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1499U -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1499U
CN204651499U CN201520350431.0U CN201520350431U CN204651499U CN 204651499 U CN204651499 U CN 204651499U CN 201520350431 U CN201520350431 U CN 201520350431U CN 204651499 U CN204651499 U CN 204651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collar
conical surface
cable
axi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04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冰
任尚秋
陈锐
范加贺
齐海波
孙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Pingyin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Net Shandong Pingying County Electric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Net Shandong Pingying County Electric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State Net Shandong Pingying County Electric Co
Priority to CN2015203504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1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1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14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套管、套环及塞销,其依靠塞销对线缆进行初置预紧,然后通过套环上锥形孔与端帽锥面之间的锥度差使得套环在旋紧过程中对端帽的端口形成径向向内的作用力,来克服端帽端口处的外胀,实现二次预紧,增加对线缆连接的可靠性。其利用楔形卡紧作用以及辅助的二次压紧收缩变形,能够在实现对线缆长期可靠牢固连接的同时确保对线缆造成较小的变形量,保证线缆连接处的输电性能的可靠、稳定。能有效避免接户线连接不良引发的压接点过热、污闪、接地等次生故障的出现。对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低压配电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的配件组件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线路,主要用于对用电设备的电能直接分配,其线路主要实现10kV变压器台、箱式变压器与低压用户用电设备的连接,完成电能分配。一般而言,接户线指的是架空配电线路与用户支持物中第一支持点之间的一段线路。低压接户线是指由0.4kV及其以下低压电力线路到用户第一支持物的一段线路。在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于居民小区内的电能计量装置箱是实现电能分配的最终设备。
在电力系统故障报修中,因用电客户过负荷用电或公用零线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电能计量装置箱烧坏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更换故障的电能计量箱。其常规操作程序是先将故障电能计量箱所属的低压公用区停电,待故障的电能计量箱更换完毕后再逐级送电,最终恢复供电。鉴于这种做法会造成大范围的供电终止,给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为了缩短处理上述故障的停电范围,目前检修人员会选择在客户接户线的合适位置上切断线路,只对发生故障的电能计量箱进行停电。待故障设备处理完毕后再使用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进行接户线的断点连接。
目前使用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压槽式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其实现连接的主体结构为一套管1,带将连接的线缆10分别穿过套管1的管腔并确保线缆10的端头预留出2cm左右长度后,通过一种专用钳对套管1的外壁施加压力,借助钳口上的齿状凸起使套管1外壁内凹,最终形成间断的多个凹槽,对应于压接点处的凹槽位置,线缆会产生间隔式凹槽而与套管1相互嵌合。为了确保连接点处的输电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不宜使线缆的弯曲变形过大。压槽式连接方式中为确保连接处紧密配合,压接点凹槽需要求具有足够深度,因此采用所述方式连接的线缆在连接点处易出现压接不紧密,且相对没有变形位置,线缆在凹槽处的输电性能明显变差,输电物理性能指标在各凹槽接点存差异,且非常不稳定,故连接点过热、次生故障反复出现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故障现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受气候、温度、照明、故障处理时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接户线线缆连接中极易出现缠绕不实、接茬不标准、压接不紧密等问题,从而引发压接点过热、污闪、接地等次生故障,为可靠供电埋下隐患。
