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1517U -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1517U
CN204661517U CN201520300811.3U CN201520300811U CN204661517U CN 204661517 U CN204661517 U CN 204661517U CN 201520300811 U CN201520300811 U CN 201520300811U CN 204661517 U CN204661517 U CN 204661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pond
bed mud
dredg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08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涛
王睿
刘娟
靖玉明
张瑞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5203008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1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1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15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和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两部分,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包括安装有提升泵的河道底泥储池和事故底泥储池;岸上底泥处理系统包括滚筒洗石机、集泥池、螺旋洗砂机、淋洗液溶药装置、淋洗废液反应池、淋洗液沉淀回收池、泥浆混合调质池、泥浆沉淀池、振动筛、水力旋流器、泥浆浓缩池、泥浆调理池、机械脱水设备、稳定固化搅拌设备、尾水化学反应池、尾水化学沉淀池、絮凝剂溶药装置和稳定剂溶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便于实施操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治理效果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季节性河流(含江、河流、江河、河道)等水体受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及异位治理的系统,属于污染底泥的治理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泥是水体底部的表层沉积物质,是微生物、腐殖质、土壤及泥沙等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底泥能够反映水体演化的历史过程,为河流、湖泊、河流入海口滩涂等自然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底泥中的重金属来自于大气降尘、降水、土壤冲刷、地表径流、各类污水、固体垃圾以及农药等,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能通过食物链成千百倍地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世界各国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规划和治理技术方案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我国,受污染和经济地域性等因素影响,尚不具备全面开展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条件。
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却很大。现时因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引水、截流会使常年河流变成季节性河流。我国的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底泥疏浚是指按规定的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采取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受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的底泥(包括泥、沙、石和其它杂物)等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并加以处理的工程,疏浚过程避免二次污染。底泥疏浚已成为污染底泥,特别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的首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底泥疏浚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工程疏浚、环保疏浚和生态疏浚。
工程疏浚技术通常可分为干法工程疏浚和湿法工程疏浚,其中,干法工程疏浚具有出泥含水率低、体积小的特点,但其操作过程中会使治理流域含有重金属的底泥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对周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危害;湿法工程疏浚可以较好地控制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但其挖泥船绞刀的设计形式,决定了其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水体产生较大的扰动,从而使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向上覆水体中迁移,会对疏浚区域水体带来不利影响。工程疏浚作为目前水利行业常用疏浚方法,技术及装备较为成熟,其中的干法工程疏浚对季节性河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由于其对疏浚对象的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控制要求不高,容易造成超挖、欠挖和疏浚过程二次污染的问题。
