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8156U - 感应照明灯 - Google Patents

感应照明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8156U
CN204648156U CN201520303973.2U CN201520303973U CN204648156U CN 204648156 U CN204648156 U CN 204648156U CN 201520303973 U CN201520303973 U CN 201520303973U CN 204648156 U CN204648156 U CN 204648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unit
angle
inductor
inductive lighting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39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039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8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8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81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应照明灯,包括灯体以及感应模块。灯体具有光源。连接于灯体的感应模块包括感应单元与罩体。感应单元具有至少一感应器、控制电路与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感应器以及参数调整元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感应单元的感应器与参数调整元件分别设置于感应单元的前后两侧。控制电路设置于感应单元之内。罩体部分覆盖感应单元。感应单元与灯体可转动地连接,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感应器未被罩体覆盖而可正常工作。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参数调整元件未被罩体覆盖而可被使用者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感应照明灯整合了感应器与控制电路至感应模块,线路接线简单,减少了控制线或电源线的布设,可减少感应照明灯的生产相关成本及生产时可能产生的瑕疵。

Description

感应照明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且特别涉及一种感应照明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明壁灯如图1A所示,在外观结构的设计考量上,传统的照明壁灯1可以分成灯体11与背板12两部分。灯体11的形状是依据使用者需求而设计,而背板12是用于将照明壁灯安装于墙壁上。时至今日,使用者对于照明的需求是随使用者需求而改变,因此感应式的照明技术被发展出来。利用感应器感应环境状况(环境光或使用者活动),感应式灯具可以在使用者不须使用照明时将照明光源关闭。例如可以在图1A的照明壁灯上增加感应器111,感应器111通常是光感应器或行动感应器。当照明灯的感应器111感应到环境光不足或者人员接近时,则可启动照明。
传统上,具有感应器的照明壁灯的感应器和控制电路是分开设置。如图1A所示,感应器111例如设置在灯体11的顶部或底部,感应器111设置的位置是用以获得较准确的感应结果或者较大的感应范围。另外,图1A的感应器111也可设计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参照图1B的传统的照明壁灯12’,其感应器122设置于背板12’上,而参数调整元件121’设置在背板12’的底面。
再参照图1A,感应器111所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图1A未示出)则通常设置在背板12上。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容易调整感应器111的相关参数,例如感应器111的灵敏度、照明模式的亮度、时间或者是设定定时启动照明,控制电路的参数调整元件(如开关、旋钮等)也一并曝露在背板的表面上,如背板12的底面或侧面。也就是说,背板12的设计要配合控制电路的线路与开关(或调整)元件而设计,背板12的外型设计较受限制。以图1A为例,两个参数调整元件121设置在背板12的底面。使用者可操作背板上12的各种参数调整元件以调整感应式照明壁灯的照明模式或各种照明参数。同理,图1B的参数调整元件121’设置在背板12’的底面,但因参数调整元件大都是在背板12’下方(或底面),无法符合使用者友善的调整方式且依旧限制了背板外型设计的弹性。请参照图2,图2是传统的照明壁灯的电路方块图。控制电路13接收外部电源,且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光源110(设置于图1的灯体11之内)、感应器111与参数调整元件121。然而,如图3所示,传统上,在感应器111和其对应的控制电路13彼此分离设置的情况下。依据感应器111的复杂程度(或者是照明壁灯的调整参数的种类),可能需要设置多条用以电性连接感应器111和控制电路13之间的导线(在图3中为导线131)。再加上灯体11内部的光源110的电源线路(导线132),以及参数调整元件(121)的控制线(133),如此可能会使得灯具本身的线路与元件过于复杂,因而增加产品生产时的相关成本以及生产时的瑕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应照明灯,用以依据感应环境光源或人员行动而改变照明模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应照明灯,包括灯体以及感应模块。灯体具有光源。感应模块连接于灯体,感应模块包括感应单元以及罩体。感应单元具有至少一感应器、一控制电路以及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感应器以及参数调整元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感应单元的第一侧设有感应器,感应单元的第二侧设有参数调整元件。控制电路设置于感应单元之内。罩体部分覆盖感应单元。感应单元与灯体可转动地连接,感应单元可转动至第一角度以及第二角度,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位于感应单元的第一侧的感应器未被罩体覆盖,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二角度时,位于感应单元的第二侧的参数调整元件未被罩体覆盖。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红外线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器包括至少一红外线感应元件以及红外线透镜,感应元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红外线透镜设置于红外线感应元件之前。