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6329U -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6329U
CN204626329U CN201520195992.8U CN201520195992U CN204626329U CN 204626329 U CN204626329 U CN 204626329U CN 201520195992 U CN201520195992 U CN 201520195992U CN 204626329 U CN204626329 U CN 204626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shaped dam
permeable
artificial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59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锋
马君健
赵长盛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201959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6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和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层的上方为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栽培有对河流进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由于整个丁字坝为透水型,使得整个河流不存在“死水”区域,有利于河流的原位水质净化;通过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河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用,有效增强了河流的自净化能力。本实用新型的人工丁字坝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大大增强了河水的自净化能力,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栽植有水生植物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背景技术
现有河流中的人工丁字坝一般采用水泥桩结构,建于河流的一侧,具有对河流中部分水利截留的作用。由于整个丁字坝不透水,使得丁字坝后方水域处于静止状态,形成死水区,不利于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如果有一种透水性丁字坝,可避免河流由于丁字坝的截留存在“死水”区域的现象,同时可有效增强河流的原位水质净化能力,将会得到广泛推广。
    由于河流周边农田化肥大量施用,导致现有河流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富营养化的河流如得不到及时治理,易导致水生藻类的滋生繁衍,藻类植物的生长又会耗尽水中的含氧量,致使水生动物的死亡、灭绝,进一步加剧河流水质恶化和生态破坏。对污染河流营养化的治理,去除河流中氮磷等污染物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和细砾石层,所述细砾石层的上方为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栽培有对河流进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
木桩的下端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实现对整个人工丁字坝的固定和支撑,土工布设置于木桩的外围,既保证了丁字坝的透水性,又实现了对内部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碎石层的围护作用。碎石层可以固定水生植物根系,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可消耗河水中的氮、磷等元素,消除河水的富营养化,实现对河水的净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来水方向一侧的土工布上设置有便于诸如鱼类的水生动物进入的开口。在面向来水方向的土工布上设置开口,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同时进入的悬浮物还可以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所述丁字坝的宽度为河流宽度的1/3~1/2,丁字坝的厚度为0.5~1m,丁字坝的高度处于河流水位线上下0.2m范围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通过在木桩的外围设置土工布,在土工布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碎石层,使得所形成的丁字坝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而且通过在碎石层中栽植水生植物,实现了对河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消除河流富营养化。同时,通过在来水方向的土工布上设置开口,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同时进入的悬浮物还可以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本实用新型的人工丁字坝,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大大增强了河水的自净化能力,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在河流中的布设图。
图中:1木桩,2土工布,3粗砾石层,4细砾石层,5碎石层,6水生植物,7河流,8丁字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的结构图,图2给出了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所示的人工丁字坝由木桩1、土工布2、粗砾石层3、细砾石层4、碎石层5以及水生植物6构成,所示的木桩1间隔均匀分布,形成了长方形结构,木桩1的下部深入并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实现对整个人工丁字坝的固定和支撑作用。土工布2设置于木桩1的外围,土工布不仅可对内部石块进行限位,而且还保证了所形成丁字坝的透水性。
土工布2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3、细砾石层4和碎石层5,粗砾层3中石块的直径大小为5~10cm,细砾层4中石块的直径大小为1~5cm,以保证所形成丁字坝的稳定性。碎石层5中石块的直径小于为1cm ,以保证所形成丁字坝的稳定性。碎石层5中石块最小,水生植物栽植于碎石层5中,水生植物6的根系伸入在碎石层5中。丁字坝的宽度为河流宽度的1/3~1/2,丁字坝的厚度为0.5~1m,丁字坝的高度处于河流水位线上下0.2m范围之间。由于水生植物6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河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可有效降低河水的富营养化程度,达到了对河水净化的目的,增强了河水的水质自净化能力。
同时,在来水方向上的土工布2上设置开口,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同时进入的悬浮物还可以为水生植物6的生长提供养分。
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在河流中的布设图,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间隔地设置于河流的两岸,由于整个丁字坝为透水型,使得整个河流不存在“死水”区域,有利于河流的净化;通过水生植物6生长过程中对河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作用,有效增强了河流的自净化能力。

Claims (3)

1.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四周依次间隔排列成长方形的多个木桩(1),木桩的下端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外围包裹有一层透水型土工布(2),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层(3)和细砾石层(4),所述细砾石层(4)的上方为碎石层(5),所述碎石层中栽培有对河流进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其特征在于:来水方向一侧的土工布(2)上设置有便于鱼类水生动物进入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坝的宽度为河流宽度的1/3~1/2,丁字坝的厚度为0.5~1m,丁字坝的高度处于河流水位线上下0.2m范围之间。
CN201520195992.8U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Active CN204626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5992.8U CN20462632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5992.8U CN20462632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6329U true CN204626329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5992.8U Active CN20462632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63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5020A (zh) * 2019-04-30 2019-07-1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CN110005020B (zh) * 2019-04-30 2024-05-28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5020A (zh) * 2019-04-30 2019-07-1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CN110005020B (zh) * 2019-04-30 2024-05-28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9077B (zh) 一种多维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CN105236578B (zh) 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
CN106277572B (zh) 一种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城市河道水体净化系统
CN106277343A (zh) 一种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系统
CN104805802B (zh) 一种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河流丁字坝及其建造方法
CN102976494A (zh) 一种多生境生态塘系统
CN106277334A (zh) 清水型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212375123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水坝
CN203568939U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
CN112323717A (zh) 水系连通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4005364A (zh) 一种无动力河岸景观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4644957U (zh) 一种栽植人工水草的生态型河流人工丁字坝
CN106865777A (zh)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CN10426162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
CN108203163A (zh) 一种适用于高含沙量河道的生态治理系统
CN204569552U (zh) 一种无动力下行流河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4626329U (zh) 一种用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
CN109912038A (zh) 污水自然处理系统
CN104817185A (zh) 生物网膜、底栖滤食动物和沉水植物协同净化水质的方法
CN104787896A (zh) 一种无动力下行流河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14401626U (zh) 水系连通系统
CN111794176B (zh) 一种自净式人工湖恒水位坡面生态布局及其构建方法
CN210133936U (zh)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CN211141814U (zh) 一种堤岸式河道修复系统
CN103214094A (zh) 一种固定式复层网托浮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