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0727U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80727U CN204580727U CN201520089479.0U CN201520089479U CN204580727U CN 204580727 U CN204580727 U CN 204580727U CN 201520089479 U CN201520089479 U CN 201520089479U CN 204580727 U CN204580727 U CN 2045807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 teakettle
- aqueduct
- tea baske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包括开水壶及泡茶壶,泡茶壶层叠安装在开水壶顶端,形成上下壶结构,泡茶壶内设置有茶篮,所述的开水壶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连接有导水管将开水泵入泡茶壶内,所述的泡茶壶底部设置有连接座可实现泡茶壶与导水管的对接与分离,所述的茶篮内设置有茶篮管,茶篮管通过其底部的管座与茶篮固定为一整体,管座可对接安装在连接座上实现茶篮管与导水管的连接,茶篮管顶端延伸至茶篮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泡茶壶可层叠安装在开水壶顶端,并可通过导水管与泡茶壶内茶篮管的对接,将开水泵人泡茶壶内冲泡茶叶,在降低茶具占用空间的同时,免除了人工倒水冲泡的环节,使得用户泡茶更为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具体是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背景技术
现在的泡茶壶,只是把茶叶放在茶壶里,用其它加热容器,如开水壶等将烧好水后倒入茶壶里,泡至一定的时间后将茶水和茶叶分离在倒入茶水容器里。因此,用户的桌面上需要摆放多种茶具,不仅占用空间较多,且操作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茶壶结构作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结构方法新颖,能有效提升茶壶利用率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包括开水壶及泡茶壶,泡茶壶层叠安装在开水壶顶端,形成上下壶结构,泡茶壶内设置有茶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水壶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连接有导水管将开水泵入泡茶壶内,所述的泡茶壶底部设置有连接座可实现泡茶壶与导水管的对接与分离,所述的茶篮内设置有茶篮管,茶篮管通过其底部的管座与茶篮固定为一整体,管座可对接安装在连接座上实现茶篮管与导水管的连接,茶篮管顶端延伸至茶篮口设置。
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固定安装在泡茶壶底部中心位置的下阀座及设置在下阀座内的密封球密封圈,及设置在下阀座内的密封球,密封球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常态下密封球卡置在密封球密封圈上,实现密封下阀座的作用。
所述的连接座还包括设置有导水管顶端的风琴密封圈,风琴密封圈圈套设置在导水管顶端外围,当泡茶壶与开水壶对接时,风琴密封圈与下阀座底部对接密封,导水管顶端穿过密封球密封圈插入下阀座内顶起密封球。
所述的下阀座外围还圈套设置有阀体密封圈,管座圈套安装在阀体密封圈外,实现茶篮管与下阀座的密封连接。
所述的管座密封固定安装在茶篮底部,在茶篮底部形成向篮内方向突起的凸台,管座上密封连接茶篮管,所述的茶篮管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球,挡水球封盖茶篮管的出水端,并在茶篮管顶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的导水管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的导水管通过水管座固定安装在开水壶壶底的中心位置,导水管通过水泵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设置在开水壶底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的入水口为设置在开水壶底向壶内方向突起的凸台上,该凸台由壶底板材冲压制作而成,凸台顶端覆盖有过滤网。
所述的凸台的外底部设置先壶内方向凹陷的对接区,引水管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对接区内,实现引水管与入水口的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在该引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等有点。
2、泡茶壶可层叠安装在开水壶顶端,并可通过导水管与泡茶壶内茶篮管的对接,将开水泵人泡茶壶内冲泡茶叶,在降低茶具占用空间的同时,免除了人工倒水冲泡的环节,在避免发生开水烫伤的同时,使得用户泡茶更为方便快捷。
3、开水壶内的导水管设置在其底部的中心位置上,处于泡茶壶的圆心上,所以泡茶壶与开水壶对接时,无需限定泡茶壶的方向即可实现对接,使得对接操作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开水壶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中开水壶壶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水管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茶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阀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包括开水壶1及泡茶壶2,泡茶壶2层叠安装在开水壶1顶端,形成上下壶结构,泡茶壶2内设置有茶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水壶1内设置有水泵4,水泵连接有导水管41将开水泵入泡茶壶2内,所述的泡茶壶2底部设置有连接座可实现泡茶壶2与导水管41的对接与分离,所述的茶篮3内设置有茶篮管31,茶篮管31通过其底部的管座32与茶篮3固定为一整体,管座32可对接安装在连接座上实现茶篮管31与导水管41的连接,茶篮管31顶端延伸至茶篮口设置。