环保疏浚技术作为最直接、最快速清除内源的途径之一得到了广泛运用。如中国专利文献CN2837389公开的一种《双吸口环保疏浚绞刀装置》、CN101787720A公开的《一种生态清淤方法及其清淤装置》和CN103643713A公开的一种《河床环保疏浚的方法》等为了减少疏浚过程中底泥扩散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研发了双吸口绞刀、疏浚吸头、带罩螺旋绞刀等较为先进的疏浚装置,可以基本满足疏浚过程精确控制的要求,但因上述疏浚技术或装备一般需要配备船体作为载体,适用于一定水深的疏浚工作区域,从而限制了其在季节性河流的应用和推广。
生态疏浚是一种新兴的疏浚模式,主要强调控制底泥的清淤厚度,为今后介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但技术装备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环境风险。
根据受污染水体的污染程度不同,结合污染场地的实施条件,目前常用的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原位治理技术和异位治理技术。
原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植物修复和原位材料覆盖技术,其中原位植物修复以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植物种植易受当地气候、河道行洪状况影响等缺陷。原位材料覆盖技术是在底泥表面覆盖钝化材料,阻断重金属向水体中的释放途径,受覆盖材料的理化性能及自然水体的水利水文特征影响较大,且目前尚无可靠的覆盖材料投放设备,实现均匀和无漏点覆盖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污染较重水体或原位治理难度较大时,常采用异位治理技术。
异位治理技术如CN102372406公开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主要由底泥疏挖和输送、修复区防渗与排水、底泥改良剂和微生物菌种投加、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废水处理与植物收割及焚烧处置单元组成;具体步骤是先进行修复区的选址和防渗处理,再采用工程方法把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挖并输送到修复区,接着进行底泥的排水固结过程,然后投加底泥改良剂和微生物菌种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耕种植物,最后收割植物并将其焚烧后,把焚灰运送至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或是用于回收重金属元素。该方法将底泥异位疏浚与植物吸收处理方法相结合,与污染底泥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成本低、环境友好的优点,但由于需要疏浚,其在疏浚过程中易产生污染释放,影响上覆水水质;另外,对于污染程度较重的底泥,植物难以在底泥中生长,也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因此,亟需针对季节性河流,在详尽的底泥污染现状调查和水文调查基础上,按照重金属污染处理处置要求,开发适合季节性河流水文条件和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底泥疏浚及异位治理治理方法及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季节性河流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重金属污染疏浚及底泥治理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系统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强、治理效果好、便于实施的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包括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和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两部分:
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包括河道底泥储池、事故底泥储池、泥浆提升泵和事故泥浆提升泵,河道底泥储池依次包括进泥端、过流廊道和出泥端,进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筛网,出泥端设置有集泥坑,集泥坑中设置有底泥泥浆提升泵,事故底泥储池中安装事故泥浆提升泵,底泥泥浆提升泵和事故泥浆提升泵均通过管道与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中的滚筒洗石机或泥浆混合调质池连接;
岸上底泥处理系统包括滚筒洗石机、集泥池、螺旋洗砂机、淋洗液溶药装置、淋洗废液反应池、淋洗液沉淀回收池、泥浆混合调质池、泥浆沉淀池、振动筛、水力旋流器、泥浆浓缩池、泥浆调理池、机械脱水设备、稳定固化搅拌设备、尾水化学反应池、尾水化学沉淀池、絮凝剂溶药装置和稳定剂溶药装置;滚筒洗石机和螺旋洗砂机均与淋洗液溶药装置连接;滚筒洗石机与集泥池连接;集泥池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螺旋洗砂机连接;螺旋洗砂机、泥浆混合调质池、泥浆沉淀池、淋洗废液反应池和淋洗液沉淀回收池依次连接;泥浆沉淀池与淋洗废液反应池连接;泥浆沉淀池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振动筛连接,振动筛通过提升泵与水力旋流器连接,水力旋流器、泥浆浓缩池、泥浆调理池、机械脱水设备和稳定固化搅拌设备依次连接;泥浆浓缩池、尾水化学反应池和尾水化学沉淀池依次连接;稳定剂溶药装置与振动筛连接;絮凝剂溶药装置与污泥调理池连接。
