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3605U - 一种无动力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动力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3605U
CN204563605U CN201520117792.0U CN201520117792U CN204563605U CN 204563605 U CN204563605 U CN 204563605U CN 201520117792 U CN201520117792 U CN 201520117792U CN 204563605 U CN204563605 U CN 204563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unpowered
described body
unpowered aircraft
f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77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
袁磊
淡俊杰
刘良存
杜定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ue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ues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ues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ues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177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3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3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36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飞机,可用作玩具、航模或者教具,包括由至少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的平面、曲面或立体状机体,所述薄壳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本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性能和特点,飞机整体重量可达到小于等于4g,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飞行速度可以小于2m/s,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无动力飞机与现有的纸飞机和航模飞机相比,质量轻,飞行速度慢,飞行状态稳定,容易操纵;而且整体比较美观,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无动力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飞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动力飞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飞机,受到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限制,无法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对机身进行优化设计,没有流线型的外形,升力系数低,升力小;而且,这样的纸飞机质量重,在空气中的飞行速度快,滑翔性能差;如果减小飞机重量,将不得不使用更薄的纸张,如果太薄,纸飞机整体刚度又不够,容易变形,难以维持其空气动力学外形,难以平稳飞行,导致飞机整体的飞行状态不稳定;重量过重或刚度不够的纸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也不能进行相应地控制,纸飞机很容易滑落。
现有的固定翼航模飞机的飞行速度通常在10m/s以上,在小于5m/s的超低速情况下难以产生足够的升力;如果通过增大机翼面积来补充升力,会导致重量急剧增加,导致机体过重,仍然难以产生足够升力;固定翼飞机不易操控,通常由专业的操作手来操控;在室内或狭小空间无法有效飞行和操控,甚至可能导致飞机损坏;由于航模速度较快,难以近距离观察和控制,直接干预能力差。
在现有的教学教具方面则没有同类或相似的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飞机产品和实物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飞机,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无动力飞机,包括由至少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的机体,所述薄壳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
本无动力飞机采用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实现飞机的超轻,因此超低速飞行,所述薄壳材料为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使得该飞机虽然很薄,但是仍具有足够的刚度,能保持飞机在飞行中不变形,飞行平稳。本无动力飞机不仅质量很轻,而且能够以很小的速度,比如以小于1m/s的速度飞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速度慢不仅便于初玩航模者进行多次练习,而且能清楚地看清楚飞机的飞行过程,便于教学,还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体验性。
需要说明的是:超低速指的是以接近或低于人的步行速度飞行(0~10km/h或者0~3m/s);
超低速分为3个层次/级别:近超低速(5.43km/h~10km/h或者1.58m/s~3m/s),从步行上限速度到快走上限速度;超低速(3.2km/h~5.43km/h或者0.89m/s~1.58m/s),正常步行速度范围;极超低速(0~3.2km/h或者0~0.89m/s)。
在这样的速度范围内,无动力飞机与人步行速度相同时,人可以很自然、很舒适、很容易地对无动力飞机进行观赏、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薄壳材料的厚度小于等于1mm。
当薄壳材料的厚度小于1mm时,飞机的质量将会更轻,飞机所需要的飞行浮力越小,飞行速度能够更小,飞行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为平面、曲面或者立体壳状结构,所述机体相对纵向弦长对称。
