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897U -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897U
CN204595897U CN201520252720.7U CN201520252720U CN204595897U CN 204595897 U CN204595897 U CN 204595897U CN 201520252720 U CN201520252720 U CN 201520252720U CN 204595897 U CN204595897 U CN 204595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bag
sewing
dye
sealing line
dy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527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守杰
张文雨
张雨尧
许文才
李文博
罗世永
刘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de Rui Feng Of Chinese Pack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de Rui Feng Of Chinese Pack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de Rui Feng Of Chinese Pack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de Rui Feng Of Chinese Pack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527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8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缝纫封口机,在缝纫封口机上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缝纫封口线染色的染料盒,该染料盒通过染料盒隔板将其分为染料盒前区和染料盒后区前后两个区,在所述染料盒前区内盛装有中性活性染料溶液,染料盒后区盛装有碱性活性染料溶液,缝纫封口线通过染料盒后成为染色湿线,封口后在包装袋上线通过的位置染色,拆线后留下不可清除的染色斑点。利用染色后的缝纫封口线对包装袋进行封口后,在包装袋边角栓一个一次开启即毁,且表面印有一一对应的溯源编码和序列号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借助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实现包装袋非正常开启可鉴别和包装袋整个生命周期追踪溯源。

Description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防伪防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背景技术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包装后为防止更换包装内容,以次充好或以假充好或掺入假冒伪劣商品,需要实现将商品包装后,拆开后留下包装被打开过的痕迹或信息,即所谓防拆封口。
塑料编织袋和棉麻袋是用量最多的商品包装容器之一,在本申请中统称为包装袋。包装物也常是低值商品,只能采用低成本的防拆封口技术。目前现有的塑料编织袋和棉麻袋有:(1)采用带有编码的标签。将该标签在封口时用编织袋或棉麻袋缝纫机缝在包装袋内或包装袋外,在封口过程中在标签上留下一排缝纫线穿过的孔洞。如果将包装非正常开启,再次缝纫封口,则会在标签表面留下第二排缝纫线穿过的孔洞,表明该包装经过两次缝纫封口。这种包装袋存在至少两种漏洞,一是二次缝纫封口时,使用一个新的标签;二是标签是纸质或塑料膜,有较好的挺度,人工仔细对位,可以让二次缝纫封口时,缝纫线穿过第一次封口留下的孔洞。(2)激光防伪包装封口线。在编织袋或棉麻袋用的封口线中加入带有激光全息图文的塑料丝,形成激光防伪封口线,把激光全息、荧光油墨融入捻线工艺。激光防伪封口线满足身份惟一性要求,一次性使用,拆开后不能再次使用。缝在编制袋上的封口线一般长出几英寸,客户用肉眼可观察到封口线中有一根彩虹光泽的激光全息图文的塑料丝,捻开后,在长短波紫外灯下分别发出红色和黄色荧光,在40倍显微镜下可看到高度微缩(字高0.15mm)的厂商信息。该方法有一定的防拆功能,但同样存在漏洞。如果将棉麻袋或编织袋打开,更换包装内容后,再用同样的缝纫线封口,则无法鉴别该包装袋是否被拆开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能够较好地鉴别包装袋是否有被拆开过的痕迹的装置,该装置为缝纫封口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工该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该缝纫封口线封口的包装袋。
一种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包括:缝纫封口机,在缝纫封口机上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缝纫封口线染色的染料盒,该染料盒通过染料盒隔板将其分为染料盒前区和染料盒后区前后两个区;
在所述染料盒前区内盛装有中性活性染料溶液,染料盒后区盛装有碱性活性染料溶液,缝纫封口线先后通过中性活性染料溶液和碱性活性染料溶液将其染色。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拆包装袋的封口线的加工装置,在染料盒前区染料盒后区内分别放置有吸收染料的海绵或棉花。
一种缝纫封口线,利用如上所述加工装置进行染色的。
