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2370U -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2370U
CN204572370U CN201520051004.2U CN201520051004U CN204572370U CN 204572370 U CN204572370 U CN 204572370U CN 201520051004 U CN201520051004 U CN 201520051004U CN 204572370 U CN204572370 U CN 204572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pump
cylinder body
pressure plunger
intak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10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W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10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2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2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237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7282 priority patent/WO201611276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涉及液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流通道设计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通孔内设有缸体,所述缸体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缸体和进水端盖之间设有回程盘,缸体和出水端盖之间设有配流盘;所述进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缸体上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运用在小型化液压设备中,尤其是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Description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柱塞泵通过其柱塞在缸体的缸孔内做往复式活塞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增压泵出,并且高压柱塞泵的缸体一般安装在外壳内部,外壳主要包括壳体和壳体两端的端盖。现有高压柱塞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一般都设置在同一端盖处,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能够直接与缸体的缸孔对应。
在实现和使用现有高压柱塞泵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设计在同一端盖上,导致水流通道设计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需要将高压柱塞泵做小型化设计时,水流通道更难设计;另外,如果将小型化的高压柱塞泵运用到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上,如运用在手持式高压灭火设备、手持式高压冲洗设备等等,由于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的出水口需要设计在前端,而此时再将进水口也设计在前端,必然导致产品不方便携带也不方便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能够更好地进行水流通道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通孔内设有缸体,所述 缸体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缸体和进水端盖之间设有回程盘,缸体和出水端盖之间设有配流盘;所述进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缸体上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
所述连通孔与缸孔按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缸孔的孔径大于连通孔的孔径。
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为缸孔孔径的0.5倍至0.8倍。
所述回程盘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
所述进水通道还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
所述出水端盖上还设有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的一端与配流盘上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同时通过连通孔及侧部间隙分别与进水通道连通。
一种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包括机座和手持部,机座内设有电机,还包括前面所述的高压柱塞泵,所述高压柱塞泵的进水端盖与机座连接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将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设计在两个端盖上,并且进水通道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连通到配流盘的进水孔,从而使得进水能够通过缸体的缸孔吸入,实现高压柱塞泵对进水加压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柱塞泵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设计在两个端盖上,使得可以在两个端盖上分别进行水流通道设计,加大了水流通道的设计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水流通道设计。
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缸体上设置连通孔,以便能够连通两个端盖上的水流通道,使得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水流空间更大,流通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由于将高压柱塞泵的进水端盖与机座连接装配,从而使得进水端盖上的进水口能够位于高压喷射装置的后端,从而方便了高压喷射装置的携带和安装。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柱塞泵和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进水通道的水均是经过缸体后到达进水孔,从而使得进入的水能够对缸体进行冷却。在将高压柱塞泵进行小型化设计后,由于其尺寸较小,整体散热面积也很小,在高速工作过程中容易过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后,能够很好地对缸体进行冷却,从而起到保护高压柱塞泵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柱塞泵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缸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剖视图;
