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1936U -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1936U
CN204671936U CN201520241779.6U CN201520241779U CN204671936U CN 204671936 U CN204671936 U CN 204671936U CN 201520241779 U CN201520241779 U CN 201520241779U CN 204671936 U CN204671936 U CN 204671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otating shaft
porous plate
extraction device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417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奕
常军
彭金辉
张利波
丁家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2417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1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1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193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属于化工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将萃取液体喷入液体收集器机构,萃取液体在转轴结构和液体传质结构内处于滞留并紊乱的对撞状态中,完成萃取后从该萃取器中流出。该萃取器采用双电机驱动,增加了超重力萃取反应器的可调参数,涡流挡板产生的负压及锥筒多孔板的共同作用延长了混合液体的传质过程,增大了传质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属于化工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重力旋转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型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具有传质效率高,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液体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势。一般超重力场旋转设备是由机壳、转子、物料进口、物料出口、转轴和电机组成,但目前多见的转子都是同心圆槽的填料转子,并且需要的丝网填料面积大,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检修和维护不方便。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已有一些属于超重力场反应方法或反应设备的专利申请件,例如91109255.2号《旋转床超重力场强化传递与反应装置》、91229204.0号《旋转床超重力场传递与反应装置》、99105437.7号《涡流式超重力场反应装置及其应用》、99200696.1号《超重力场传质、反应装置》、99208429.6号《气动涡流式超重力场反应装置》、01143459.7号《超重力场中高压旋转床气液传质与反应设备》、200310103434.6号《一种超重力场旋转床传质与反应设备》、200410073624.2号《一种在超重力场中进行催化反应的方法》、02224172.8号《旋转床超重力多相反应器》等。但目前针对液液萃取的超重力设备开发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该萃取器采用双电机驱动,增加了超重力萃取反应器的可调参数,涡流挡板产生的负压及锥筒多孔板的共同作用延长了混合液体的传质过程,增大了传质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液体收集器机构包括水嘴2、液体收集器端盖3、液体收集器4和唇形密封圈5,液体收集器机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轴承6、轴承座7和转轴,转轴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根据位置分为上下对称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液体传质结构包括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锥筒多孔板15、涡流挡板16、喷淋管17、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和出液口22,固定构件结构包括机架8和壳体21;
所述固定构件结构中机架8内固定壳体21,外置电动机1通过动力传递结构的同步带轮9将动力传递给转轴;
所述转轴结构中转轴通过轴承6和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座7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6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轴承座7配合,转轴从中间位置垂直插入壳体21内部,转轴为空心轴;
所述液体收集器机构中水嘴2通过内外管螺纹配合固定在液体收集器端盖3顶部,收集器端盖3与液体收集器4间隙配合,收集器端盖3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液体收集器4上,液体收集器4通过唇形密封圈5与转轴连接,唇形密封圈5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液体收集器4的内腔配合;
所述液体传质结构中,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上转轴13底端,锥筒多孔板15固定在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端面,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焊接涡流挡板16,转轴空心口与喷淋管17入口连接,喷淋管17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固定在转轴上,下转轴19上端通过螺钉联接固定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底部,壳体21底端设有出液口22。
所述转轴为带法兰盘的阶梯轴,法兰盘上均布用于螺纹联接的通孔,转轴底部内孔设计为与喷淋管17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锥筒多孔板15的锥度为2o~5o,锥筒多孔板15为厚度1~2mm的不锈钢板,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2mm的微孔。
所述涡流挡板16为3~6块,形状为直角梯形。
所述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为厚度2~4mm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1~2mm的微孔,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内侧和外侧都焊接有螺旋形不锈钢筋条。
所述螺旋导流槽20由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升高的隔板组成,隔板的分布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呈均匀分布。
