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7329U - 多用途聚光灯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聚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7329U
CN204707329U CN201520465004.7U CN201520465004U CN204707329U CN 204707329 U CN204707329 U CN 204707329U CN 201520465004 U CN201520465004 U CN 201520465004U CN 204707329 U CN204707329 U CN 204707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mcu control
module
multifunctional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50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熙鹏
何凯
李富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GHTSTA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GHTSTA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GHTSTA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GHTSTA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50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7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7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7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聚光灯,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开关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多个驱动模块和多个照明元件,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块和每个驱动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驱动模块连接;每个驱动模块与一个照明元件相对应,且每个驱动模块只与对应的一个照明元件连接;驱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MCU控制模块所发出的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对应的照明元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能够避免电网波动对多用途聚光灯造成的闪烁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实现对每个照明元件独立的平滑的调节,同时既能作为太空灯使用,也能作为观众灯使用,节约能源,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更高。

Description

多用途聚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用途聚光灯。
背景技术
多用途聚光灯是用于各种室内外商业活动、聚会庆典、大型演出等活动的专业照明灯具,同时可以满足专业数字摄影机的高速摄影需求。多用途聚光灯的使用形式包括太空灯、观众灯等,当多用途聚光灯为悬挂式时即为太空灯,为摆放式时即为观众灯。现有技术中,多用途聚光灯由至少两个完全相同的独立的照明元件组成,多个照明元件以一定方式设置在灯架上,灯架整体为一平板状。在使用过程中,其多个照明元件通常由交流电源直接供电。
例如专利号201320497124.6的文献中,保护了一种强度更大且容易搬运的太空灯组,其中照明元件单独地并以中心为圆心阵列安装在支架上,照明元件数量为6个,支架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异形形状,同时支架上设有与照明元件数量相对应的安装槽以及多个孔。但该专利中,照明元件的亮度无法进行调节,当周围环境较暗且电源供电正常无扰动时,该太空灯可以进行正常照明,但假如当周围环境处于较亮但仍需人工补充照明时,该太空灯所提供的亮度有点过高,不仅造成了电力能源的浪费,还使得处于该照明环境的工作者容易疲劳,而且,当有较大功率的用电设备接入用电线路时可能发生电网拨动,从而使得该太空灯发生工作者意料不到的闪烁现象而干扰工作,当闪烁现象较严重时,会导致工作者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聚光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至少以下所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源模块、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控制模块、多个驱动模块和多个照明元件;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和每个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与一个所述照明元件相对应,且每个所述驱动模块只与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照明元件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MCU控制模块所发出的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
优选地,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
地址设置开关、亮度调节开关、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地址设置开关和所述亮度调节开关均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
所述地址设置开关用于生成地址信号,所述亮度调节开关用于生成调光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光信号向所述地址信号所对应的驱动模块发送所述亮度调节信号。
优选地,所述MCU控制模块设置有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所述地址设置开关和/或所述亮度调节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功率开关单元、滤波单元;