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微波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器包括至少一天线,天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光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器包括至少一光感应元件以及透镜,光感应元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透镜设置于光感应元件之前。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照明灯是壁灯、路灯、吊灯或天花板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感应器与罩体形成封闭空间以包覆控制电路以及参数调整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具有开口部,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感应器对应于罩体的开口部。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具有开口部,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参数调整元件对应于罩体的开口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彼此相差至少90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彼此相差180度。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的控制电路连接至外部电源或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应照明灯,包括灯体、背板以及感应模块。灯体具有一光源。背板连接灯体。感应模块设置于背板,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应单元与罩体。感应单元具有至少一感应器、控制电路以及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感应器以及参数调整元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感应单元的第一侧设有感应器,感应单元的第二侧设有参数调整元件,控制电路设置于感应单元之内。该罩体部分覆盖感应单元。感应单元与背板可转动地连接,感应单元可转动至第一角度以及第二角度,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位于感应单元的第一侧的感应器未被罩体覆盖,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二角度时,位于感应单元的第二侧的参数调整元件未被罩体覆盖。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红外线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微波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是光感应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具有开口部,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感应器对应于罩体的开口部。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具有开口部,当感应单元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参数调整元件对应于罩体的开口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应照明灯,其整合感应器与控制电路至感应模块,线路接线简单,借此减少控制线或电源线的布设,可减少感应照明灯的生产相关成本及生产时可能产生的瑕疵。具有对使用者友善的调整方式,较简洁、美观的外观(参数调整元件被隐藏)。所述感应照明灯通过可以转动的感应单元,使用者可以轻易的将感应单元转动至适合操作参数调整元件的角度(第二角度),借此调整感应单元相关参数。当调整完毕时,可将感应单元回复至正常工作的角度(第一角度)。因背板不受限于搭配参数调整元件,大大增加设计的弹性以搭配整体灯体美观。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的感应照明壁灯的正面示意图。
图1B是传统的感应照明壁灯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感应照明壁灯的电路方块图。
图3是传统的感应照明壁灯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感应模块在正常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感应模块在调整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感应模块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传统的照明壁灯
11、51:灯体
12、12’:背板
110:光源
111、122:感应器
121、121’:参数调整元件
13:控制电路
131、132:导线
133:控制线
2、3、4、5:感应照明灯
21、31、41:灯体
211、311、52:背板
22、32、42、522:感应模块
23、24:电源线
221:感应单元
222:罩体
2211:感应器
2212:控制电路
2213:参数调整元件
X、Y、Z:轴向
2211A:感应元件
2211B:透镜
222a:开口部
4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感应照明灯的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爆炸图。感应照明灯2包括灯体21以及感应模块22。灯体21具有光源。光源通常设置在灯体21内部,光源在图4中未示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理解光源的设计方式,光源可以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白炽光源或萤光光源,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照明灯2是壁灯,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灯体21具有用以连接墙壁的背板211。通常,照明灯2的电源线通过背板211连接至光源与感应模块22的相关电路。本实施例的照明灯的背板211上没有任何外露的参数调整元件。本实施例通过将感应模块22与其控制电路的整合,并且配合感应模块22内置的参数调整元件的设计,以简化照明灯2的线路与元件组成。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背面示意图。所述照明灯具有对使用者友善的调整方式,较简洁的外观(调整元件被隐藏)。例如:照明灯2在背板211处可将光源的电源线23与感应模块22的电源线24引出,线路简单,并且只需通过背板连接外部电源或驱动电路。如此可在减少元件与线路复杂度的情况下,减少照明灯的相关成本及生产时可能产生的瑕疵。背板211不需要配合感应模块22的电源线与控制线、开关、调整元件的相关线路进行设计,使背板211的设计可以具有弹性。基本上,背板211可以直接依据结构上的需要而设计,可以与感应模块22无关,免除了图1的照明壁灯1的背板12的复杂设计。在后续的其他实施例中,不具有背板的照明灯也可以在适当位置将光源的电源线与感应模块的电源线引出,同样可达成线路简单的功效。
