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1739U - 一种鼠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1739U
CN204731739U CN201520369763.3U CN201520369763U CN204731739U CN 204731739 U CN204731739 U CN 204731739U CN 201520369763 U CN201520369763 U CN 201520369763U CN 204731739 U CN204731739 U CN 20473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se
communication unit
rotary body
induction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97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培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697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17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鼠标,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器、鼠标主体和光电感应装置;无线信号收发器上设有USB插头,用于与电脑的USB插口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鼠标主体、光电感应装置通讯连接;鼠标主体包括指套、壳体、第一电源、微动按键、滚轮、第一通讯单元、柔性鼠标垫和臂环;第一通讯单元设于壳体内部,微动按键和滚轮通过第一通讯单元与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通讯连接;光电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外壳、旋转体、第二电源、扭力弹簧、夹片、光电感应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第二通讯单元设于旋转体内部,光电感应单元通过跌通讯单元与光电感应装置无线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鼠标不依赖平整的办公桌也能操作,而且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鼠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外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是重要的电脑外设,用于对电脑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的鼠标结构大致相同,人手操作鼠标,需要在较为平整的桌面上进行。在某些场合,例如户外环境,即使有鼠标,但由于环境条件相对简陋,没有平整的桌面进行鼠标的操作,一般的鼠标根本无法使用。这种情况常见于用手提电脑办公的办公族,一旦在外出于户外环境而又不得不进行办公时,几乎无法对鼠标进行操作。而且鼠标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对鼠标操作时,手必须离开键盘,因而对电脑的操作较为不便。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鼠标,不依赖平整的办公桌也能操作,而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鼠标,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器、鼠标主体和光电感应装置;
无线信号收发器上设有USB插头,用于与电脑的USB插口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鼠标主体、光电感应装置通讯连接;
鼠标主体包括指套、壳体、第一电源、微动按键、滚轮、第一通讯单元、柔性鼠标垫和臂环;指套呈两个相连的环形,分别用于套接在食指和中指;指套的下方设有壳体;微动按键设于壳体的下表面;滚轮设于壳体的侧方;第一通讯单元设于壳体内部,微动按键和滚轮通过第一通讯单元与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通讯连接;第一电源设于壳体内部且与微动按键、滚轮及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柔性鼠标垫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鼠标垫连接于壳体的后方;臂环由弹性材料制成,臂环呈环形,臂环连接于柔性鼠标垫的尾部;
光电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外壳、旋转体、第二电源、扭力弹簧、夹片、光电感应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感应外壳上表面平整光滑,感应外壳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安装部;夹片通过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感应外壳之下;旋转体呈圆形,旋转体旋转连接于感应外壳的安装部,且旋转体的底部设有防滑胶垫;光电感应单元设于旋转体上且外露于旋转体的上表面;第二通讯单元设于旋转体内部,光电感应单元通过跌通讯单元与光电感应装置无线通讯连接;第二电源设于旋转体内部且与光电感应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臂环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与右半环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鼠标垫的下表面覆有布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鼠标垫整体为前后两端窄、中部宽的弧形块,柔性鼠标垫向设有滚轮的方向外凸。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鼠标卷,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在任何环境工作,不依赖平整的桌面进行操作;
操作时手不需要频繁地在键盘及鼠标之间来回切换,使用更方便;
结构简单,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鼠标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鼠标主体                   2、光电感应装置
3、指套                       4、壳体
5、微动按键                   6、滚轮
7、柔性鼠标垫                 8、臂环
9、感应外壳                   10、夹片
11、旋转体                    12、光电感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鼠标,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器、鼠标主体1和光电感应装置2;
无线信号收发器上设有USB插头,用于与电脑的USB插口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鼠标主体1、光电感应装置2通讯连接;
详见图1和图2,鼠标主体1包括指套3、壳体4、第一电源、微动按键5、滚轮6、第一通讯单元、柔性鼠标垫7和臂环8;指套3呈两个相连的环形,分别用于套接在食指和中指;指套3的下方设有壳体4;微动按键5设于壳体4的下表面;滚轮6设于壳体4的侧方;第一通讯单元设于壳体4内部,微动按键5和滚轮6通过第一通讯单元与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通讯连接;第一电源设于壳体4内部且与微动按键5、滚轮6及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柔性鼠标垫7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鼠标垫7连接于壳体4的后方;臂环8由弹性材料制成,臂环8呈环形,臂环8连接于柔性鼠标垫7的尾部;
详见图3,光电感应装置2包括感应外壳9、旋转体11、第二电源、扭力弹簧、夹片10、光电感应单元12和第二通讯单元;感应外壳9上表面平整光滑,感应外壳9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安装部;夹片10通过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感应外壳9之下;旋转体11呈圆形,旋转体11旋转连接于感应外壳9的安装部,且旋转体11的底部设有防滑胶垫;光电感应单元12设于旋转体11上且外露于旋转体11的上表面;第二通讯单元设于旋转体11内部,光电感应单元12通过跌通讯单元与光电感应装置2无线通讯连接;第二电源设于旋转体11内部且与光电感应单元12和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
