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1439U -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1439U
CN204731439U CN201520469265.6U CN201520469265U CN204731439U CN 204731439 U CN204731439 U CN 204731439U CN 201520469265 U CN201520469265 U CN 201520469265U CN 204731439 U CN204731439 U CN 204731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equipment
comfort level
parameter
level measuring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92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西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692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1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1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1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用于通过实时采集环境参数计算出生物舒适度。该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包括:实时获取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参数的第一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中温度参数、湿度参数及气压参数的第二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中噪音参数的噪音测量设备;对所述紫外线辐射参数、所述温度参数,所述湿度参数、所述气压参数以及所述噪音参数进行存储与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用户周边小环境,结合了微型环境传感器技术和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使得人体舒适度测量随身化和智能化。<!-- 2 -->

Description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专业的气象测量设备,固定于指定的测量地点,通过测量宏观的大气气象参数,如将温度,湿度,风速测量值通过舒适度公式计算得出宏观的气象条件下人体的舒适度指数,并由专业机构发布,供公众查询参考。
缺点1:只针对在固定地点的宏观大气气象测量结果得出人体舒适度,该人体舒适度与每个人所处的小环境或室内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考度偏低。
缺点2:不能随时随地查询实时舒适度,舒适度指数的发布途径单一,更新较慢。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测量小环境,且能实时了解查询的生物舒适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测量小环境,且能实时了解查询的生物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包括:实时获取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参数的第一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中温度参数、湿度参数及气压参数的第二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中噪音参数的噪音测量设备;对所述紫外线辐射参数、所述温度参数,所述湿度参数、所述气压参数以及所述噪音参数进行存储与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并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的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异常环境参数出现时,发出声音提醒的声音设备,所述声音设备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所述异常环境参数出现时,发出振动以提醒用户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盒体与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位置匹配的第一采集窗口,以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位置匹配的第二采集窗口;所述上盖上还包括: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噪音的声音开孔,所述声音开孔的位置与所述噪音测量设备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供电的电力模组,所述电力模组为锂电池或纽扣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在所述电力模组为所述锂电池时,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为所述锂电池充电的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并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系统,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舒适度测量系统包括: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用于通过预设APP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控制,并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的数据进行显示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无线或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块电路板上设置传感器及设备,实时获取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参数、湿度参数、气压参数,并根据预设的舒适度公式,通过中央处理单元计算出生物舒适度。
相对于使用专业气象测量设备的天气气象预测机构发布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本方案有以下优点:
查询用户自身周边小环境的人体舒适度,相比宏观气象的人体舒适度更加精准。
宏观气象的人体舒适度测量数据来自固定的测量地点,该测量点与每个人所处的小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气象机构的测量点在室外,但用户在室内,这样的话,气象机构发布的人体舒适度和用户真实的人体舒适度是有差异的。本方案针对用户周边的小环境进行实地测量并获取数据,计算得出的人体舒适度更加符合用户周边小环境的真实情况。
除了结合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微型环境传感器和人体舒适度计算方式,本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气压,紫外线辐射,日照亮度,噪声等重要环境参数的测量,结合人体舒适度同时,提供更丰富的贴身小环境信息,方便用户采取对应的改善人体舒适度的措施。
本方案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与移动终端结合使用,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控制带有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智能穿戴设备,随时了解当前的环境参数及舒适度,相对于传统气象机构按时发布的宏观气象对应的人体舒适度,做到了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测量便捷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一: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所示,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包括:实时获取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参数的第一传感器1;实时获取环境中温度参数、湿度参数及气压参数的第二传感器2;实时获取环境中噪音参数的噪音测量设备5;对所述紫外线辐射参数、所述温度参数,所述湿度参数、所述气压参数以及所述噪音参数进行存储与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4;所述第一传感器1、所述第二传感器2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5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4元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以及噪音测量设备5,采集环境中温度参数、湿度参数,气压参数,噪音参数、紫外线辐射参数,上述参数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4。
中央处理单元4可以只对上述环境参数进行存储,发送至用户手机APP端之后,通过手机APP端进行生物舒适度计算,计算结果可在手机APP端进行查询和显示。
作为优选的实施,中央处理单元4可以直接对上述环境参数进行生物舒适度的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传递给手机APP端,也可以直接做出反应,例如通过加装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与专业的气象测量设备测量方式相比,本实施的优势在于,不是基于固定的指定测量地点,来测量宏观的大气气象参数。而是通过一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实时测量温度,湿度等一系列的环境参数,并基于这些环境参数,计算出更贴切的生物舒适度。
优选地,上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亮度测试设备,该设备集成于紫外线传感器,可用于采集日照亮度参数,参与舒适度公式的计算,以获取更加贴切的生物舒适度数据。
另外,上述的第一传感器1可为紫外线传感器,第二传感器2可以为一采集温度,湿度,气压于一身的传感器,也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气压传感器组合在一起。
实施例二: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所示,上述的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中央处理单元4、噪音测量设备5均固定于一电路板3上。
具体的说,可采用电路板表面贴装技术,将上述硬件,以及之后的硬件设备贴装到电路板上。