图8为图7中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喷射装置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0-壳体,20-缸体,21-缸孔,22-侧部间隙,23-连通孔,30-进水端盖,31-进水通道,32-第一轴孔,33-第一轴承,34-内端面,35-支撑面,36-贯通槽,40-出水端盖,41-出水通道,42-引水通道,43-第二轴孔,44-第二轴承,45-隔水筋,50-回程盘,51-柱塞滑靴组件,60-配流盘,61-进水孔,62-出水孔,63-端面间隙,64-进水间隙,70-止推盘,1-机座,2-手持部,3-电机,4-高压柱塞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如图1所示,该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10,通孔内设有缸体20,所述缸体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21;为了能够方便流水通道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两个端盖分别设计为进水端盖30和出水端盖40,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通孔一端设有进水端盖30,也就是图1中通孔的右端设置进水端盖30,缸体20和进水端盖30之间设有回程盘50,回程盘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51,通过柱塞滑靴组件51在缸孔21内的活塞运动能够对水流增压;所述通孔另一端设有出水端盖,也就是图1中通孔的左端设置出水端盖40,缸体20和出水端盖40之间设有配 流盘60,配流盘60上设置进水孔61和出水孔62,缸体旋转时缸孔的对应进水孔位置时进行吸水,而对应出水孔位置的缸孔则挤压出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水通道设计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水端盖3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31,所述出水端盖4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41,并且出水通道41与配流盘上的出水孔62连通,而进水通道31通过缸体20与壳体10之间的侧部间隙22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如此一来,从进水通道进入的水可以通过侧部间隙22(侧部间隙22如图4所示)进入到前端的进水孔61,实现了高压柱塞泵在两个端盖上分别进出水的方案,从而可以在两个端盖上分别进行水流通道设计,加大了水流通道的设计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水流通道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指的进入到进水孔,指示水流到达的进水孔61处,只要柱塞滑靴组件51的活塞运动使得缸孔内产生负压,就可以将进水孔61处的水流吸入到缸孔。
并且在将高压柱塞泵进行小型化设计后,由于其尺寸较小,整体散热面积也很小,在高速工作过程中容易过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后,进水通道进入的水都是先经过缸体后到达进水孔,能够很好地对缸体20进行冷却,从而起到保护高压柱塞泵的作用。
为了使得配流盘上进水孔能够很好地与侧部间隙连通,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所述出水端盖40上还设有引水通道42,所述引水通道42的一端与配流盘上的进水孔61连通,另一端与侧部间隙22连通,如此就可以使得该引水通道42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与进水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水通道42的设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案:
一、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端盖40设有安装驱动轴的第二轴孔43,第二轴 孔43处设有第二轴承44,将引水通道42设计为从第二轴承44内端穿到第二轴承外端后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如此进水的同时还能够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缸体和出水端盖之间依次设置配流盘60和止推盘70,所述配流盘60与止推盘70之间设有位于进水孔处的端面间隙63,所述端面间隙63连通侧部间隙22和第二轴孔43,其中第二轴孔43就是引水通道的一部分,能够从轴承内端穿到轴承外端,穿到第二轴承44外端后通过出水端盖内部制作出的通孔与进水孔连通,该通孔也是引水通道42的一部分。
二、如图3所示,在出水端盖40与配流盘60之间设有位于进水孔61处的进水间隙64,所述进水间隙64连通进水孔61以及侧部间隙22,这个进水间隙64就是引水通道的一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采用了以上两种引水通道42的设计方式。
当然,如图2所示,在进水端盖也设有供驱动轴穿过的第一轴孔32,第一轴孔32处设有第一轴承33,为了能够冷却和润滑第一轴承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进水通道从第一轴承33外端穿到第一轴承内端。
在图2中进水通道31最后走向是从第一轴承33外端传到第一轴承内端,从而实现了与侧部间隙22的连通,实际上,在不需要润滑第一轴承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将进水通道31从进水端盖30的内端面34穿出,形成与侧部间隙22的连通,而不需要穿过第一轴承,该方案由于不是最优方案,故而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通道进入的水主要通过侧部间隙流向配流盘的进水孔,为了增加水流路径也增强对缸体的冷却,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所述缸体20上沿轴向设有连通孔23,该连通孔23可以连通进水通道31和配流盘的进水孔61,水流在经过连通孔23时还可以对缸体20以及柱 塞滑靴组件51进行冷却,实现对高压柱塞泵的保护。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通孔23与缸孔21按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一般情况是按圆周方向做10个孔,其中5个为连通孔,5个为缸孔,并且缸孔与连通孔间隔分布。
一般情况下柱塞滑靴组件是贴合在斜盘上运动的,为了使得高压柱塞泵更加紧凑,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进水端盖30的内端面34设计为斜面,使得柱塞滑靴组件能够贴合在所述斜面上运动,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去了斜盘,使得该高压柱塞泵更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柱塞泵优选为小型高压柱塞泵,小型高压柱塞泵主要运用在手持式喷射装置上,实现高压液体的喷射,使得进水端能够更加靠近握持部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进水端盖设计为高压柱塞泵安装端,所述出水端盖为高压柱塞泵的泵水端,从而方便了高压喷射装置的携带和安装。
由于进水端盖还需要进行固定安装,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进水通道31的进水口设置在进水端盖30的柱面侧部,使得进水管可以方便地与进水口连接,不会受到进水端需要固定安装高压柱塞泵的干扰。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压柱塞泵,具体是一种润滑轴承的水润滑高压柱塞泵,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10,通孔内设有缸体20,所述缸体20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21,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30和出水端盖40,缸体20和出水端盖40之间设有配流盘60,所述进水端盖3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31,出水端盖4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 41,所述进水通道31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为了能够完成液体增压,本实用新型在缸体和进水端盖之间设有回程盘50,回程盘50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51。将两个端盖分别设计成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可以更方便地设计水流通道,以上端盖的上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设计方式、以及柱塞滑靴组件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出水端盖40设有安装驱动轴的轴孔,轴孔处设有轴承,该实施例中的轴孔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轴孔43,轴承就是第二轴承44,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轴承进行水润滑和冷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出水端盖上还设有引水通道42,所述引水通道42从轴承内端穿到轴承外端后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使得水流能够穿过轴承后进入到进水孔,实现对轴承的水润滑和冷却,起到保护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承采用滚动轴承,如此一来,整个轴孔内的水都可以对滚动轴承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
