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8764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8764U
CN204678764U CN201520333537.XU CN201520333537U CN204678764U CN 204678764 U CN204678764 U CN 204678764U CN 201520333537 U CN201520333537 U CN 201520333537U CN 204678764 U CN204678764 U CN 204678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device
storage space
refrigerator
degre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35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奎
费斌
王晶
程学丽
陶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35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8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8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8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搁物架组件,布置于储物间室内部,配置成将储物间室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每个红外传感装置设置在一个储物空间的箱体内壁上,并配置成感测储物空间中放置的物品释放的红外线,以确定物品的表面温度。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可以精确地确定出冰箱内热源的位置和温度,便于根据热源的情况进行制冷控制,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并且能够减小冰箱的耗电,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通常利用布置于储物间室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其布置位置周围的温度,将该温度作为制冷控制的依据。
然而,使用这种控制方式进行冰箱控制时,在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冰箱启动制冷。在冰箱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会经常对间室内所存物品进行存取,刚放入的物品一般温度较高,物品的温度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储物空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物品温度传导至间室环境后,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才会上升,启动压缩机等冷源装置对储物间室进行制冷。在此过程中,物品的温度有可能传导至与其接触的其他物品上,导致冰箱内已存的食物温度发生变化,造成营养流失,储藏效果下降。
另外,在储物间室被搁物隔板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储物空间的情况下,刚放入物品的储物空间内温度可能高于其他储物空间,使用现有的冰箱温度控制方法,需要对整个储物间室整体进行制冷,造成了电能浪费。因此现有技术的冰箱,存在储藏效果差以及能耗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检测内部所存物品温度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目的是要降低冰箱制冷消耗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进一步目的是提高物品的储藏效果。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搁物架组件,布置于储物间室内部,以将储物间室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以及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每个红外传感装置设置在一个储物空间的箱体内壁上,并配置成感测储物空间中放置的物品释放的红外线,以确定物品的表面温度。
可选地,搁物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隔板,以将储物间室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
可选地,每个红外传感装置设置于箱体中相邻门体枢转轴的侧壁内侧,并且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沿一竖直直线排列。
可选地,每个红外传感装置在其所在储物空间的高度高于储物空间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设置为70度至150度;以及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设置为30度至60度。
可选地,每个红外传感装置在其所在储物空间的高度高于或位于储物空间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二处;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设置为76度至140度;以及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设置为30度至45度。
可选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设置为6度至30度;并且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设置为50度至180度。
可选地,温度感测组件还包括:间室温度传感装置,配置成检测储物间室内部环境温度。
可选地,以上冰箱还包括:风道组件,配置成根据物品的表面温度受控地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分配至多个储物空间。
可选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底板,其上限定有分别通向多个储物空间的多条风路;分路送风装置,包括连接至冷源的进风口以及分别与多条风路连接的多个分配口,分路送风装置配置成受控地将来自于进风口的气流经多个分配口分配至多条风路中的一条或多条,以对多个储物空间制冷。