除采用上述装置外,检查人员还会采用“单股导线缠绕法连接”、“多股导线插接法连接”、“异型并钩线夹连接”、“铝并钩线夹连接”、“穿刺线夹连接”等多种方式,将发生故障的电能计量箱重新接入电网,恢复供电。所述的这几种线缆连接方式,易出现压接不牢、故障点过热、故障反复出现等问题,具体为:(1)导线缠绕、插接等直接连接方式,在操作中要求导线缠绕必须紧密、整齐;多股导线采用插接时各股接茬应在导线的同一平面上;接头处的电阻应不大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0%等接线标准;(2)使用并钩线夹、穿刺线夹连接方式,在操作中要求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接后出现的飞边、毛刺及表面损伤应锉平并用砂纸磨光;线夹内压接导线必须排列紧密、整齐;压接后线夹弯曲度不得大于2%等线夹连接标准。鉴于严格的连接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气候、温度、照明、故障处理时间紧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接户线线缆连接极易出现缠绕不实、接茬不标准、压接不紧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采用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实现连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能够在实现牢固连接的同时确保对线缆造成小的变形量,保证线缆连接处的输电性能的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套管、套环及塞销。
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轴向延伸的端帽。所述端帽的外壁面分为两段,靠外侧一段为圆锥曲面,内侧一段为圆柱曲面,且圆锥曲面的外径为外小内大,圆柱曲面的直径不小于圆锥曲面内端处最大直径。所述套管及其两端端帽的型腔为一体式长方体腔。
所述套环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套管两端的端帽配合。
所述套环的轴向孔分为两段,一段为锥形孔,另一段为圆柱孔,且锥形孔部分的内径为外小内大,圆柱孔与所述端帽外壁面圆柱曲面部分螺纹连接。
所述套环锥形孔的圆锥半角比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圆锥半角大θ度,θ的取值区间为0.25度至1度。
所述套环锥形孔的轴向长度不小于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
所述塞销个数为八个,分别装配于所述套管的长方体腔四角位置。
所述塞销呈直角三棱体状,其斜端面为曲面且分为两段,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1/4圆柱曲面及1/4圆锥曲面且1/4圆锥曲面径向尺寸内小外大,1/4圆柱曲面的轴向长度小于1/4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1/4圆柱曲面的径向尺寸与1/4圆锥曲面内端的径向尺寸一致。
实际操作中,首先是将待连接线缆的两端分别从套管的长方体腔穿过,线缆端头的伸出的余量长度和目前连接要求一样;然后使塞销的1/4圆锥曲面段的外端对应于端帽端口,直角面与套管长方体腔接触,而将塞销插入套管的内腔中,随着插入长度的增加塞销1/4圆锥曲面段的内壁相对线缆外壁的间距逐渐减小,最终对线缆形成压紧作用力,继续通过外力不断压入塞销,最终使塞销的1/4圆柱曲面段对线缆形成压迫位置。
进一步,所述套环锥形孔的圆锥半角相对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圆锥半角的差量θ取值为0.5度或0.75度。
进一步,所述套环锥形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确保二者的轴向配合长度足够长,两端均至少要有1cm。
进一步,所述塞销1/4圆柱曲面段的轴向长度为其1/4圆锥曲面段轴向长度的1/3至1/2。
进一步,在所述套环的锥形孔的外端口内腔设置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装配后使所述环状凸缘的边缘位于所述套管长方体腔宽度边边缘的内侧。这样能够防止塞销相对线缆向外移动,且还能在装配时通过套环对塞销形成一个轴向向内的压紧力,使塞销的楔合连接压力维持在预定值范围内,提高连接的牢固性、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设计中首先依靠塞销对线缆进行初置预紧,即在套管的端帽处将线缆压紧在长方体腔中。因为和现有的套管一样,所涉及套管管体管壁厚度基本在2mm左右,所以受到塞销的撑力作用后,端口的薄弱位置会有一定的外胀延伸,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对线缆的压紧力松弛,此时电缆在轴向作用力下会使塞销相对套管的管腔向外移动,使塞销对线缆的压紧约束失效。为了保证本设计的可靠性,特别在端帽外设置了套环,目的在于通过套环:一方面依靠套环锥形孔与端帽锥面之间的锥度差使得套环在旋紧过程中对端帽的端口形成径向向内的作用力,来克服端帽端口处的外胀,实现二次预紧,其增加了塞销与线缆之间的作用压力,进一步提高线缆受轴向作用力时,线缆与线缆接触面之间以及线缆与塞销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对线缆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设置套环后直接增加了端帽端口处径向壁厚,所以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塞销在套管端口处对线缆的作用压力不会明显受端帽及套环材料疲劳性的影响,明显减弱压紧效果。特别是在使套环的锥形孔轴向长度大于端帽的圆锥曲面轴向长度时,能够根据应用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风力气候等外部因素以及线缆材料该内部因素的不同,控制套环相对端帽的轴向旋紧程度(即轴向向内的旋入量),保证连接可靠性的维持时间长度在合理时间区间内,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本设计的通用性。
