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768U -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768U
CN204595768U CN201520321729.9U CN201520321729U CN204595768U CN 204595768 U CN204595768 U CN 204595768U CN 201520321729 U CN201520321729 U CN 201520321729U CN 204595768 U CN204595768 U CN 204595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main frame
support
feeling device
multiple b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17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源浩
肖振中
林水雄
许宏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bb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bb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bb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bb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17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且所述第一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此结构设置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之间的铰接角实现体感器与外部支架固定或直接与外部设备卡接,而且,还能够灵活的调整主机与第一支架臂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和调整主机发光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背景技术
体感器作为最新的一种互动设备,逐渐被应用到智能家电,汽车等不同领域,现有技术下的体感器在进行固定时,因为固定形式单一,因此很难满足多种场合的使用,且无法对体感器的主机发光角度进行灵活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和调整主机发光角度的体感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且所述第一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
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摩擦垫。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臂和所述第二支架臂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270度。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臂和所述主机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负45度小于等于正15度。
其中,所述主机的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轴向设置于主机壳体的下底面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且所述第一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此结构设置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之间的铰接角实现体感器与外部支架固定或直接与外部设备卡接,而且,还能够灵活的调整主机与第一支架臂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和调整主机发光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主机、11.第一固定孔、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二固定孔、15.第三固定孔、16.麦克风固定孔、2.支架、21.第一支架臂、22.第二支架臂、221.固定孔、2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1和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1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2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22,且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相配合的凹槽211,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22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225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主机1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负22度小于等于正8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负22度角是指主机1相对于第一支架臂21向下旋转时的最大调整角度,正8度是指主机1相对于第一支架臂21向上旋转时的最大调整角度;且所述主机1的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轴向设置于主机1壳体的下底面的前端。
此结构设计,能够方便的将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展开一定角度后架设到电视机等外部设备的顶部,或将第二支架臂与第一支架臂上的凹槽相配合后与外部支架,譬如:与相机支架紧固,在于外部设置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种形式的安装,此外,还可以通过主机与第一支架臂之间的铰接,以此实现主机数据采集角度的调整,方便灵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211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摩擦垫,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机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和主机1壳体内的红外投射器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激光投射器发光强度的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头和红外发射头分别与设置在所述主机1壳体内的电控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第二通孔13沿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水平中线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一侧依次水平设置有用于和RGB摄像机和红外感应器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14和第三固定孔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5和第一固定孔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和麦克风相配合的麦克风固定孔16。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1)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2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22),且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相配合的凹槽(211),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1)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摩擦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2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主机(1)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负45度小于等于正1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的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轴向设置于主机(1)壳体的下底面的前端。
CN201520321729.9U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Active CN204595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1729.9U CN204595768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1729.9U CN204595768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768U true CN204595768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1729.9U Active CN204595768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5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36318U (zh) 一种物联网监控摄像头
CN204272250U (zh) 一种自带插头及插座的摄像头
CN204595768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CN204595767U (zh) 一种体感器
CN204906509U (zh) 大视野监控摄像机
CN208572269U (zh) 一种液晶电视及其遥控接收窗导光结构
CN206674131U (zh) 一种手持式dvb‑t信号输入新型数字电视播放器
CN109556097A (zh) 一种感应元件及可调插拔控制接口装置
CN211015874U (zh) 一种直播灯的手机遥控器装置
CN204836657U (zh) 一种支持wifi的led节能吸顶灯
CN209229688U (zh) 一种感应元件及可调插拔控制接口装置
CN206946187U (zh) 照明投影一体机
CN204392631U (zh) 一种具有Wi-fi、红外线通讯和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的智能台灯
CN205584349U (zh) 一种电视控制板及液晶电视
CN207367366U (zh) 遥控装置及遥控显示系统
CN205746411U (zh) 一种led吸顶灯
CN206388971U (zh) 视频连接器
CN109167733A (zh) 一种物联路由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06438795U (zh) 一种全息试衣间
CN211127837U (zh) 一种企业专用多功能无线路由器
CN203325403U (zh) 一种新型led广告机
CN212614328U (zh) 一种新型声光控无线充电照明门花
CN21106188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智能家居的多媒体设备
CN203797458U (zh) 一种led音响台灯
CN209593655U (zh)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wifi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