可选地,分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分配口;调节件,具有至少一个遮挡部,至少一个遮挡部可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配置成受控地对多个分配口进行遮蔽,以调整多个分配口的各自的出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在搁物架分隔的多个储物空间内分别布置红外传感装置,每个红外传感装置可以对其所出储物空间内放置的物品释放的红外线进行感测,从而可以精确地确定出冰箱内热源的位置和温度,便于根据热源的情况进行控制,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对红外传感装置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可以保证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感测区域可以覆盖整个储物空间,使得确定储物间室内所有位置的热源,同时避免受到干扰。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为风冷冰箱,利用风道组件根据物品的表面温度受控地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分配至多个储物空间。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出现高温物品的储物空间进行制冷,避免对整个储物间室进行制冷浪费电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箱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储物间室内部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正视方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俯视方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为了示出冰箱储物间室内部结构,未示出门体。该冰箱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箱体110、搁物架组件120、温度感测组件13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箱体110的示意性结构图,箱体110包括顶壁、底壁、后壁以及左右两个侧壁围成,箱体110前方设置门体(图中未示出),门体可以采用枢轴结构连接于侧壁上。箱体110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该储物间室优先为冷藏间室。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储物间室内部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搁物架组件120和温度感测组件130布置于储物间室内部,搁物架组件120将储物间室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140。其中一种优选结构为:搁物架组件120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隔板,以将储物间室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140。在图3中,搁物架组件120包括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32、第三隔板123,其中第一隔板121上方形成第一储物空间、第一隔板121与第二隔板122之间形成第二储物空间、第二隔板122与第三隔板133之间形成第三储物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搁物架组件120中的隔板数量以及储物空间140的数量可以根据冰箱的容积以及使用要求预先进行配置。
温度感测组件130包括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每个红外传感装置设置在一个储物空间140的箱体110内壁上,并配置成感测储物空间140中放置的物品150释放的红外线,以确定物品150的表面温度。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储物空间中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装置131,在第二储物空间中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装置132,在第三储物空间中设置有第三红外传感装置133,红外传感装置的数量依据储物空间140的数量进行设定。本实施例的冰箱所使用的红外传感装置不发射红外线,而是被动接收所感测空间内物品发射的红外线及背景红外线,直接感知冰箱内物品温度的变化区域及温度,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每个红外传感装置设置于箱体110中相邻门体枢转轴的侧壁内侧,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沿一竖直直线排列。该位置受到外部干扰较少,不容易被开关门的操作影响,沿竖直直线排列,可以使红外传感装置的配置更加统一,便于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温度感测组件130中的红外传感装置,可以对整个储物空间140的红外线进行检测,而不是仅仅对探测热源点位置。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正视方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红外传感装置的俯视方向的布置位置示意图。为了提高红外传感装置对储物间室内部物品的温度感测精度,满足对冰箱储物间室进行分区制冷的要求,发明人对红外传感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得出,红外传感装置的优选安装位置及其优选的配置方式。由图4至图6可以看出,每个红外传感装置在其所在储物空间的高度l高于储物空间整体高度L的二分之一处(更优的范围为高于或位于储物空间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α设置为70度至150度(更优的范围为76度至140度);以及每个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θ设置为30度至60度(更优的范围为30度至45度)。红外传感装置的朝向可以在以上α和θ的范围进行选择。
另外,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β范围设置为6度至30度;并且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水平面内的夹角γ范围设置为50度至180度。以上夹角的范围越大,可以感测的范围越大,但带来的问题是精度下降,反之以上夹角的范围越小,精度提高,但带来的问题是感测范围缩小。为了平衡精度以及感测范围的关系,本实施例经过大量测试,得到以上数值范围。
经过测试,以上红外传感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满足对温度的感测效果。减少外部干扰,并其所在的储物空间进行精确探测。红外传感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冰箱的要求灵活在以上范围内进行选择。
另外温度感测组件130还可以包括:间室温度传感装置(图中未示出),配置成检测储物间室内部环境温度。该间室温度传感装置可以使用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实现。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根据温度感测组件130确定的物品温度以及储物间室内部环境温度进行制冷控制,例如在储物间室内部环境温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在某个储物空间140放入高温或常温物品后,启动制冷。
