品效果较佳。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骨架分布的形状为梯形而不是矩形。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它们的骨架结构设置了更多数量辅助横向悬挂带70,该结构可改善所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让人体的头背腰臀腿部更为舒适均衡地支撑在相应支撑区上。该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形状为矩形,尺寸较大,为一种悬挂和铺地两用方案,床身80宜用防水防潮布料制造。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大致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骨架分布的形状为矩形,而不是梯形,四个支点相隔较远,四个用力方向之间无相交,当树干100的数量为四时使用该产品效果较佳。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选择性张力吊床的使用方法。
请同时参阅图9、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床帐篷,包括选择性张力吊床及设置在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床身80的上方的帐篷91。选择性张力吊床可通过床边的扣吊环92、粘扣或拉链与设置在床身80的上方的帐篷91配合使用,起到防蚊虫、防雨、防晒、改善微小气侯效果,较好满足人们的休息需求。具体地,辅助横向悬挂带70可以分别向相对两端延伸至床头支点111与床尾支点121之间的连线位置或以外位置上,并在主横向悬挂带60的端部、辅助横向悬挂带70的端部、床头支点111与床尾支点121上设置便于与拉绳90连接的连接件,比如吊环92、拉链、粘扣。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吊环92。在多个连接件上安装帐篷91,或者在床身80上方设置拉绳90以支撑帐篷91,组成选择性张力吊床帐篷91,实现遮阳防雨和防蚊虫功能,轻便容易安装、使用舒适,尤其适合单兵野外使用。帐篷91包括防蚊虫的内帐及通风防晒防雨的外帐。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制造方法是:先将床身80裁片的床头81和床尾83加宽的加宽部811与加宽部831折迭收缩,此时床身80裁片的形状由凹六边形(细实线所示)转变为等腰梯形(虚线所示),与等腰梯形骨架的形状相同,但长度稍长于等腰梯形骨架,将床身80裁片的二个床头角81a与骨架的两个床头支点111加入吊环92一一对应对齐缝合固定,将床身80裁片的二个床尾角83a与骨架的两个床尾角83a床尾支点121加入吊环92一一对应对齐缝合固定,将整个骨架在床身80裁片上铺平铺顺,采取骨架拉直拉紧、床布相对宽松的对接方式进行缝接或粘接制成选择性张力吊床成品,床边可根据需要缝接若干扣吊环92、粘扣或拉链。这里应该注意,如果主纵向悬挂带10缝接歪钭弯曲,带松布紧,会严重影响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实用新型效果,骨架车缝时应走直线,不宜歪斜。
请同时参阅图12至图14,骨架在床身80缝合固定后,骨架与床身80的松紧关系决定了谁在吊床的张力分布中起决定作用。简单来说,如床身80小于骨架,即布紧带松,则吊床栓紧后床身80已先绷紧,此时骨架只是松散附于床身80上,无改变床身80张力的作用;如整个床身80太松,骨架紧绷,则如同一付骨架吊床,稳定性和舒适性无从谈起;只有骨架较紧且床腰82的床身80部分与骨架平顺连接并具有较强张力,同时从床腰82部分开始,床身80张力逐步下降并接近于0,至床头81和床尾83部分床身80出现适度下垂最为合适。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增加床身80的高度,但当该床身80两侧床头角81a与床尾角83a的连线长度仍小于主纵向悬挂带10的长度时,仍会限制主纵向悬挂带10沿箭头方向用力时的移动距离,出现床侧边缘绷紧而主纵向悬挂带10松驰的情况,此时解决方法是:在必要时可以在两侧吊床边缘中增缝一小块三角形床布85,以增加吊床侧缘的长度,但长度增加过多,则又会出现主纵向悬挂带10紧而床侧边缘过于松驰情况,人易从吊床侧边滚落地上,最好再在两侧吊床边缘中缝上两条布带86,其作用犹如人体的腰带,用捆绑方式调节吊床两侧边的松紧度至最佳状态即可。床身80可以用薄片材料(如布)或者绳网制作。骨架材料采用高强度扁带,其强度要足够高,扁带可由棉纱、丙纶纱、涤纶纱、丝光棉、尼龙、人造丝或其他强度高的柔性材料制作,或者几种柔性材料交叉织成。床身80的床头81和床尾83部分采取富余设计,就可以采用该制造方法单独缝接在床身80上,或用粘合剂粘接在床身80上,也可通过织机直接织造出悬挂带与床身80的一体结构,或者用绳带编织成骨架与床身80的一体结构,其产品均具有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及连接于所述床身上的骨架,该骨架能够改变所述床身张力分布并共同支撑人体重量;根据人体所处位置,所述床身区分为床头、床腰、床尾,所述床身具有二个床头角与二个床尾角,床边设置若干扣吊环、粘扣或拉链;所述骨架包括从所述床尾角向所述床头角延伸的两条主纵向悬挂带,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的相对两端形成四个支点,所述支点分为位于所述床头角的二个床头支点及位于所述床尾角的二个床尾支点;所述骨架还包括于所述床腰处横向延伸且连接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主横向悬挂带,从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与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形成的连接处将该主纵向悬挂带划分为第一主纵向悬挂带和第二主纵向悬挂带;于沿纵向朝两侧拉紧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且两条该主纵向悬挂带沿横向拉紧所述主横向悬挂带时,所述床头与所述床尾均形成有下垂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腰且纵向延伸的辅助纵向悬挂带和/或横向延伸的辅助横向悬挂带,以改善设置有所述辅助纵向悬挂带和/或所述辅助横向悬挂带的区域的张力均衡度,并辅助承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在所述床身内不相交,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与