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9613U - 新型冲冼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新型冲冼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9613U
CN204709613U CN201520379070.2U CN201520379070U CN204709613U CN 204709613 U CN204709613 U CN 204709613U CN 201520379070 U CN201520379070 U CN 201520379070U CN 204709613 U CN204709613 U CN 204709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ian
pod apertures
drainage tube
screw thread
novel fl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790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3790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9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9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9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冲冼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紧固帽;所述管体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管,管体的内径自其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管体直径较小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导尿管的导尿管接口;管体直径较大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引流袋接口;所述紧固帽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帽,套装于所述导尿管接口外部,所述紧固帽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尿管接口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管体侧面中部设置有与管体内部联通的输液器接口,所述输液器接口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新型冲冼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冲冼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存在大量因各种手术导致导尿管留置患者,或者因膀胱、前列腺疾患致使长期导尿管留置患者,膀胱冲洗护理是这些患者常规治疗项目;尤其实施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多为年龄大体质差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经常去医院或门诊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最好能够在家中完成每周1-3次的膀胱冲洗操作。医院一般是使用严格无菌操作“冲洗包”进行操作或是采用输液器针头穿刺冲洗法,使用冲洗包成本较高,采用穿刺法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占用护士时间长,不利于治疗科室操作,更不利于院外居家患者操作。综上,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装置,使得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也可以轻松完成膀胱冲洗护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膀胱冲洗护理不利于院外居家患者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型冲冼引流管。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包括管体和紧固帽;所述管体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管,管体的内径自其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管体直径较小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导尿管的导尿管接口;管体直径较大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引流袋接口;所述紧固帽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帽,套装于所述导尿管接口外部,所述紧固帽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尿管接口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管体侧面中部设置有与管体内部联通的输液器接口,所述输液器接口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可选的,所述管体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对的端面均封闭,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导流孔;连杆上转动设置有节流阀,节流阀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形状相同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对的端面上的导流孔联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上的导流孔有两组,每组两个;其中一组导流孔靠近端面中心相对设置,另一组导流孔远离端面中心相对设置;两组导流孔呈90°;所述第二管体上的导流孔的位置与第一管体上的导流孔的位置相同;所述节流阀上的导流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上的导流孔的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紧固帽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可选的,所述节流阀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可选的,所述引流袋接口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形状与所述引流袋接口配合的锥状柱体,其侧面设置有螺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洗引流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于制作为一次性用品,患者可在家用利用其自主完成膀胱冲洗和引流操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方便了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管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紧固帽的侧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紧固帽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侧视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A-A面截面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侧视图;
图6-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主视图;
图6-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管体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冲冼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紧固帽21。所述管体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管,管体1的内径自其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管体1直径较小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导尿管的导尿管接口2。管体1直径较大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引流袋接口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紧固帽的侧视图,图3-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紧固帽的剖视图。所述紧固帽2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帽,套装于所述导尿管接口2外部,所述紧固帽21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尿管接口2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管体1侧面中部设置有与管体1内部联通的输液器接口3,所述输液器接口3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紧固帽21取下,并将导尿管6从紧固帽21内穿过(需要略微挤压导尿管6以使其发生适当变形),然后将导尿管6套装于导尿管接口2外部,追后将紧固帽21向导尿管接口2卡合,完成对导尿管6的固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导尿管6在引流过程中脱落;输液器接口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可与常规输液器接头部对应相接,即可使用;引流袋接口4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常规引流袋接头部7与引流袋接口4形状相符,对接后即可使用。在进行引流操作时,只需要调整现有引流袋接头部7配置的开关夹,即可分别完成“注射器-导尿管”和“导尿管-引流管”的联通,从而完成灌注冲洗和引流操作。