所述功率开关单元通过所述滤波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与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相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的亮度。
优选地,还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所述温度获取模块与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且用于获取目标照明元件的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将所述温度值与设定温度阈值相比较,当所述温度值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向与所述目标照明元件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停止信号。
有利地,还包括:
亮度获取模块,所述亮度获取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源与所述MCU控制模块之间,用于检测预定范围的光照强度,并生成光照强度值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将所述光照强度值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相比较,当所述光照强度值大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仅向指定的所述驱动模块输出亮度降低信号;当所述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向全部所述驱动模块输出所述亮度升高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板,至少一个所述照明元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述照明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蜂窝状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照明元件的四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面上的滑轨,所述照明元件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基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面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基板所在的平面有夹角,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伸缩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采用开关电源模块,将电网电源进行处理后提供给照明元件的驱动模块,能够避免电网波动对多用途聚光灯造成的闪烁现象的发生,同时设置用于调节照明元件的控制单元,不仅可以对照明元件进行调节,还可以对每个照明元件进行单独调节,使得工作者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明暗程度,对多用途聚光灯的每个照明元件进行合适的调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而且节约能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的原理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多用途聚光灯的MCU控制模块原理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多用途聚光灯的PWM程序控制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多用途聚光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多用途聚光灯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支撑柱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设置有灯弓的观众灯。
参考标号:
1开关电源模块;2 MCU控制模块;3驱动模块;4照明元件;5地址设置开关;6亮度调节开关;7 MCU处理器;8控制单元;9通孔;10滑轨;11支撑柱;12转动轴;13基板;14悬挂链;15灯弓;16灯弓轴;17灯弓锁
301~316驱动模块;401~416照明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聚光灯的原理框图,包括:开关电源模块1、MCU控制模块2、多个驱动模块3和多个照明元件4,其中,开关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2连接,且用于向MCU控制模块2供电,同时,开关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还与每个驱动模块3连接,以便为每个驱动模块3供电。根据驱动模块3和MCU控制模块2所需的工作电压值相同与否,MCU控制模块2和多个驱动模块3可以使用开关电源模块1的同一个电源输出端分别对其供电,也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电源输出端(指电压值不同的输出端)分别对其进行供电。该实施例中,以驱动模块3和MCU控制模块2所需的工作电压值不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开关电源模块1为每个驱动模块3提供的工作电压Vcc为+12V,同时开关电源模块1为MCU控制模块2所提供的工作电压为+5V。开关电源模块1可以为普通可充电式蓄电池,也可以为交流整流桥,本实施例中以交流整流桥为例进行说明。MCU控制模块2所需的工作电源和驱动模块3所需的工作电源可以由一个整流桥提供,并通过电阻分压来得到数值较低的直流电源,也可以由两个整流桥分别提供。通常为了节约成本和控制MCU控制模块2的体积,开关电源模块1采用一个整流桥输出,并通过电阻分压来分别为驱动模块3和MCU控制模块2供电。具体地,整流桥可以采用全控型、也可以采用半控型,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极管不控式整流桥,将MCU控制模块2的体积缩到最小。必要时,可以在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电容,以使输出直流纹波更小,输出电源更稳定。通过整流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提供给需要调节亮度的照明元件4的驱动模块3,可以使照明元件4的供电更加稳定,即使电网出现预料不到的波动,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该波动对照明元件4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闪烁、击穿等。