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9036U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09036U CN204609036U CN201520323038.2U CN201520323038U CN204609036U CN 204609036 U CN204609036 U CN 204609036U CN 201520323038 U CN201520323038 U CN 201520323038U CN 204609036 U CN204609036 U CN 2046090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ower connecting
- energy dissipating
- upper junction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均水平放置,上连接板设置于下连接板正上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消能板,每个消能板的顶端与上连接板的底面连接,消能板的底端与下连接板的顶面连接;消能板的底端长边与下连接板顶面接触处均设置有支撑肋;消能板为中心开有圆孔的矩形软钢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和塑性大的优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建筑结构框架中,通过消能板组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并且可有效避免因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时产生失效的问题,可增强建筑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消能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避震设计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但这种避震方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在不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可能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在建筑物或者民用基础设施改建等结构中,多数采用消能装置来消弱因地震等因素而造成的振动作用,即在建筑结构中的梁柱之间装设消能装置,通过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现有的消能装置是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的消能板,消能板多为X型板,由于消能板具有变形率,因此遇到地震时,可以通过消能板的形变来抵消地震的力量,可有效避免因地震对建筑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但是这种消能装置也存在着局限性,如消能装置结构不稳定,遇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时容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避震消能装置中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及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时容易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均水平放置,所述上连接板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板正上方,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消能板,每个所述消能板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面连接,所述消能板的底端与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面连接;所述消能板的底端长边与所述下连接板顶面接触处均设置有支撑肋;所述消能板为中心开有圆孔的矩形软钢板。
所述支撑肋为三棱柱。
所述支撑肋的侧边长度与所述消能板的底端长边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建筑结构框架中,上连接板用于与建筑结构框架中的上框架梁连接,下连接板用于与建筑结构框架中的下框架梁连接,发生地震时,可通过消能板的形变来消耗地震能量。消能板的底端长边与下连接板顶面接触处设置有支撑肋,这种设置可以增强消能板的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因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时产生失效的现象。消能板设置为中心开有圆孔的矩形软钢板,软钢板的塑性比较强,可发生的形变量较大,在遭遇大地震时,不会因较大的形变量而发生折断。在消能板的中心开有圆孔,可使消能板具有多向形变能力,并且因为圆孔无夹角,可使消能板的韧性和回复性达到更佳效果,避免应力集中产生的较强的破坏力。
本实用新型支撑肋的侧边长度与所述消能板的底端长边的长度相等,可以使消能板结构更为稳定,有效避免因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从而可有效避免消能板的失效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强、塑性大,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建筑结构框架中,通过消能板组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并且可有效避免因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发生相对水平位移时产生失效的问题,可增强建筑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与建筑结构框架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消能板,4、支撑肋,5、上框架梁,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和消能板3,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均为矩形平板,且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的尺寸相同。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均水平放置,且上连接板1放置于下连接板2的正上方,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消能板3,消能板3的板面与上连接板1的底面垂直,且消能板3的板面与上连接板1底面的短边平行。任意两个相邻的消能板3之间的距离相等,消能板3的数量根据实际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用途和建筑结构所处的地形板块而定。消能板3的顶端与上连接板1的底面焊接为一体,消能板3的底端与下连接板2的顶面焊接为一体。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消能板3为矩形软钢板,在消能板3的中心开有大孔径的圆孔,可使消能板3具有多向形变能力,并且因为圆孔无夹角,可使消能板3的韧性和回复性达到更佳效果。消能板3的底端长边与下连接板2顶面接触处均焊接有支撑肋4,即消能板3与下连接板2顶面相交部分的长边上均焊接有支撑肋4。支撑肋4为三棱柱,支撑肋4在与消能板3板面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支撑肋4侧边的长度与消能板3的底端长边的长度相等。支撑肋4的长边和消能板3底端的长边的长度均小于或者等于下连接板2底面短边的长度。支撑肋4的一个直角侧面与消能板3的下部接触且焊接为一体,支撑肋4的另一个直角侧面与下连接板2的顶面接触且焊接为一体。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框架的消能减震方面,安装在建筑结构框架中的上框架梁5与支撑架6之间,上连接板1顶端与上框架梁5的底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2底端与支撑架6的底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发生地震时,可通过消能板3的形变来消耗地震能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所带来的影响。
Claims (3)
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均水平放置,所述上连接板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板正上方,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消能板,每个所述消能板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面连接,所述消能板的底端与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面连接;所述消能板的底端长边与所述下连接板顶面接触处均设置有支撑肋;所述消能板为中心开有圆孔的矩形软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肋为三棱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肋的侧边长度与所述消能板的底端长边的长度相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23038.2U CN204609036U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23038.2U CN204609036U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09036U true CN204609036U (zh) | 2015-09-02 |
Family
ID=5396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2303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9036U (zh) | 2015-05-19 | 2015-05-19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0903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2282A (zh) * | 2017-05-27 | 2018-12-0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分阶段屈服减震软钢阻尼器 |
CN109853772A (zh) * | 2019-04-09 | 2019-06-07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自复位软钢阻尼器 |
-
2015
- 2015-05-19 CN CN201520323038.2U patent/CN2046090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2282A (zh) * | 2017-05-27 | 2018-12-0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分阶段屈服减震软钢阻尼器 |
CN109853772A (zh) * | 2019-04-09 | 2019-06-07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自复位软钢阻尼器 |
CN109853772B (zh) * | 2019-04-09 | 2023-09-22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自复位软钢阻尼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13506B (zh) | 加劲肋防屈曲钢板抗震墙 | |
CN103711226B (zh) | 半刚性耗能装置加固木结构榫卯节点 | |
CN203008225U (zh) | 用粘碳纤维布形式加固的横梁 | |
CN109457840B (zh) | 预制装配式耗能剪力墙-柱水平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297941A (zh) | 一种可调节的开孔钢板阻尼墙 | |
CN103437460A (zh) | 内嵌钢框架混凝土防爆墙 | |
CN102251602A (zh) | 剪切型开孔软钢建筑结构抗震阻尼器 | |
CN103938748B (zh) | 一种具有双屈服点的一字型耗能内芯防屈曲支撑构件 | |
CN107190848B (zh) | 一种装配式钢木混合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008231U (zh) | 用粘钢形式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横梁 | |
CN204609036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避震消能装置 | |
CN201165713Y (zh) | 钢板剪切型消能连接器 | |
CN202969618U (zh) | 波纹钢板阻尼器 | |
CN205688782U (zh) | 一种悬挂式脚手架的转角钢梁安装结构 | |
CN204266410U (zh) | 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加强钢板耗能墙 | |
CN203403558U (zh) | 剪力墙 | |
CN210238788U (zh) |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CN202969624U (zh) | 一种开缝剪切型建筑结构软钢阻尼器 | |
CN104652644A (zh) | 连梁耗能装置 | |
CN202370119U (zh) | 钢板混凝土连梁 | |
CN204343318U (zh) | 一种新型的塔式起重机钢平台基础 | |
CN203821630U (zh) | 两边连接的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 | |
CN208934252U (zh) | 一种钢木组合梁结构 | |
CN102191822A (zh) | 剪切型并联软钢建筑结构抗震阻尼器 | |
CN202899398U (zh) | 穿钢砖及墙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