请再参照图4,感应模块22连接于灯体21。在图4中,感应模块22设置于灯体21之上,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模块22可以改接在灯体21之下或其他位置或角度,或者感应模块可以设置在背板上(请参照后续的实施例)。感应模块22设置的位置可依实际情况而改变(例如路灯、吊灯或天花板灯),目的是使感应模块22能具有所需的感应范围,所述感应范围是在感应照明灯设计时就被决定的。在图4中,感应模块22包括感应单元221以及罩体222。感应单元221具有感应器2211、控制电路2212以及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2213。感应器2211以及参数调整元件2213电性连接控制电路2212。感应单元221的控制电路2212连接至外部电源或驱动电路(图4未示出)。本实施例的感应单元221整合传统的控制电路(图3的控制电路131),形成单一的电路板,以简化线路的复杂度。图4所示的感应单元221仅是用以帮助说明的一个示范性例子,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感应单元221的结构。
感应单元221的第一侧设有感应器2211,感应单元221的第二侧设有参数调整元件2213。感应单元221例如是红外线感应单元、微波感应单元或光感应单元,或是混合多个不同感应单元,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感应单元221的种类。参数调整元件2213可以例如是滑动开关、旋钮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参数调整元件2213的种类。在图4中,在正常使用时,感应单元221的第一侧是对应于照明灯的正面,朝+X轴向,感应单元221的第二侧是对应于照明灯的背面,朝-X轴向。但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相对位置可以依据实际设计的需要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
请同时参照图6与图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感应模块在正常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的感应模块在正常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在图8中,罩体222被移除,以方便说明并表示感应单元221。控制电路2212设置于感应单元221之内。罩体222部分覆盖感应单元221。罩体222与灯体21组合以部分覆盖感应单元221。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221以红外线或光感应单元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感应器2211包括至少一感应元件以及透镜。感应器2211包括至少一感应元件2211A以及透镜2211B,感应元件2211A电性连接控制电路2212,透镜2211B设置于感应元件2211A之前,且透镜2211B与感应元件2211A是一体的结构。透镜2211B的材料及形状并不限定,且可依据感应器的种类而决定。当感应单元221是红外线感应单元时,感应元件211A是红外线感应元件,透镜2211B是红外线透镜2211B。当感应单元221是光感应单元时,光感应元件211A是光感应元件,透镜2211B是一般的透镜。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感应单元221是微波感应单元,感应器2211替换为微波感应器,且包括至少一微波用的天线,天线则电性连接控制电路2212,微波感应器则通过天线接收人员(或物体)移动所反射的微波。
对应于感应器2211,罩体222具有一开口部222a,当感应单元221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感应器2211(包括感应元件2211A)对应于罩体222的开口部222a。在正常使用时,感应元件2211A通过透镜2211B以接收外部光源、红外光、或微波反射等感应信号,所接收的感应信号的种类依据感应器2211(或感应单元221)的种类而决定。此时,参数调整元件2213则在感应单元221的背面。
详细的说,感应单元221与灯体21可转动地连接,例如感应单元221连接一转动轴(转动轴连接灯体),或者感应单元221设置于灯体21的滑轨上,使感应单元221可以相对于灯体21进行旋转转动。在实际应用时,感应单元221相对于灯体21转动设置有一转动角限制,以防止感应单元221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如图5的电源线24)因转动角度过大(例如超过360度)而使电源线因扭曲而断开。
如图4所示感应单元221可沿着Z轴转动,且感应单元221可转动至第一角度以及第二角度。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感应单元221转动的中心轴为Z轴,所述转动中心轴可以变更为其他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是对应于正常工作状态,在图4中以Z转动轴为中心,第一角度是朝向+X轴,借此感应单元221通过透镜2211B感测外部光源、红外光、或微波反射等感应信号。在一实施例中,当用作户外应用时,当感应单元221转动至正常使用的第一角度时,感应器2211甚至可与罩体222形成一封闭空间以包覆控制电路2212以及参数调整元件2213,如此可以达成防水、防尘的功效。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感应模块在调整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第二角度是对应于调整状态,在图4中以Z转动轴为中心,第二角度是朝向-X轴,感应单元221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朝向-X轴),至少一个参数调整元件2213被暴露,以让使用者可以直接进行手动调整。同时,当感应单元221转动至此第二角度时,感应器2211(包括透镜2211B与感应元件2211A)被罩体222覆盖。在图7中,做为示范性的例子,参数调整元件2213是三个旋钮与一个滑动开关。
换句话说,当感应单元221转动至第一角度(+X)时,用于正常工作状态,位于感应单元221的第一侧的感应器2211未被罩体222覆盖。当感应单元222转动至第二角度(-X)时,位于感应单元221的第二侧的参数调整元件2213未被罩体222覆盖。
