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1918U - 扳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扳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1918U
CN204711918U CN201520220949.2U CN201520220949U CN204711918U CN 204711918 U CN204711918 U CN 204711918U CN 201520220949 U CN201520220949 U CN 201520220949U CN 204711918 U CN204711918 U CN 204711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ner
clamping part
grip part
circular
wrench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209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209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1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1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19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扳手结构,主要结构包括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一端的第一钳制部、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中央且端部连结该第一钳制部的圆形握持部、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另一端且连结该圆形握持部另一端处的第二钳制部、及一形成于该圆形握持部一侧的第一平面。借上述结构,用户在手持圆形握持部时,可将施力点落在圆形握持部的圆弧表面。借此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握持、且握持舒适度较佳等进步性。

Description

扳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扳手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握持、且握持舒适度较佳的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按,扳手类工具因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容易、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不论家庭或工厂、个人或公司皆广泛的使用着。手工具生产业界这几年来为了使一般消费大众在使用时更为便利,于是各种易于操作或附带人性化功能的手工具亦相继问市。一般习用的扳手为金属压铸一体成形,扳手的本体因金属面本身的特性呈现光滑态样,而扳手的握持部往往于使用时因摩擦力不足滑离使用者的手部,在此情况下大多数工作者会使用抹布握持扳手旋动对象,美中不足的是使用抹布很容易挡住用户视线无法正常操作扳手,且握持部也会因抹布的厚度与大小等因素,无法正常握持扳手的握持部。
另外,传统扳手的握持部一般为扁平状,而扳手为需要使用者施力于握持部的一种手工具,且该扳手的握持部为金属构成,其质地坚硬虽有不易损坏的效果,却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尤其在长时间使用下,使用者的手部可能会因握持部的反作用力逐渐红肿热痛,甚至造成职业伤害。
然上述扳手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需以特定姿势握持扳手,才可勉强减缓使用过程的不适感。
二、扁平状的扳手在施力过程中,容易产生使用者的疼痛感。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结构简单、方便握持、且握持舒适度较佳的扳手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扳手的握持部设计为圆弧形态样,或将扳手的施力处局部设计为圆弧形态样,供使用者操作时具有较佳手感,并降低红肿热痛的不适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扳手结构,包含:
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一端的第一钳制部;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中央且端部连结该第一钳制部的圆形握持部;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另一端且连结该圆形握持部另一端处的第二钳制部,且该第一钳制部或该第二钳制部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外六角扳手其中之一者。
进一步,该圆形握持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中之一者。
进一步,该圆形握持部上具有至少一防滑部。
一种扳手结构,包含:
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包含一第一钳制部、一第二钳制部、及一两端分别连结该第一钳制部及该第二钳制部的圆形握持部;
一形成于该圆形握持部一侧的第一平面。
进一步,该第一钳制部或该第二钳制部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外六角扳手其中之一者。
进一步,该圆形握持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中之一者。
进一步,该圆形握持部上具有至少一防滑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使用者以扳手本体进行拆装动作时,乃手持圆形握持部,以第一钳制部卡掣于目标螺丝,然后由圆形握持部的圆弧形表面施力,同时以第一平面稳固使用者的握持姿势,而在使用第二钳制部时,使用者则握持于圆形握持部的另一端,同样由圆形握持部的圆弧形表面施力,及以第一平面稳固使用者的握持姿势,如此即可让使用者在操作时具有较佳手感及较少的不适感。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扳手所存在之需以特定姿势握持扳手,才可勉强减缓使用过程的不适感,以及扁平状的扳手在施力过程中,容易产生使用者的疼痛感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扳手本体1、1b                  第一钳制部11
圆形握持部12、12a、12b         第一平面121a
防滑部122b                     第二钳制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1的A-A线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1;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1一端的第一钳制部11;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1中央且端部连结该第一钳制部11的圆形握持部12;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1另一端且连结该圆形握持部12另一端处的第二钳制部13,且该第一钳制部11或该第二钳制部13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外六角扳手其中之一者。
借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并搭配下述的解说,方可明了本技术的特点及达到增加使用手感及降低操作不适感的目的;当使用者利用扳手本体1进行螺丝的锁紧或松开的动作时,乃手持圆形握持部12,以第一钳制部11卡掣于螺丝上,或以第二钳制部13卡掣于另一规格的螺丝上,并对圆形握持部12施力即可完成动作,而与习用动作的主要差异在于,当使用者施力于圆形握持部12时,由于握持部份为圆形或椭圆形态样,故使用者在握持时,手掌的虎口处可贴合圆形握持部12的弧状表面,而可增加使用手感,并能降低长时间操作时的红肿热痛情形。
另同时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3的B-B线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于圆形握持部12a的一侧形成一第一平面121a,因此,使用者在操作时,可以拇指抵持该第一平面121a,其余四指则环绕包覆于圆形握持部12a,借此增加使用手感,方便使用者施力,并能降低长时间操作时的红肿热痛情形。
另请同时配合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于圆形握持部12b上具有至少一防滑部122b,因此不论扳手本体1b为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态样(图示以第二实施例为代表),皆可具有该防滑部122b,故让使用者于操作过程中,除了可增加使用手感外,配合防滑部122b更可使握持稳定度更佳。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7)

1.一种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一端的第一钳制部;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中央且端部连结该第一钳制部的圆形握持部;
一界定于该扳手本体另一端且连结该圆形握持部另一端处的第二钳制部,且该第一钳制部或该第二钳制部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外六角扳手其中之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握持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中之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握持部上具有至少一防滑部。
4.一种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为一体成形的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包含一第一钳制部、一第二钳制部、及一两端分别连结该第一钳制部及该第二钳制部的圆形握持部;
一形成于该圆形握持部一侧的第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钳制部或该第二钳制部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外六角扳手其中之一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握持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中之一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握持部上具有至少一防滑部。
CN201520220949.2U 2015-04-14 2015-04-14 扳手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1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0949.2U CN204711918U (zh) 2015-04-14 2015-04-14 扳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0949.2U CN204711918U (zh) 2015-04-14 2015-04-14 扳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1918U true CN204711918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2094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1918U (zh) 2015-04-14 2015-04-14 扳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1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0011597A (es) Tapa corona desenrroscable.
WO2017165591A8 (en) Locking pliers
EP1820608A3 (en) Link for crimping tool
CN204711918U (zh) 扳手结构
CN104493744A (zh) 一种钳子
CN101450471A (zh) 管钳结构
WO2019105702A3 (de) Klemmbacken und schneiden für eine abisolierzange, sowie abisolierzange
CN105600271A (zh) 一种搬砖器
US2547534A (en) Nut and pipe wrench
CN211940525U (zh) 一种油管接头用分离钳
CN202388456U (zh) 用于机械轴上卡环的拆装钳
US2324415A (en) Combined wrench and pliers
CN205085853U (zh) 多功能省力钳
CN205465800U (zh) 一种尖嘴剥线组合钳
CN204920457U (zh) 具有防滑橡胶套的金属把手
CN205588170U (zh) 一种鸟嘴钳
CN204712037U (zh) 手持夹头开夹器
US20170274505A1 (en) Cable Grasping Tool
CN208867022U (zh) 一种新型钓鱼钳
CN203125491U (zh) 钳具握柄结构
CN202668509U (zh) 多功能锤
CN204698275U (zh) 筷子
CN209717445U (zh) 一种带可调节钳口的钳子
CN207077402U (zh) 用于多种平方电线同时剥线的维修电工工具组合
CN203696808U (zh) 电工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