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1259U -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1259U
CN204581259U CN201420836033.5U CN201420836033U CN204581259U CN 204581259 U CN204581259 U CN 204581259U CN 201420836033 U CN201420836033 U CN 201420836033U CN 204581259 U CN204581259 U CN 204581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ir pressure
microprocesso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60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LANG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LANG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LANG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LANG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360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1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1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1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由主从设备控制充气臂带的气压;在加压时实时监测血压和脉搏,从而找到每个人不同的血压阻断点(在收缩压上加上40mmHg的压力即可以阻断动脉血流);主从设备由锂电池供电,且可以装配在充气臂带上,主从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确保左右臂两个微处理器的同步运作,两边臂带分别由各自的电子泵单独控制互不干涉,从而实现在缺血训练的时候解放双手更可边走边训练;对于训练的过程和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至手机,由手机APP管理,或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专业人员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血管除了主血管外,还有很多侧支血管,在一般状态下,侧支血管是出于休眠状态的。当人体缺血,这些侧支就会被打开确保更多的血液能流到组织,所以其实每个人自身都有抗缺氧的能力。脑中风是脑部缺氧引起的,根据这个原理,临床上有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训练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经过缺血训练,脑组织原有的侧支也会扩张,当主血管阻塞之后,这些侧支血管仍能继续源源不断的为脑组织输送血液,所以脑组织就不易发生缺氧。
传统的缺血预适应训练是利用臂式水银血压计对手臂进行加压,患者像常规测量血压一样穿上充气臂带至手臂,按压充气气囊,将臂带加压至200mmHg(临床上认为200mmHg可以阻断动脉血流),保持5分钟,由于血压计的原理臂带会缓慢放气,所以期间要不断按压气囊确保气压保持在200mmHg,手臂加压至完全缺血后,会在手臂局部产生抗缺血的物质,释放加压带后这些物质会循环到全身,流到大脑时,促进侧支循环效应的产生。但是,臂式水银血压计有以下缺 点:(1)手动按压充气气囊加压,由于血压计自身原理,无法保持常定压力,手一停止加压,压力就下降,只能手动不断补压力,操作强度大;(2)不能两边手臂同时进行训练,每次加压完还要脱下臂带,再换另外一只手加压;(3)统一将气压打到200mmHg,确实可以阻断血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0mmHg的压力过高,带来的不适感太强;(4)每次只能靠患者自己看时间计算训练时间和进度;(5)水银是重金属,水银血压计中的水银和大气连通,常温下即能蒸发到空气中,产生具有剧毒的汞蒸气,长期使用有中毒的风险。
市面上也有自动充气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产品,但其改进仅仅是将手动加压变成电子泵加压,引进了自动定时设置,排除了水银的不安全因素,但其主要思路仍然以血压计为主,每次训练其便利性和使用体验依然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同时,对缺血预适应训练的过程缺少管理及远程在线服务,行业内也没有利用该原理进行物联网应用的研发。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臂式水银血压计和自动充气缺血预适应训练产品的便利性和使用体验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包括第一充气臂带、第二 充气臂带、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第一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第二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两个充气臂带通过自动充气设备自动加压,通过自动泄气设备自动泄压;
主设备内设置有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一充电升压电路、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和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一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一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一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从设备包括内设置有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二充电升压电路、第二微处理器、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微处理器、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微处理器控制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二充 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二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启动主设备和从设备,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发送充气或泄气信号到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再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分别同时控制自动充气设备充气或自动泄气设备泄气,实现左右手臂同时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使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同步加压,泄压。
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所述主设备还包括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和第一智能手环,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手环上,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供电,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从设备还包括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和第二智能手环,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手环上,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供电,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脉搏波信号并反馈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所述主设备上设置有 LCD屏幕,所述LCD屏幕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和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采用锂电池。
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所述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充气设备采用电子泵。
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中,所述第一自动泄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采用泄压阀。
一种物联网系统,其中,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和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内设有APP客户端,所述从设备内设置有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主设备通过第主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各自的缺血预适应训练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由手机APP管理训练数据。
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中,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主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缺血预适应训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手机APP再通过手机网络把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和健康状况来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发送使用建议到手机APP或发送短信到预先绑定好的手机中。
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蓝牙数据传输装置,主设备、从设备与手机蓝牙配对连接。