所述机体采用对称结构,是为了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形,平面结构是无动力飞机实现平稳飞行最简单的结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小所述机体的整体重量;而曲面结构一方面有助于减小空气阻力,另一方面是为了美观;立体壳状结构则更具有观赏性和可以实现的飞行模式也更多样。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无动力飞机在前进方向上长度最长的线称为纵向弦长,无动力飞机在与前进方向相垂直方向上宽度最宽的线称为横向翼展。
另需要说明的是:该无动力飞机可以采用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共聚物EPO、PU泡棉等高分子材料、蚕丝布或者羽毛制作,采用这些材料制作的无动力飞机重量轻,同时具有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不易变形;这些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通过仿真分析出飞机所处空间的各个空气动力学的参数,利用专业设计软件设计出飞机的各种外形,就能很顺利地制造出依据动力学进行结构优化的飞机,这种飞机,微小的气流就能使其在空中长时间地飞行。
本无动力飞机的飞行过程是这样的:准备驱动物,驱动物可以用板子、杂志、人体甚至手等;给无动力飞机一个初速度,比如;用手将无动力飞机从一个高度释放,无动力飞机获得一个初速度后就开始滑翔,在滑翔的过程中,将驱动物置于无动力飞机后下侧,并与无动力飞机保持适当的距离,移动驱动物,无动力飞机在驱动物的作用下继续滑翔,当驱动物向右偏时,无动力飞机向右转,驱动物向左偏时,无动力飞机向左转,驱动物迅速提升时,无动力飞机上升,当驱动物不移动,无动力飞机就会慢慢地滑翔,直到最后落地。当驱动物的速度和无动力飞机的速度相同时,飞机能很平稳地一直飞行,驱动物的速度可以小于2m/s,甚至更小,比如0.3m/s,所以只要很小的速度就能驱动无动力飞机在空中持续飞行。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沿所述纵向弦长弯折,所述纵向弦长两侧的半个机体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机体的两侧设有机翼,所述机翼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为流线型。
所述半个机体为平行四边形,无动力飞机的前端有倾斜角,减小了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观;而两侧的机翼则是用于平衡无动力飞机飞行,机翼设计为流线型,一是减小阻力,二是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该无动力飞机的外观虽然简单但是不单调,且飞行稳定,易于用驱动物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体与所述机翼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前部分呈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弧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后方,所述机体呈曲面状。
所述机体呈三角形,那所述机体前端就有了倾斜度,这样可以减小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而后方的带有弧形缺口的矩形则是为了控制飞机的横向稳定性,所述机体设计为曲面状,一方面是出于无动力飞机自身飞行的需要,使无动力飞机飞行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善无动力飞机的外观,更容易让人接受。该结构飞行稳定,易于采用驱动物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前部分为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V形缺口的矩形,所述V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后方,所述机体前端为圆弧形;所述机体下侧前端设有垂直翼,所述垂直翼垂直于所述机体且位于所述纵向弦长上。
所述机体前部分为三角形,前端为圆弧形,都是为了减小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和美化外观,而垂直翼则是为了提高无动力飞机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前部分为三棱锥壳面状,所述三棱锥壳面的棱边为曲面过渡结构,所述机体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和连接于所述水平尾翼两侧的垂直尾翼。
所述机体后端设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是为了提高无动力飞机的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采用三棱锥壳面状的无动力飞机不仅飞行稳定,而且易于控制,外观也比较大气,将所述三棱锥壳面的棱边设计为曲面过渡结构,所述机体就形成了曲面,飞行状态稳定,滑翔性能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体与所述机翼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前部分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曲面外形结构;所述机体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和位于所述水平尾翼两侧的垂直尾翼。
曲面外壳使飞机的飞行状态稳定,可靠性强;尾翼同样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平尾翼整体向上倾斜,所述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飞机需要进行旋转。所述机体与所述机翼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前端安装有NFC芯片。
所述NFC芯片中写入飞机的身份信息,即飞机型号等信息,任何具有NFC识别功能的工具靠近飞机就能轻松获取产品的身份信息,使得飞机身份的认证不那么繁琐。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所述机体重量0.01g-4g,能实现超低速飞行。
保证无动力飞机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无动力飞机的质量比较轻,从而实现飞机的低速飞行。
