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9259U -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9259U
CN204719259U CN201520350646.2U CN201520350646U CN204719259U CN 204719259 U CN204719259 U CN 204719259U CN 201520350646 U CN201520350646 U CN 201520350646U CN 204719259 U CN204719259 U CN 204719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device
sawtooth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diffu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06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康亚玲
冯庆刚
方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06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9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9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92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用于设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装置包括扩散单元,用于扩散LED灯发出的光。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使用时,将其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即可,也就是将其设于LED灯条与导光板之间,即可用扩散单元扩散LED灯发出的光,解决各种导光板中均易出现的萤火虫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是独立的光学结构,适用于印刷、热辊压、喷墨和全息等技术形成的导光板。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模组普遍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灯条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分布位置,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中,LED灯条位于导光板3的侧端,LED灯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ED灯1,每个LED灯1的亮度相同,然后通过导光板3将LED灯光均匀导出到显示面板上。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进入导光板3的光线在靠近LED灯条的一侧分布不够均匀,光源能量主要集中在LED灯1的前方,两颗LED灯1之间存在光源能量盲区,即靠近LED灯1前方的位置具有亮斑11,对应相邻两颗LED灯1之间的位置具有暗带12。这是由于LED灯1到导光板3的距离近,没有足够的混光距离,相邻的两个LED灯1发出的光汇聚后,在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光线无法到达或者到达光线很弱的区域,形成“明暗相见”的光现象,导致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hotspot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光装置,用于设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装置包括扩散单元,用于扩散LED灯发出的光。
优选的,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锯齿,每个锯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扩散单元的长度方向垂直。
更优选的,所述锯齿间距为20-80μm,锯齿高为30-100μm;锯齿底面宽度为50-150μm。
优选的,所述锯齿分为对称锯齿和非对称锯齿,所述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对称,所述非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不对称;所述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的中部,所述非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非对称锯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内凹弧面。
更优选的,所述内凹弧面直径为5-20μm。
优选的,所述非对称锯齿靠近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导向角α,远离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非导向角β,α≤β。
优选的,所述导向角α为20-80°,所述非导向角β为20-80°。
优选的,所述扩散单元由紫外光固化胶形成。
优选的,所述导光装置还包括透明胶层,用于将导光装置粘至导光板入光面处;以及柔性基材层,设于透明胶层与扩散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LED灯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上述的导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其中,上述的导光装置使用时,将其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即可,也就是将其设于LED灯条与导光板之间,即可用扩散单元扩散LED灯发出的光,可以解决各种导光板中均易出现的萤火虫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是独立的光学结构,适用于印刷、热辊压、喷墨和全息等技术形成的导光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产生萤火虫现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导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导光装置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导光装置的扩散单元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导光装置对1颗LED灯的分散效果光学模拟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另一种导光装置对1颗LED灯的分散效果光学模拟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LED灯;11、亮斑;12、暗带;13、入射光束;131、导向光束;132、非导向光束;2、导光装置;21、扩散单元;211、锯齿;212、内凹弧面;22、柔性基材层;23、透明胶层;3、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装置,用于设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装置包括扩散单元,用于扩散LED灯发出的光。
本实施例的导光装置使用时,将其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即可,也就是将其设于LED灯条与导光板之间,即可用扩散单元扩散LED灯发出的光,解决各种导光板中均易出现的萤火虫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中,采用扩散单元扩散LED灯发出的光,可以解决各种导光板中均易出现的萤火虫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装置是独立的光学结构,适用于印刷、热辊压、喷墨和全息等技术形成的导光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装置2,用于设在导光板3的入光面,如图2-6所示,导光装置2包括扩散单元21,用于扩散LED灯1发出的光。
优选的,扩散单元21包括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锯齿211,每个锯齿211的长度方向与扩散单元21的长度方向垂直。更优选的,锯齿211间距为20-80μm,锯齿211高为30-100μm;锯齿211底面宽度为50-150μm。
也就是说,将扩散单元21设为多个锯齿211结构,这样每个锯齿211具有分散光的作用,从而将LED灯1发出的光均匀、分散的导向至导光板3内,由此避免萤火虫现象。
其中,如图2所示,锯齿211的可为近似于三角形的形状,当然,只要能起到扩散作用,则锯齿211也可为其他的形状。
优选的,锯齿211分为对称锯齿和非对称锯齿,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对称,非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不对称;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21的中部,非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21的两端。