所述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上部分的电机1停止转动,只调节下部分的电机1,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转化为动静盘式折流超重力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同时开启上、下两电机1电源,通过调频器及电源的接线方式可以分别调节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的转速及旋转方向。通过磁力泵及玻璃转子流量计调节两相液体的压力和流速后,将两相液体分别通过上、下的水嘴2,进入液体收集器4的腔体内,上转轴13虽然处于旋转状态,但不断向液体收集器4喷入的液体将会涌入上转轴13的中空通道,并通过喷淋管17向外喷射。两相液体分别从上、下两个喷淋管喷出后实现了逆流对撞后,将向外喷射,遇到随着上转轴13一同旋转的锥筒多孔板15及涡流挡板16,在涡流挡板16的阻挡作用下,混合液体将在锥筒多孔板15内处于滞留并紊乱的对撞状态中,锥筒的锥度有利于液体更长时间的滞留。混合液体穿过锥筒多孔板15的小孔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向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在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不同转速及分布在其内外壁上的螺旋筋条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液体将在锥筒多孔板15和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之间处于滞留并紊乱的对撞状态。混合液体穿过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小孔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向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在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的不同转速及分布在其内外壁上的螺旋筋条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液体将在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和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之间处于滞留并紊乱的对撞状态。混合液体穿过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的小孔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固定在壳体21上静止不动的螺旋导流槽20上,经过螺旋导流槽20的折流通道之后,将沉积在壳体21的内壁底部,通过出液口22,流出到壳体21的外部。
反应器内各部件的材质均为耐腐蚀的不锈钢。所有多孔板中小孔直径的大小及小孔间的间距需根据具体的液体粘度与性质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双电机驱动,增加了超重力萃取反应器的可调参数;2、两相液体经过喷淋管喷出实现了逆流对撞效果,提高了初次混合传质效率;3、涡流挡板产生的负压及锥筒多孔板的共同作用延长了混合液体的传质过程,增大了传质面积;4、上下转轴螺旋多孔板的微孔结构及带螺旋的内外螺旋筋条改变了混合液体的运动轨迹,增大了传质面积、延长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传质效果;5、螺旋导流槽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延长了混合液体在反应器的滞留时间。6、多孔板的采用避免了传统填料可能出现的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电机、壳体与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液体收集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上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上转轴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锥筒多孔板与涡流挡板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锥筒多孔板与涡流挡板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下转轴螺旋多孔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上转轴螺旋多孔板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阿基米德螺旋导流槽示意图A;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喷流撞击超重力液液萃取器的阿基米德螺旋导流槽示意图B。
图中:1-电机,2-水嘴,3-液体收集器端盖,4-液体收集器,5-唇形密封圈,6-轴承,7-轴承座,8-机架,9-同步带轮,10-壳体端盖,11-调心轴承,12-壳体盖板,13-上转轴,14-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5-锥筒多孔板,16-涡流挡板,17-喷淋管,18-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9-下转轴,20-螺旋导流槽,21-壳体,22-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液体收集器机构包括水嘴2、液体收集器端盖3、液体收集器4和唇形密封圈5,液体收集器机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轴承6、轴承座7和转轴,转轴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根据位置分为上下对称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液体传质结构包括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锥筒多孔板15、涡流挡板16、喷淋管17、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和出液口22,固定构件结构包括机架8和壳体21;
所述固定构件结构中机架8内固定壳体21,外置电动机1通过动力传递结构的同步带轮9将动力传递给转轴;
所述转轴结构中转轴通过轴承6和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座7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6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轴承座7配合,转轴从中间位置垂直插入壳体21内部,转轴为空心轴;
所述液体收集器机构中水嘴2通过内外管螺纹配合固定在液体收集器端盖3顶部,收集器端盖3与液体收集器4间隙配合,收集器端盖3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液体收集器4上,液体收集器4通过唇形密封圈5与转轴连接,唇形密封圈5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液体收集器4的内腔配合;
所述液体传质结构中,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上转轴13底端,锥筒多孔板15固定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端面,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焊接涡流挡板16,转轴空心口与喷淋管17入口连接,喷淋管17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固定在转轴上,下转轴19上端通过螺钉联接固定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底部,壳体21底端设有出液口22。