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二个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25cm至60cm,两个所述床尾支点的连线与所述主横向悬挂带之间的距离为50cm至16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在所述床身内交叉连接,所述主横向悬挂带过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交叉点横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至少一条靠近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的交叉点设置且横向延伸的辅助横向悬挂带及两条设置在两条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之间且纵向延伸的辅助纵向悬挂带,两条所述辅助纵向悬挂带之间的距离为25cm至60cm。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与两个所述床头支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150°,所述主纵向悬挂带与两个所述床尾支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20°至80°。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身的基础上,所述床头的宽度增加2-180%,所述床尾的宽度增加1-60%,所述床腰的宽度不变;或者,在所述床身的基础上,所述床腰的宽度缩小,所述床头的宽度与所述床尾的宽度不变。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独缝接在所述床身上;或者,所述骨架用粘合剂粘接在所述床身上;或者,通过织机直接织造出所述骨架与所述床身的一体结构;或者,用绳带编织成所述骨架与所述床身的一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用薄片材料或者绳网制作,所述骨架材料采用高强度扁带,扁带可由棉纱、丙纶纱、涤纶纱、丝光棉、尼龙、人造丝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作。
10.一种吊床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性张力吊床及设置在所述选择性张力吊床的所述床身的上方的帐篷。
CN201520388659.9U 2015-06-08 2015-06-08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4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8659.9U CN204734060U (zh) 2015-06-08 2015-06-08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8659.9U CN204734060U (zh) 2015-06-08 2015-06-08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4060U true CN204734060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1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865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4060U (zh) 2015-06-08 2015-06-08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40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3478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张永汉 选择性张力吊床、吊床帐篷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3478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张永汉 选择性张力吊床、吊床帐篷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8535U (zh) 用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或颈部的枕头
US4166558A (en) Infant carrier
US20200352312A1 (en) Hammock
US8403189B2 (en) Baby carrier
CN104066348A (zh) 功能性乳罩
CN205493265U (zh) 折叠床
US7178182B2 (en) Suspended sleeping bag
US10806238B2 (en) Backpack with dynamic flexible hip belt
US20030196265A1 (en) Asymmetrical hammock shelter
US8869326B2 (en) Comfort X hammock
CN204734060U (zh) 选择性张力吊床及吊床帐篷
CN106263478A (zh) 选择性张力吊床、吊床帐篷及选择性张力吊床的制造方法
US5851053A (en) Hanging chair
US4835029A (en) Sheath structure for furniture, envelopes, paneling, and the like
CN109674564A (zh) 一种稳定型磁护背装置
US8943623B2 (en) Hammock with intermediate support
CN206365674U (zh) 婴幼儿背带
CN100551305C (zh) 婴儿带
CN201612384U (zh) 一种床面张紧度可调节的床
DE102012001227B4 (de) Variierbare Hängematte
CN208511277U (zh) 一种肩背姿势矫正带
CN211107641U (zh) 儿童手推车
CN212488961U (zh) 一种新型吊床
CN205162506U (zh) 一种折叠布料床结构
CN213909405U (zh) 一种用于充气床垫填充的复合拉带及充气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