在实际应用时,第一侧例如是前侧(图4的X轴正向),第二侧例如是后侧(图4的X轴负向),也就是感应器2211与参数调整元件2213分别设置在感应单元221的前后两侧。在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例如彼此相差180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与第二侧可以不是前后两侧,依据设计上的考量,第一侧与第二侧的角度差可以小于180度,例如第一角度与该第二角度彼此相差至少90度。也就是说,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差异可以依据实际设计的需要而调整。例如: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差异可以依据实际设计的需要而调整为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或者,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差异也可以小于90度。
感应照明灯的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相较于图4的实施例,感应照明灯3的感应模块32改接在灯体31之下。感应照明灯3的其他部分接类似于图4的感应照明灯2,例如背板311与图4的背板211的差异只在于形状的改变,也就是感应照明灯3的背板可以依据实际应用而任意改变。感应模块32可以是红外线感应单元、微波感应单元或光感应单元或混合多个不同感应单元,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而感应照明灯3的感应模块32只是将图4的感应模块22上下颠倒摆放,其结构及电路功能皆相同,不再赘述。
感应照明灯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相较于图9的实施例,感应照明灯4的感应模块42也是设置在灯体41之下。相较于图9的感应照明灯3,图10的感应照明灯4是路灯,因此去除了背板,而增加了支撑杆43。感应照明灯4的其他部分类似于图4的感应照明灯2,感应模块32可以是红外线感应单元、微波感应单元或光感应单元或混合多个不同感应单元,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感应照明灯4的感应模块42只是将图4的感应模块22配合摆放,其结构及电路皆相同,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感应照明灯4的应用种类改变,例如改为吊灯、天花板灯或其他灯具,感应模块的设置位置与感应角度(或范围)也可以依据需要而随之改变。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感应模块的种类、感应模块的外观、设置位置,也不限定感应模块所能感应的角度或感应范围。
感应照明灯的另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照明灯的示意图。感应照明灯5的感应模块522不是设置在灯体51上,而是设置在背板52上。换句话说,感应照明灯5与前面实施例的感应照明灯的主要差异在于将感应模块522设置于背板52,且感应模块522的感应单元(图11未示,参照图4的感应单元221)与背板52可转动地连接。另外,图11中的感应照明灯5具有两个灯体51,但感应照明灯5的外观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感应模块522可以是红外线感应单元、微波感应单元或光感应单元或混合多个不同感应单元,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定。感应模块522的设计概念与前面实施例的感应模块22相同,也就是说感应模块522的参数调整元件的设计概念与前面实施例的参数调整元件2213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感应照明灯,其整合感应器与控制电路至感应模块,线路接线简单,借此减少控制线或电源线的布设,可减少感应照明灯的生产相关成本及生产时可能产生的瑕疵。具有对使用者友善的调整方式,较简洁、美观的外观(参数调整元件被隐藏)。并且,通过可以转动的感应单元,使用者可以轻易的将感应单元转动至适合操作参数调整元件的角度(第二角度),借此调整感应单元相关参数。当调整完毕时,可将感应单元回复至正常工作的角度(第一角度)。因背板不受限于搭配参数调整元件,大大增加设计的弹性以搭配整体灯体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体,具有一光源;以及
一感应模块,连接该灯体,该感应模块包括:
一感应单元,具有至少一感应器、一控制电路以及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该感应器以及该参数调整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其中该感应单元的一第一侧设有该感应器,该感应单元的一第二侧设有该参数调整元件,该控制电路设置于该感应单元之内;以及
一罩体,该罩体部分覆盖该感应单元;
其中,该感应单元与该灯体可转动地连接,该感应单元可转动至一第一角度以及一第二角度,当该感应单元转动至该第一角度时,位于该感应单元的该第一侧的该感应器未被该罩体覆盖,当该感应单元转动至该第二角度时,位于该感应单元的该第二侧的该参数调整元件未被该罩体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红外线感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包括至少一红外线感应元件以及一红外线透镜,该红外线感应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该红外线透镜设置于该红外线感应元件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微波感应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包括至少一天线,该天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光感应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包括至少一光感应元件以及一透镜,该光感应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该透镜设置于该光感应元件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照明灯是壁灯、路灯、吊灯或天花板灯。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应单元转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罩体形成一封闭空间以包覆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参数调整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一开口部,当所述感应单元转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感应器对应于该罩体的该开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一开口部,当所述感应单元转动至所述第二角度时,所述参数调整元件对应于该罩体的该开口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彼此相差至少9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彼此相差18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的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至一外部电源或一驱动电路。