从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就与现有技术的鼠标存在很大差异。一般的鼠标是一体式的,微动按键5、滚轮6、光电感应单元12都集成在一个壳体4之内,这种结构一体化较高。一般的鼠标的使用方法是,拖动鼠标使光电感应单元12与平整桌面之间产生感应,由此需要平整的桌面作为配合,大大局限了鼠标的实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鼠标最大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理是光电感应装置2固定不动,而通过鼠标主体1的柔性鼠标垫7在光电感应单元12上滑动来控制鼠标的。这样一来,无论在什么环境,鼠标的控制都是可以操纵自如的。即使连一张桌子都没有,也一样可以将光电感应装置2固定在裤子上,然后手掌的拇短展肌紧贴柔性鼠标垫7的背部,通过手掌的拇短展肌在光电感应单元12上滑动来控制鼠标。之所以采用手掌的拇短展肌来控制,是由于拇短展肌是手掌最丰满光滑的部分,用来操作鼠标的移动最为适合。
使用时,将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USB连接到电脑上,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发送给电脑。将光电感应装置2固定在任意地方,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感应装置2外形像夹子,通过夹片10能固定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当光电感应装置2夹好以后,由于夹的角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因而会影响光电感应单元12的感应方向,使鼠标指针的移动方向与实际的操作方向不一致。此时可以旋转旋转体11以调整角度,当角度调整完成后固定好夹片10,旋转体11下表面的防滑胶垫在夹片10的夹持力作用下与压稳在固定的物体上,通过摩擦力,旋转体11将不能再自由旋转,由此将角度也一并固定了。
而鼠标主体1则通过指套3佩戴在人的手上,分别通过食指和中指穿戴指套3,此时可通过拇指来控制滚轮6。并且微动按键5是不会妨碍到手指的活动的,即使不脱下鼠标主体1就在键盘上打字也没问题。臂环8则固定于手腕,帮助使柔性鼠标垫7的背面贴近手掌的拇短展肌。需要按键时,弯曲食指和中指,与操作普通鼠标无异。
所述的第一电源及第二电源优选采用纽扣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臂环8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与右半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左半环与右半环能够通过弹性扣接在使用者的手腕上。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鼠标垫7的下表面覆有布料层。柔性鼠标垫7的作用于一般的鼠标垫无异,只是结构上是佩戴在使用者的手上的,优选覆有布料层以改善整体的质地和粗糙度。
由于柔性鼠标垫7是贴合在使用者的拇短展肌上的,因而要符合拇短展肌的外形。作为优选,所述柔性鼠标垫7整体为前后两端窄、中部宽的弧形块,柔性鼠标垫7向设有滚轮6的方向外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鼠标,工作原理是与普通鼠标相反的,光电感应装置能够固定在任何地方,再由手掌通过表面平整的柔性鼠标垫来操控,因此工作环境不受限制,不依赖平整的桌面进行操作。而且鼠标主体已经佩戴在使用者的手上,操作时手不需要频繁地在键盘及鼠标之间来回切换,使用更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器、鼠标主体和光电感应装置;
无线信号收发器上设有USB插头,用于与电脑的USB插口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鼠标主体、光电感应装置通讯连接;
鼠标主体包括指套、壳体、第一电源、微动按键、滚轮、第一通讯单元、柔性鼠标垫和臂环;指套呈两个相连的环形,分别用于套接在食指和中指;指套的下方设有壳体;微动按键设于壳体的下表面;滚轮设于壳体的侧方;第一通讯单元设于壳体内部,微动按键和滚轮通过第一通讯单元与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通讯连接;第一电源设于壳体内部且与微动按键、滚轮及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柔性鼠标垫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鼠标垫连接于壳体的后方;臂环由弹性材料制成,臂环呈环形,臂环连接于柔性鼠标垫的尾部;
光电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外壳、旋转体、第二电源、扭力弹簧、夹片、光电感应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感应外壳上表面平整光滑,感应外壳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安装部;夹片通过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感应外壳之下;旋转体呈圆形,旋转体旋转连接于感应外壳的安装部,且旋转体的底部设有防滑胶垫;光电感应单元设于旋转体上且外露于旋转体的上表面;第二通讯单元设于旋转体内部,光电感应单元通过跌通讯单元与光电感应装置无线通讯连接;第二电源设于旋转体内部且与光电感应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环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与右半环由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鼠标垫的下表面覆有布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鼠标垫整体为前后两端窄、中部宽的弧形块,柔性鼠标垫向设有滚轮的方向外凸。
CN201520369763.3U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鼠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3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9763.3U CN204731739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鼠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9763.3U CN204731739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鼠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1739U true CN204731739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9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976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31739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鼠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17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245A (zh) * 2015-06-01 2015-08-19 杨培基 一种鼠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0245A (zh) * 2015-06-01 2015-08-19 杨培基 一种鼠标
CN104850245B (zh) * 2015-06-01 2017-12-05 重庆市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鼠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34316A (ja) 手袋コンピュータマウス
CN103543844A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戒指鼠标
CN204536788U (zh) 智能控制手环
US20190053613A1 (en) Ergonomic Phone Support Device
CN102346545A (zh) 无线指套式输入装置
CN204731739U (zh) 一种鼠标
CN201780561U (zh) 指套式鼠标
CN201654713U (zh) 一种手持无线触摸板鼠标
CN104850245A (zh) 一种鼠标
CN204613893U (zh) 一种变形鼠标
WO2018192141A1 (zh) 新型曲面屏移动通信设备
CN209859109U (zh) 一种鼠标
CN204331546U (zh) 手持终端
CN104808820A (zh) 一种变形鼠标
CN202306468U (zh) 一种指套鼠标
CN206470704U (zh) 一种穿戴的蓝牙鼠标
CN204990072U (zh) 一种自带鼠标功能的智能平板设备保护壳
CN201021992Y (zh) 鼠标护腕垫
CN205015847U (zh) 一种杆状鼠标
CN204833065U (zh) 移动终端
CN204178276U (zh) 一种平板电脑壳
CN204650351U (zh) 通用平板电脑可伸缩支撑板
CN204790726U (zh) 便于携带的笔记本
CN105573482B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04009784U (zh) 手指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