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6041U -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6041U
CN204596041U CN201520313277.XU CN201520313277U CN204596041U CN 204596041 U CN204596041 U CN 204596041U CN 201520313277 U CN201520313277 U CN 201520313277U CN 204596041 U CN204596041 U CN 204596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triode
ground connec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32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帆云
邹麟
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203132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6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6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60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信号接收部分;信号发射部分电路主要由NE555集成电路、发射端RF和5个三极管组成,5个三极管分别为Q1、Q2、Q3、Q4和Q5;信号接收部分电路主要由接收发射端RF信号的接收端RF32,三极管Q11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本实用新型传感灵敏度高,误判性低,采用太阳能与充电电池双电源供电,无需频繁更换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报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大部分人选择到城市工作,城市化的脚步日益加快,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鱼龙混杂,城市治安问题也日渐突出。各种入室盗窃更是防不胜防,大部分人的财产损失都难以追回。
目前市场上报警器结构复杂,成本高,销售价格昂贵,对一些小型商铺、独立办公室来说不太适合。市面上汽车车载报警器,电瓶车报警器只能在事发地点发出报警声。大多数情况下,车主不能在远距离听到报警声,也不能及时做出反应。遥控器需要独立制作,不便于携带。若仅采用充电电池供电,又需频繁更换充电电池。
若是能提供一种报警器,当盗贼实施盗窃时,用户虽在较远处并不了解现场细节,但只要知道此时有盗窃行为,就可以在不惊动盗贼的情况下,尽快做出反应令其终止盗窃行为,那么,将会挽回更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感灵敏度高,误判性低,采用太阳能与充电电池双电源供电,将盗情在盗贼未知的情况下实时传输到1Km范围内接收端,发出警报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信号接收部分;
信号发射部分电路为:主要由NE555集成电路、发射端RF和5个三极管组成,5个三极管分别为Q1、Q2、Q3、Q4和Q5;
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通过压电式陶瓷片开关S1接发射电源,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12、R15、电容C8串联支路,还接有电阻R1、电容C12串联支路,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4接在电阻R1与电容C12之间,引脚7接在电阻R12与电阻R15之间,引脚6接在电阻R15与电容C8之间,引脚2通过电阻R14接到三极管Q5基极;
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基极通过电容C1接三极管Q5发射极,还依次通过电阻R2、电容C3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3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4接地;
所述三极管Q1基极通过电阻R5接发射电源,通过电容C4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5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容C7接到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电阻R6接地,还依次通过电容C6、电感L1接发射电源;
所述三极管Q4基极通过电阻R7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阻R8接地,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还通过电容C11接三极管Q2基极;
所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9接发射电源,所述电容C9并联有电感L2,所述电感L2依次通过电容C10、电阻R11接地,所述发射端RF接到电容C10与电阻R11之间;
信号接收部分电路为:主要由接收发射端RF信号的接收端RF32,三极管Q11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
接收端RF32通过电容C31、可变电容C34接地,所述可变电容C34并联有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组成的串联支路,所述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结点通过电容C33、电阻R31、电阻R33接接收电源;所述三极管Q11基极接电容C33与电阻C31结点,集电极通过电感L31接接收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32接地,发射极还通过电容C37、电容C38、可变电容C36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通过电容C32接到扬声器XLV1。
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2,在所述接收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35。
所述发射电源为6.0V,接收电源为1.5V。
所述发射电源为电池与太阳能相结合供电。
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与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充电电池和太阳能双电源供电,无须经常更换充电电池。
2)采用压电式陶瓷片作为开关,反应迅速。
3)发射部分的发射频率在90MHz左右,接收端构造简单,LC谐振回路的电容值与电感值均可调,这样给用户较大的调节空间,使接收固有频率与发射频率谐振,以达到最好的接收效果。
4)接收部分电路元件数量少,易于集成或将其制作在PCB板上。