MCU控制模块2还分别与每个驱动模块3连接,以便为每个驱动模块3单独发送亮度调节信号,例如,MCU控制模块2具有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引脚,该信号输出引脚为每个驱动模块3分别发送PWM控制信号,该PWM控制信号可以具有不同的占空比值,已使多用途聚光灯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每个驱动模块3与一个照明元件4相对应,且每个驱动模块3只与对应的一个照明元件4连接,也即驱动模块3与照明元件4为一一对应连接关系,如图1中所示,驱动模块301的输出端与照明元件401连接,驱动模块302的输出端与照明元件402连接,……驱动模块316的输出端与照明元件416连接。驱动模块3用于当接收到MCU控制模块2所发出的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对应的照明元件4,通过这种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实现对每个照明元件4的独立调节,从而对一些光线明暗程度相差较大的场合进行局部重点照射,能够很好地适应摄影棚复杂的光照环境,使用更灵活。本实用新型中,照明元件4根据光效可以为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具体不做限定,同时,对驱动模块3和照明元件4的数量也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工作场所明暗程度进行驱动模块3和所对应的照明元件4的数量的减少或增加,本实施例中,以16个LED为例,采用LED作为光源,16颗LED灯珠功率仅为450W,光效却能接近6000W传统聚光灯光效,大大节约了能源,为社会节能减排、创造绿色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LED光源寿命长,也降低了更换灯体的频率,节约了成本。
该实施例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将电网电源进行整流处理后提供给驱动模块3,使照明元件4的供电电源更加稳定,即使电网出现预料不到的波动,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该波动对照明元件4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闪烁、被击穿等,能够避免电网波动对多用途聚光灯造成的闪烁现象的发生,同时设置了用于调节照明元件4的控制单元8,并设计了驱动模块3与照明元件4为一一对应连接的电路拓扑结构,不仅可以对照明元件4进行调节,还可以实现对每个照明元件4的独立调节,从而对一些光线明暗程度相差较大的场合例如摄影棚内等进行局部重点照射,适应性更强,使用更灵活,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节约能源。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用途聚光灯的MCU控制模块2原理框图。该实施例中,MCU控制模块2包括地址设置开关5、亮度调节开关6、MCU处理器7,地址设置开关5和亮度调节开关6均与MCU处理器7连接,地址设置开关5用于生成地址信号,并将该地址信号发送给MCU处理器7,亮度调节开关6用于生成调光信号,并将该调光信号发送给MCU处理器7。MCU处理器7包括控制单元8,控制单元8用于根据调光信号向地址信号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发送亮度调节信号,例如不同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该实施例中,亮度调节开关6可以为旋转编码器或DMX(Digital Multiplex,多路数字传输)模块,相应地,该地址信号来自键盘或者DMX模块,DMX的地址可以通过键盘操作来设定,另外,该调光信号来自旋转编码器信号或DMX控制信号。MCU处理器7的控制单元8根据该调光信号向地址信号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发送PWM控制信号。DMX是一种数字信号协议,它定义由灯光控制器传输到固定装置和外围设备(如调光回路)的信号构造,按DMX协议规定,一个接口最多可以控制512个通道,一条DMX电缆只能连接一个接口,通常情况下,每个通道对应一台单独灯光装置,通道的数值代表调光等级。本实施例中,例如向通道三的驱动模块3303发送数值127,就代表驱动模块3303所对应的照明元件4403的亮度为50%,如果数值是255,则照明元件4403的亮度为是100%。脉宽调制信号PWM程序是控制灯光变化的基本驱动程序,要保证平滑的控制亮度和色温,需要计算LED电流与亮度的相应关系,采用合理的算法程序,对于调节灯光时平滑无闪烁。具体的PWM程序控制流程图如图3中所示。MCU控制模块2中的控制单元8根据该调光信号产生PWM控制信号,并发送给与该地址信号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从而能够分别控制16路LED灯的亮度。本实施例中,MCU处理器7采用增强型8051内核结构的MCU芯片,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MCU芯片,或者DSP芯片,只要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均可。
该实施例中,使用标准DMX512信号进行调光控制,响应迅速,内部使用增强型8051内核结构的MCU芯片,可以将LED的亮度从0%至100%平滑调节,255级调光,抗干扰能力强,调光范围更宽,效果更好,调光不会出现闪烁,调光范围更宽。同时,DMX模块能够自动保存上次的修改值,因此,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与MCU控制模块2连接的显示屏例如LCD显示屏,则可以显示DMX地址设定信息,还可以用于显示调光亮度大小的百分比、电压信息等等。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意外触碰改变所设定的参数,包括地址信号和调光信号,还可以在MCU控制模块2上设置锁定/解锁单元,例如,在地址设置开关5和亮度调节开关6外部设置挡板,参数设定完成后将该挡板关闭以便对地址设置开关5和亮度调节开关6进行遮挡,以防止意外接触引起的参数改变;或者采用带有锁定/解锁功能的地址设置开关和亮度调节开关,例如用于生成调光信号的编码器采用带有锁定/解锁功能的编码器;另外可选地,还可以在例如MCU处理器7中烧写特定的锁定/解锁程序代码来避免设定参数的瞬间改变等,从而防止意外碰触导致的工作异常,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模块3可以包括:功率开关单元、滤波单元,功率开关单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输入端与开关电源模块1连接,输出端通过滤波单元与照明元件4连接,控制端与MCU控制模块2连接,控制端用于当接收到亮度调节信号时,调节相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的亮度。