需要说明的是:单位投影面积质量指的是所述机体水平放置时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中单位面积所具有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无动力飞机采用高分子材料、蚕丝或者羽毛制作,同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优化,制作出来的飞机不仅结构简单美观,容易飞行,而且在飞行的过程中飞行状态稳定,滑翔性能强,容易控制;整体形状保持能力比较强,不易变形;实践中只需要给飞机一个初速度,用类似板子、杂志等的驱动物就能在不接触飞机的情况下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当驱动物的速度与机体的飞行速度相同时,飞机就能在空气中平稳的飞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一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二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三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四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四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五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五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六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飞机的第六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中:
机体101;机翼102;水平尾翼103;垂直尾翼104;垂直翼105;NFC芯片106。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纸飞机,受到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限制,无法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对机身进行优化设计,没有流线型的外形,升力系数低,升力小;而且,这样的纸飞机质量重,在空气中的飞行速度快,滑翔性能差;如果减小飞机重量,将不得不使用更薄的纸张,如果太薄,纸飞机整体刚度又不够,容易变形,难以维持其空气动力学外形,难以平稳飞行,导致飞机整体的飞行状态不稳定;重量过重或刚度不够的纸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也不能进行相应地控制,纸飞机很容易滑落。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至少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的机体101,所述薄壳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18
本无动力飞机,包括由至少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的机体101,所述薄壳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
本无动力飞机采用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能实现超轻,因此超低速飞行,所述薄壳材料为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使得该飞机虽然很薄,但是仍具有足够的刚度,能保持飞机在飞行中不变形,飞行平稳。本无动力飞机不仅质量很轻,而且能够以很小的速度,比如小于1m/s的速度飞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速度慢不仅便于初玩航模者进行多次练习,而且能清楚地看清楚飞机的飞行过程,便于教学,还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需要说明的是:超低速指的是以接近或低于人的步行速度飞行(0~10km/h或者0~3m/s);
超低速分为3个层次/级别:近超低速(5.43km/h~10km/h或者1.58m/s~3m/s),从步行上限速度到快走上限速度;超低速(3.2km/h~5.43km/h或者0.89m/s~1.58m/s),正常步行速度范围;极超低速(0~3.2km/h或者0~0.89m/s)。
在这样的速度范围内,无动力飞机与人步行速度相同时,人可以很自然、很舒适、很容易地对无动力飞机进行观赏、把玩、控制。
优选地,所述薄壳材料的厚度小于等于1mm。
当薄壳材料的厚度小于1mm时,飞机的质量将会更轻,飞机所需要的飞行浮力越小,飞行速度能够更小,飞行效果也更好。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机体101为平面、曲面或者立体壳状结构,所述机体101相对纵向弦长对称。
所述机体101采用对称结构,是为了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形,平面结构是无动力飞机实现平稳飞行最简单的结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小所述机体101的整体重量;而曲面结构一方面有助于减小空气阻力,增加升力系数,另一方面是为了美观;立体壳状结构则更具有观赏性和可以实现的飞行模式更多样。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无动力飞机在前进方向上长度最长的线称为纵向弦长,无动力飞机在与前进方向相垂直方向上宽度最宽的线称为横向翼展。
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共聚物EPO、PU泡棉、等,采用这些材料制作的无动力飞机重量轻,同时具有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不易变形;这些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仿真分析出飞机所处空间的各个空气动力学的参数,利用专业设计软件设计出飞机的各种外形,就能很顺利地制造出依据空气动力学分析进行结构优化的飞机,这种飞机,微小的气流就能使其在空中长时间地低速飞行。
本无动力飞机的飞行过程是这样的:准备驱动物,驱动物可以用板子、杂志、人体甚至手等;给无动力飞机一个初速度,比如;用手将无动力飞机从一个高度释放,无动力飞机获得一个初速度后就开始滑翔,在滑翔的过程中,将驱动物置于无动力飞机后下侧,并与无动力飞机保持适当的距离,移动驱动物,无动力飞机在驱动物的作用下继续滑翔,当驱动物向右偏时,无动力飞机向右转,驱动物向左偏时,无动力飞机向左转,驱动物迅速提升时,无动力飞机上升,当驱动物不移动,无动力飞机就会慢慢地滑翔,直到最后落地。当驱动物的速度和无动力飞机的速度相同时,飞机能很平稳地一直飞行,驱动物的速度可以小于2m/s,所以只要很小的速度就能驱动无动力飞机在空中持续飞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1的前端安装有NFC芯片106。