一种防拆包装袋,该包装袋的封口采用如上所述的缝纫封口线进行封口的。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拆包装袋,该包装袋的边角捆扎有塑料捆扎带标签,塑料捆扎带标签包括:平面头部、用于固定的母扣、尾部带卡扣的拉舌,将拉舌插入母扣后一次开启即毁;所述平面头部上印刷有序列号、溯源编码、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表、公司名称;其中溯源编码和序列号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纫封口线加工装置,可以有效地对缝纫封口线进行染色,利用染色后的缝纫封口线对包装袋进行封口后,利用该缝纫封口线可以较好地鉴别包装袋是否被拆开过,从而提高了包装袋防伪防拆的几率。另外,该包装袋和内装商品信息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记录该包装袋的封口次数,塑料捆扎带标签编码更替信息,实现了该包装袋物流信息全程监控,做到包装袋内商品生命周期中包装防拆、商品信息追踪溯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染料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拆包装袋实用塑料捆扎带标签包装完毕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塑料捆扎带标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拆包装袋的封口线的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缝纫封口机,在缝纫封口机上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缝纫封口机上缝纫线染色的活性染料的染料盒,缝纫封口过程中,缝纫线穿过所述染料盒,染料盒内部是活性染料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液态或膏状分散体系,为保证使用方便,内置海绵或棉花,即使染料盒倾斜,也不会导致染料液体洒落在各处污染缝纫封口的工作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染料盒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染料盒通过染料盒隔板12将其分为染料盒前区10和染料盒后区13前后两个区,缝纫封口线9首先进入染料盒前区10,该染料盒前区10中装有中性的活性染料溶液,缝纫封口线9在染料盒前区10中充分润湿,使粘附中性染料的缝纫线长度足够标记包装袋的长度,然后缝纫封口线9进入染料盒中的染料盒后区13,在染料盒后区13中装有PH值大于或等于11的碱性活性染料溶液,最后缝纫封口线9穿出染料盒,进入包装袋缝纫封口。
缝纫封口线出染料盒后即进入包装袋,缝纫封口后,缝纫封口线上的活性染料在包装袋的棉麻纤维反应结合,固化,牢固附着在包装袋缝纫线穿过的孔周围,当拆开包装袋封口,则会在包装袋穿线位置留下染料着色的痕迹,从而会使拆开封口后留下痕迹,近而实现了防拆的目的。
所述活性染料的活性是指与编织袋的材质(譬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尼龙或聚苯乙烯、棉麻袋的棉麻纤维)在干燥过程中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固化后,用水、碱、酸和汽油、酒精、乙酸乙酯等强溶剂也无法洗除。即使可以洗除,液态清洗包装袋的封口位置,也会在包装袋封口处留下清洗过的痕迹。
如果将包装袋封口拆开后,更换内包装物,再将包装袋有染色孔的部分剪掉,然后再次用缝纫机缝纫封口,虽然只留下一排染色孔或染色点,外观和未曾开启过的包装外观一样,但棉包装袋变短、包装袋口部与普通的包装袋口部会有明显不同的痕迹,从而达到防拆的目的。
当商品包装缝纫封口后,再非正常开启,将内装商品取出,掺入假冒伪劣商品,再用其它包装袋缝纫封口,以及直接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用其它包装袋按照本申请的封口缝纫方法封口,则可不留痕迹,为了杜绝这种可能的漏洞,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拆包装袋,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拆包装袋实用塑料捆扎带标签包装完毕后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装袋8的边角捆扎有塑料捆扎带标签,该塑料捆扎带标签包括:平面头部3,在所述平面头部3的一端固定有母扣1,所述母扣1将尾部拉舌7插入母扣1后只能向前抽而不能向后抽出,塑料捆扎带在包装袋栓上后只有破坏该塑料捆扎带后才能取下,塑料捆扎袋的平面头部印刷有序列号2,溯源编码4,商品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表5,公司名称6,其中溯源编码4和序列号2一一对应。该塑料捆扎带标签俗称“勒死狗”或“老鼠尾巴”;图3为塑料捆扎带标签示意图,在塑料捆扎带标签的平面头部2喷印有标明该单个包装袋的标识,包括一个序列号4,一个溯源编码2、商品信息表5和公司名称6。序列号是一个由26个大小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0-9以及大小写希腊字母随机组成的序列号编码。每单个塑料捆扎带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同时,选择性的喷印用于溯源的二维码或印刷网点点阵编码,或直接用塑料捆扎带捆扎一个近场通讯标签或射频识别标签,统称为溯源编码。
在包装袋中放入被包装商品,用经过活性染料浸泡的缝纫封口线封口,将塑料捆扎带标签栓在包装袋的边角位置,如此,如果更换另一个包装袋,原包装袋上的塑料捆扎带无法取下后再捆扎在新的包装袋上,而塑料捆扎带上有唯一序列号,如果使用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则该捆扎带的序列号编码信息与原录入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的信息不一致,而留下痕迹,这样就杜绝了使用另一个包装袋包装假冒伪劣商品。