其中转轴为带法兰盘的阶梯轴,法兰盘上均布用于螺纹联接的通孔,转轴底部内孔设计为与喷淋管17相配合的内螺纹;锥筒多孔板15的锥度为2o,锥筒多孔板15为厚度1mm的不锈钢板,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mm的微孔;所述涡流挡板16为3~6块,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为厚度2mm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1mm的微孔,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内侧和外侧都焊接有螺旋形不锈钢筋条;螺旋导流槽20由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升高的隔板组成,隔板的分布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呈均匀分布。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液体收集器机构包括水嘴2、液体收集器端盖3、液体收集器4和唇形密封圈5,液体收集器机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轴承6、轴承座7和转轴,转轴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根据位置分为上下对称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液体传质结构包括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锥筒多孔板15、涡流挡板16、喷淋管17、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和出液口22,固定构件结构包括机架8和壳体21;
所述固定构件结构中机架8内固定壳体21,外置电动机1通过动力传递结构的同步带轮9将动力传递给转轴;
所述转轴结构中转轴通过轴承6和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座7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6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轴承座7配合,转轴从中间位置垂直插入壳体21内部,转轴为空心轴;
所述液体收集器机构中水嘴2通过内外管螺纹配合固定在液体收集器端盖3顶部,收集器端盖3与液体收集器4间隙配合,收集器端盖3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液体收集器4上,液体收集器4通过唇形密封圈5与转轴连接,唇形密封圈5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液体收集器4的内腔配合;
所述液体传质结构中,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上转轴13底端,锥筒多孔板15固定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端面,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焊接涡流挡板16,转轴空心口与喷淋管17入口连接,喷淋管17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固定在转轴上,下转轴19上端通过螺钉联接固定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底部,壳体21底端设有出液口22。
其中转轴为带法兰盘的阶梯轴,法兰盘上均布用于螺纹联接的通孔,转轴底部内孔设计为与喷淋管17相配合的内螺纹;锥筒多孔板15的锥度为5o,锥筒多孔板15为厚度2mm的不锈钢板,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2mm的微孔;所述涡流挡板16为6~8块,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为厚度3mm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2mm的微孔,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内侧和外侧都焊接有螺旋形不锈钢筋条;螺旋导流槽20由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升高的隔板组成,隔板的分布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呈均匀分布。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液体收集器机构包括水嘴2、液体收集器端盖3、液体收集器4和唇形密封圈5,液体收集器机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轴承6、轴承座7和转轴,转轴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根据位置分为上下对称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液体传质结构包括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锥筒多孔板15、涡流挡板16、喷淋管17、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和出液口22,固定构件结构包括机架8和壳体21;
所述固定构件结构中机架8内固定壳体21,外置电动机1通过动力传递结构的同步带轮9将动力传递给转轴;
所述转轴结构中转轴通过轴承6和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座7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机架8上,轴承6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轴承座7配合,转轴从中间位置垂直插入壳体21内部,转轴为空心轴;
所述液体收集器机构中水嘴2通过内外管螺纹配合固定在液体收集器端盖3顶部,收集器端盖3与液体收集器4间隙配合,收集器端盖3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液体收集器4上,液体收集器4通过唇形密封圈5与转轴连接,唇形密封圈5内圈与转轴配合,外圈与液体收集器4的内腔配合;
所述液体传质结构中,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上转轴13底端,锥筒多孔板15固定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端面,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焊接涡流挡板16,转轴空心口与喷淋管17入口连接,喷淋管17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固定在转轴上,下转轴19上端通过螺钉联接固定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底部,壳体21底端设有出液口22。
其中转轴为带法兰盘的阶梯轴,法兰盘上均布用于螺纹联接的通孔,转轴底部内孔设计为与喷淋管17相配合的内螺纹;锥筒多孔板15的锥度为4o,锥筒多孔板15为厚度2mm的不锈钢板,锥筒多孔板15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2mm的微孔;所述涡流挡板16为3~6块,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为厚度3mm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2mm的微孔,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内侧和外侧都焊接有螺旋形不锈钢筋条;螺旋导流槽20由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升高的隔板组成,隔板的分布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呈均匀分布。