优选地,功率开关单元可以为三端开关管,控制单元8将根据调光信号产生的亮度调节信号例如PWM控制信号发送给与当前地址信号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的控制端,功率开关单元根据该控制端所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来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是否连通,从而控制相对应的照明元件4例如LED的亮度。根据PWM控制信号所需要的功率开关单元的开关频率,例如,可以将功率开关单元设置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一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管等等,本实用新型优选MOSFET管,由于其导通电阻很小,因此其工作状态可近似等效于开关状态,其导通就相当于开关闭合,截止就相当于开关断开,电压控制元件,关断过程非常迅速,开关时间在10—100ns之间,工作频率可达100kHz以上,使得人眼感觉不出LED照明元件4的闪烁,人眼对LED照明元件4的照明舒适度感觉更好。滤波单元例如由滤波电感组成,以使得驱动模块输出的照明元件的驱动脉冲更平滑。
上述实施例中,照明元件4采用LED或者OLED,LED或者OLED照明灯具与传统的照明灯具最大的区别,LED或者OLED照明灯具是一个完全的电子产品,而传统的照明灯具仅是一个电器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多用途聚光灯的实施例,以LED为例,考虑到多用途聚光灯的工作场所温度较高,热量不易散发,因此在LED附近设置温度获取模块,该温度获取模块与MCU控制模块2连接,且用于获取目标照明元件(温度获取模块能够获取的温度所对应的照明元件)的温度值,并将温度值发送给MCU控制模块2。例如温度获取模块为温度传感器,可采用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等,以便于获取照明元件4LED的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与设定温度阈值例如50℃相比较,当检测到的该温度值大于设定阈值50℃时,MCU控制模块2向与该目标照明元件相对应的驱动模块3发送停止信号。该停止信号可以是占空比逐渐降低的PWM信号,也可以是占空比直接降为0的PWM信号,目的在于降低目标照明元件的亮度,从而避免目标照明元件过热。例如,假设多用途聚光灯设置有16颗LED,且外部环境较亮,则可以设置为当前有一部分例如第1-8颗LED正在处于工作状态,多用途聚光灯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A和B,分别用于获取第1-8颗LED、第9-16颗LED的温度值,并将所获取的温度值发送给MCU控制模块2。当MCU控制模块2接收到温度传感器A发送的温度值大于设定阈值50℃时,MCU控制模块2开始向第1-8颗LED所对应的驱动模块发送占空比逐渐降低的PWM控制信号,同时开始向另外的8颗LED即第9-16颗LED所对应的驱动模块发送PWM控制信号,从而完成无缝切换,以使得过热的LED能够得到及时冷却。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也可以在该多用途聚光灯中装设定时模块,当当前的LED工作时长达到定时模块所设定的时间时,MCU控制模块2进行如上述的LED的切换,例如可以将定时模块计时设定为30min,如果当前工作的LED工作时长达到30min时,MCU控制模块2自动进行LED的切换,向未处于工作状态的LED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发送亮度调节信号,并停止向当前工作的LED所对应的驱动模块3发送亮度调节信号。该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能够很好地对LED进行保护,大大降低了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LED的损坏,显著提高了多用途聚光灯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改善照明元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照明元件安装在散热器上,散热器采用微相变技术制造,更好地促进了照明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的散发。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又一种多用途聚光灯的实施例,例如,在电源与MCU控制模块2之间设置一个亮度获取模块,可以为光敏传感器,该光敏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电源与所述MCU控制模块之间,用于检测预定范围光照强度,并生成光照强度值发送给MCU控制模块2,MCU控制模块2根据该光照强度信号,将该光照强度值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相比较,当光照强度值大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时,MCU控制模块2向其中一些指定的驱动模块3输出的占空比逐渐降低的PWM控制信号,或者停止向其中一些驱动模块3发送PWM控制信号,以调低照明元件的亮度;当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MCU控制模块2向全部驱动模块3输出占空比逐渐升高的PWM控制信号,以调高照明元件的亮度,或者向所有的驱动模块3均发送PWM控制信号,从而MCU控制模块2实现了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信号,自动调节亮度调节信号的输出。该实施例中的,能根据周围光照强度自动调节LED的亮度或者开闭LED,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了耗电量,节约了能源。
图4和图5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的两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多用途聚光灯包括基板13,照明元件4安装于该基板13的正面,即光出射面,其他模块如开关电源模块1、MCU控制模块2、驱动模块3等合适地布置在该基板13的另一面即背面。同时,为了增加照明元件4照射角度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转动轴12将照明元件4例如LED安装在基板13上,照明元件4的光轴与基板13所在平面的夹角成锐角或直角,由此各个照明元件4可以在照明元件4光轴所在的与基板13垂直的面内灵活转动,由此各个照明元件4可以基板13上实现更加灵活的转动,出光方向更加灵活,使用更方便。进一步地,转动轴12例如可以为单根轴,或者为万向节。此外,还可以在基板13上设置蜂窝状通孔9,通孔9设置在所述照明元件的四周,以改善照明元件4的散热,同时考虑到移动照明元件4位置的需求,可以将通孔9的数量设计为大于照明元件4的数量,以实现照明元件4在基板13上的位置的灵活移动。转动轴12可以安装在基板13的正面,也可以安装在通孔9中,例如图6中示出了图4中多用途聚光灯的局部放大图,该图示出的实施例中,单根轴安装于通孔9中,结构简单,照明元件4安装方便,且实现了各个照明元件4可以基板13上灵活转动的有益技术效果。此外,为使该技术效果更加突出,还可以在基板13上或者基板13正面设置滑轨10,照明元件4可以随意或者有固定间距地在该滑轨10上滑动,与该滑轨10滑动连接。结合上述发明点,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滑轨10的两个轨道间设置转动轴12,以使得照明元件4能够同时具备转动和滑动的功能,从而实现照射位置和照射方向更加灵活的有益技术效果。
