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9673U -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9673U
CN204679673U CN201520315896.2U CN201520315896U CN204679673U CN 204679673 U CN204679673 U CN 204679673U CN 201520315896 U CN201520315896 U CN 201520315896U CN 204679673 U CN204679673 U CN 204679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reflection horizon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58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银艳
李德君
钱叶甲
杨阳
杨智
凌遵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58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9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9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9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作为出光面,侧壁作为入光面,光自所述侧壁进入所述导光板本体内且自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一部分光且透过一部分光的反射层,使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的光亮度之间存在亮度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面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双面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通讯、金融和交通等行业的营业厅窗口中,目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光源、一个导光板和两套相同的光学膜片,其中,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作为出光面,导光板的侧壁作为入光面,导光板的内部设置有扩散粒子,光源发出的光自侧壁进入导光面的内部,且受到扩散粒子的扩散自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两套相同的光学膜片分别设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侧,用以对其射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来满足显示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双面显示装置需要应用在两面位于不同亮度的外部环境中,则为避免造成使用者的视觉疲劳甚至影响使用者的视力,需要使位于亮度高的外部环境中的一面显示屏的亮度较高,位于亮度低的外部环境中的一面显示屏的亮度较低,为此,需要实现双面显示装置的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
为实现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的双面显示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常采用以下方法:第一,针对亮度要求较低的一面设置屏过滤,即,通过损失部分亮度来实现两面显示屏亮度不同,但是,这会造成光的利用率低,能耗较高;第二,针对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其对应的光学膜片选用增益高的光学膜片,但是,由于增益高的光学膜片成本高,因而会造成投入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 了一种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作为出光面,侧壁作为入光面,光自所述侧壁进入所述导光板本体内且自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一部分光且透过一部分光的反射层,使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的光亮度之间存在亮度差。
具体地,所述亮度差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成正相关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粒子大小为纳米级。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采用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采用铝或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采用喷涂的方式形成。
具体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与预设喷涂材料的重量成正相关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均匀。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5~20μm。
作为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采用上述导光板。
具体地,所述双面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导光板本体的侧壁发送光的光源以及用于对自光进行光学处理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两套光学膜片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在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用于反射一部分光且透过一部分光的反射层,也就是说,在导光板本体的一个出光面上形成该反射层,反射层不仅可将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部分光透过,还可将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部分光反射至未设置反 射层的出光面,这可以提高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的出光亮度,而降低设置有反射层的出光面的出光亮度。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借助反射层将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光进行反射分配和透过分配,实现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出光亮度差,从而满足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的双面显示装置的要求,这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反射层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亮度一致情况下朝向任一出光面的光学线路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亮度不一致情况下朝向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的光学线路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导光板本体;1’,反射层;1”,反射粒子;2,光源;3,光学膜片;4,主屏;5,副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反射层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亮度一致情况下朝向任一出光面的光学线路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两 个出光面的亮度不一致情况下朝向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的光学线路图。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和用于反射一部分光且透过一部分光的反射层1’。其中,导光板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作为出光面,侧壁作为入光面,光自侧壁进入导光板本体1内且自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为双面出光的导光板。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导光板本体1内部设置有扩散粒子1”,进入导光板本体1内的光受到扩散粒子1”的扩散自导光板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导光板本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光自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在此不一一列举。
反射层1’形成于导光板本体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使导光板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也就是说,在导光板本体1的一个出光面上形成该反射层1’,使得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
请参阅图2,到达反射层所在出光面的光包括不同方向的光a、光b和光c,由于反射层1’对光的反射或折射作用,使得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一部分光可透过其射出,如图2中的光a发生折射的折射光a”以及光c垂直自反射层射出的光;并且,还使得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一部分光反射至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如图2中的光b发生全反射的反射光b’以及光a发生反射的反射光a’。由此可知,由于光a的反射光a’和光b的反射光b’反射至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因此,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增加了反射光b’和反射光a’,出光亮度提高,而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减少了反射光b’和反射光a’,出光亮度降低。
