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1383U - 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1383U
CN204661383U CN201520148138.6U CN201520148138U CN204661383U CN 204661383 U CN204661383 U CN 204661383U CN 201520148138 U CN201520148138 U CN 201520148138U CN 204661383 U CN204661383 U CN 20466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joint portion
main part
aerating
aer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481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481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13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头、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曝气连接件,所述曝气头包括主体部、底部支架、与所述曝气连接件结合的第一结合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曝气微孔;所述曝气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结构简单、稳定,由外接曝气管输送的氧气经过曝气连接件进入曝气头的主体部,再经由曝气微孔进入到污水中,运行稳定,曝气效率高。通过氧气冲出微孔时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使曝气装置产生小幅度的震动,防止微孔堵塞,延长曝气装置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维修简便、氧利用率高效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问题是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污水处理按采用的方法手段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4种。生物法是利用废水中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的一种方法,因为具有处理量大,投资省,经济可靠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其中,好氧生物法面临曝气效率、曝气装置的性能等方面的制约。
曝气类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鼓风曝气,采用曝气器扩散板或扩散管在水中引入气泡的曝气方式;一般乙烯厂的污水处理多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类是机械曝气,指利用叶轮等器械引入气泡的曝气方式。
微孔曝气管的形式有很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由粗瓷或刚玉等烧结而成的普通曝气管,这种管壁在烧结过程中产生许多极微小的孔隙,它的主要特点是能产生微小的气泡,气泡直径约0.1mm~0.2mm,气、液接触面积大,氧利用率高,一般可达到20~25%;其缺点是气压损失较大,易堵塞,送入的空气需经过滤处理;易损坏,一旦损坏,氧利用率就开始快速下降;且使用寿命短,不易更换。
另一种是管式膜片微孔曝气管。这种曝气管的安装方式与前一种基本一样,但其自身的结构复杂,它是由一个用ABS或UPVC制成的管子作为布气管,管壁上开有通风孔,布气管外周覆盖着合成橡胶制成的膜片,膜片被金属卡子固定在管子上。在合成橡胶膜片上用激光等方法打出均匀分布的孔眼。曝气时,空气通过管壁上的通气孔进入膜片与管壁之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张开,达到布气扩散的目的。停止供气,气压消失后,膜片本身在弹性作用下使孔眼自动闭合,由于水压的作用,膜片压实在管壁上。因此,污水不会倒流而堵塞孔眼。但由于这种膜片的开孔直径直接影响到氧的利用率,因此,开孔直径应适当。开孔直径过大,氧的利用率较低,开孔直径过小,氧利用率高,但阻力增大。橡胶膜片易老化,易撕裂,造成曝气器损坏,且对曝气的压力要求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曝气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维修简便、氧利用率高效的曝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头、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曝气连接件,所述曝气头包括主体部、底部支架、与所述曝气连接件结合的第一结合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曝气微孔;所述曝气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通过热熔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结合部的截面积小于主体部的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开设有曝气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呈柱形或筒状,所述第一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顶端,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环绕一周开设有曝气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底部开设有曝气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微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呈柱形或筒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连接件呈直筒状或漏斗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周圈设有可与其他部件螺接的内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结构简单、稳定,由外接曝气管输送的氧气经过曝气连接件进入曝气头的主体部,再经由曝气微孔进入到污水中,运行稳定,曝气效率高。通过氧气冲出微孔时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使曝气装置产生小幅度的震动,防止曝气微孔堵塞,延长曝气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1,包括曝气头10、与外接曝气管(未图示)连接的曝气连接件20。所述外接曝气管用于给曝气头10内提供氧气,进而给污水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氧气指富氧气体、纯氧气、压缩空气等可满足好氧生物对氧气的需求的气体。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曝气头10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氧气的容纳腔(未标号)的主体部11、用于支撑所述曝气头10的底部支架12、与所述曝气连接件20结合的第一结合部13。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13的截面积小于主体部11的截面积,所述容纳腔对由曝气连接件20进入到容纳腔内的氧气可以起到稳压和缓冲的作用。
在所述主体部11合理的位置处设有供氧气穿过的曝气微孔111,外接曝气管输送的气体经曝气连接件20进入所述曝气头10的容纳腔,再经过曝气微孔111进入到污水中,以给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所述曝气微孔111开设的位置、直径、数量等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具体地,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13的侧壁和/或主体部11的底部开设有曝气微孔111。进一步,所述主体部11呈柱形或筒状,所述第一结合部13位于所述主体部11顶端,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13的侧壁环绕一周开设有曝气微孔111。