被包装商品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交易时需要开包验货;对于有些行业,允许包装袋二次或多次使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多次密封包装袋,再次用缝纫线密封后,需要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袋,新的塑料捆扎带具有一个新的溯源编码,新旧塑料捆扎带的溯源编码信息用手机或互联网计算机远程上传至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包括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或第几次使用的信息。第二次使用棉麻袋或编织袋时,不准剪裁包装袋的口部,缝纫位置与第一次封口的缝纫位置间隔一定距离,更靠近袋的中心位置进行第二次缝纫封口,在验证包装是否非正常开启时,需要同时查看袋子表面的标记和留下的染色孔的排数是否相符,第三次使用包装袋,同样不准剪裁包装袋的口部,缝纫位置与第二次封口的缝纫位置间隔一定距离,更靠近袋的中心位置进行第三次缝纫封口,同时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将塑料捆扎带标签更替信息以及此次封口信息远程上传至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以此类推。
验证,拆开封口前,用手机或专用机具识读塑料捆扎带上的溯源编码,在手机或专用机具中获得溯源信息,溯源信息中除了内装商品的相关信息外,还有一个指明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的信息以及序列号信息,比对包装袋封口次数是否和包装袋口部留下的染色孔排数相符以及溯源信息中的序列号是否和标签上可见的序列号相符,如果不符合,则内包装物存疑。再仔细观察棉麻袋或编织袋口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如果有,则内包装物存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用的缝纫封口机上加装一个染料盒、同时在包装袋上捆扎一个塑料捆扎带标签,借助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即可实现包装袋封口再开启时验证是否留下痕迹,从而实现防非正常开启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很方便的与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实现商品信息溯源和该单个包装物流信息溯源,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防拆功能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袋为棉麻袋或塑料编织袋。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内装活性染料的染料盒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封口缝纫线9,染料盒11,染料盒隔板12,染料盒隔板12将染料盒分成前后两个区,分别为染料盒前区10,染料盒后区13。
如上所述的防拆包装袋,该包装袋和内装商品信息由专门的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管理,用手机或专用机具识读包装袋边角塑料捆扎带平面头部上的溯源编码;比对溯源信息中指明的包装袋封口次数和包装袋口部遗留染色孔排数是否相符;同时比对溯源信息中的的序列号是否和塑料捆扎带上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否则包装袋是否被非正常开启存疑。
如上所述的防拆包装袋,在流通过程中,正常开启验货后,需要再次封口;同样用本实用新型的染料盒染色封口线封口,封口位置比前次封口的位置更靠近编制袋的中心位置,在包装袋上留下前次封口的染色孔或称为染色斑点,在本实用新型中统称为染色孔,还需要更换一个新塑料捆扎带,新的塑料捆扎带表面有一个新的溯源编码和对应的序列号,用手机和互联网电脑远程上传此次开启封口的信息,包括新旧标签的更替和封口次数增加一次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包装袋防拆溯源应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塑料捆扎带标签,所述塑料捆扎带标签一次开启即毁,标签表面印刷有溯源编码,以及与溯源编码一一对应的序列号;
步骤二、建立所包装商品的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在包装袋中装入商品,用染色缝纫线密封包装袋开口,同时将塑料捆扎带栓在包装袋边角位置,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录入标签信息、被包装商品信息、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的信息;
步骤三、正常交易过程中开启包装袋前,用手机或专用机具识读塑料捆扎带标签表面溯源编码,比对溯源信息中回溯的封口次数是否与包装袋留下的染色孔排数是否相符,溯源信息中的序列号是否与塑料捆扎带上的序列号一致,判别该包装袋是否被非正常开启;验证所包装商品后,用染色缝纫线封口,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上传或录入该次交易信息、封口次数增加一次以及标签更替信息;
步骤四、最终用户验证,用手机或专用机具识读标签表面溯源编码,比对溯源信息中回溯的封口次数是否与包装袋留下的染色孔排数是否相符,溯源信息中的序列号是否与塑料捆扎带上的序列号一致,判别该包装袋是否被非正常开启。
进一步地,印刷在塑料捆扎带表面的溯源编码为二维码、或印刷网点点阵编码、或字符串编码、或近场通讯(NFC)标签或射频识别(RFID)标签。溯源编码和塑料捆扎带标签的序列号,一一对应,且存储于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存储有所包装商品的信息,所述所包装商品的信息包括标签信息、所包装商品的信息以及物流交易信息。通过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手机或专用机具的应用软件,进行商品信息和包装袋物流信息的储存、修改和信息溯源。
实施例1
用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编织袋,装入商品后,用带有黄色活性染料盒的编织袋缝纫封口机封口。
如图3所示,塑料捆扎带标签平面头部喷印有溯源编码和序列号,以及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生产厂商名称。将塑料捆扎带捆扎在塑料编织袋的边角上。
