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9541U - 惯性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惯性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9541U
CN204729541U CN201520381590.7U CN201520381590U CN204729541U CN 204729541 U CN204729541 U CN 204729541U CN 201520381590 U CN201520381590 U CN 201520381590U CN 204729541 U CN204729541 U CN 204729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element
measuring unit
inertial measuring
shell
balancing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15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京
邱龙学
邹坤丽
邓应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815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9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9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9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1),以及与传感器(1)连接的运算组件(2);传感器(1)包括第一外壳(11)、以及内置于第一外壳(11)内的惯性传感器(12)与配重块(13);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配重块(13)内;配重块(13)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固定在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惯性测量装置中的配重块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固定在第一外壳的内壁上,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惯性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飞行器等具有较高振动频率的载体上的惯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的惯性测量装置的减振结构是在控制模块的壳体外部铺设减振垫用以减振。然而采用此减振结构,减振垫需要安装在一个平台上,从而导致整个控制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增大,进而增加了无人飞行器的无效负载;其次,由于减振垫外露设置,使得减振垫易损耗,提高了减振垫损毁的机率,从而影响无人飞行器的惯性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惯性测量装置的体积庞大、减振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减振效果好的惯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运算组件;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惯性传感器与配重块;所述惯性传感器埋设于所述配重块内;所述配重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依次粘接形成的整体卡接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为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为方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运算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运算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惯性测量装置中的配重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固定在第一外壳的内壁上,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再者,采用上述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缩小所述惯性测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进而能够增大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负载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惯性测量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惯性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包括传感器1、运算组件2以及柔性电路板3。
具体地,如图1所示,传感器1包括第一外壳11、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该第一外壳11大致为中空的方形结构,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均安装在第一外壳1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壳体112上,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可采用螺纹件(未图示)进行连接,采用此结构,能够便于打开第一外壳11对其内部的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与减振元件14等结构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该惯性传感器12包括用于检测角速度信号的陀螺仪(未图示)以及用于检测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计(未图示)。本实施例中,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配重块13内。该惯性传感器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该配重块13大致为方形结构,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固定在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也即配重块1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减振元件14,其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减振元件15。由于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配重块13中,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12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12测量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该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用于起到减振作用,以提高惯性传感器12测量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的结构相同,其均为方形结构,且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均采用胶垫的结构。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分别设置于配重块13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元件14、配重块13与第二减振元件15依次粘接形成的整体卡接于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采用此结构,使得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能够牢固地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与配重块13之间,其稳定性较好。
如图1所示,运算组件2包括第二外壳21以及电路板22。该第二外壳21大致为中空的方形结构,电路板22安装在该第二外壳21内。电路板22上固定设置有电源(未图示)、存储器(未图示)、处理器(未图示)以及电路模块(未图示)等结构。该运算组件2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该柔性电路板3用于实现传感器1与运算组件2之间的电连接。采用该柔性电路板3的结构,能够起到减振的效果。该柔性电路板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如上实施例提供的惯性测量装置,由于所述惯性测量装置中的配重块13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固定在第一外壳11的内壁上,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12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12测量的稳定性;再者,采用上述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缩小所述惯性测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进而能够增大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负载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1),以及与所述传感器(1)连接的运算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包括第一外壳(11)、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1)内的惯性传感器(12)与配重块(13);所述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所述配重块(13)内;所述配重块(13)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14)、所述配重块(13)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15)依次粘接形成的整体卡接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14)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15)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14)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15)均为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14)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15)均为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组件(2)包括第二外壳(21),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二外壳(21)内的电路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与所述运算组件(2)通过柔性电路板(3)实现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11)上的第二壳体(112)。
CN201520381590.7U 2015-06-05 2015-06-05 惯性测量装置 Active CN204729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1590.7U CN204729541U (zh) 2015-06-05 2015-06-05 惯性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1590.7U CN204729541U (zh) 2015-06-05 2015-06-05 惯性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9541U true CN204729541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1590.7U Active CN204729541U (zh) 2015-06-05 2015-06-05 惯性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9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709A (zh) * 2021-04-12 2021-07-09 西安航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振结构的惯性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709A (zh) * 2021-04-12 2021-07-09 西安航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振结构的惯性模块
CN113090709B (zh) * 2021-04-12 2024-04-09 西安航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振结构的惯性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4509U (zh) 惯性测量装置
JP5882466B2 (ja) 無人航空機慣性計測モジュール
CN103453287B (zh) 一种电子增稳平台
CN205014987U (zh) 惯性测量装置
CN205596156U (zh) 防摔装置
JP2011138685A5 (zh)
CN203453733U (zh) 一种电子增稳平台
CN109032155A (zh)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控制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206514864U (zh) 一种无人机惯性测量装置及含其的无人机
CN204692419U (zh) 减震支架及应用该减震支架的飞行设备
CN205809699U (zh) 一种飞行测量控制装置及含其的无人飞行器
CN106985997A (zh) 一种隔振微型四旋翼飞行器
CN204729541U (zh) 惯性测量装置
CN110397698A (zh) 海上风电装置任意方向吸振系统
CN207242055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数据记录装置及含其的无人机
CN203385426U (zh) 一种电子计步器
CN208351334U (zh)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控制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212208092U (zh) 一种防撞型背包式电脑主体
CN204377295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减震缓冲装置
CN209212877U (zh) 一种减震结构、惯性测量模块及无人飞行器
CN204649208U (zh) Imu设备及包括其的飞行器
CN206650068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成电路封装结构
CN211406512U (zh) 一种飞行器远程计算机遥感操控设备
CN203084008U (zh) 一种抗干扰的石英挠性加速度传感器
CN207145520U (zh) 无人机减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otong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Patentee before: AUTEL ROBO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