上述引水通道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设计方案:如图1和图3所示,在缸体和出水端盖之间依次设置配流盘60和止推盘70,所述配流盘60与止推盘70之间设有位于进水孔处的端面间隙63,所述端面间隙63连通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以及第二轴孔43。如此一来,从侧部间隙22流出的水可以依次通过端面间隙63、第二轴孔43,从而实现对第二轴承44的冷却和润滑。
如图3所示,以上的第二轴孔为引水通道的一部分,所述水流由该轴孔从轴承内端穿到轴承外端,水流进入轴孔后通过引水通道剩余部分进入到配流盘的进水孔,此处引水通道的剩余部分可以是在出水端盖内部制作出的通孔,该 通孔同时连通第二轴孔和进水孔,当然这里的端盖同时包含端盖本体以及安装到端盖上的出水管体。
当然,上述端面间隙63除了将水流引到轴承处进行润滑和冷却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面间隙63还连通所述进水孔61、以及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使得进水孔61可以和侧部间隙22连通,如此一来,从侧部间隙22流出的水可以直接通过端面间隙63进入到进水孔61处。
为了使得进水更加顺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出水端盖40与配流盘60之间设有位于进水孔处的进水间隙64,该进水间隙64相当于没有轴承润滑和冷却作用的引水通道,所述进水间隙64连通进水孔、以及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如此一来,侧部间隙22流出的水还可以通过进水间隙64进入到进水孔61处。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第二轴孔43内的水直接进入到进水孔61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进水间隙64与第二轴孔43之间设有隔水筋45,使得第二轴孔43处的水必须对轴承润滑和冷却后才能进入进水孔61处,保证了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水筋45最好设置在出水端盖40上,并且隔水筋45与配流盘60之间密封配合。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柱塞泵,具体为一种润滑轴承的水润滑高压柱塞泵,如图1所示,该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10,通孔内设有缸体20,所述缸体20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21,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30和出水端盖40,缸体20和进水端盖30之间设有回程盘50,回程盘50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51;所述进水端盖3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 进水通道31,本实用新型在具有回程盘的一端的端盖上设置进水通道31,从而可以更方便地设计水流通道。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将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设计在两个端盖上,例如为了方便地排除高压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地在出水端盖4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41。具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设计方式、以及柱塞滑靴组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实施例1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使得进水通道的水能够进入到缸孔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出水端盖与缸体之间设有配流盘60和止推盘70,所述进水通道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如此一来,进水通道31的水可通过侧部间隙22进入到配流盘的进水孔61处,从而进入到缸孔21内。
为了驱动高压柱塞泵工作,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水端盖还设有供驱动轴穿过的轴孔,轴孔处设有轴承,该实施例中的轴孔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轴孔32,轴承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轴承33,所述进水通道从第一轴承外端穿到第一轴承内端将水引入壳体内部,如此一来,水在进入进水通道31后需要流经第一轴承才会进入到高压柱塞泵内部,从而利用进入的水流实现对第一轴承的水润滑和冷却,起到保护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为了防止第一轴承处的水泄露,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进水端盖30与驱动轴之间设有位于轴承外部的机械密封组件80,通过机械密封组件80可以进行密封,进水端盖30中间的轴孔处不会漏水。
为了方便水流通道设计,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轴承选择滑动轴承,并且滑动轴承上支撑驱动轴的支撑面35上设有贯通槽36,也就是滑动轴承上与驱动轴外周面相配合的内周面上设置贯通槽36,这里的贯通槽36为所述进水通道的一部分,并通过贯通槽36从轴承外端穿到轴承内端 将水引入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贯通槽36间隔设置在支撑面35上,具体而言可以在所述支撑面上设有3个间隔的贯通槽。为了保证滑动轴承的水润滑性和耐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动轴承由增强塑料制成,如PEEK(聚醚醚酮,英文名称polyetheretherketone)。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如图1所示,该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10,通孔内设有缸体20,所述缸体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21,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30和出水端盖40,缸体20和进水端盖30之间设有回程盘50,所述回程盘50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51,缸体20和出水端盖40之间设有配流盘60。为了方便水流通道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进水端盖3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31,并在出水端盖40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41,由于进水端盖与配流盘不在同一侧,为了使得进水通道31进入的水能够通过配流盘进入缸孔61,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缸体20上还设有连通孔23,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连通孔23与配流盘的进水孔61连通。如此一来,水就可以依次经过进水通道31、连通孔23、配流盘的进水孔61,从而实现将进水通道设计在后端的端盖上,方便了将该高压柱塞泵用在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上,使其能够更好地携带和安装。
连通孔23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通过配流盘与止推盘之间的间隙直接到达进水孔,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如下方案:如图3所示,在所述出水端盖上还设有引水通道42,所述引水通道42的一端与配流盘上的进水孔61连通,另一端同时通过连通孔及侧部间隙22分别与进水通道31连通,从而利用该引 水通道将水流引到到进水孔处。具体引水通道的设计可以参考但不限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引水通道的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连通孔23以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通道还可以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22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使得进水通道出来的水也可以通过该侧部间隙22到达配流盘的进水孔61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水流在经过连通孔时还可以对缸体以及柱塞滑靴组件进行冷却,实现对高压柱塞泵的保护。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通孔23与缸孔21按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一般情况是按圆周方向做10个孔,其中5个为连通孔,5个为缸孔,并且缸孔与连通孔间隔分布。