15.一种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体,具有一光源;
一背板,连接该灯体;以及
一感应模块,设置于该背板,该感应模块包括:
一感应单元,具有至少一感应器、一控制电路以及至少一参数调整元件,该感应器以及该参数调整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其中该感应单元的一第一侧设有该感应器,该感应单元的一第二侧设有该参数调整元件,该控制电路设置于该感应单元之内;以及
一罩体,该罩体部分覆盖该感应单元;
其中,该感应单元与该背板可转动地连接,该感应单元可转动至一第一角度以及一第二角度,当该感应单元转动至该第一角度时,位于该感应单元的该第一侧的该感应器未被该罩体覆盖,当该感应单元转动至该第二角度时,位于该感应单元的该第二侧的该参数调整元件未被该罩体覆盖。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红外线感应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微波感应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是光感应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一开口部,当所述感应单元转动至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感应器对应于该罩体的该开口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感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一开口部,当所述感应单元转动至所述第二角度时,所述参数调整元件对应于该罩体的该开口部。
CN201520303973.2U 2015-05-12 2015-05-12 感应照明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8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973.2U CN204648156U (zh) 2015-05-12 2015-05-12 感应照明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973.2U CN204648156U (zh) 2015-05-12 2015-05-12 感应照明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8156U true CN204648156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10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397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8156U (zh) 2015-05-12 2015-05-12 感应照明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81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6630A (zh) * 2019-11-25 2020-08-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电路及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6630A (zh) * 2019-11-25 2020-08-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电路及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1451B2 (en) LED bulb, lamp holder, or adaptor including a module that extends beyond a shade, cover, or other light blocking element to permit signal or light transmission to or from the module
US8872442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US9551481B1 (en) Sensing lamp
US9615422B2 (en) Auto commissioning and energy saving lighting system
CN105050229A (zh) 基于照度设定的照明系统及方法
KR101776433B1 (ko) 조명기기
RU2731365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светите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205640711U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的景观灯
CN113188076A (zh) 智能室内灯光控制系统
US10117313B2 (en) Sensing lamp and sensing module thereof
CN204648156U (zh) 感应照明灯
CN112637989B (zh) 调光控制装置、方法及照明设备
TWI309702B (en) Lighting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illumination
CN105612815B (zh) 具有用于控制光输出角度的触摸输入单元的照明器系统
CN203797405U (zh) 模块化发光装置
US201201126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ight Bulb Fixture with Sensor Switch and Its Oper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727346B (zh) 灯具
WO2017063556A1 (zh) 自动实现灯控场景的方法和系统
CN203190186U (zh) 照明装置
CN206890175U (zh) 一种可调光装置
US20240057237A1 (en) Modular lighting system
US20060114681A1 (en) Retractable and adjustable multi-purpose indoor lighting fixture
TWM512277U (zh) 感應照明燈
CN106917986A (zh) 一种可调光装置
CN209498973U (zh) 感应调光梳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