河道底泥储池的过流廊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0.5m,坡度不低于0.1%,以便于底泥顺利过流和在淤积严重时进行人工或机械清淤。
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季节性河流底泥疏浚及治理的技术实施难度,将主要治理技术环节模块化,可结合场地处特定条件,灵活选择、便于实施操作。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结合季节性河流的水文条件、施工条件和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的控制要求,解决了目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技术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的情况。
2.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如暴雨天气等,充分展现了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系统性。
3.充分结合当地特定条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本实用新型便于实施操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治理效果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断面围堰,2、河道底泥储池,3、单元工程,4、事故底泥储池,5、单元围堰,6、导流渠,7、封闭底泥运输车,8、滚筒洗石机,9、集泥池,10、螺旋洗砂机,11、淋洗液溶药装置,12、泥浆混合调质池,13、泥浆沉淀池,14、淋洗废液反应池,15、淋洗液沉淀回收池,16、高频直线振动筛,17、水力旋流器,18、泥浆浓缩池,19、泥浆调理池,20、机械脱水设备,21、稳定固化搅拌设备,22、尾水化学反应池,23、尾水化学沉淀池,24、絮凝剂溶药装置,25、稳定剂溶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及异位治理系统,包括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和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两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包括河道底泥储池2和事故底泥储池4。河道底泥储池2用于对疏浚过程中的底泥泥浆进行收集,以满足提升需要。事故底泥储池4是为避免施工期间遭遇极端天气(暴雨等),导致受污染河水随水流下泄对下游未污染河段造成污染而设置。
河道底泥储池2中安装有底泥泥浆提升泵,事故底泥储池4中安装事故泥浆提升泵,底泥泥浆提升泵和事故泥浆提升泵均通过管道与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中的滚筒洗石机1或泥浆混合调质池5连接。河道底泥储池2按照过流顺序依次包括进泥端、过流廊道和出泥端;进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筛网;过流廊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0.5米,坡度不低于0.1%,以便于底泥顺利过流和在淤积严重时进行人工或机械清淤;出泥端设置有集泥坑,用于泥浆提升水泵的提升,集泥坑中设置有泥浆提升泵,集泥坑容积根据采用的泥浆提升泵的流量计算。
河道底泥储池2和事故底泥储池4的池底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止底泥中重金属随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岸上底泥处理系统,包括滚筒洗石机8、集泥池9、螺旋洗砂机10、淋洗液溶药装置11、泥浆混合调质池12、泥浆沉淀池13、淋洗废液反应池14、淋洗液沉淀回收池15、振动筛16、水力旋流器17、泥浆浓缩池18、污泥调理池19、机械脱水设备20、稳定固化搅拌设备21、尾水化学反应池22、尾水化学沉淀池23、絮凝剂溶药装置24和稳定剂溶药装置25。滚筒洗石机8和螺旋洗砂机9均与淋洗液溶药装置11连接。滚筒洗石机8与集泥池9连接,集泥池9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螺旋洗砂机10连接。螺旋洗砂机10、泥浆混合调质池12、泥浆沉淀池13、淋洗废液反应池14和淋洗液沉淀回收池15依次连接,泥浆沉淀池13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振动筛16连接。振动筛16通过提升泵与水力旋流器17连接,水力旋流器17、泥浆浓缩池18、泥浆调理池19、机械脱水设备20和稳定固化搅拌设备21依次连接。泥浆浓缩池18、尾水化学反应池22和尾水化学沉淀池23依次连接。稳定剂溶药装置25与振动筛16连接。絮凝剂溶药装置24与污泥调理池19连接。振动筛16可以采用高频直线振动筛。淋洗液溶药装置11、稳定剂溶药装置25与絮凝剂溶药装置24可以采用现有的一体化溶解加药装置。机械脱水设备20可以采用板框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等。稳定固化搅拌设备21可采用各种搅拌机。
上述系统进行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及异位治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所述。
(1)首先对疏浚目标河段的河道进行地形测绘和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同时针对目标河段进行详尽的河流水文调查,然后按照工程实施条件对整个目标河段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工程3。工程实施条件包括河道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和临时处理场地条件;