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为风冷冰箱,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冰箱还提供了一种可对储物空间140分区制冷的风道组件200。该风道组件200配置成根据物品的表面温度受控地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分配至多个储物空间140。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风道组件200的示意性爆炸图。该风道组件200包括:风道底板210、分路送风装置、风机230。风道底板210上限定有分别通向多个储物空间140的多条风路214,各条风路214分别通向不同的储物空间140,例如在图4中,具有通向第一储物空间的第一供风口211、通向第二储物空间的第二供风口212、以及通向第三储物空间的第三供风口213。
分路送风装置包括连接至冷源的进风口221以及分别与多条风路214连接的多个分配口222。分配口222分别连接至不同的风路214。该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受控地将风机230产生的来自于冷源的冷气经进风口221分配至不同的分配口222,从而经不同的风路214进入不同的储物空间140。例如对于第一储物空间出现高温物品时,分路送风装置可以仅将冷气分配给连接至第一储物空间的风路214,经过第一供风口211提供给第一储物储物空间140,快速对高温物品冷却,避免了对其他已存物品的影响,同时避免了对整个储物间室进行冷却带来的电能浪费。具体地分路送风装置配置成受控地将来自于进风口221的气流经多个分配口222分配至多条风路214中的一条或多条,以对多个储物空间140分别制冷。
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进行集中分配,而不是为不同的储物空间140单独设置不同的风道,提高了制冷效率。该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包括:壳体223、调节件224、盖板226。壳体223上形成有进风口221和分配口222,盖板226与壳体223组装,形成分路送风腔。调节件224布置于该分路送风腔内。调节件224具有至少一个遮挡部226,遮挡部226可动地设置于壳体223内,配置成受控地对多个分配口222进行遮蔽,以调整多个分配口222的各自的出风面积。
风机230的送风会经过调节件224的分配供向不同的储物空间140,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实现多达七种的送风状态,例如可以包括:供向第一供风口211的分配口222单独开,供向第二供风口212的分配口222单独开,供向第三供风口213的分配口222单独开,供向第一供风口211和第二供风口212的分配口222同时开,供向第一供风口211和第三供风口213的分配口222同时开,供向第二供风口212和第三供风口213的分配口222同时开、供向第一供风口211、供向第二供风口212和第三供风口213的分配口222同时开。在本实施例的冰箱由一个隔板隔出两个储物空间时,分路送风装置可以设置有两个分配口,同时具备三种送风状态即可。在进行分路送风时,调节件224会旋转,会根据需求的风量大小来决定旋转的角度,并且遮挡部226之间形成的导引口会对准对应的分配口222。
壳体223在分路送风腔内设置有电机227、两个止挡柱228、定位座凹槽243,止挡柱228的作用是电机227在运转过程中,调节件224的运动更准确,且每次加电时或一段时间后,调节件224均运动至起始止挡柱228处,以其为起点转动至指定的转动位置。定位座凹槽243的作用是保证调节件224在每转动30度的角度位置时定位。
调节件224上设置有盘簧片229(此盘簧片229也可以用扭簧来代替)、配重块241及定位销245。盘簧片229的一段固定于盖板226上,另一端随着调节件224的运转而预紧施加反向的力,始终向调节件224施加一定的偏置力,从而可抑制因直流步进电机227传动机构的齿隙导致的晃动问题。枢转部朝与调节件224的主体径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有配重部,在配重部的远端设置有配重块241,以消除偏置转矩。定位销245可上下移动(通过压簧)的固定在调节件224上。壳体223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定位座凹槽243。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冰箱以具有三个储物空间140的间室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利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将红外传感装置、风路214、分配口222、供风口的数量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冰箱的要求。
利用以上结构,在温度感测组件130测量出的温度(包括储物间室环境温度以及物品表面温度)满足制冷启动条件后,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启动压缩机、蒸发器等冷源,由风机230来自于冷源的气流供至风道组件200。分路送风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制冷策略,控制电机227将调节件224旋转至预定位置,将冷源气流风通过不同分配口222分配设置于不同储物空间140上的供风口,实现制冷。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果。例如,如果第一红外传感装置131确定出第一隔板121上放置的物品的表面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而储物间室的环境温度并未超限,此时,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启动,使调节件224旋转至供向第一供风口211的分配口222单独开的状态,风机230以及冷源设备启动,单独向第一储物空间供风,使得温度超出预设温度的物品快速降温,大大减小了对其他物品的影响,提高了冰箱保鲜储物效果。
又例如在间室温度传感装置确定出储物间室的整体温度高于限值。此时,分路送风装置可以启动,使供向第一供风口211、供向第二供风口212和第三供风口213的分配口222同时开,对储物间室整体进行制冷,保证了储物间室内部温度的平衡。
本实施例的冰箱,在搁物架分隔的多个储物空间140内分别布置红外传感装置,每个红外传感装置可以对其所出储物空间140内放置的物品释放的红外线进行感测,从而可以精确地确定出冰箱内热源的位置和温度,便于根据热源的情况进行控制,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另外,通过对红外传感装置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可以保证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感测区域可以覆盖整个储物空间140,使得确定储物间室内所有位置的热源,同时避免受到外部干扰。而且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为风冷冰箱,利用风道组件200根据物品的表面温度受控地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分配至多个储物空间140。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出现高温物品的储物空间140进行制冷,避免对整个储物间室进行制冷浪费电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