总之,相对现有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本设计利用楔形卡紧作用以及辅助的渐进式二次压紧收缩变形作用,能够在实现对线缆长期可靠牢固连接的同时确保对线缆造成较小的变形量,保证线缆连接处的输电性能的可靠、稳定。能有效避免接户线连接不良引发的压接点过热、污闪、接地等次生故障的出现。对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使用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塞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为主视图,(4-2)为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5-1)为左视图,(5-2)为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为主视图,(6-2)为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与套管端帽在装配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中:1套管,11端帽,2套环,21锥形孔,22环状凸缘,3塞销,311/4圆柱曲面,321/4圆锥曲面,1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便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其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至图7所示的一种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套管1、套环2及塞销3。
如图2、图6所示,所述套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轴向延伸的端帽11,所述端帽11与套管1在制作时最好为一体成型。所述端帽11的外壁面分为两段,靠外侧一段为圆锥曲面,内侧一段为圆柱曲面(设外螺纹),且圆锥曲面的外径为外小内大,圆柱曲面的直径等于圆锥曲面内端处最大直径。所述套管1及其两端端帽11的型腔为一体式长方体腔。
如图2、图5所示,所述套环2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套管1两端的端帽11配合。所述套环2的轴向孔分为两段,一段为锥形孔,另一段为圆柱孔(设内螺纹),且锥形孔部分的内径为外小内大,圆柱孔与所述端帽11外壁面圆柱曲面部分螺纹连接。其中图2中所示套环2相对图5中所示套环2,于所述套环2锥形孔21的外端口内腔处多设置了一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22,该环状凸缘22的作用是起到对塞销3形成轴向限位的作用,阻止塞销3在工作过程中受外力作用的轴向移动,其进一步增强了本连接组件连接的牢固性及可靠性。
如图7所示,所述套环2锥形孔的圆锥半角比所述端帽11圆锥曲面的圆锥半角大θ度,θ的取值区间为0.25度至1度。所述套环2锥形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端帽11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θ的具体取值根据套环2锥形孔轴向长度及对应的端帽11圆锥曲面轴向长度之值的大小确定,轴向长度越长,则θ角的值越取靠近区间上限范围的数值,反之轴向长度较小时θ角的值也尽量取靠近区间下限范围的数值。如使所述端帽11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取值1cm,使所述套环2锥形孔的轴向长度取值1.5cm时,θ取值可为0.6度或0.75度。如使所述端帽11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取值1cm,使所述套环2锥形孔的轴向长度取值1.3cm时,θ取值可为0.45度或0.55度。
所述塞销3个数为八个。如图3、图4所示,分别装配于所述套管1的长方体腔四角位置。所述塞销3呈直角三棱体状,其斜端面为曲面且分为两段,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1/4圆柱曲面31及1/4圆锥曲面32,且1/4圆锥曲面32径向尺寸内小外大,1/4圆柱曲面31的轴向长度小于1/4圆锥曲面32的轴向长度,1/4圆柱曲面31的径向尺寸与1/4圆锥曲面32内端的径向尺寸一致。所述塞销1/4圆柱曲面31段的轴向长度为其1/4圆锥曲面32段轴向长度的1/3至1/2。如图3、图4中所示,所述塞销3的斜面曲面与两直角面平面分别交接的位置,均有一定的厚度,交汇端面形成一个平面。需要指出的是,塞销3的材料硬度应小于线缆金属线的硬度,塞销3的制作材料最好选择硬质的橡胶材料。具体到塞销3的的各部分具体尺寸,应根据线缆10金属线直径大小以及套管1的长方体腔尺寸大小具体确定,总之设置时尽量保证塞销3的圆锥曲面内端尺寸相对线缆10与长方体腔间隙的过盈尺寸在0.2mm至0.6mm范围内,确保塞销3顺利楔入长方体腔与线缆10间隙的同时对线缆10形成足够的压紧作用了。