(2)将整个疏浚目标河段用前后两处断面围堰1围挡,将划分的各个单元工程3之间用纵向或横向的单元围堰5间隔。断面围堰1和单元围堰5用河道泥沙和其它砂石等材料堆置而成,在河道中心线两侧或单侧设置导流渠6(图1中是在两侧均设置导流渠6),导流渠贯6穿整个疏浚目标河。这样使河水利用围堰和导流渠6的导排作用顺利流入下游,最大程度上保持河流的正常行洪功能。
导流渠6的断面根据施工期间对应河段的最大过水流量的要求设计,具体流量按照河流两岸对应径流量确定。
(3)在每个单元工程3内部建设河道底泥储池2和事故底泥储池4,在河道底泥储池2中安装底泥泥浆提升泵,在事故底泥储池4中安装事故泥浆提升泵。河道底泥储池2用于对疏浚过程中的底泥泥浆进行收集,以满足提升需要。事故底泥储池4是为避免施工期间遭遇极端天气(暴雨等),导致受污染河水随水流下泄对下游未污染河段造成污染而设置(事故底泥储池4可以几个单元工程共用)。
河道底泥储池2按照过流顺序依次包括进泥端、过流廊道和出泥端;进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筛网;过流廊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0.5米,坡度不低于0.1%,以便于底泥顺利过流和在淤积严重时进行人工或机械清淤;出泥端设置有集泥坑,用于泥浆提升水泵的提升,集泥坑容积根据采用的泥浆提升泵的流量计算。河道底泥储池2的具体容积结合工期安排,根据单元工程量和提升泵流量确定。河道底泥储池2的具体位置结合河道实际地形地貌灵活设置。
事故底泥储池4具体容积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径流量和服务范围内的单元工程汇水面积综合确定,能够满足整个目标河段事故状态下的蓄水要求。事故底泥储池4的具体位置结合河道实际地形地貌灵活设置。
河道底泥储池2和事故底泥储池4的池底夯实或铺设砂石层,以满足工程机械进出和人工清理施工过程中淤积的淤泥要求,并采用耐磨隔水材料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止底泥中重金属随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4)启动单元工程3的疏浚,采用高压冲刷作业时,冲刷后的底泥直接进入河道底泥储池;通过河道底泥储池进水端的筛网,筛除较大颗粒(>1cm或根据筛网孔径确定),其它底泥沿河道底泥储池的过流廊道进入出水端集泥坑,通过提升泵送至岸上指定位置。不具备水力冲刷作业,采用土工机械作业时,底泥既可通过简易底泥混合搅拌装置,将挖掘出的含水率较低(一般55%左右)的底泥加水混合成为含水率较高(一般90%左右)可供提升的底泥后泵送进入河道底泥储池,也可直接运至岸上指定位置。受极端天气影响导致某一单元工程受雨水冲刷严重时,启动事故泥浆提升泵,将过量的污染底泥送至事故底泥储池暂存,事故状态结束后再一并泵送至岸上指定位置。
尽量选取适宜施工的枯水期进行工程施工。
(5)整个疏浚工程结束并验收合格后,拆除单元围堰5、断面围堰1、导流渠6、河道底泥储池2和事故底泥储池4。
(6)疏浚后的底泥进行岸上处理处置前,首先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和现场中试研究,确定目标河段疏浚后底泥的粒径分布情况和不同粒径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情况。
对于步骤(4)中通过土工机械挖出的底泥:
①当其中含有的卵石(粒径>4.75mm)含量较多时(质量分数大于10%),通过封闭底泥运输车7运送至滚筒洗石机8,采用河水淋洗,对洗出的卵石或碎石检测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则通过淋洗液溶药装置11向滚筒洗石机8加入化学淋洗液(EDTA等),对底泥进行化学淋洗,直至洗出的卵石中的重金属满足建材使用标准,外运资源化利用。
②当其中含有的卵石(粒径>4.75mm)含量较少(质量分数小于10%),且底泥中粗砂(1.18mm<粒径<4.75mm)和卵石含量较少时(质量分数小于10%),底泥直接进入泥浆混合调节池12;
③当其中含有的卵石或碎石(粒径>4.75mm)含量较少(质量分数小于10%),但底泥中粗砂(1.18mm<粒径<4.75mm)和卵石含量较多时(质量分数大于10%),底泥进入螺旋洗砂机10,采用河水进行淋洗,对洗出的卵石和粗砂检测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则通过淋洗液溶药装置11向螺旋洗砂机10加入化学淋洗液(EDTA等),对底泥进行化学淋洗,直至洗出的卵石和粗砂中的重金属满足建材使用标准,外运资源化利用。洗砂处理后的底泥进入泥浆混合调节池12。
(7)对于步骤(6)中经过淋洗处理后的底泥:
①当其中的粗砂(1.18mm<粒径<4.75mm)含量较少时(质量分数小于10%),直接进入泥浆混合调节池12;
②当其中的粗砂(1.18mm<粒径<4.75mm)含量较多时(质量分数大于10%),底泥经集泥池9进入螺旋洗砂机10,采用河水淋洗,对洗出的粗砂检测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则通过淋洗液溶药装置11向螺旋洗砂机10加入化学淋洗液(EDTA等),对底泥进行化学淋洗,直至洗出的粗砂中的重金属满足建材使用标准,外运资源化利用。淋洗后的底泥进入泥浆混合调节池12。
(8)对于步骤(4)中经过高压水力冲刷取得的底泥和事故底泥储池4暂存的底泥,经提升泵运送至岸上后,按照步骤(6)和步骤(7)的过程进行淋洗处理,或者直接进入泥浆混合调节池12。
(9)经泥浆混合调节池12调质处理后进入泥浆沉淀池13,进行泥水沉淀分离。
(10)对于步骤(9)沉淀分离后的上清液:
①当其中不含淋洗液,且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②当其中不含淋洗液,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当其中含有化学淋洗液,不具备淋洗液回收价值,但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④当其中含有化学淋洗液,不具备淋洗液回收价值,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
