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7813U -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7813U
CN204637813U CN201520279722.5U CN201520279722U CN204637813U CN 204637813 U CN204637813 U CN 204637813U CN 201520279722 U CN201520279722 U CN 201520279722U CN 204637813 U CN204637813 U CN 204637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
pipeline
dry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97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发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Shuan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Shuan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Shuan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Shuan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97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7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7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7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储气罐、干燥机、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以及第四过滤器;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一过滤器、干燥机、第三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过滤器、干燥机、第四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第三过滤器连接,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第四过滤器连接;在储气罐、干燥机、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以及第四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控阀,通过控制电控阀的打开或关闭以形成多通道输出路径模式,以克服现有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管路比较单一以造成系统被堵塞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源净化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气源净化处理系统一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以及干燥,去除气体中的油、水、杂质等,使压缩空气达到使用标准。但是,现有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管路比较单一,当遇到压缩空气中杂质较多,或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杂质慢慢积累堵塞在管道或设备中,较容易造成系统被堵塞,使得压缩空气的除杂、净化效率降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管路比较单一以造成系统被堵塞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储气罐、干燥机、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以及第四过滤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三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四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过滤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干燥机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在所述干燥机与所述第三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五电控阀、第六电控阀,所述第三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与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七电控阀、第八电控阀,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九电控阀,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电控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十电控阀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至第十电控阀的打开或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旁通检测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箱。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干燥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十一电控阀、第十二电控阀,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检修阀,在所述干燥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二检修阀、第三检修阀。
其中,上述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七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所述第八电控阀、所述第九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二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根据该方法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七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九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第五电控阀、所述第八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根据该方法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将第八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第七电控阀、所述第九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干燥机、第四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根据该方法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八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第七电控阀、所述第九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干燥机、第四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根据该方法再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八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第七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九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四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根据该方法更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七电控阀打开,将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六电控阀、所述第八电控阀、所述第九电控阀以及所述第十电控阀关闭;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三过滤器以及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进行过滤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通过将储气罐、过滤器以及干燥机之间采用气路管道及电控阀进行组合连接,形成多通道输出路径模式,在输送时某条管路被堵塞,即可更换管路进行输送,从而能够避免管路被堵塞造成压缩空气的除杂、净化效率降低。
2.引入控制箱,通过控制箱输入及输出信号的变化进行控制众多电控阀的通断换向,从而实现气源处理多通道自动转换。
3.通过旁通管采集压缩空气管道出口的压力值,以便控制箱判断该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气罐,2-干燥机,3-第一过滤器,4-第二过滤器,5-第三过滤器,6-第四过滤器,7-第一电控阀,8-第二电控阀,9-第三电控阀,10-第四电控阀,11-第五电控阀,12-第六电控阀,13-第七电控阀,14-第八电控阀,15-第九电控阀,16-第十电控阀,17-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8-旁通检测管,19-控制箱,20-第十一电控阀,21-第十二电控阀,22-第一检修阀,23-第二检修阀,24-第三检修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储气罐1、干燥机2、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4、第三过滤器5以及第四过滤器6;储气罐1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的进气口连接,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的出气口与干燥机2的进气口相连接,干燥机2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三过滤器5和第四过滤器6的出气口连接,第三过滤器5和第四过滤器6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空气管出口17,第一过滤器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三过滤器5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过滤器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四过滤器6的进气口连接;