5)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以及报警部分工作电压均不超过10V,无用电安全隐患和火灾隐患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发射部分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接收部分电路图。
NE555集成电路各引脚含义:引脚1-GND;引脚2-TRI;引脚3-OUT;引脚4-RST;引脚5-CON;引脚6-THR;引脚7-DIS;引脚8-VCC。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由供电部分、振动检测部分、无线发射部分与无线接收报警部分构成。振动检测部分主要由压电式陶瓷片作为传感器实现,当盗贼接触到装置表面时会引发振动,同时压电式陶瓷片工作,无线发射部分(由NE555信号发生器与发射器组成)电路导通,并将振动产生的音调变化的报警声信号通过高频载波由天线发射出去。无线接收报警部分在1Km左右范围内可接收到对应频率的信号,通过检波、功率放大之后立即发出声光,给人以警示。
发射部分通过充电电池和太阳能双电源供电,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太阳能优先供电,不需要频繁更换充电电池,整个发射部分以及电源置于金属壳内的,盗贼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破坏。现在智能客户终端逐渐普遍,几乎实现了人手一个智能终端,一方面我们考虑将接收部分单独置于特制的盒内,作为独立的报警接收端,这适合于办公室或工厂用于监测外界的防盗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监控自行车,摩托车或其他物品放防盗情况,由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等客户端具有接收信号的天线和扬声器,可将接收电路内置于智能设备内,一旦出现盗情,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报警也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实用新型可以对自行车、摩托车、办公室或工厂等日常环境中发生的盗窃行为做出敏锐的报警反应,以便用户或警方在盗贼未知其已被发现而逃离之前将其抓获。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信号接收部分。
信号发射部分电路为:主要由NE555集成电路、发射端RF和5个三极管组成,5个三极管分别为Q1、Q2、Q3、Q4和Q5;
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通过压电式陶瓷片开关S1接发射电源,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12、R15、电容C8串联支路,还接有电阻R1、电容C12串联支路,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4接在电阻R1与电容C12之间,引脚7接在电阻R12与电阻R15之间,引脚6接在电阻R15与电容C8之间,引脚2通过电阻R14接到三极管Q5基极;
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基极通过电容C1接三极管Q5发射极,还依次通过电阻R2、电容C3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3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4接地;
所述三极管Q1基极通过电阻R5接发射电源,通过电容C4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5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容C7接到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电阻R6接地,还依次通过电容C6、电感L1接发射电源;
所述三极管Q4基极通过电阻R7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阻R8接地,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还通过电容C11接三极管Q2基极;
所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9接发射电源,所述电容C9并联有电感L2,所述电感L2依次通过电容C10、电阻R11接地,所述发射端RF接到电容C10与电阻R11之间。
信号接收部分电路为:主要由接收发射端RF信号的接收端RF32,三极管Q11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
接收端RF32通过电容C31、可变电容C34接地,所述可变电容C34并联有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组成的串联支路,所述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结点通过电容C33、电阻R31、电阻R33接接收电源;所述三极管Q11基极接电容C33与电阻R31结点,集电极通过电感L31接接收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32接地,发射极还通过电容C37、电容C38、可变电容C36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通过电容C32接到扬声器XLV1。
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2,在所述接收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35。
所述发射电源为6.0V,接收电源为1.5V。
所述发射电源为电池与太阳能相结合供电。
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与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
如图1所示,6V电源VCC由充电电池与太阳能并联供电,图中S1为压电式陶瓷片开关,一旦盗情发生,产生振动,NE555振荡电路与6V电源VCC连通,开始产生振荡,此振荡信号电压时高时低,被接收电路解调后可实现LED等闪烁,使扬声器发出音调变化的报警声。此信号通过三极管Q5放大后从发射极输出作为需要被调制的输入信号,C1为隔直电容,它使三极管Q3工作在放大区,三极管Q3的输出信号从集电极输出经隔直电容C3后作为三极管Q1的输入,最后经过Q4、Q2功率放大后由发射端RF(天线)向外辐射,实现NE555振荡信号调制于约90M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电磁场辐射到空间。
如图2所示,发射部分辐射出的电磁场被接收端RF32(天线)捕捉,事先调节好电容C33,电感L34、L35,使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与发射频率相同,便可得到谐振后的NE555振荡信号。谐振后的NE555振荡信号经过三极管Q11功率放大后由集电极输出,与电源VCC1.5V叠加供给LED1、LED2和扬声器,由于接收到的是NE555振荡信号,电压时高时低,便可实现LED1、LED2时亮时暗而扬声器音调时高时低的报警功能。
图1所示的发射部分内置于材质较硬的金属壳内,并将电路的天线RF与金属壳软铁链相连,利于电磁波的发射,减少电磁屏蔽的可能性。图2所示的接收部分可单独置于壳内,也可以将电路制成芯片或PCB板内遥控器,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实现随时随地检测盗情。