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中的多用途聚光灯还可以包括支撑柱11,该支撑柱11安装在基板13一侧平面上,数量例如为至少三个,最好均匀分布安装在基板13外边缘,支撑柱11与基板13所在的平面有夹角,以用于支撑多用途聚光灯。为了方便运输,可以通过支撑柱11将若干台多用途聚光灯摞放在一起,既节省空间还能够保护灯体不被压坏。为适应支撑面不平的情况,支撑柱11上还可以设置伸缩节,例如带有螺纹的螺柱,使得该螺柱伸出基板13一侧平面的长度可以进行随意调节,例如图7中所示。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产品的实用性和通用性,还可以在基板13的另一侧设置悬挂链14或线绳,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用途聚光灯既能够摆放在台面上,以作为观众灯使用,还能够悬挂在例如吊顶上,以作为太空灯使用。
作为观众灯使用时,通过数量例如为至少三个的支撑柱11将该多用途聚光灯摆放在台面上,进一步地支撑柱11上还可以设置伸缩节,以更好地适应支撑面不平的情况;另外还可以设置灯弓15,灯弓15的两个端部与基板13铰接,灯弓1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灯弓轴16,通过灯弓轴16将该观众灯固定在台面上,从而通过灯弓15实现照明方向的多角度或更宽范围的调节;为了进一步提高观众灯的实用性,灯弓15的与基板13铰接的至少一个端部还可以设置锁紧装置例如灯弓锁17,以便当观众灯的照明方向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对基板13进行锁定。
作为太空灯使用时,通过若干根例如两根、三根等悬挂链14或线绳将该多用途聚光灯悬挂起来,进一步地该悬挂链14或线绳长度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以实现将多用途聚光灯悬挂起来时的倾斜照明,或者悬挂链14或线绳的长度可以分别进行调节,以更灵活地进行多角度或更宽范围的照明。
无论是作为太空灯还是观众灯,在运输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支撑柱11将若干台多用途聚光灯摞放在一起,以节省空间和保护灯体。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不同使用需求来变换使用方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用途聚光灯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更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聚光灯,使得照明元件4的供电更加稳定,即使电网出现预料不到的波动,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电网波动对多用途聚光灯造成的闪烁现象的发生,同时不仅可以对照明元件4的亮度进行平滑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对每个照明元件4的独立的平滑的调节,同时每个照明元件在基板内自由转动,从而对一些光线明暗程度相差较大的场合进行局部重点照射。本实用新型中的多用途聚光灯适应性更强,使用更灵活,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多个驱动模块和多个照明元件;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和每个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与一个所述照明元件相对应,且每个所述驱动模块只与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照明元件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MCU控制模块所发出的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
地址设置开关、亮度调节开关、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地址设置开关和所述亮度调节开关均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
所述地址设置开关用于生成地址信号,所述亮度调节开关用于生成调光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光信号向所述地址信号所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所述亮度调节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控制模块设置有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所述地址设置开关和/或所述亮度调节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功率开关单元、滤波单元;
所述功率开关单元通过所述滤波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与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亮度调节信号后,调节相对应的所述照明元件的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所述温度获取模块与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且用于获取目标照明元件的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将所述温度值与设定温度阈值相比较,当所述温度值大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向与所述目标照明元件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停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亮度获取模块,所述亮度获取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源与所述MCU控制模块之间,用于检测预定范围的光照强度,并