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8636U -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 Google Patents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8636U
CN204698636U CN201520318277.9U CN201520318277U CN204698636U CN 204698636 U CN204698636 U CN 204698636U CN 201520318277 U CN201520318277 U CN 201520318277U CN 204698636 U CN204698636 U CN 204698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type circle
blood flow
camber line
elasto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82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ma Electron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ma Electronic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ma Electron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82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8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8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86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目的是提供的器械用于肢体手术时应具有驱血效果好、使用省力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其特征在于该O型圈为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首尾相接形成的圆环体。所述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的内圈直径小于人体肢体1-8mm。

Description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驱血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肢体部位的医疗手术过程中,为使肢体手术部位清晰起见,同时避免血液的无谓流失,需要采用驱血器械将肢体部位的血液驱离,使其回流至人体中。
常规的驱血器械是驱血带,该驱血带由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长度(通常1米左右)的橡胶薄片制成,使用时先用驱血带一端由肢体末逐圈拉紧驱血带向近心端缠绕,每圈之间不许嵌夹软组织,直至缠绕到肢体根部,即可将手术肢体软组织内的血液驱离肢体。
上述驱血带使用时存在的缺点是:由于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较大,因此驱血带在肢体表面的滑动阻力较大;而且缠绕时容易呈现各圈松紧不一的状态,影响驱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驱血器械的改进,该器械用于肢体手术时应具有驱血效果好、使用省力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其特征在于该O型圈为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首尾相接形成的圆环体。
所述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的内圈直径小于人体肢体1-8mm。
制作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医用硅橡胶圆柱按计算长度截取并弯曲成圆形后,放进O型圈模压成型模具中,医用硅橡胶圆柱的首尾两端相互对准并固定,然后在首尾两端结合部位注入液体橡胶并模压硫化,即可使得首尾两端紧密连接成为O型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穿套在肢体部位(如图3所示;因直径小于肢体故对肢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压力),然后使O型圈在肢体上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翻转滚动(滚动方向如A所示),即可将肢体中的血液驱回至身体中。由于滚动过程中,O型圈对肢体产生压力(O型圈各部位的合力)相同;因而不但驱血效果可靠,而且操作滚动过程轻松平滑,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O型圈在使用状态过程中各部位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1,采用医用硅橡胶柱制成;制作时先裁取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圆形横截面的直柱),弯曲后放进O型圈成型模具中,硅橡胶圆柱的首尾两端相互对准(首尾两端的端面1-1相互对准),接着在首尾两端之间注胶(液体橡胶),然后模压硫化,使得医用硅橡胶圆柱的两端紧密连接并环绕成O型。
所述医用硅橡胶圆柱的直径(圆形横截面的直柱)可按需要选用,通常为2-5cm;所述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的内圈直径(即O型圈中的圆形空腔直径)应小于人体肢体(推荐小于人体肢体1-8mm),方可在使用中对人体肢体产生驱血压力。显然,为适应人体肢体(手肢,腿)粗细不同的需要,该O型圈应当配置成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以满足医疗需求。
使用方法1:肢体手术时,将两筒长筒弹力绷带沿着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肢体的两侧,再将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套在肢体远心端(夹压着前述的绷带);然后从对应两侧向近心端同时拉动两段长筒弹力绷带,绷带就驱动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沿着肢体顺应滚动到肢体近心端;手术时,切开部位基本无血液流出,因而达到驱血的目的。
使用方法2:在失血性休克紧急情况下,保留单层肢体宽松服装,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套在肢体远心端,从对应两侧向近心端拉动宽松服装裤口或袖口,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顺应滚动到肢体近心端,达到四肢驱血和阻断动脉血流的目的,以增加回心血量维持重要脏器供血。
相对于本实用新型,有人提出的一种设想是:直接在O型圈成型模具中一次性注胶成型然后硫化获得O型圈(简称一次圈,以下同),制作可更加简单快速。然而实践证明,一次圈的使用效果并不好。现结合图3分析原因如下:
图3中的A、B、C表示一次圈中各部位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置变动情况,其中a、b、c、d为四个平行于医用硅橡胶圆柱轴线且首尾相连成圆的弧线(为叙述简便,仅选择a、b、c、d四个弧线,在图3的A图中为四个点);由于图3中的A图显示的是一次圈的成型结构,因而在该图中:a弧线相连成的圆在一次圈中的直径最大,b弧线相连成的圆和d弧线相连成的圆在一次圈中的直径次之,c弧线相连成的圆在一次圈中的直径最小。可见,一次圈中各弧线相连成的圆的直径大小各不同,且均处于自然状态,未受到任何外力,也未积聚任何势能。
当一次圈从图A翻转(整个圈对称一致地翻转,方向如箭头S所示)至图B时,其中a弧线连成的圆从最高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减小会产生一定的阻力(橡胶被压缩时产生的抵抗力),因而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同理,d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左点逆时针翻转至最低点时,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因直径减小而产生的阻力。而b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右点逆时针翻转至最高点时,由于直径增大也会产生一定的阻力(橡胶被拉长时产生的抵抗力),因而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同理,c弧线连成的圆从最低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右点时,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因直径增大而产生的阻力。
很明显,一次圈从图A状态翻转至图B状态,需要施加较大的外力。
当一次圈从图B翻转至图C时,其中a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左点逆时针翻转至最低点时,由于直径继续减小,产生的阻力会相应增加,因而施加的外力需要增大才能克服该阻力;d弧线连成的圆从最低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右点时,由于直径逐渐增大至原有状态(图A状态),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A转动至图B时被压缩而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而c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右点逆时针翻转至最高点时,由于直径继续增大,产生的阻力会相应增加,因而施加的外力需要增大才能克服该阻力;b弧线连成的圆从最高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逐渐减小至原有状态(图A状态),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A转动至图B时被拉长而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
显然,一次圈从图B翻转至图C时,仍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但显然小于从图A翻转至图B时所需要的外力。
当一次圈从图C翻转至图D时,其中a弧线连成的圆从最低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逐渐增大,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A转动至图C时被压缩而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d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右点逆时针翻转至最高点时,由于直径逐渐增大会产生一定的阻力(橡胶被拉长时产生的抵抗力),因而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而c弧线连成的圆从最高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减小,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A转动至图C时被拉长而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b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左点逆时针翻转至最低点时,由于直径减小会产生一定的阻力(橡胶被压缩时产生的抵抗力),因而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克服。
显然,一次圈从图C翻转至图D时,虽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
当一次圈从图D翻转至图A时,其中a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左点逆时针翻转至最高点时,由于直径逐渐增大,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继续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d弧线连成的圆从最高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减小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C翻转至图D橡胶被拉长时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而c弧线连成的圆从最左点逆时针翻转至最低点时,由于直径继续减小,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继续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b弧线连成的圆从最低点逆时针翻转至最左点时,由于直径增大因而该部位积聚的势能(从图C翻转至图D橡胶被压缩时积聚的势能)得以释放并帮助一次圈的翻转,所以无需外力。
显然,一次圈从图D翻转至图A时(属于非稳定状态),不需要任何外力,自身积聚的势能就能帮助一次圈急速地翻转。
综上,一次圈从图A依次翻转一个循环的过程中,需要的外力由大减至无,操作时的力度控制难度较大;而且一次圈在人体肢体部位上的滚动速度不断产生快慢突变,对人体肢体部位的压力大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驱血效果以及病人感受均存在较大不足。
对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是横截面为圆形的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经过首尾相接环绕形成的圆环体,因此使用过程中能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例如,同样位于本实用新型中的a、b、c、d四个弧线相连的圆,原始周长(首尾相接之前)都相同;制成O型圈(首尾相接之后)后,各弧线连成的圆已经受到不同的压缩和拉长,因而在任何状态都是同样的稳定。例如本实用新型在图3中的图A状态时:a弧线连成的圆受到拉长(具有势能),c弧线连成的圆受到压缩(具有势能),而b弧线连成的圆和d弧线连成的圆则保持原有状态(未受到压缩或拉长)。而本实用新型翻转到图3中的图B状态时:b弧线连成的圆受到拉长(需要施加外力),d弧线连成的圆受到压缩(需要施加外力),而a弧线连成的圆和c弧线连成的圆则释放势能恢复至原有状态(未受到压缩或拉长状态);同理,在本实用新型在图3中的其它任一状态中,均是两个弧线连成的圆恢复至原有状态,一个两个弧线连成的圆受到拉长,一个弧线连成的圆受到压缩。
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翻转过程中需要施加的外力很小并且稳定,而且滚动速度稳定可控(不会产生快慢突变),对人体肢体部位的压力大小也保持稳定不会变化;既有利于手术效果,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患者也倍感舒适。