可选的,所述引流袋接口4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形状与所述引流袋接口4配合的锥状柱体,其侧面设置有螺纹;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或仅需要使用输液器接口3及导尿管接口2以完成引流操作时,可以使用密封塞将引流袋接口4密封,防止液体外漏。
第一实施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具备开关夹的常规引流袋,同时便于制作为一次性用品,适合患者在家中自行操作,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方便了患者。
下面给出本实用性的第二实施例。针对一些并没有配置开关夹的引流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侧视图,图5-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A-A面截面图,图5-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管体1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13,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均封闭,通过一连杆11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导流孔121;连杆11上转动设置有节流阀5,节流阀5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121形状相同的导流通孔51,所述导流通孔51用于将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的导流孔121联通。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侧视图。图6-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主视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节流阀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管体12上的导流孔121有两组,每组两个;其中一组导流孔121靠近端面中心相对设置,另一组导流孔121远离端面中心相对设置;两组导流孔呈90°;所述第二管体13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与第一管体12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相同;所述节流阀5上的导流通孔5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相同。
当节流阀5旋转至某一角度,使得导流通孔51将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的导流孔121联通时,本新型冲冼引流管导通,可以将导尿管6中的液体自导尿管接口2引流入引流袋接口4,完成引流;当节流阀5从所述某一角度向任意方向旋转90°后,其上设置的导流通孔51与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的导流孔121错开,本新型冲冼引流管密封,此时可以将冲洗液由输液器接口3注入,经导尿管接口2进入患者膀胱。重复以上过程即可完成冲洗和引流的操作,而无需引流袋具备开关夹或类似的密封装置。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帽2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阀5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冲冼引流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于制作为一次性用品,患者可在家用利用其自主完成膀胱冲洗和引流操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方便了患者。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冲冼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紧固帽(21);所述管体(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管,管体(1)的内径自其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管体(1)直径较小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导尿管的导尿管接口(2);管体(1)直径较大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形成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引流袋接口(4);所述紧固帽(2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帽,套装于所述导尿管接口(2)外部,所述紧固帽(21)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尿管接口(2)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管体(1)侧面中部设置有与管体(1)内部联通的输液器接口(3),所述输液器接口(3)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13),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均封闭,通过一连杆(11)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导流孔(121);连杆(11)上转动设置有节流阀(5),节流阀(5)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孔(121)形状相同的导流通孔(51),所述导流通孔(51)用于将所述第一管体(12)与所述第二管体(13)相对的端面上的导流孔(121)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2)上的导流孔(121)有两组,每组两个;其中一组导流孔(121)靠近端面中心相对设置,另一组导流孔(121)远离端面中心相对设置;两组导流孔呈90°;所述第二管体(13)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与第一管体(12)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相同;所述节流阀(5)上的导流通孔(5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上的导流孔(121)的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帽(2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冲冼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5)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接口(4)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形状与所述引流袋接口(4)配合的锥状柱体,其侧面设置有螺纹。
CN201520379070.2U 2015-06-03 2015-06-03 新型冲冼引流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9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9070.2U CN204709613U (zh) 2015-06-03 2015-06-03 新型冲冼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9070.2U CN204709613U (zh) 2015-06-03 2015-06-03 新型冲冼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9613U true CN204709613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0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790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9613U (zh) 2015-06-03 2015-06-03 新型冲冼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9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3333U (zh) 一种可防止回血的静脉留置针
CN105521529A (zh) 一种无菌膀胱冲洗器
CN204709613U (zh) 新型冲冼引流管
CN104984419A (zh) 一种颈部手术专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6325055U (zh) 一体式膀胱冲洗器
CN204092671U (zh) 一种防尿垢形成导尿管
CN211024454U (zh) 膀胱灌注和冲洗的三通装置
CN211410343U (zh) Vsd罗盘冲洗器
CN203090042U (zh) 导尿管连接装置
CN204208160U (zh) 一次性双接口胃管
CN204134043U (zh) 一种医用三通接头
CN206792805U (zh) 一种多功能引流管连接装置
CN205007429U (zh) 一种三腔尿管堵头
CN205084166U (zh) 医用导管塞
CN204158775U (zh) 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
CN204637128U (zh) 一种新型三腔硅胶导尿管膀胱冲洗装置
CN203425227U (zh) 多功能医用冲洗器
CN213554324U (zh) 膀胱冲洗接头
CN209004863U (zh) 阻菌型正压胶囊接头
CN202666048U (zh) 一种可与中心静脉导管一体式连接的引流装置
CN209548436U (zh) 导尿冲洗连接器及引流冲洗系统
CN209060207U (zh) 正压止液夹
CN2363716Y (zh) 一次性膀胱冲洗器
CN106377805A (zh) 一种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4017113U (zh) 一种膀胱冲洗式三腔导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