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3282U -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3282U
CN204703282U CN201520335665.8U CN201520335665U CN204703282U CN 204703282 U CN204703282 U CN 204703282U CN 201520335665 U CN201520335665 U CN 201520335665U CN 204703282 U CN204703282 U CN 20470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ing
feeder
floor drain
upstream face
f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56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356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3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32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本实用新型由地漏本体和地漏盖构成,地漏盖和地漏本体是可分离的。地漏本体由下积水收集槽、侧积水收集槽和积水排出口构成,下积水收集槽底部封闭,与侧积水收集槽的夹角在120°~70°之间,积水排出口位于侧积水收集槽后方,地漏盖是有孔洞的板,分下迎水面和侧迎水面,下迎水面和侧迎水面的夹角在120°~70°之间,地漏盖的下迎水面位于地漏本体下积水收集槽的上方,侧迎水面位于侧积水收集槽的外方。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建筑设置地漏的情况下,实现不降板同层排水,且地漏排水通畅性高,不易产生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层排水地漏,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卫生间要实现同层排水,需要卫生间整体降楼板或局部降楼板,为减少降板高度,同时也减小了地漏流道宽度和排水断面积,容易导致地漏和排水管道堵塞或排水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中使用的同层排水地漏,提高排水的通畅性和不易堵塞性,易于维护,能改善人居生活卫生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由地漏本体(1)、地漏盖(2)构成,地漏盖(2)和地漏本体(1)是可分离的;地漏本体(1)由下积水收集槽(3)、侧积水收集槽(4)和积水排出口(5)构成;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与侧积水收集槽(4)的夹角在120°~70°之间,积水排出口(5)位于侧积水收集槽(4)的后方,地漏盖(2)是有孔洞的板,分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的夹角在120°~70°之间,地漏盖(2)的下迎水面(6)位于下积水收集槽(3)的上方,地漏盖(2)的侧迎水面(7)位于侧积水收集槽(4)的外方,地漏能同时从下迎水面和侧迎水面排除地面积水,增加进水断面面积,加快地面积水的排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内壁高于或平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部内壁,使得地面积水进入积水排出口(5)时,能形成一定的落差,并且地面积水可不经过水封而直接流入带有水封功能和检修功能的排水汇集器内,大大提高了排水通畅性;与地漏本体(1)下积水收集槽顶面水平断面相平的积水排出口(5)的排水断面面积大于等于450mm2小于3500mm2,可保证地漏具有较大的排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有凸出外壁的支撑物(8),积水排出口(5)呈水平时,支撑物(8)的底低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5mm以上,能保证积水排出口(5)和连接积水排出口(5)的管道形成一定的坡度,使得积水不会滞留在管道内并保证水流有一定的速度;支撑物(8)的底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顶面的距离大于10mm小于70mm,使得同层排水地漏能直接埋设于建筑垫层(找平层、装饰层)中,达到可以不降板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封闭的底部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顶面的距离大于10mm小于60mm,在应用于不降板前提下可提高积水排出口的过流断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的内壁以积水排出口(5)为中心时,中间低两侧高,使得在地面只有少量积水进入下积水收集槽时,能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动能的水流,使下积水收集槽不会产生淤积,提高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下积水收集槽(3)上有1个以上的插槽(9),侧积水收集槽(4)上有一个以上的卡槽(10),地漏盖下迎水面(6)上有一个以上与插槽(9)相对应的凸点(11),或侧积水收集槽(4)上有1个以上的插槽(9),下积水收集槽(3)上有1个以上的卡槽(10),地漏盖侧迎水面(7)上有一个与插槽(9)相对应的凸点(11),所以当凸点(11)插入插槽(9)时,在卡槽(10)的位置对地漏盖(2)施以一定的力,便可将地漏盖(2)固定在地漏本体(1)上或将地漏盖(2)脱离地漏本体(1)进行清堵、检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支撑物(8)的底有一段大于50mm的平面,当安装同层排水地漏时,在下积水收集槽(3)中间低两边高的情况下能保证放置在地面上的同层排水地漏不会倒向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断面A-A剖视图。
图3为图1侧视图。
图4为图1前视图。
图5为图1后视图。
图6为图1断面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地漏本体和地漏盖分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由地漏本体(1)、地漏盖(2)构成;地漏本体(1)和地漏盖(2)可分离;地漏本体(1)由下积水收集槽(3)、侧积水收集槽(4)和积水排出口(5)构成;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与侧积水收集槽(4)的夹角呈90°,积水排出口(5)位于侧积水收集槽(4)的后方,地漏盖(2)是有孔洞的板,分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的夹角呈90°,地漏盖(2)的下迎水面(6)位于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上方,地漏盖(2)的侧迎水面(7)位于地漏本体(1)的侧积水收集槽(4)的外方。