Claims (2)

1.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其特征在于该O型圈(1)为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首尾相接形成的圆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的直径小于人体肢体1-8mm。
CN201520318277.9U 2015-05-15 2015-05-15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8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8277.9U CN204698636U (zh) 2015-05-15 2015-05-15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8277.9U CN204698636U (zh) 2015-05-15 2015-05-15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8636U true CN204698636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827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8636U (zh) 2015-05-15 2015-05-15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8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6442B (zh) 一种皮肤闭合外固定支架
CN204428105U (zh) 一种下肢滚筒式驱血装置
CN204698636U (zh) 血流控制弹性o型圈
CN202859208U (zh) 宫颈止血用气囊栓
CN100464713C (zh) 美容整形塑形线
CN206228389U (zh) 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
CN201564541U (zh) 鼻腔压迫止血器
CN202892029U (zh) 止血压迫器
CN204698635U (zh) 弹性o型圈血流控制器
CN2820139Y (zh) 阴茎圈
CN201578688U (zh) 耳道注药器
CN205019112U (zh) 血液内科用护理止血带
CN204971439U (zh) 胸外科术后保护气囊
CN205094422U (zh) 一种具有计时功能的医用压脉带
CN204863338U (zh) 一次性使用股动脉穿刺水囊止血压迫器
CN201070368Y (zh) 加压止血固定带
CN207886234U (zh) 一种驱血止血器
RU100417U1 (ru) Тренажер оргазмакс (двухкамерный) - развивает оргазм и вагинальные мышцы
CN205072949U (zh) 一种止血带
CN203915002U (zh) 一种夹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3400246U (zh) 膝关节置换术后冷敷固定袋
CN203970473U (zh) 尿管牵引固定器
CN202136382U (zh) 外伤后可调压止血带
CN203042871U (zh) 烧创伤专用动态手伸展训练器
CN109419547A (zh) 一种驱血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aihu Qingyun Yuan Zhen Village in Ling'an city of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311306

Patentee after: WANM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Qingyun Industrial Park of Taihu town of Ling'an city of Hangzhou source of 311306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ma Electronic Med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