生成光照强度值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将所述光照强度值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相比较,当所述光照强度值大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向指定的所述驱动模块输出亮度降低信号;当所述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MCU控制模块向全部所述驱动模块输出亮度升高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板,所述照明元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述照明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等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蜂窝状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照明元件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平面上的滑轨,所述照明元件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基板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聚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平面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基板所在的平面有夹角,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伸缩节。
CN201520465004.7U 2015-07-01 2015-07-01 多用途聚光灯 Active CN204707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004.7U CN204707329U (zh) 2015-07-01 2015-07-01 多用途聚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004.7U CN204707329U (zh) 2015-07-01 2015-07-01 多用途聚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7329U true CN204707329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5004.7U Active CN204707329U (zh) 2015-07-01 2015-07-01 多用途聚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732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358A (zh) * 2015-07-01 2015-09-23 北京莱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聚光灯
CN107388122A (zh) * 2017-08-15 2017-11-24 湖州菱峰装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吸顶灯
CN108834267A (zh) * 2018-08-29 2018-11-16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流水尾灯控制电路
WO2021138862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驱动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358A (zh) * 2015-07-01 2015-09-23 北京莱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聚光灯
CN107388122A (zh) * 2017-08-15 2017-11-24 湖州菱峰装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吸顶灯
CN108834267A (zh) * 2018-08-29 2018-11-16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流水尾灯控制电路
WO2021138862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卡任特照明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驱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7329U (zh) 多用途聚光灯
CN102573213B (zh) 一种led调光系统
CN103139992A (zh) 带可控硅旁路调光电路的led调光驱动系统
WO2012145968A1 (zh) 遥控led灯具
JP2011146263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システム
CN201509343U (zh) 一种遥控照明灯调光装置
CN204901396U (zh) 一种智能照明灯
CN104936358A (zh) 多用途聚光灯
CN206739064U (zh) 一种照明角度可调的led照明灯
CN102869160B (zh) Led灯具的恒流调光控制装置
CN206369179U (zh) 一种光导管照明装置的智能调光系统
CN204598429U (zh) 一种兼容切相调光的led无线控制系统
CN204180333U (zh) Dc集中供电的多通道led恒流调光控制器
CN204513044U (zh) 一种基于wifi控制的智能led灯具
CN209072769U (zh) 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
CN202065857U (zh) 一种led路灯
CN202652630U (zh) 一种led照明灯具及其采用的照明智能控制驱动器
CN104837276A (zh) 一种兼容切相调光的led无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702859B (zh) 可逐个调光灯杯型冷光灯控制系统
CN106015971B (zh) 一种dob灯具模组
CN205566714U (zh) 一种led控制电路
CN206077754U (zh) 一种led灯具直流供电控制系统及其供电控制柜和led灯具
CN204272453U (zh) 无线调光驱动电源及带有该无线调光驱动电源的吸顶灯
CN202931612U (zh) 一种调光led照明灯
CN205408223U (zh) 一种高pf的led恒压模式调光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