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固定安装在泡茶壶2底部中心位置的下阀座5及设置在下阀座5内的密封球密封圈51,及设置在下阀座内的密封球52,密封球52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3,常态下密封球52卡置在密封球密封圈51上,实现密封下阀座5的作用。
所述的连接座还包括设置有导水管41顶端的风琴密封圈6,风琴密封圈6圈套设置在导水管41顶端外围,当泡茶壶2与开水壶1对接时,风琴密封圈6与下阀座5底部对接密封,导水管41顶端穿过密封球密封圈51插入下阀座5内顶起密封球52。
所述的下阀座5外围还圈套设置有阀体密封圈54,管座32圈套安装在阀体密封圈54外,实现茶篮管31与下阀座5的密封连接。
所述的管座32密封固定安装在茶篮3底部,在茶篮底部形成向篮内方向突起的凸台,管座32上密封连接茶篮管31,所述的茶篮管31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球33,挡水球33封盖茶篮管31的出水端,并在茶篮管顶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34。
所述的导水管41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42。
所述的导水管41通过水管座43固定安装在开水壶1壶底的中心位置,导水管41通过水泵管44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5与设置在开水壶底的入水口46连接。
所述的入水口46为设置在开水壶底向壶内方向突起的凸台47上,该凸台由壶底板材冲压制作而成,凸台顶端覆盖有过滤网48。
所述的凸台47的外底部设置向壶内方向凹陷的对接区,引水管49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对接区内,实现引水管49与入水口46的连接,所述水泵4的进水管45连接在该引水管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用户可将泡茶壶2层叠对接安装在开水壶顶端,对接时,设置在开水壶中心位置的导水管41插入设置在泡茶壶底部的下阀座5内,导水管41的插入将位于下阀座5内的密封球52顶起,使得导水管41上的进水口42进入到下阀座内。同时,泡茶壶对接后,下阀座挤压设置在导水管顶部的风琴密封圈6,使得风琴密封圈将下阀座的底部密封,使得导水管与下阀座间形成密封的空间。当水泵泵水时,风琴密封圈可防止开水壶与下阀座间漏水,使得开水可经过导水管被送入到下阀座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水管及下阀座分别设置在开水壶及泡茶壶的中心位置上,所以当两者对接时,无需限定两者间的相对旋向,用户可将泡茶壶向着任意方向即可实现对接。同时,两者对接后,用户还可旋转泡茶壶,以便开水壶朝向任意方向,便于用户操作。
当开水进入到下阀座内后,茶篮内的茶篮管通过其管座32圈套安装在下阀座表面,且管座与下阀座间设置有阀体密封圈54,将茶篮管通过下阀座与导水管41对接,所以进入到下阀座内的开水可以进入到茶篮管内,最终从茶篮管顶端冒出,对位于茶篮内的茶叶进行冲泡操作。其中,由于茶篮管通过管座与下阀座密封对接,将泡茶壶与下阀座分离,可防止泡茶壶内的茶水倒灌入下方的开水壶内。另外,为了防止茶篮管的顶端会在用户操作茶篮时被其割伤,所以在茶篮管的顶端安装有挡水球33,使得开水不会从茶篮管顶端喷溅出壶外,只是从其顶端侧壁的进水口42向外流出,均匀与茶叶接触。同时,当用户需要拆卸茶篮时,也可将挡水球当做手柄使用,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当用户需要将泡茶壶2与开水壶1分离时,向上提起泡茶壶2,导水管41与下阀座5分离,下阀座5内的密封球52在其自重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置在密封球密封圈51上,起到对下阀座5的密封作用,可防止泡茶壶2内的茶水从下阀座5处泄露。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开水壶内的开水顺利高效的进入到泡茶壶内,本案中的水泵4优选叶轮式水泵。另外,防止开水壶内的杂质经过水泵进入到泡茶壶内,本案中在开水壶的壶底设置有向壶内方向突起的凸台47上,该凸台由壶底板材冲压制作而成,并在凸台顶端覆盖有过滤网48,过滤网起到隔离杂质的作用。同时,在凸台的背面焊接有引水管49,由于凸台的设置,所以引水管与凸台间的焊接点可设置在壶外,在方便操作的同时,令壶底外观更加整洁美观。因此,与传统分体式的结构相比,本案中的上下层叠安装的结构不仅能减少茶具占用的空间,还可进行自动加水,避免人工加水时容易被开水烫伤或是开水喷溅,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如连接座的结构,导水管的设置位置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包括开水壶(1)及泡茶壶(2),泡茶壶(2)层叠安装在开水壶(1)顶端,形成上下壶结构,泡茶壶(2)内设置有茶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水壶(1)内设置有水泵(4),水泵连接有导水管(41)将开水泵入泡茶壶(2)内,所述的泡茶壶(2)底部设置有连接座可实现泡茶壶(2)与导水管(41)的对接与分离,所述的茶篮(3)内设置有茶篮管(31),茶篮管(31)通过其底部的管座(32)与茶篮(3)固定为一整体,管座(32)可对接安装在连接座上实现茶篮管(31)与导水管(41)的连接,茶篮管(31)顶端延伸至茶篮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固定安装在泡茶壶(2)底部中心位置的下阀座(5)及设置在下阀座(5)内的密封球密封圈(51),及设置在下阀