实施例2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的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内壁高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部内壁,与地漏本体(1)下积水收集槽顶面水平断面相平的积水排出口(5)的排水断面积为1080mm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的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的内壁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距离为20mm,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有凸出外壁的支撑物(8),积水排出口(5)呈水平时,支撑物(8)的底低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8mm,支撑物(8)的底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顶面距离为35mm,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的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的内壁以积水排出口(5)为中心时,中间低两侧高,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的下积水收集槽(3)上有2个插槽(9),侧积水收集槽(4)上有1个卡槽(10),地漏盖下迎水面(6)上有2个与插槽(9)相对应的凸点(11),其余同实施例4。
实施例6
如图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的支撑物(8)的底为长条形平面,长边为9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由地漏本体(1)、地漏盖(2)构成,地漏盖(2)和地漏本体(1)是可分离的;地漏本体(1)由下积水收集槽(3)、侧积水收集槽(4)和积水排出口(5)构成;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与侧积水收集槽(4)的夹角在120°~70°之间,积水排出口(5)位于侧积水收集槽(4)的后方,地漏盖(2)是有孔洞的板,分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下迎水面(6)和侧迎水面(7)的夹角在120°~70°之间,地漏盖(2)的下迎水面(6)位于下积水收集槽(3)的上方,地漏盖(2)的侧迎水面(7)位于侧积水收集槽(4)的外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内壁高于或平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部内壁,与地漏本体(1)下积水收集槽顶面水平断面相平的积水排出口(5)的排水断面面积大于等于450mm2小于35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下积水收集槽(3)的底部有凸出外壁的支撑物(8),积水排出口(5)呈水平时,支撑物(8)的底低于积水排出口(5)的底5mm以上,支撑物(8)的底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顶面的距离大于10mm小于7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1)的下积水收集槽(3)的封闭的底部到地漏盖(2)下迎水面的顶面的距离大于10mm小于6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下积水收集槽(3)底部封闭的内壁以积水排出口(5)为中心时,中间低两侧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下积水收集槽(3)上有1个以上的插槽(9),侧积水收集槽(4)上有一个以上的卡槽(10),地漏盖下迎水面(6)上有一个以上与插槽(9)相对应的凸点(11),或侧积水收集槽(4)上有1个以上的插槽(9),下积水收集槽(3)上有1个以上的卡槽(10),地漏盖侧迎水面(7)上有一个与插槽(9)相对应的凸点(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支撑物(8)的底有一段大于50mm的平面。
CN201520335665.8U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3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5665.8U CN204703282U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5665.8U CN204703282U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3282U true CN204703282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566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3282U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32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245A (zh) * 2015-05-22 2015-08-26 林国强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CN107012944A (zh) * 2017-06-15 2017-08-04 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排地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245A (zh) * 2015-05-22 2015-08-26 林国强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WO2016188299A1 (zh) * 2015-05-22 2016-12-01 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US9988804B2 (en) 2015-05-22 2018-06-05 Kunming Qunzh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loor drain for same floor drainage without descending floor of building
CN107012944A (zh) * 2017-06-15 2017-08-04 湖北易木同层排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排地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3245B (zh)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CN204703282U (zh) 一种建筑不降板同层排水地漏
CN204753696U (zh) 山区河道用的取水结构
CN104452650A (zh) 一种湖水分流灌溉系统
CN203066194U (zh) 一种曲面旋流偏心地漏
CN202280144U (zh) 一种建筑排水消能塑料检查井
CN204919762U (zh) 一种建筑卫生间、厨房、阳台用同层排水接头
CN204919713U (zh)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器
CN201762810U (zh) 一种深渗水防臭地漏
CN204645220U (zh) 一种自洁式多功能同层排水环保地漏
CN204134758U (zh) 一种微灌用滴头
CN205107530U (zh) 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
CN204919712U (zh) 一种高层建筑卫生间用排水汇集器
CN205276444U (zh) 防溢水地漏盖板
CN204919711U (zh) 一种建筑卫生间用扩容式排水汇集器
CN204703276U (zh) 一种建筑预埋式阳台排水汇集器
CN204040172U (zh) 一种地漏密闭芯子
CN205153050U (zh) 建筑物下水道弯头冬季防堵构造
CN204919709U (zh) 一种高层建筑厨房用排水汇集器
CN203669032U (zh) 一种防堵塞管道
CN204199136U (zh) 一种建筑物地基保水透水装置
CN204225061U (zh) 一种分流式坝体结构
CN201981628U (zh) 小便器
CN201952786U (zh) 一种卡槽浮式拦螺装置
CN204238338U (zh) 自动密封防臭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