具体通过实验验证:图3和图4中,横坐标上的黑点表示用于向导光板发送光的光源,图4相比图3可知,朝向未设置有反射层1’的出光面的反射光线增多;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未设置反射层的出光面的能量分布图相比图3中任一出光面的能量分布图,紫色明显增多,在能量分布图中,画面颜色越深越亮,表示该处能量越集中,具体地,能量大小顺序包括:紫色>蓝色>青色>绿色>枣红色,因此,可以实现未设置有反射层1’的出光面的出光亮度提高。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借助反射层将到达其所在出光面的光进行反射分配和透过分配,实现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的出光亮度差,从而满足出光亮度存在亮度差的双面显示装置的要求,这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具体地,亮度差与反射层的厚度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若反射层的厚度很薄,光直接照射到的反射层的粒子数量较少,则光发生反射的概率较低,因此亮度差较小;若反射层的厚度较厚,光直接照射到的反射层的粒子数量较多,则光发生反射的概率就较高,因此亮度差较大。由此可知,可通过设置反射层的厚度来满足多种亮度差需求,这与现有技术通过选择适合的高增益的光学膜片相对,不仅成本低,而且适用性强且便于实现。
优选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5~40μm,实现主副屏的亮度差范围在30~70%。进一步优选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5~20μm,可实现主副屏的亮度差范围在20%~40%,也就是说,实现小部分的光被反射,而大部分的光被透过。
另外优选地,反射层1’采用折射率小于导光板本体1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例如,导光板一般采用PC或PMMA材料制成,其折射率为1.49,反射层采用诸如铝或银等金属材料制成,其折射率均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光自导光板本体入射反射层,即为光自光密介质入射光疏介质,这在光入射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如图2中的光b,光b发生全反射,反射光为光b’,从而增加光的反射程度,有助于实现亮度差。
另外,优选地,反射层的粒子大小为纳米级,即,反射层为纳米级层,这可以提高反射层的光反射率,保证高反射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采用喷涂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层的厚度与预设喷涂材料的重量成正相关关系,即可通过设置喷涂材料的重量来设置反射层的厚度,以满足多种亮度差需求。
优选地,反射层的厚度的均匀,即,反射层在其所在平面各个位 置的厚度相等,以保证出光面的出光均匀,从而保证显示画面品质。
作为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其包括导光板、用于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导光板本体的侧壁发送光的光源、用于分别对自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的两套光学膜片、主屏和副屏。其中,导光板采用上述的导光板,两套光学膜片分别设置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侧;主屏和副屏分别设置在两套光学膜片的外侧。
具体地,两套光学膜片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其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不仅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不需要亮度要求较高的一面显示屏对应的光学膜片采用增益较高的光学膜片,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作为出光面,侧壁作为入光面,光自所述侧壁进入所述导光板本体内且自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反射一部分光且透过一部分光的反射层,使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的光亮度之间存在亮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差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成正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粒子大小为纳米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采用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采用铝或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采用喷涂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与预设喷涂材料的重量成正相关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均匀。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5~20μm。
10.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其包括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导光板本体的侧壁发送光的光源以及用于分别对自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的两套光学膜片,两套所述光学膜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侧。
CN201520315896.2U 2015-05-15 2015-05-15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Active CN204679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5896.2U CN204679673U (zh) 2015-05-15 2015-05-15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5896.2U CN204679673U (zh) 2015-05-15 2015-05-15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9673U true CN204679673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9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5896.2U Active CN204679673U (zh) 2015-05-15 2015-05-15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9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552A (zh) * 2019-06-19 2022-02-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导光板和包括该导光板的照明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552A (zh) * 2019-06-19 2022-02-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导光板和包括该导光板的照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6589A (zh) 一种短投射距离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US2017023503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its reflective layer
CN204009344U (zh) 一种带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CN103542332A (zh) 一种手机及其侧入式背光模组
US20170052298A1 (en)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ambient-light reduction in oled display systems and lcd systems
JP2012028326A (ja) 反射均一光導光装置及び該反射均一光導光装置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201954400U (zh) 一种led混光背光源
CN102253527B (zh) 半穿透半反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CN104062839A (zh) 一种带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CN107329325A (zh) 匀光结构、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405167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43033A (zh) 一种透明显示设备
CN20222902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1984178U (zh) 一种玻璃导光板
CN10511884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CN103542276B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实现均匀前光光源的方法
CN104914624A (zh)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561628A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204679673U (zh) 导光板及双面显示面板
CN204855852U (zh) 一种梯形导光板
CN105679416A (zh) 一种用于调光薄膜的导电膜结构
CN103851407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3069413U (zh) 一种激光背光加固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4459873A (zh) 导光板及包含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03823596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