优选地,所述曝气微孔111均匀分布,使得氧气均匀地进入污水中,可以有效避免部分污水缺氧,降低污水处理的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曝气连接件20呈直筒状或漏斗状,包括与所述第一结合部13结合的第二结合部21、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连接部22。
所述连接部22的外部呈六角形,内部周圈设有可与其他部件螺接的内丝,方便与外接曝气管连接。
所述第一结合部13和第二结合部21呈柱形或筒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合部13与所述第二结合部21通过热熔连接为一体,结合力强。
请参阅图1~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头10包括圆柱状主体部11、三脚架形底部支架12及圆柱形的第一结合部13。所述主体部11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微孔111,且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13的侧壁环绕一周均匀开设有曝气微孔111。所述曝气连接件20呈漏斗状,包括连接部22及第二结合部21。所述第二结合部21和第一结合部13通过热熔连接为一体。
实际应用过程中,外接曝气管通过一个外丝直接与曝气连接件20的内丝螺接使整个曝气装置1连接完毕。由曝气风机产生的曝气风或压缩空气通过外接曝气管进入主体部11的容纳腔内,容纳腔的容积对氧气起到稳压和缓冲的作用,氧气通过曝气头10主体部11的曝气微孔111以较高的流速进入污水中,形成微气泡,实现污水的高效率、高浓度充氧。同时因反冲力,曝气装置1产生小幅度震动,可有效避免曝气微孔111被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1结构简单、稳定,运行稳定,曝气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头、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曝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包括主体部、底部支架、与所述曝气连接件结合的第一结合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曝气微孔;所述曝气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与外接曝气管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通过热熔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截面积小于主体部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开设有曝气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柱形或筒状,所述第一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顶端,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环绕一周开设有曝气微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底部开设有曝气微孔。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微孔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呈柱形或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连接件呈直筒状或漏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周圈设有可与其他部件螺接的内丝。
CN201520148138.6U 2015-03-16 2015-03-16 曝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8138.6U CN204661383U (zh) 2015-03-16 2015-03-16 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8138.6U CN204661383U (zh) 2015-03-16 2015-03-16 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1383U true CN204661383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4813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1383U (zh) 2015-03-16 2015-03-16 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1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433A (zh) * 2015-03-16 2015-05-27 苏州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曝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433A (zh) * 2015-03-16 2015-05-27 苏州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曝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049B (zh) 旋转式中空纤维微孔膜无泡充氧装置及其方法
CN2858635Y (zh) 可变微孔管式曝气器
CN207918536U (zh) 一种好氧池曝气罩
CN105236597A (zh) 一种地表水底层曝气增氧的方法和装置
CN203048660U (zh) 生物接触氧化池
CN204661383U (zh) 曝气装置
CN200974796Y (zh) 水体弥散增氧用微孔管增氧盘
CN104649433A (zh) 曝气装置
CN210150799U (zh) 一种集奥鲍尔、生物倍增、mbbr、mbr多元化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罐
CN209276218U (zh) 循环流固定床好氧生物滤池
CN201140996Y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射流布水布气装置
CN107952345B (zh)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去除装置及臭气去除工艺
CN202369446U (zh) 塑料片叠加固定孔曝气设备
CN101580299B (zh) 用膜曝气方式进行污水脱氮反硝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204824377U (zh) 一种曝气器的安装结构
CN21111126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接触氧化滤池
CN207537209U (zh) 一种水带气负压低耗能好氧曝气器
CN207294331U (zh) 垂直自回流生物膜mbr装置
CN107935165B (zh) 曝气装置及具有该曝气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03373193U (zh) 一种可张微孔膜片式曝气器
CN209940586U (zh) 一体式单孔膜空气扩散器
CN207581456U (zh) 一种微孔膜曝气盘
CN204779079U (zh) 一种曝气除污装置
CN203728640U (zh) 一种纯氧曝气装置
CN204417201U (zh) 低曝气好氧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3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No. 99 love road, B3

Patentee after: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B3, 9 benevolenc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ZHOU QINGR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