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WiFi数据传输装置,主设备、从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直接与手机通讯或主设备、从设备通过单机应用,直接把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采用电子泵配合泄压阀的设置,由控制器控制充气臂带的气压;在加压时实时监测血压和脉搏,从而找到每个人不同的血压阻断点(在收缩压上加上40mmHg的压力即可以阻断动脉血流);控制器由锂电池供电,且可以装配在充气臂带上,控制器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确保左右臂两个微处理器的同步运作,两边臂带分别由各自的电子泵单独控制互不干涉,从而实现在缺血训练的时候解放双手更可边走边训练;对于训练的过程和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至手机,由手机APP管理,或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专业人员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物联网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物联网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压处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LCD屏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包括第一充气臂带、第二充气臂带、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第一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第二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两个充气臂带通过自动充气设备自动加压,通过自动泄气设备自动泄压;所述主设备内设置有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一充电升压电路(如图5所示)、第一微处理器(如图6所示)、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如图7所示)和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一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一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一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在收缩压上加上40毫米汞柱压 力可以阻断动脉血流);所述从设备包括内设置有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二充电升压电路(如图5所示)、第二微处理器(如图6所示)、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如图7所示),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微处理器、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微处理器控制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二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二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在收缩压上加上40毫米汞柱压力可以阻断动脉血流);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启动主设备和从设备,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发送充气或泄气信号到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再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分别控制自动充气设备充气或自动泄气设备泄气,实现左右手臂同时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使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同步加压,泄压。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的重量,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和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采用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自动充气设备为电子泵。使用电子泵电动加压,可使臂带内的气压保持稳定,避免手动补充气压的繁复,增加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自动泄气设备为泄压阀。
因为在实际过程中,左右手的脉搏是不一样的,因此设置互相独立的第一充气臂带、第二充气臂带和主设备、从设备,主设备直接附着在第一充气臂带上配合使用,从设备直接附着在第二充气臂带上配合使用,第一充气臂带和主设备、第二充气臂带和从设备可以单独使用,互不干扰,只是在左右双臂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主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同步从设备使主从设备同步工作(同时充气或同时泄气),第一充气臂带由主设备控制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实现自动加压和泄压,第二充气臂带由从设备控制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实现自动加压和泄压,通过第一充气臂带和主设备、第二充气臂带和从设备分别对左右手同时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这样,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根据左右手不同的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实际的动脉血流阻断气压,从而使左右手可以同时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利用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处理器进行分析,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在收缩压上加上40毫米汞柱压力可以阻断动脉血流),通过智能监测血压和脉搏,找到动脉血流阻断气压,让用户在适合的压力下即能实现和200毫米汞柱相同的阻断效果,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
第一微处理器中预设有多种训练模式(本实施例中,一微处理器 中预设有3种训练模式),第二微处理器中预设有单一训练模式:当主设备和从设备配合同时使用时,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发送训练模式信号到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再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主设备和从设备同时启动相同的训练模式,左右手进行相同模式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自动循环加压和放松;当主设备和从设备分别单独使用时,主设备按照自带的训练模式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从设备按照自带的训练模式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主设备和从设备互不干扰。
为了方便使用者在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过程中实时计算训练时间和进度,所述主设备上设置有LCD屏幕(液晶显示器),所述LCD屏幕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如图8所示,是LCD屏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微处理器通过LCD屏幕实时显示训练时间和训练模式,训练进度一目了然。
在给充气臂带缓慢充气的过程中通过在监测气压信号过程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从而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的脉搏波信号容易受人体肌肉运动时产生的干扰信号影响造成误差,如果通过把脉搏波检测电路分离到前臂或手指通过光学的方式测量脉搏波强度可以减少肌肉运动干扰对测量脉搏波的影响,从而改善测量的精度:所述主设备还包括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远心端的组织血流情况,能更精确判断锁止压力)和第一智能手环,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手环上,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 感器供电,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第一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一充气臂带中的气压,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脉搏波信号并反馈到第一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一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在收缩压上加上40毫米汞柱压力可以阻断动脉血流)。所述从设备还包括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远心端的组织血流情况,能更精确判断锁止压力)和第二智能手环,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手环上,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供电,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第二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二充气臂带中的气压,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脉搏波信号并反馈到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二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在收缩压上加上40毫米汞柱压力可以阻断动脉血流)。