座内的密封球(52),密封球(52)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3),常态下密封球(52)卡置在密封球密封圈(51)上,实现密封下阀座(5)的作用,确保当小壶拿开时,不会从底部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还包括设置有导水管(41)顶端的风琴密封圈(6),风琴密封圈(6)圈套设置在导水管(41)顶端外围,当泡茶壶(2)与开水壶(1)对接时,风琴密封圈(6)与下阀座(5)底部对接密封,导水管(41)顶端穿过密封球密封圈(51)插入下阀座(5)内顶起密封球(5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阀座(5)外围还圈套设置有阀体密封圈(54),管座(32)圈套安装在阀体密封圈(54)外,实现茶篮管(31)与下阀座(5)的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座(32)密封固定安装在茶篮(3)底部,在茶篮底部形成向篮内方向突起的凸台,管座(32)上密封连接茶篮管(31),所述的茶篮管(31)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球(33),挡水球(33)封盖茶篮管(31)的出水端,并在茶篮管顶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41)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41)通过水管座(43)固定安装在开水壶(1)壶底的中心位置,导水管(41)通过水泵管(44)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5)与设置在开水壶底的入水口(4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口(46)为设置在开水壶底向壶内方向突起的凸台(47)上,该凸台由壶底板材冲压制作而成,凸台顶端覆盖有过滤网(4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47)的外底部设置向壶内方向凹陷的对接区,引水管(49)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对接区内,实现引水管(49)与入水口(46)的连接,所述水泵(4)的进水管(45)连接在该引水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9479.0U CN204580727U (zh) | 2015-02-07 | 2015-02-07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89479.0U CN204580727U (zh) | 2015-02-07 | 2015-02-07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80727U true CN204580727U (zh) | 2015-08-26 |
Family
ID=5391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8947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0727U (zh) | 2015-02-07 | 2015-02-07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807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3795A (zh) * | 2015-02-07 | 2015-05-27 | 王宇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
2015
- 2015-02-07 CN CN201520089479.0U patent/CN2045807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3795A (zh) * | 2015-02-07 | 2015-05-27 | 王宇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13995A (zh) | 一种手动咖啡机 | |
CN104643795A (zh)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
CN204580727U (zh) | 一种新型双层电子茶壶 | |
CN203969944U (zh) | 便捷式出液装置 | |
CN102599804B (zh) | 一种可自动开闭壶嘴的茶壶 | |
CN203182272U (zh) | 单手操作的水壶 | |
CN104161432A (zh) | 多功能自动搅拌水杯 | |
CN204292778U (zh) | 可单手开合的易清洗杯盖 | |
CN204813113U (zh) | 便捷式组合出液装置 | |
CN203914343U (zh) | 便携式泡茶杯 | |
CN202312851U (zh) | 可直接沏茶的水壶 | |
CN201879325U (zh) | 杯子 | |
CN201958465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真空保温杯 | |
CN206659613U (zh) | 一种泡茶水杯 | |
CN206984727U (zh) | 调味品瓶用下盖 | |
CN205053585U (zh) | 多功能茶壶 | |
CN219030382U (zh) | 一种易拉罐易拉盖 | |
CN205728945U (zh) | 一种新型防溅咖啡杯 | |
CN204654559U (zh) | 一种两用榨汁杯 | |
CN201216410Y (zh) | 圆形滤网茶壶盖 | |
CN203280172U (zh) | 吸式茶杯 | |
CN204071507U (zh) | 双人趣味茶具 | |
CN202714605U (zh) | 一种防堵塞陶瓷茶壶 | |
CN201668318U (zh) | 防漏暖瓶嘴 | |
CN203137847U (zh) | 一种茶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