更具体的说,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通讯模块10,声音设备7,振动装置8及电力模组11,且通讯模块10,声音设备7,振动装置8及电力模组11均可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到电路板3上,并同样保持与中央处理单元4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讯模块10可以为蓝牙设备,所采集到的参数通过蓝牙设备同步至手机APP端,由手机APP端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舒适度,并可在手机端进行显示。
通过使用搭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新型微型环境传感器采集用户周边的小环境或室内的环境参数,采集到的数据由蓝牙4.0同步至手机APP端分析计算得出舒适度并显示在手机端,可以随时随地得出用户周边贴身环境的人体舒适度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异常环境参数出现时,发出声音提醒的声音设备7,所述声音设备7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4电连接。
所述的声音设备7可以是由中央处理单元4控制的扬声器,所谓的异常环境参数是所述紫外线辐射参数、所述温度参数,所述湿度参数、所述气压参数以及所述噪音参数中的任一个参数超出了正常水平值。例如温度参数,如果10-20摄氏度是设定的正常水平值,在温度参数达到21摄氏度时,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会通过声音设备7对使用者进行提醒。
相同的,振动装置8也是在环境参数异常时,通过振动提醒用户的,振动装置8可采用纽扣振子。
更具体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盒体6与上盖12;在所述上盖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1位置匹配的第一采集窗口13,以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2位置匹配的第二采集窗口14;所述上盖12上还包括: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噪音的声音开孔15,所述声音开孔15的位置与所述噪音测量设备5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供电的电力模组11,所述电力模组11为锂电池或纽扣电池。在所述电力模组11为所述锂电池时,在所述盒体6上设有为所述锂电池充电的接口9。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舒适度测量系统包括:
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及用于通过预设APP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控制,并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的数据进行显示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无线或有线连接。
相对于使用专业气象测量设备的天气气象预测机构发布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本方案有以下优点:
查询用户自身周边小环境的人体舒适度,相比宏观气象的人体舒适度更加精准。
宏观气象的人体舒适度测量数据来自固定的测量地点,该测量点与每个人所处的小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气象机构的测量点在室外,但用户在室内,这样的话,气象机构发布的人体舒适度和用户真实的人体舒适度是有差异的。本方案针对用户周边的小环境进行实地测量并获取数据,计算得出的人体舒适度更加符合用户周边小环境的真实情况。
除了结合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微型环境传感器和人体舒适度计算方式,本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气压,紫外线辐射,日照亮度,噪声等重要环境参数的测量,结合人体舒适度同时,提供更丰富的贴身小环境信息,方便用户采取对应的改善人体舒适度的措施。
本方案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与移动终端结合使用,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控制带有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智能穿戴设备,随时了解当前的环境参数及舒适度,相对于传统气象机构按时发布的宏观气象对应的人体舒适度,做到了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测量便捷化。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参数的第一传感器;
实时获取环境中温度参数、湿度参数及气压参数的第二传感器;
实时获取环境中噪音参数的噪音测量设备;
对所述紫外线辐射参数、所述温度参数,所述湿度参数、所述气压参数以及所述噪音参数进行存储与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固定并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所述噪音测量设备的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异常环境参数出现时发出声音提醒的声音设备,所述声音设备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异常环境参数出现时发出振动以提醒用户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封闭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的盒体与上盖;
在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位置匹配的第一采集窗口,以及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位置匹配的第二采集窗口;
所述上盖上还包括:
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噪音的声音开孔,所述声音开孔的位置与所述噪音测量设备的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为所述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供电的电力模组,所述电力模组为锂电池或纽扣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模组为所述锂电池时,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为所述锂电池充电的接口。
9.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
10.一种生物舒适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
用于通过预设APP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控制,并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的数据进行显示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无线或有线连接。
CN201520469265.6U 2015-07-02 2015-07-02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Active CN204731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265.6U CN204731439U (zh) 2015-07-02 2015-07-02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265.6U CN204731439U (zh) 2015-07-02 2015-07-02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1439U true CN204731439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9265.6U Active CN204731439U (zh) 2015-07-02 2015-07-02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1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0181A (zh) * 2020-02-27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环境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0181A (zh) * 2020-02-27 2021-08-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环境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0637U (zh)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伞
CN203675232U (zh) 基于4g网络的可穿戴式环境信息采集终端
CN204765649U (zh) 一种具有健康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CN105124878A (zh)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伞
CN104270689A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播放器
CN207337111U (zh) 一种智慧路灯及环境参数播报系统
CN102722160A (zh) 一种铁塔的监控系统
CN204731439U (zh) 生物舒适度测量设备、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N204347281U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空气环境监测仪
CN203376490U (zh) 一种气象信息采集设备
CN204795243U (zh) 一种智能手机
CN203310441U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采集设备
CN207545073U (zh) 一种基于眨眼信号分析的疲劳驾驶智能识别装置
CN111811577A (zh) 一种基于温度差和湿度差分析的智能检测仪及系统
CN204316593U (zh) 一种测量环境参数的手机外设装置
CN204946296U (zh) 一种大气环境参数实时测量系统
CN207457716U (zh) 一种智能时钟
CN212649111U (zh) 一种超小型多功能电子集成产品
CN213428715U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穿戴式智能测温手环
CN104570160A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空气环境监测仪
CN208172549U (zh) 基于NB-IoT网络的智能温湿度计
CN205068119U (zh) 基于门开关的信息提醒装置
CN210581172U (zh) 一种北斗智能太阳帽
CN204498203U (zh) 一种测量气压海拔的手机外设装置
CN207443696U (zh) 一种互联网霍米斛温室培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