用户验证装有商品的编织袋是否非正常开启过,先查看包装是否完整,袋口是否正常完整,然后检查塑料编织袋封口位置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再看包装袋口附近的染色孔或染色的斑点排数是否与包装袋封口次数相符,如果包装不完整或包装袋口有清洗过的痕迹,或有染色孔排数与包装袋封口次数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拆开封口的缝纫线,再次重复前述查验,如无可疑点,则表明该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过。
根据内装商品的价值和其它属性,选择是否与商品溯源或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与400开头电话结合。用户拨通400电话,在电话中输入喷印在塑料捆扎带平面头部的序列号,400电话即会告知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和商品简要溯源信息,用上述方法验证该单个包装袋是否被非正常开启。
实施例2
用第三次使用的麻袋装入商品后,麻袋口部已有两排染色孔,用带有红色活性染料盒的麻袋缝纫封口机在更靠近麻袋中间位置封口。
根据内装商品的价值和其它属性,选择是否与商品溯源或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内装商品为道地药材,“毫白芍”中药材,选择二维码作为溯源编码。
由商品生产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在塑料捆扎带平面头部喷印标明该单个包装的二维码,在二维码的溯源信息中含有该包装袋是第三次封口的信息,以及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将塑料捆扎带捆扎在包装袋的边角上。
用户验证装有商品的编织袋是否非正常开启过,先查看包装是否完整,袋口是否正常完整,然后检查编织袋封口位置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用户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在生产厂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开发的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支持下,可以溯源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以及该商品的信息和该包装的物流信息。
二维码溯源信息储存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信息中可以包含很多信息,包括产地、种子、生长、收割、初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等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当然也包括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以及一个序列号编码,该序列号编码应该与塑料捆扎带下方喷印的序列号编码一致。
根据溯源得到的该包装袋是第几次封口的信息。再看包装袋口附近的染色孔或染色的斑点排数是否与包装袋封口次数相符,如果包装不完整或包装袋口有清洗过的痕迹,或有染色孔排数与包装袋封口次数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比对溯源信息中提供的序列号编码,如果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拆开封口的缝纫线,验货后,再次用染色缝纫线封口,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上传或录入该次交易信息、封口次数增加一次以及标签更替信息;对于多次中间交易的情况,以此类推。
最终用户验证,再次重复前述查验,如无可疑点,则表明该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过。
实施例3
用第二次使用的聚丙烯材质的塑料编织袋装入商品后,包装袋口部已有一排染色孔,用带有蓝色活性染料盒的编织袋缝纫封口机在更靠近包装袋中心位置封口。
根据内装商品的价值和其它属性,选择是否与商品溯源或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内装商品为道地药材,“云南三七”中药材,选择与近场通讯标签(NFC标签)组合使用。
由商品生产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用塑料捆扎带标签直接将一个近场通讯标签(NFC标签)捆扎在包装袋的边角上,或将NFC标签用胶贴装在塑料捆扎带的头部的平面上,在NFC标签的芯片中存有该该包装袋是第几次使用的信息。在塑料捆扎带头部的平面上喷印有被包装商品的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简要信息以及一个标识该包装的唯一序列号。也可以将被包装商品的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简要信息以及序列号编码印刷在封装NFC标签的纸张上。
用户验证装有商品的编织袋是否非正常开启过,先查看包装是否完整,袋口是否正常完整,然后检查编织袋封口位置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用手机的NFC功能或专用机具,读取NFC标签芯片中的信息。核对包装袋口附近的染色孔或染色的斑点排数是否与包装袋封口次数相符,如果包装不完整或包装袋口有清洗过的痕迹,或有染色孔排数与包装袋封口次数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核对读取信息中的序列号是否与塑料捆扎带上可见的序列号或NFC标签封装表面上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拆开封口的缝纫线,中间交易拆开验货后,用染色缝纫线封口,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上传或录入该次交易信息、封口次数增加一次;以及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修改NFC标签对应该包装的信息。对于多次中间交易的情况,以此类推。