⑤当其中含有化学淋洗液,具备淋洗液回收价值的,排入淋洗废液反应池14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淋洗液可以满足循环使用要求的,通过淋洗液回收沉淀池15进入一体化淋洗液溶药装置11循环使用。处理后的淋洗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满足排放水体要求的,可以直接达标排水附近水体。处理后的淋洗液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不能满足排放水体要求的,经提升泵送至尾水化学反应池22和尾水化学沉淀池23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11)对步骤(9)沉淀分离后的泥浆:
①当其中含有的中细砂(0.075mm<粒径<1.18mm)及未筛除的卵石和粗砂含量较多时(质量分数大于10%),通过高频直线振动筛16将其中的中细砂及未筛除的卵石和粗砂进行筛除,对筛出的卵石、粗砂和中细砂检测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重金属含量满足建材使用标准,直接外运资源化利用,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则通过稳定剂(螯合剂、多硫化物等)对底泥进行稳定处理,稳定后的底泥满足相关处置(土地利用、焚烧、填埋等)标准后外运合理处置。
②当其中含有的中细砂(0.075mm<粒径<1.18mm)及未筛除的卵石和粗砂含量较少时(质量分数小于10%),且底泥中粗泥(0.020mm<粒径<0.075mm)、中细砂、卵石和粗砂含量较少时(质量分数小于10%),底泥直接进入泥浆浓缩池18。
③当其中含有的中细砂(0.075mm<粒径<1.18mm)及未筛除的卵石和粗砂含量较少时(质量分数小于10%),且底泥中粗泥(0.020mm<粒径<0.075mm)、中细砂、卵石和粗砂含量较大时(质量分数大于10%),底泥进入水力旋流器17,将其中的粗泥进行筛除,对筛出的粗泥检测分析重金属含量,如果满足相关处置(土地利用、焚烧、填埋等)标准后外运合理处置,筛下的泥浆直接进入泥浆浓缩池18,如果重金属超标,则通过稳定剂(螯合剂、多硫化物等)对底泥进行稳定处理,稳定后的底泥满足相关处置(土地利用、焚烧、填埋等)标准后外运合理处置;
(12)泥浆在泥浆浓缩池18中进行固液分离;
对于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
①上清液中不含稳定剂,且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②上清液中不含稳定剂,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不具备稳定剂回收价值,但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④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不具备淋洗液回收价值,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⑤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具备稳定剂回收使用要求的,排入稳定剂溶药装置25进行处理回收。
浓缩后的浓度较高的底泥泥浆进入泥浆调理池19,通过絮凝剂溶药装置24向泥浆调理池19中投加絮凝剂,对泥浆进行调理。
(13)调理后的泥浆采用机械脱水设备20进行脱水;
对于脱水后的上清液:
①上清液中不含稳定剂,且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②上清液中不含稳定剂,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
③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不具备稳定剂回收价值,但符合排放标准的,直接排放;
④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不具备淋洗液回收价值,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排入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
⑤上清液中含有稳定剂,具备稳定剂回收使用要求的,排入稳定剂溶药装置25进行处理回收;
对于脱水后的泥饼:
①如脱水后的底泥满足最终处置场所的标准要求,直接外运作合理处置;
②如脱水后的底泥不能直接满足最终处置场所的标准要求,则使底泥含水率满足后续稳定固化搅拌要求后进入底泥稳定固化搅拌装置进行稳定固化处理。
(14)脱水后的底泥与稳定剂溶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反应,进行稳定固化处理,稳定固化处理后的底泥应满足最终处置场所的标准要求。

Claims (2)

1.一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包括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和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两部分,其特征是:
河流底泥疏浚系统包括河道底泥储池、事故底泥储池、泥浆提升泵和事故泥浆提升泵,河道底泥储池依次包括进泥端、过流廊道和出泥端,进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筛网,出泥端设置有集泥坑,集泥坑中设置有底泥泥浆提升泵,事故底泥储池中安装事故泥浆提升泵,底泥泥浆提升泵和事故泥浆提升泵均通过管道与岸上底泥处理系统中的滚筒洗石机或泥浆混合调质池连接;
岸上底泥处理系统包括滚筒洗石机、集泥池、螺旋洗砂机、淋洗液溶药装置、淋洗废液反应池、淋洗液沉淀回收池、泥浆混合调质池、泥浆沉淀池、振动筛、水力旋流器、泥浆浓缩池、泥浆调理池、机械脱水设备、稳定固化搅拌设备、尾水化学反应池、尾水化学沉淀池、絮凝剂溶药装置和稳定剂溶药装置;滚筒洗石机和螺旋洗砂机均与淋洗液溶药装置连接;滚筒洗石机与集泥池连接;集泥池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螺旋洗砂机连接;螺旋洗砂机、泥浆混合调质池、泥浆沉淀池、淋洗废液反应池和淋洗液沉淀回收池依次连接;泥浆沉淀池与淋洗废液反应池连接;泥浆沉淀池通过设置在其内的提升泵与振动筛连接,振动筛通过提升泵与水力旋流器连接,水力旋流器、泥浆浓缩池、泥浆调理池、机械脱水设备和稳定固化搅拌设备依次连接;泥浆浓缩池、尾水化学反应池和尾水化学沉淀池依次连接;稳定剂溶药装置与振动筛连接;絮凝剂溶药装置与污泥调理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河道底泥储池的过流廊道的深度不超过0.5m,坡度不低于0.1%。