其中,在第一过滤器3与储气罐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控阀7,在第二过滤器4与储气罐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控阀8,在第一过滤器3与干燥机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电控阀9,在第二过滤器4与干燥机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电控阀10,在干燥机2与第三过滤器5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五电控阀11,在第四过滤器6与干燥机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六电控阀12,在第三过滤器5与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七电控阀13,在第四过滤器6与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八电控阀14,第一过滤器3和第二过滤器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九电控阀15,第二过滤器4和第四过滤器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电控阀16。
为方便控制,在该实施例中,增加一控制箱19,分别与第一至第十电控阀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至第十电控阀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箱19输入及输出信号的变化进行控制众多电控阀的通断换向,从而实现气源处理多通道自动转换。然而,现有的控制箱19中,一般带有气体数字显检测控制仪和可编程控制器,将该控制仪与一端连接至压缩空气管道出口的旁通检测管18连接,气体数字显检测控制仪显示当前系统通道路径压缩空气净化处理后的实际压力值。当气体数字显检测控制仪显示的气体压力数值小于数字显检测控制仪设定的设定范围最小值时,压力降差值太大,表示当前通道路径过滤器有堵塞现象,气体数字显检测控制仪自动反馈一个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则按设定的通道程序自动切换另一通道输出路径模式,继续工作。这样就能保障压缩空气连续智能地进行净化处理,保证用气设备正常连续运转使用。
为方便对系统的维护,在干燥机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十一电控阀20、第十二电控阀21,在储气罐1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检修阀22,在干燥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二检修阀23、第三检修阀24,上述第十一电控阀20、第十二电控阀21也可与第一至第十电控阀联合使用,分别由控制箱19控制。
下面,对该实施例中气源净化处理系统的管路输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方便对该系统的了解,该处理方法分为六种输出路径模式,具体如下:
(1)将第一电控阀7、第三电控阀9、第五电控阀11以及第七电控阀13打开,将第二电控阀8、第四电控阀10、第六电控阀12、第八电控阀14、第九电控阀15以及第十电控阀16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储气罐1的入口依次经第一过滤器3、干燥机2、第二过滤器4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其净化干燥原理为:需处理的压缩空气从储气罐1的进气口进入,压缩空气经过储气罐1内部简单过滤处理后(过滤部分油、水、杂质),气体从储气罐1出口进入第一过滤器3,第一过滤器3把气体中的主要油、水、杂质过滤并由自动排水器排出,过滤后的气体由干燥机2的进气口进入干燥机2,经干燥处理后气体中基本没有水份,再经过第三过滤器5过滤处理后,此时的压缩空气经过三道过滤处理后,已经把气体中的油、水、杂质彻底过滤干净,气体由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流出。
(2)将第一电控阀7、第七电控阀13以及第九电控阀15打开,将第二电控阀8、第三电控阀9、第四电控阀10、第六电控阀12、第五电控阀11、第八电控阀14以及第十电控阀16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储气罐1的入口依次经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4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此时,压缩空气的净化干燥原理大致与上述相同,但该步骤中为二道过滤干燥处理,可针对杂质较少的压缩空气。
(3)将第一电控阀7、第三电控阀9、第六电控阀12将第八电控阀14打开,将第二电控阀8、第四电控阀10、第五电控阀11、第七电控阀13、第九电控阀15以及第十电控阀16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所述储气罐1的入口依次经第一过滤器3、干燥机2、第四过滤器6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4)将第二电控阀8、第四电控阀10、第六电控阀12以及第八电控阀14打开,将第一电控阀7、第三电控阀9、第五电控阀11、第七电控阀13、第九电控阀15以及第十电控阀16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储气罐1的入口依次经第二过滤器4、干燥机2、第四过滤器6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5)将第二电控阀8、第八电控阀14以及第十电控阀16打开,将第一电控阀7、第三电控阀9、第四电控阀10、第五电控阀11、第六电控阀12、第七电控阀13以及第九电控阀15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储气罐1的入口依次经第二过滤器4、第四过滤器6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6)将第二电控阀8、第四电控阀10、第五电控阀11以及第七电控阀13打开,将第一电控阀7、第三电控阀9、第六电控阀12、第八电控阀14、第九电控阀15以及第十电控阀16关闭;
将压缩空气从储气罐的入口依次经第二过滤器4、干燥机2、第三过滤器5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17进行过滤干燥。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采用双通道处理六路输出路径模式,操作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箱、电控阀等器件进行控制,具有手动控制电控阀和自动控制的操作模式。在自动操作模式状态下,系统能在气源净化处理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工作通道输出路径,报警后并显示故障通道路径,便于及时维修。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4)

1.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干燥机、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以及第四过滤器;
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三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干燥机、所述第四过滤器以及压缩空气管道出口;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过滤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干燥机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在所述干燥机与所述第三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五电控阀、第六电控阀,所述第三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与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七电控阀、第八电控阀,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九电控阀,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四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电控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十电控阀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至第十电控阀的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旁通检测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十一电控阀、第十二电控阀,在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一检修阀,在所述干燥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二检修阀、第三检修阀。
CN201520279722.5U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04637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9722.5U CN20463781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9722.5U CN20463781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7813U true CN204637813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9722.5U Active CN20463781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7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540A (zh) * 2015-05-04 2015-09-09 广西南宁双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540A (zh) * 2015-05-04 2015-09-09 广西南宁双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6488U (zh) 双通道滤网除尘装置
CN209602246U (zh) 纯水机
CN204746042U (zh) 烟气脱硫设备的自动二氧化硫检测控制系统
CN207541048U (zh) 一种废气在线取样监测装置
CN109603323A (zh) 一种除尘设备及其方法
CN204637813U (zh)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
CN202945111U (zh) 无需用电的净水机
CN204619672U (zh) 一种用于分子筛吸附制氧的水分控制保护分子筛装置
CN205578840U (zh) 带电动阀的水系统
CN104888540A (zh) 一种气源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4891758U (zh) 一种全自动人防通风控制系统
CN101619587B (zh) 污水回收装置
CN210269539U (zh) 一种监测油烟净化器运行状态的设备
CN211693614U (zh) 一种内置过滤器的球阀
CN204737763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机
CN204933178U (zh) 干气密封气源预处理系统
CN204841224U (zh) 脉冲自洁式空气过滤器压缩空气防泄漏报警装置
CN202886875U (zh) 一种新型的胶球清洗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01158844Y (zh) 污水回收装置
CN204051200U (zh) 干雾抑尘设备过滤装置
CN110743238A (zh) 一种污水在线检测自清洁预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4911000U (zh) 一种适合油品除水除杂及回收的过滤系统
CN210699100U (zh) 过滤装置
CN211133230U (zh) 一种污水在线检测自清洁预处理系统
CN219590277U (zh) 一种用于室内空气检测的空气传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