实际操作中,将线缆10套入套管1前,先将待连接两线缆10的连接部位接触面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然后涂一层电力复合电力脂,保证连接后线缆10的导电物理性能。而后再将待连接线缆10的两端分别从套管1的长方体腔穿过,线缆10端头的伸出的余量长度和目前连接要求一样。再然后使塞销3的1/4圆锥曲面32段的外端对应于端帽11端口,直角面与套管1长方体腔直角面接触,而将塞销3插入套管1的内腔中,随着插入长度的增加塞销3的1/4圆锥曲面32段的内壁相对线缆10外壁的间距逐渐减小,最终对线缆10形成压紧作用力,继续通过外力不断压入塞销3,最终使塞销3的1/4圆柱曲面31段对线缆10形成压迫的位置。连接完毕后在套管1及套环2形成的连接单元外层绑扎红色绝缘带作标记,以便在夜晚巡视、测温时作为重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设计中首先依靠塞销3对线缆10进行初置预紧,即在套管1的端帽11处将线缆10压紧在长方体腔中。因为和现有的套管一样,所涉及套管1管体管壁厚度基本在2mm左右,所以受到塞销3的撑力作用后,端口的薄弱位置会有一定的外胀延伸,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对线缆10的压紧力松弛,此时线缆10在轴向作用力下会使塞销3相对套管1的管腔向外移动,使塞销3对线缆10的压紧约束减小,以致失效。为了保证本设计的可靠性,特别在端帽11外设置了套环2,目的在于通过套环2一方面依靠套环2锥形孔与端帽11锥面之间的锥度差使得套环2在旋紧过程中对端帽11的端口形成径向向内的作用力,来克服端帽11端口处的外胀,实现二次预紧,其增加了塞销3与线缆10之间的作用压力,进一步提高线缆10受轴向作用力时,线缆10与线缆10接触面之间以及线缆10与塞销3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对线缆10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设置套环2后直接增加了端帽11端口处径向壁厚,所以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塞销3在套管1端口处对线缆10的作用压力不会明显受端帽11及套环2材料疲劳性的影响,而明显减弱压紧效果。特别是在使套环2的锥形孔轴向长度大于端帽11的圆锥曲面轴向长度时,能够根据应用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风力气候等外部因素以及线缆10材料该内部因素的不同,控制套环2相对端帽11的轴向旋紧程度(即轴向向内的旋入量),保证连接可靠性的维持时间长度在合理时间区间内,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本设计的通用性。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套环2锥形孔21的外端口内腔设置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22,装配后使所述环状凸缘22的边缘位于所述套管1长方体腔宽度边边缘的下端或上端(即边缘内侧)。在将塞销3塞入长方体腔中时,可使塞销3的端部外漏一定长度,在拧紧套环2于端帽11上时,使套环2拧紧至其环状凸缘22内壁与塞销3端面接触时为止。这样套环2便能够对塞销3形成轴向的定位,放置其受到轴向作用力时相对长方体腔产生轴向的向外移动,而使卡紧作用减弱。
总之,相对现有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装置,本设计利用楔形卡紧作用以及辅助的二次恢复变形作用,能够在实现对线缆长期可靠牢固连接的同时确保对线缆造成较小的变形量,保证线缆连接处的输电性能的可靠、稳定。能有效避免接户线连接不良引发的压接点过热、污闪、接地等次生故障的出现。对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6)

1.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套管,其特征是:
还包括套环及塞销;
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轴向延伸的端帽;
所述端帽的外壁面分为两段,靠外侧一段为圆锥曲面,内侧一段为圆柱曲面,且圆锥曲面的外径为外小内大,圆柱曲面的直径不小于圆锥曲面内端处最大直径;
所述套管及其两端端帽的型腔为一体式长方体腔;
所述套环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套管两端的端帽配合;
所述套环的轴向孔分为两段,一段为锥形孔,另一段为圆柱孔,且锥形孔部分的内径为外小内大,圆柱孔与所述端帽外壁面圆柱曲面部分螺纹连接;
所述套环锥形孔的圆锥半角比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圆锥半角大θ度,θ的取值区间为0.25度至1度;
所述套环锥形孔的轴向长度不小于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
所述塞销个数为八个,分别装配于所述套管的长方体腔四角位置;