NE555振荡电路与发射电路均采用6V直流电源供电,一旦盗情发生,会引起振动。压电式陶瓷片使电路接通,NE555产生震荡信号并输入高频载波电路,以事先由LC电路匹配好的固有频率的f0,发射出去。与此同时工作在待命状态的接收部分,由于其LC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也为f0,所以接收天线接收到发射端的频率为f0的信号时,电路立即发生谐振,并将发射端发来的微弱信号通过放大,解调,功率放大之后使扬声器发出报警声。
由于发射端是将NE555的振荡信号调制于载波上,所以在接收端解调后,扬声器可以发出音调变化的报警声,同时LED灯闪烁,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警示,大大提高引起用户或警方注意的几率。LED在处于待命状态时,与1.5V直流电源相连,未达到工作电压,不闪烁。当有信号输入时,解调后的信号叠加于电源电压1.5V上,总电压超过3V,LED灯亮起。由于是NE555产生的振荡信号,所以总电压时而高于3V时而低于3V,从而实现LED灯的闪烁,在视觉上给人警示。

Claims (5)

1.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信号接收部分;
信号发射部分电路为:主要由NE555集成电路、发射端RF和5个三极管组成,5个三极管分别为Q1、Q2、Q3、Q4和Q5;
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8通过压电式陶瓷片开关S1接发射电源,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12、R15、电容C8串联支路,还接有电阻R1、电容C12串联支路,所述NE555集成电路的引脚4接在电阻R1与电容C12之间,引脚7接在电阻R12与电阻R15之间,引脚6接在电阻R15与电容C8之间,引脚2通过电阻R14接到三极管Q5基极;
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基极通过电容C1接三极管Q5发射极,还依次通过电阻R2、电容C3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3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4接地;
所述三极管Q1基极通过电阻R5接发射电源,通过电容C4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5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容C7接到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电阻R6接地,还依次通过电容C6、电感L1接发射电源;
所述三极管Q4基极通过电阻R7接发射电源,还通过电阻R8接地,集电极接发射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还通过电容C11接三极管Q2基极;
所述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集电极通过电容C9接发射电源,所述电容C9并联有电感L2,所述电感L2依次通过电容C10、电阻R11接地,所述发射端RF接到电容C10与电阻R11之间;
信号接收部分电路为:主要由接收发射端RF信号的接收端RF32,三极管Q11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
接收端RF32通过电容C31、可变电容C34接地,所述可变电容C34并联有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组成的串联支路,所述可变电感L34与可变电感L35结点通过电容C33、电阻R31、电阻R33接接收电源;所述三极管Q11基极接电容C33与电阻R31结点,集电极通过电感L31接接收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32接地,发射极还通过电容C37、电容C38、可变电容C36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电阻R31与电阻R33的结点通过电容C32接到扬声器XLV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2,在所述接收电源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源为6.0V,接收电源为1.5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源为电池与太阳能相结合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与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
CN201520313277.XU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6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3277.XU CN204596041U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3277.XU CN204596041U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6041U true CN204596041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327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6041U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6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5383U (zh) 蓝牙防丢报警器
CN204596041U (zh) 一种无线收发防盗报警装置
CN204229586U (zh)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儿童防丢装置
CN201051284Y (zh) 随身物品防丢防盗报警器
CN202472860U (zh) 随行幼儿及物品防丢失提醒报警装置
CN205302583U (zh) 简易式防丢器
CN201914359U (zh) 一种实用多功能报警装置
CN203134047U (zh) 一种新型防盗模块
CN202033882U (zh) 一种无线监控报警器
CN201829044U (zh) 一种射频遥控器
CN201742447U (zh) 一种防盗手机及追踪器
CN202854992U (zh) 具有遥控功能的声光报警警示装置
CN204695472U (zh) 一种隐蔽式保险柜远程报警器
CN206162664U (zh) 流动人口管理装置
CN201278206Y (zh) 一种新型电子防丢器
CN203520542U (zh) 防盗报警器
CN202425811U (zh) 无线智能拎包防盗仪
CN201773471U (zh) 防盗报警器
CN206946664U (zh) 一种蓝牙防丢系统
CN208156838U (zh) 防丢器
CN205963240U (zh)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203250361U (zh) 一种声音采集报警模块
CN2129437Y (zh) 携物防失防盗报警器
CN201757927U (zh) 随身物品防丢小挂链
CN205679763U (zh) 检测距离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