最终用户验证,再次重复前述查验,如无可疑点,则表明该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过。
同时,还可以使用NFC标签溯源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储存的有关该包装商品的信息,包括被包装物“云南三七”的产地、种子、生长、收割、初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等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
实施例4
用灰白色帆布袋装入商品后,用带有黑色活性染料盒的缝纫封口机封口。
根据内装商品的价值和其它属性,选择是否与商品溯源或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被包装商品为名贵中药材,选择与射频识别标签(RFID标签)组合使用。
由商品生产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用塑料捆扎带直接将一个射频识别标签(RFID标签)捆扎在包装袋的边角上,或将RFID标签用胶贴装在塑料捆扎带的头部的平面上,在RFID标签的芯片中存有该该包装袋是第几次使用的信息。在塑料捆扎带头部的平面上喷印有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简要信息以及一个标识该包装的唯一序列号编码。或将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简要信息以及序列号编码印刷在封装RFID标签的纸张上,然后贴装在塑料捆扎带头部的平面上。
用户验证装有商品的编织袋是否非正常开启过,先查看包装是否完整,袋口是否正常完整,然后检查编织袋封口位置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用专用机具,读取RFID标签芯片中的信息。核对包装袋口附近的染色孔或染色的斑点排数是否与包装袋封口次数相符,如果包装不完整或包装袋口有清洗过的痕迹,或有染色孔排数与包装袋封口次数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核对读取信息中的序列号是否与塑料捆扎带上可见的序列号或喷在RFID标签封装表面上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如果有中间正常交易,拆开封口的缝纫线,验货后,用染色缝纫线封口,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上传或录入该次交易信息、封口次数增加一次以及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修改RFID标签对应的该包装的信息;对于多次中间交易的情况,以此类推。
最终用户验证,再次重复前述查验,如无可疑点,则表明该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过。同时,还可以使用RFID标签溯源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储存的有关该包装商品的信息,包括被包装物的产地、种子、生长、收割、初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等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
实施例5
用尼龙编织袋装入商品后,用带有红色活性染料盒的麻袋缝纫封口机封口。
根据内装商品的价值和其它属性,选择是否与商品溯源或其它防伪技术组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被包装商品为中药材,选择与印刷网点点阵编码组合使用。
“印刷网点点阵编码”可以隐藏在图文中,由商品生产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在塑料捆扎带平面头部喷印隐藏有印刷网点点阵编码的图文,在该图文中隐藏的“印刷网点点阵编码”具有类似于二维码的功能,可以溯源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储存的该包装袋是第几次使用的信息和其它商品信息。同时在塑料捆扎带的头部喷印序列号编码以及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流通等级、加工方式、日期、重量等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将塑料捆扎带捆扎在包装袋的边角上。
用户验证装有商品的编织袋是否非正常开启过,先查看包装是否完整,袋口是否正常完整,然后检查编织袋封口位置是否有液体浸泡或清洗过的痕迹。用户用手机下载安装一个“网屏慧眼行”的应用软件,扫描读取隐藏在图文中的“印刷网点点阵编码”,在生产厂商或购买商或第三方开发的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支持下,可以溯源该商品的信息和该包装的物流信息。
“印刷网点点阵编码”溯源信息储存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信息中可以包含很多信息,包括产地、种子、生长、收割、初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等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当然也包括该包装袋是第几次使用以及一个序列号编码,该序列号编码应该与塑料捆扎带下方喷印的序列号编码一致。
根据溯源得到的该包装袋是第几次使用的信息。再看包装袋口附近的染色孔或染色的斑点排数是否与包装袋封口次数相符,如果包装不完整或包装袋口有清洗过的痕迹,或有染色孔排数与包装袋封口次数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比对溯源信息中提供的序列号编码,如果不相符,则包装有可能被非正常开启过。如果有中间正常交易,拆开封口的缝纫线,验货后,用染色缝纫线封口,更换一个新的塑料捆扎带标签,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上传或录入该次交易信息、封口次数增加一次以及标签更替信息;对于多次中间交易的情况,以此类推。