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的物联网系统,包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和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内设有APP客户端,所述从设备内设置有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主设备通过第主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各自的缺血预适应训练数据(如心率,疗程时间等)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由手机APP管理训练数据。
为了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缺血预适应训练,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主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缺血预适应训的数据(如心率,疗程时间等)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手机APP再通过手机网络把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和健康状况来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必要时发送使用建议到手机APP或发送短信到预先绑定好的手机中,让使用者能更好的规划他的治疗计划。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蓝牙数据传输装置,采用蓝牙数据采集技术,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将采集到的使用者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频率,压力水平,使用时段等数据),当主设备、从设备与手机蓝牙配对连接时,通过手机应用,将数据传输至手机客户端;手机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连接至管理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会根据使用者之前记录的年龄段,身体状况等资料,结合手机上传的使用数据,根据专业医生建议,给使用者制定新的使用方案,并回传至手机客户端,实现了真正的家庭医疗管理。
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WiFi数据传输装置,主设备、从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直接与手机通讯;主设备、从设备也可以通过单机应用,直接把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的运转过程如下: 把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分别佩戴在左右手的上臂,启动主设备和从设备,主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充气信号同步发送到从设备,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同时启动缓慢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实时监控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内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且进行放大,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把各自的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交给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根据不同气压下,脉搏波的强弱来确定各自的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并且在主设备的LCD屏幕上显示心率数据;左右手的动脉血流阻断气压确定后主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泄气信号同步发送到从设备,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第一泄气装置、第二微处理控制第二泄气装置进行泄气,完全泄气后主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充气信号同步发送到从设备,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启动快速充气到动脉血流阻断气压,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启动快速充气到动脉血流阻断气压;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实时监测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的气压,当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内的气压降至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后通过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控制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充气设备自动进行补气,使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内的气压一直维持在动脉血流阻断气压之上;这样让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内的气压大于动脉血流阻断气压并保持3-5分钟后,主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泄气信号同步发送到从设备,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控制第一泄气装 置和第二泄气装置同时进行泄气;泄气休息5分钟后,主设备同步从设备再一次一起充气到动脉血流阻断压力,并且保持3-5分钟后泄气再休息5分钟,如此重复8个循环完成一个疗程;完成一个疗程后主设备和从设备把本疗程的数据(如心率,疗程时间等)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手机APP再通过手机网络把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和健康状况来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必要时发送使用建议到手机APP或发送短信到预先绑定好的手机中,让使用者能更好的规划治疗。
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摒除了传统水银血压计带来的汞蒸气安全隐患,实现全自动检测血压,利用脉搏波图像法,智能标定锁止压力,免除了人手加压的麻烦及因加压不足导致缺血训练失效或因过度加压导致组织过度挤压引起不适,使用了无线对控方案,根据两手不同的血压水平智能标定两手不同的锁止压力,并且同步启停,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主从设备没有实际的物理连接(只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实现了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上肢可随意调整及自由活动,大大减轻了因局部缺血引起的不适,使用地点不受限制;训练模式可选,设定了三种训练模式,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的耐受能力,选择训练时长;主从设备还可以独立使用,当成对使用时主从设备同步启停,当独立使用时主从设备都具备独立缺血训练的功能。
本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采用电子泵配合泄压阀的设置,由主从设备控制充气臂带的气压;在加压时实时监测血压和脉搏,从而找 到每个人不同的血压阻断点(在收缩压上加上40mmHg的压力即可以阻断动脉血流);主从设备由锂电池供电,且可以装配在充气臂带上,主从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确保左右臂两个微处理器的同步运作,两边臂带分别由各自的电子泵单独控制互不干涉,从而实现在缺血训练的时候解放双手更可边走边训练;对于训练的过程和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至手机,由手机APP管理,或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专业人员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气臂带、第二充气臂带、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第一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第二充气臂带内设置有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两个充气臂带通过自动充气设备自动加压,通过自动泄气设备自动泄压;