CN201520300811.3U 2015-05-12 2015-05-12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61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811.3U CN204661517U (zh) 2015-05-12 2015-05-12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811.3U CN204661517U (zh) 2015-05-12 2015-05-12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1517U true CN204661517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1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081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61517U (zh) 2015-05-12 2015-05-12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15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572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82293A (zh) * 2022-06-01 2022-10-14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内源治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572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82293A (zh) * 2022-06-01 2022-10-14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内源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572B (zh)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05799B (zh) 一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方法
CN104803573A (zh) 一种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3496833B (zh) 底泥重金属污染模块化异位治理方法
CN103334469B (zh)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US9732492B2 (en) Situ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watering and stabilization of waste material deposits in waste impoundments
CN103588367B (zh) 多级自控筛分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系统
CN111908748A (zh) 一种河道清淤方法
CN204897690U (zh) 一种河道或湖泊疏挖底泥处置的干化场
CN106277670A (zh) 一种快速分离河湖底泥中细颗粒重污染部分底泥的方法
DE4001630C1 (zh)
CN204661517U (zh) 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和异位治理系统
CN106430597A (zh) 一种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
CN204661518U (zh) 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系统
CN203613078U (zh) 多级自控筛分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系统
CN205635304U (zh) 一种新型淤泥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4662345U (zh) 一种季节性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系统
Watts et al. Disposal of coal mine slurry waste using geotextile containers at the North River Mine, Chevron Mining Inc.
Jia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dredging and silt disposal in comprehensive river management
CN206046648U (zh) 以amd废水污染的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装置
Abulnaga et al. De-silting lake Nasser with slurry pipelines
CN215161951U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净化处理的护岸系统
CN109468999A (zh) 一种水库清淤方法
KR101237937B1 (ko) 준설지역 내의 친환경 준설 방법
KR101129852B1 (ko) 강변여과수의 여과층 조성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한 강변여과수의 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