为了保证高压柱塞泵的流量,需要使得缸孔足够大,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缸孔21的孔径设计成大于连通孔23的孔径,使得缸体上大部分空间用在缸孔上,确保其流量。当然在平衡冷却和流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连通孔23的孔径为缸孔21孔径的0.5倍至0.8倍,一般选择0.5倍、0.6倍、0.7倍或0.8倍。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如图9和图10所示,该高压喷射装置包括机座1和手持部2,机座1内设有电机3,该电机3一般通过充电式电池供电或者通过直流电池供电,为了实现高压喷射装置的手持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提到的任意一种高压柱塞泵4,并且将以上提到的高压柱塞泵4的进水端盖30与机座1连接装配。
由于将高压柱塞泵的进水端盖与机座连接装配,从而使得进水端盖上的进水口能够位于高压喷射装置的后端,从而方便了高压喷射装置的携带和安装。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柱塞泵和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进水通道的水均是经过缸体后到达进水孔,从而使得进入的水能够对缸体进行冷却。在将高压柱塞泵进行小型化设计后,由于其尺寸较小,整体散热面积也很小,在高速工作过程中容易过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后,能够很好地对缸体进行冷却,从而起到保护高压柱塞泵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运用在小型化液压设备中,尤其是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如手持式高压灭火设备、手持式高压冲洗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包括具有通孔的壳体,通孔内设有缸体,所述缸体上按照圆周阵列设有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缸体和进水端盖之间设有回程盘,缸体和出水端盖之间设有配流盘;所述进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盖上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缸体上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与缸孔按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孔的孔径大于连通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为缸孔孔径的0.5倍至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盘上设有插入缸孔内的柱塞滑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还通过缸体与壳体之间的侧部间隙与配流盘的进水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盖上还设有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的一端与配流盘上的进水孔连通,另一端同时通过连通孔及侧部间隙分别与进水通道连通。
8.一种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包括机座和手持部,机座内设有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柱塞泵,所述高压柱塞泵的进水端盖与机座连接装配。
CN201520051004.2U 2015-01-15 2015-01-15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Active CN204572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1004.2U CN2045723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PCT/CN2015/097282 WO2016112763A1 (zh) 2015-01-15 2015-12-14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1004.2U CN2045723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2370U true CN204572370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1004.2U Active CN204572370U (zh) 2015-01-15 2015-01-15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23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2763A1 (zh) * 2015-01-15 2016-07-21 沃尔科技有限公司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113266518A (zh) * 2016-11-10 2021-08-17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2763A1 (zh) * 2015-01-15 2016-07-21 沃尔科技有限公司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113266518A (zh) * 2016-11-10 2021-08-17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缸体及具备该缸体的斜板型液压旋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6921B (zh) 一种采用液压力回程的阀配流式径向柱塞液压泵
CN204627888U (zh)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WO2016112763A1 (zh)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201433911Y (zh) 带污物分离器的可干运行污水潜水泵
US9909714B2 (en) Lubricator
CN102619720A (zh) 一种柱塞式电机泵
CN204572370U (zh)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103742378B (zh) 一种采用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泵
CN204511796U (zh) 润滑轴承的水润滑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208190459U (zh) 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
CN104153987B (zh)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CN110159549B (zh) 泵组件及高压清洗设备
CN204511868U (zh) 润滑轴承的水润滑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US6053091A (en) Plunger pump
CN104564576A (zh)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10329161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102829315B (zh) 无泄漏节能机油泵
CN210422903U (zh) 一种高转速轴向柱塞泵
CN102734111B (zh) 柱塞泵
CN213906417U (zh) 空调用高效节能直流无刷电机
CN214014011U (zh) 具有冷却循环功能的电机、泵组件、用于电机的壳体组件
CN205370879U (zh) 液压渣浆泵
CN214247594U (zh) 柱塞泵、植保无人机及喷洒设备
CN210629242U (zh) 一种可降低转动轴摩擦力的电机
CN106988958B (zh) 低速大扭矩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