所述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上部分的电机1停止转动,只调节下部分的电机1,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转化为动静盘式折流超重力反应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传递结构、液体收集器机构、转轴结构、液体传质结构及固定构件结构,动力传递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动力传递机构,液体收集器机构包括水嘴(2)、液体收集器端盖(3)、液体收集器(4)和唇形密封圈(5),液体收集器机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轴承(6)、轴承座(7)和转轴,转轴结构为上下两套对称的结构,转轴根据位置分为上下对称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9),液体传质结构包括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锥筒多孔板(15)、涡流挡板(16)、喷淋管(17)、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和出液口(22),固定构件结构包括机架(8)和壳体(21);
所述固定构件结构中机架(8)内固定壳体(21),外置电动机(1)通过动力传递结构的同步带轮(9)将动力传递给转轴;
所述转轴结构中转轴通过轴承(6)和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8)上,从中间位置垂直插入壳体(21)内部,转轴为空心轴;
所述液体收集器机构中水嘴(2)固定在液体收集器端盖(3)顶部,收集器端盖(3)与液体收集器(4)配合,液体收集器(4)通过唇形密封圈(5)与转轴连接;
所述液体传质结构中,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固定在上转轴(13)底端,锥形多孔板(15)固定在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端面,锥形多孔板(15)表面均匀焊接涡流挡板(16),转轴空心口与喷淋管(17)入口连接,下转轴(19)上端固定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螺旋导流槽(20)固定在壳体(21)内部底部,壳体(21)底端设有出液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带法兰盘的阶梯轴,法兰盘上均布用于螺纹联接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多孔板(15)的锥度为2o~5o,锥形多孔板(15)为厚度1~2mm的不锈钢板,锥形多孔板(15)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2mm的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挡板(16)为3~6块,形状为直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为厚度2~4mm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1~2mm的微孔,上转轴螺旋多孔板(14)、下转轴螺旋多孔板(18)的内侧和外侧都焊接有螺旋形不锈钢筋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槽(20)由从内到外高度依次升高的隔板组成,隔板的分布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呈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上部分的电机(1)停止转动,只调节下部分的电机(1),该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转化为动静盘式折流超重力反应器。
CN201520241779.6U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71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779.6U CN204671936U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779.6U CN204671936U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1936U true CN204671936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4177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71936U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19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1246A (zh) * 2015-04-21 2015-09-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N105727585A (zh) * 2016-05-04 2016-07-06 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罐及包括该萃取罐的萃取系统
CN108706674A (zh) * 2018-04-18 2018-10-26 中北大学 超重力强化萃取-O3/Fe2+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1246A (zh) * 2015-04-21 2015-09-3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N104941246B (zh) * 2015-04-21 2016-09-2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N105727585A (zh) * 2016-05-04 2016-07-06 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罐及包括该萃取罐的萃取系统
CN105727585B (zh) * 2016-05-04 2018-04-03 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罐及包括该萃取罐的萃取系统
CN108706674A (zh) * 2018-04-18 2018-10-26 中北大学 超重力强化萃取-O3/Fe2+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06674B (zh) * 2018-04-18 2021-08-17 中北大学 超重力强化萃取-O3/Fe2+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1246B (zh)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N204671936U (zh) 一种撞击流超重力液液萃取器
CN104338492B (zh) 一种多组分层式浸没撞击流反应器
CN104474996A (zh) 一种多级错流旋转填料床传质与反应设备
CN204352850U (zh) 一种多组分层式浸没撞击流反应器
CN106075950A (zh) 一种双驱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
CN108479197B (zh) 一种带筛网的轴流导叶式气液旋流分离器
CN205759800U (zh) 复合式多级旋转填料床传质反应装置
CN201008815Y (zh) 自吸式高效雾化喷嘴
CN102345791A (zh) 一种管道内气液两相螺旋流发生装置
CN204320287U (zh) 一种多级错流旋转填料床传质与反应设备
CN204320312U (zh) 一种旋转床反应器
CN206957857U (zh) 一种立式边界层剪切透平装置
CN206121982U (zh) 适于将污泥直接喷雾至干化塔的雾化器
CN104667676A (zh) 文丘里管除尘装置
CN208727170U (zh) 超重力脱硫装置
CN105854332B (zh) 复合式多级旋转填料床传质反应装置及其完成的反应方法
CN206862195U (zh) 喷雾式冷却塔的喷雾装置
CN214764605U (zh) 一种旋流液相混合装置
CN204395969U (zh) 新型旋转床反应器
CN1087663C (zh) 一种喷雾推进雾化装置
CN205953652U (zh) 用于厌氧系统的旋流防堵塞布水器
CN201627785U (zh) 一种用于升降式埋地喷头驱动装置的水流旋转器
CN205413006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
CN214973011U (zh) 一种双层脱硫精馏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