所述塞销呈直角三棱体状,其斜端面为曲面且分为两段,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1/4圆柱曲面及1/4圆锥曲面且1/4圆锥曲面径向尺寸内小外大,1/4圆柱曲面的轴向长度小于1/4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1/4圆柱曲面的径向尺寸与1/4圆锥曲面内端的径向尺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套环锥形孔的圆锥半角相对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圆锥半角的差量θ取值为0.5度或0.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套环锥形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端帽圆锥曲面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塞销1/4圆柱曲面段的轴向长度为其1/4圆锥曲面段轴向长度的1/3至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环锥形孔的外端口内腔设置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装配后使所述环状凸缘的边缘位于所述套管长方体腔宽度边边缘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塞销1/4圆柱曲面段的轴向长度为其1/4圆锥曲面段轴向长度的1/3至1/2。
CN201520350431.0U 2015-05-27 2015-05-27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1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431.0U CN204651499U (zh) 2015-05-27 2015-05-27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0431.0U CN204651499U (zh) 2015-05-27 2015-05-27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1499U true CN204651499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10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043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1499U (zh) 2015-05-27 2015-05-27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1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162A (zh) * 2017-07-04 2020-0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0162A (zh) * 2017-07-04 2020-0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2163A (zh) 一种组装式线缆连接器
CN203983533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04991997U (zh) 电力电缆连接端子组合件
CN204706651U (zh) 一种组装式线缆连接器
CN204651499U (zh) 低压接户线线缆连接组件
CN204793256U (zh) 铝合金机械接管和端子
CN202797861U (zh) 内压电缆方便连接套
CN204732629U (zh) 电气设备绝缘快速连接构件
CN204349067U (zh) 一种水晶头接头防水组件
CN204834903U (zh) 接户线缆连接组件装置
CN202067910U (zh) 导线接线装置
CN204885471U (zh) 电气设备接线端子
CN111596101B (zh) 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
CN204760567U (zh) 绝缘导线l型连接端子
CN204792665U (zh) 一种固体绝缘环网柜用熔断器绝缘筒
CN209217258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航空插头
CN207530127U (zh) 一种导线直线连接结构
CN204732588U (zh) 电气设备接头的t型连接端子头
CN201238133Y (zh) 水泵软、硬电缆接线机构
CN204905459U (zh) 安全便捷式接地棒
CN201117827Y (zh) 锥柱形螺牙接线器
CN205070032U (zh) 可带电连接的绝缘导线连接端子构件
CN204230454U (zh) 分支导线连接构件
CN200976479Y (zh) 开关柜两用试验装置
CN212303968U (zh)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7

Address after: 250400 Pingyi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Kam Kam Road, East District, Kam Kok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main street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PINGYIN POWER SUPPL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250400, Shandong, Ji'nan County, Pingyin Province Kam San Xin Shan Road and Kam Tung Street intersection Northwest

Patentee before: State net Shandong Pingying County electric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