也就是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原理,LED灯1发出的光线经非等腰三角形锯齿(非对称锯齿)的折射作用后,发生光线整体方向的偏折,光线的偏折方向会更倾于指向中间区域,即具有定向导光作用,两侧的LED光线经该锯齿作用后发生一定角度的向画面中心的偏折,更多的光能量补充至中心区域,这是非等腰三角形锯齿的作用。
优选的,非对称锯齿靠近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导向角α,远离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非导向角β,α≤β。
优选的,导向角α为20-80°,非导向角β为20-80°。
也就是说,导向方向对应角α与非导向方向角β需满足,20°≤α≤80°,20°≤β≤80°且α≤β,这样LED灯1发出的光线的偏折方向会更倾于指向中间区域,起到定向导光作用。
优选的,非对称锯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内凹弧面212。更优选的,内凹弧面212直径为5-20μm。
也就是说,内凹弧面212具有扩散功能,能够在不影响锯齿211导向效果的同时,将入光侧的光线进行均匀化,有效缓解LED灯1两端的萤火虫现象,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LED灯1发出的入射光线束13射向内凹弧面212,入射光线束13扩散后,导向方向的光束131要多于非导向方向的光束132,即起到定向导向和扩散的双重作用。
优选的,扩散单元21由紫外光固化胶形成。
优选的,导光装置2还包括透明胶层23,用于将导光装置2粘至导光板3入光面处;以及柔性基材层22,设于透明胶层23与扩散单元21之间。
也就是说,柔性基材层22的一面贴附有透光率高的透明胶层23,该透明胶层23与导光板3入光侧粘合,柔性基材层22的另一面上涂覆紫外光固化胶(UV胶),UV胶经过预先设计的压印辊滚压形成锯齿211结构,最后UV灯将锯齿211固化。这样加工方便,易于成型。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导光板3快速制备出相应的导光装置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LED灯和导光板,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实施例2的导光装置。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锯齿间距、锯齿高、锯齿底面宽度的数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导光板进行变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3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导光装置,用于设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包括扩散单元,用于扩散LED灯发出的光;
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锯齿,每个锯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扩散单元的长度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分为对称锯齿和非对称锯齿,所述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对称,所述非对称锯齿相对于其底面的中垂面不对称;所述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的中部,所述非对称锯齿设于扩散单元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锯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内凹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锯齿靠近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导向角α,远离对称锯齿一侧与底面的夹角为非导向角β,α≤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角α为20-80°,所述非导向角β为2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由紫外光固化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还包括透明胶层,用于将导光装置粘至导光板入光面处;以及柔性基材层,设于透明胶层与扩散单元之间。
8.一种背光模组,包括LED灯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装置。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520350646.2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9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646.2U CN204719259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646.2U CN204719259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9259U true CN204719259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064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9259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92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790A (zh) * 2018-09-30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88595A (zh) * 2018-08-31 2019-01-11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端面加工方法
CN111048995A (zh) * 2019-12-26 2020-04-21 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595A (zh) * 2018-08-31 2019-01-11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端面加工方法
CN109031790A (zh) * 2018-09-30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48995A (zh) * 2019-12-26 2020-04-21 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749B (zh) 前光模块
CN102767748B (zh) 前光模块
CN20259830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0817726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ed module having light guide plate
CN2052296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4719259U (zh) 一种导光装置、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3930102U (zh) 一种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
CN104391346A (zh) 一种视角偏转结构棱镜膜
CN201606740U (zh)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
CN10374421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04807732U (zh) 导光板
CN106772767A (zh) 一种超薄led背光源组件
CN207037136U (zh) 强导光扩散板
CN204028390U (zh) 一种视角偏转结构棱镜膜
CN207867068U (zh) 新型节能的tv液晶模组专用导光板
CN206362964U (zh) 一种超薄led背光源组件
CN205809491U (zh) 一种超薄型led背光模组
CN204806292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844565U (zh) 一种无胶框超薄导光板
US973340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08569090U (zh) 一种大尺寸led超薄灯箱的导光板
CN102401930B (zh) 光学片、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204062612U (zh) 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48080B1 (ko) 광학시트와 도광판을 구비한 투명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