最终用户验证,再次重复前述查验,如无可疑点,则表明该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过。
综合以上的实施例,本申请通过在普通的棉麻袋和塑料编织袋用缝纫封口机上加装一个装有活性染料的染料盒,缝纫线经过染料盒浸润带出活性染料对棉麻袋和塑料编织袋缝纫线穿过的地方染色,形成拆开后即在包装袋上留下难以清除的染色点,实现棉麻袋和塑料编织袋开启即留下痕迹,结合塑料捆扎带一次性使用的特点防止更换包装袋,两种技术措施协同作用,形成判别包装是否被非正常开启的验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缝纫封口机,在缝纫封口机上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缝纫封口线染色的染料盒,该染料盒通过染料盒隔板(12)将其分为染料盒前区(10)和染料盒后区(13)前后两个区;
在所述染料盒前区(10)内盛装有中性活性染料溶液,染料盒后区(13)盛装有碱性活性染料溶液,缝纫封口线先后通过中性活性染料溶液和碱性活性染料溶液将其染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包装袋的封口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染料盒前区(10)染料盒后区(13)内分别放置有吸收染料的海绵或棉花。
3.一种缝纫封口线,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装置进行染色的。
4.一种防拆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的封口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封口线进行封口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拆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的边角捆扎有塑料捆扎带标签,塑料捆扎带标签包括:平面头部(3)、用于固定的母扣(1)、尾部带卡扣的拉舌(7),将拉舌(7)插入母扣(1)后一次开启即毁;所述平面头部(3)上印刷有序列号(2)、溯源编码(4)、被包装商品简要信息表(5)、公司名称(6);其中溯源编码和序列号一一对应。
CN201520252720.7U 2015-04-23 2015-04-23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5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2720.7U CN204595897U (zh) 2015-04-23 2015-04-23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2720.7U CN204595897U (zh) 2015-04-23 2015-04-23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897U true CN204595897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527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5897U (zh) 2015-04-23 2015-04-23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5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850A (zh) * 2015-04-23 2015-08-05 汉广瑞丰包装(北京)有限公司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850A (zh) * 2015-04-23 2015-08-05 汉广瑞丰包装(北京)有限公司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0850A (zh)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CN101006458B (zh) 承载至少两个数据存储元件的物品
CN103971248B (zh) 基于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
CN101173577B (zh) 一种锁封方法及其id码电子锁
CN2913227Y (zh) 具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功能的胶帽
CN203372547U (zh) 一种塑料保安袋
CN104834954B (zh) 一种具有拆卸检测功能的无源电子标签
CN204595897U (zh) 缝纫封口线的加工装置、缝纫封口线以及防拆包装袋
CN205931722U (zh) 一种具有防伪防窜货功能的包装袋
CN106395131A (zh) 上盖带旋钮的酒包装盒
KR20130017769A (ko) 상하부 파단구조의 나선식 알에프아이디 용기뚜껑
CN110291015A (zh) 标识和识别原装产品的方法
CN104335255A (zh) 大捆制作系统以及大捆制作方法
CN110040310A (zh) 一种可追溯产品包装方法及装置
CN202828440U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防伪包装瓶
CN209720415U (zh) 一种酒瓶
CN205240259U (zh) 双重防伪瓶盖
CN109410743A (zh)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标签
CN102332103A (zh) 一种锁封
CN206842075U (zh) Rfid防伪瓶盖套标签
CN110395481A (zh) 一种基于puf的可破坏瓶类防伪包装与防伪方法
CN204726877U (zh) 一种二维码防伪包装盒
CN111951663A (zh) 一种服饰类商品用的防伪防盗rfid锁型织标及其加工方法
CN208683437U (zh) 一种循环使用的流通防伪包装袋
CN205881321U (zh) 一种耐用的具有电子标识功能的铅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