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7849U -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7849U
CN204577849U CN201520349039.4U CN201520349039U CN204577849U CN 204577849 U CN204577849 U CN 204577849U CN 201520349039 U CN201520349039 U CN 201520349039U CN 204577849 U CN204577849 U CN 20457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oard
electric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element
install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90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瑞平
赵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203490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7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包括:配电盘;电气元件,具有用于连接配电盘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配电盘;片状连接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电气元件的底面连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的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与配电盘粘接以确定需在配电盘上形成的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的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配电盘上安装电气元件时,首先通过片状连接体将电气元件粘接在配电盘上,然后通过设置在安装孔在配电盘上加工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通孔与相应的安装孔同轴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电测量距离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在运行(或停电状态)的电气设备上安装新的元件或改装已运行的元件。比如:在运行的配电盘上安装压板。安装每个压板需打两个孔,假如需要安装三个压板间,要求三个压板排列整齐。如果配电盘处于停电状态,工作比较好干。用尺子量好以确定与相邻的用于安装所述电气元件的通孔之间的距离,划好线,打眼,安装就好了。但运行的配电盘受到不能停电条件的限制,必须带电安装,这时测量工作就显得不那么好测了,尤其安装元件需打多个通孔。显然。这个工作不好完成,安装后的元件也不容易做到排列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带电测量距离以打通孔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包括:配电盘;电气元件,具有用于连接配电盘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配电盘;片状连接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电气元件的底面连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的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与配电盘粘接以确定需在配电盘上形成的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与配电盘粘接。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气元件的第二粘胶层。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小于电气元件的底面,第一表面的边缘与电气元件的底面的边缘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片状连接体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片状连接体为聚乙烯塑料。
进一步地,片状连接体为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电气元件为压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配电盘上安装电气元件时,首先通过片状连接体将电气元件粘接在配电盘上,然后通过设置在安装孔在配电盘上加工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通孔与相应的安装孔同轴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电测量距离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电气元件;11、安装孔;2、片状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包括配电盘、电气元件1和片状连接体2,电气元件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配电盘的多个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延伸方向垂直与配电盘,片状连接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电气元件1的底面连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的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与配电盘粘接以确定需在配电盘上形成的与安装孔11相对应的通孔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配电盘上安装电气元件时,首先通过片状连接体2将电气元件1粘接在配电盘上,然后通过设置在安装孔11在配电盘上加工与安装孔11相对应的通孔,通孔与相应的安装孔11同轴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电测量距离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非常简单实用,不仅可以安装压板,还可以安装“操作手把”、“按钮”等元件。可以带电安装,也可以停电安装。总之适合在在运设备上安装元器件,无论带电与停电,只不过带电安装更具优势,把复杂工作变为简单工作。
优选地,第一表面与配电盘粘接。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气元件1的第二粘胶层。
本实施例的片状连接体2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都设置有粘胶层。在将电气元件1安装在配电盘上时,首先将片状连接体2的第一表面粘接电气元件1,片状连接体2的第二表面粘接配电盘,即可通过安装孔11在配电盘上形成与安装孔11相对应的通孔。
优选地,第一表面小于电气元件1的底面,第一表面的边缘与电气元件1的底面的边缘间隔设置。施工时,将用于安装电气元件1的片状连接体2裁剪的与要安装元件的外形尺寸略小,以防安装后片状连接体2露出,影响安装后的外观。
优选地,片状连接体2为绝缘材料。
优选地,片状连接体2为聚乙烯塑料。
优选地,片状连接体2为透明材料。
本实施例中,电气元件1为压板。以在运行的配电盘上安装压板为例,先要安装的压板背面粘贴片状连接体2,需要安装几个压板就在配电盘相应的位置上粘贴几个压板,然后直接在压板的两个孔中打孔、安装即可,操作极为简单、方便。本实施例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不仅可以安装压板,还可以安装“操作手把”、“按钮”等元件。可以带电安装,也可以停电安装。总之适合在在运设备上安装元器件,无论带电与停电,只不过带电安装更具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盘;
电气元件(1),具有用于连接所述配电盘的多个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配电盘;
片状连接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电气元件(1)的底面连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的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与所述配电盘粘接以确定需在所述配电盘上形成的与所述安装孔(11)相对应的通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配电盘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电气元件(1)的第二粘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小于所述电气元件(1)的底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电气元件(1)的底面的边缘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连接体(2)为绝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连接体(2)为聚乙烯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连接体(2)为透明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1)为压板。
CN201520349039.4U 2015-05-26 2015-05-26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57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9039.4U CN204577849U (zh) 2015-05-26 2015-05-26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9039.4U CN204577849U (zh) 2015-05-26 2015-05-26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7849U true CN204577849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7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9039.4U Active CN204577849U (zh) 2015-05-26 2015-05-26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5789U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叠层模板
CN204577849U (zh)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
CN104332764B (zh) 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202103974U (zh) 用于空调机组的电器盒
CN201654735U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
CN209786132U (zh) 一种电池模组信息采集装置
CN209353799U (zh) 一种三明治结构钣金粘贴铅房
CN205488267U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204466041U (zh) 一种印制线路板
CN204760939U (zh) 线缆固定装置
CN211457078U (zh) 太阳能双玻组件用接线盒
CN20496651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3553001U (zh) 具有排版结构的薄膜开关
CN204178734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母排
CN203736188U (zh) 一种组合式电极片
CN204836568U (zh) 一种平板电脑喇叭的精密磁路结构
CN215221650U (zh) 一种电气工程穿线施工装置
CN210515980U (zh) 一种智能显示的公交站牌
CN205509109U (zh) 一种网络接头
CN202497948U (zh) 极板连接腰带
CN205311299U (zh) 一种改进型门锁加强板
CN202764264U (zh) 一种制袋机的墙板
CN206893719U (zh) 液流电池电堆的端板组件
CN205124110U (zh) 一种电路板
CN210868294U (zh) 一种抗静电的hdi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