主设备内设置有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一充电升压电路、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和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一气压处理电路、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一微处理器控制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一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一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一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一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一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从设备包括内设置有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第二充电升压电路、第二微处理器、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微处理器、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供电,第二气压处理电路、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都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二微处理器控制第二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的自动运行;第二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第二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并且从气压信号中分离出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放大,再把气压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波信号发送至第二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第二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启动主设备和从设备,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发送充气或泄气信号到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再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分别同时控制自动充气设备充气或自动泄气设备泄气,实现左右手臂同时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使第一充气臂带和第二充气臂带同步加压,泄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还包括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和第一智能手环,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手环上,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供电,第一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从设备还包括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和第二智能手环,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手环上,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二充电升压电路为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供电,第二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气压处理电路在充气过程中实时监控充气臂带中的气压,反射式血氧及心率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脉搏波信号并反馈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微处理器根据气压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确定动脉血流阻断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上设置有LCD屏幕,所述LCD屏幕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便携式移动电源和第二便携式移动电源采用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充气设备和第二自动充气设备采用电子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泄气设备和第二自动泄气设备采用泄压阀。
7.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和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内设有APP客户端,所述从设备内设置有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主设备通过第主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各自的缺血预适应训练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由手机APP管理训练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主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从设备通过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把缺血预适应训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同步到手机APP客户端,手机APP再通过手机网络把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和健康状况来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发送使用建议到手机APP或发送短信到预先绑定好的手机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蓝牙数据传输装置,主设备、从设备与手机蓝牙配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接收装置为WiFi数据传输装置,主设备、从设备通过第一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第二无线电发射装置直接与手机通讯或主设备、从设备通过单机应用,直接把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CN201420836033.5U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Active CN204581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6033.5U CN204581259U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6033.5U CN204581259U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1259U true CN204581259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1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6033.5U Active CN204581259U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12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256A (zh) * 2014-12-20 2015-04-22 佛山朗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其物联网应用
CN107007317A (zh) * 2017-03-06 2017-08-04 深圳市捷美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使用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256A (zh) * 2014-12-20 2015-04-22 佛山朗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其物联网应用
CN107007317A (zh) * 2017-03-06 2017-08-04 深圳市捷美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使用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3256B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其物联网应用
JP6513708B2 (ja) モジュール型センサー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を有する調整可能なウェアラブルシステム
JP6004444B2 (ja) 末梢感覚および超感覚代行システム
US20170273574A1 (en) Wearable physiological measuring device
US20190029918A1 (en) Massage machine system, massage machine used therein, and wearabl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sed therein
US10849516B2 (en) Intelligent health strap
CN107405085A (zh) 用于使用耳件进行生命体征监视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79362A (zh) 一种基于无线体域网的运动功能康复监测系统
JP2019505290A (ja) 歩行調整用のシステム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CN101193588A (zh) 连续血压监测的系统
CN111135456A (zh)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穴位手环
US11058349B2 (en) Non-invasive handling of sleep apnea, snoring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US11672544B2 (en) Tourniquet training device
CN104799835A (zh) 一种智能健康腕带
CN204189197U (zh) 基于穿戴式传感器的健康管理系统
EP3685397A2 (en) Compression devices
CN104688204A (zh) 无创传感检测手环
CN204581259U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耐受训练臂带及基于该臂带的物联网系统
CN206026321U (zh) 穿戴式生理量测仪
CN103830885A (zh) 基于生命体征信号的便携式动作指令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5054198U (zh) 一种基于中医把脉、血压和呼吸频率测量的智能诊病手环
CN104288890A (zh) 一种多功能催眠仪
CN204932221U (zh) 一种双传感器心肺复苏按压深度指示系统
US20230165539A1 (en)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anomalous physiologic events indicative of hypovolemic shock of a subject
US20210290482A1 (en) Wearable Focal Vibr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