搁物架组件,布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部,以将所述储物间室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以及
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设置在一个所述储物空间的箱体内壁上,并配置成感测所述储物空间中放置的物品释放的红外线,以确定所述物品的表面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物架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隔板,以将所述储物间室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所述储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箱体中相邻门体枢转轴的侧壁内侧,并且所述多个红外传感装置沿一竖直直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在其所在储物空间的高度高于所述储物空间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设置为70度至150度;以及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设置为30度至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在其所在储物空间的高度高于或位于所述储物空间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二处;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设置为76度至140度;以及
每个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设置为30度至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设置为6度至30度;并且
所述红外传感装置的红外线接收范围在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设置为50度至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组件还包括:
间室温度传感装置,配置成检测所述储物间室内部环境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道组件,配置成根据所述物品的表面温度受控地将来自于冷源的制冷气流分配至所述多个储物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风道底板,其上限定有分别通向所述多个储物空间的多条风路;
分路送风装置,包括连接至冷源的进风口以及分别与所述多条风路连接的多个分配口,所述分路送风装置配置成受控地将来自于所述进风口的气流经所述多个分配口分配至所述多条风路中的一条或多条,以对所述多个储物空间制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分路送风装置包括:
壳体,其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分配口;
调节件,具有至少一个遮挡部,所述至少一个遮挡部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受控地对所述多个分配口进行遮蔽,以调整所述多个分配口的各自的出风面积。
CN201520333537.XU 2015-05-21 2015-05-21 冰箱 Active CN204678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537.XU CN204678764U (zh) 2015-05-21 2015-05-21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537.XU CN204678764U (zh) 2015-05-21 2015-05-21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8764U true CN204678764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3537.XU Active CN204678764U (zh) 2015-05-21 2015-05-2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8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985A (zh) * 2015-05-21 2015-09-0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985A (zh) * 2015-05-21 2015-09-0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879985B (zh) * 2015-05-21 2017-12-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9985A (zh) 冰箱
CN107062750B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206571A1 (zh) 冰箱和红外传感器的测温误差修正方法
CN105115239A (zh) 冰箱与冰箱间室内部温度的感测方法
WO2016206216A1 (zh) 冰箱冷藏室的分区制冷控制方法和分区制冷控制装置
CN202166257U (zh) 一种冰箱
CN106196838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5091493A (zh) 冰箱冷藏室的分区制冷控制方法和分区制冷控制装置
CN106352648B (zh) 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CN106895636B (zh) 冰箱
CN107388682A (zh) 一种智能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6016964B (zh) 一种多风门风冷冰箱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冰箱
CN203837400U (zh) 一种冷藏室温度控制装置
JP2017141977A (ja) 冷蔵庫
WO2019076181A1 (zh) 一种抽屉及冰箱
RU2008151972A (ru)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5823297A (zh) 双风机冰箱冷冻转冷藏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双风机冰箱
CN106556199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018624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4879983A (zh) 冰箱
CN204678764U (zh) 冰箱
CN110186242A (zh) 冷藏冷冻装置的风路分配器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04678769U (zh) 冰箱
KR101747174B1 (ko) 냉장고
CN106568268B (zh) 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