所述NFC芯片106中写入飞机的身份信息,即飞机型号等信息,也可存储其他必要信息,任何具有NFC识别功能的工具靠近飞机就能轻松获取产品的身份信息和所存储信息,使得飞机身份的认证不那么繁琐,同时实现用飞机传递信息。
优选地,所述机体101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所述机体重量0.01g-4g/个,能实现超低速轻重量飞行。
保证无动力飞机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无动力飞机的质量比较轻,从而实现飞机的低速飞行。
需要说明的是:单位投影面积质量指的是所述机体水平放置时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中单位面积所具有的质量。
实施例2,参照图1至图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动力飞机,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无动力飞机已能在空气中自由平稳地飞行,为了能实现更好的飞行效果,设计者对该无动力飞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所述机体101沿所述纵向弦长弯折,所述纵向弦长两侧的半个机体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机体101的两侧设有机翼102,所述机翼102远离所述机体101的一侧为流线型。
所述半个机体为平行四边形,无动力飞机的前端有倾斜角,减小了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观;而两侧的机翼102则是用于平衡无动力飞机飞行,机翼102设计为流线型,一是减小阻力,二是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该无动力飞机的外观虽然简单但是不单调,且飞行稳定,易于用驱动物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体101与所述机翼102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实施例3,参照图4至图6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动力飞机,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1前部分呈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弧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101后方,所述机体101呈曲面状。
所述机体101呈三角形,那所述机体101前端就有了倾斜度,这样可以减小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而后方的带有弧形缺口的矩形则是为了控制飞机的横向稳定性,所述机体101设计为曲面状,一方面是出于无动力飞机自身飞行的需要,使无动力飞机飞行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善无动力飞机的外观,更容易让人接受。该结构飞行稳定,易于采用驱动物进行控制。
实施例4,参照图7至图9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动力飞机,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1前部分为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V形缺口的矩形,所述V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101后方,所述机体101前端为圆弧形;所述机体101下侧前端设有垂直翼105,所述垂直翼105垂直于所述机体101且位于所述纵向弦长上。
所属机体101前部分为三角形,前端为圆弧形,都是为了减小无动力飞机的飞行阻力和美化外观,而垂直翼105则是为了提高无动力飞机的平稳性。
实施例5,参照图10至图15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动力飞机,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无动力飞机已经十分丰富了,但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飞机外观的追求,以及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设计者对该无动力飞机再次进行了改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1前部分为三棱锥壳面状,所述三棱锥壳面的棱边为曲面过渡结构,所述机体101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103和连接于所述水平尾翼103两侧的垂直尾翼104。
所述机体101后端设有水平尾翼103和垂直尾翼104是为了提高无动力飞机的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采用三棱锥壳面状的无动力飞机不仅飞行稳定,而且易于控制,外观也比较大气。所述三棱锥壳面的棱边为曲面过渡结构,所述机体101的外壳就形成了曲面,飞行状态稳定,滑翔性能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体101与所述机翼102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另需要说明的是:三棱锥壳面状是指将平面壳弯折成三棱锥状。
实施例6,参照图16至图1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1前部分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曲面外形结构,所述机体101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103和位于所述水平尾翼103两侧的垂直尾翼104。
曲面外形结构使飞机的飞行状态稳定,可靠性强;尾翼同样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平尾翼103整体向上倾斜,所述垂直尾翼104和水平尾翼103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飞机需要进行旋转。所述机体101与所述机翼102是一体的,它们之间通过曲面进行过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过渡,如直接翻折式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无动力飞机采用高分子材料、蚕丝或者羽毛制作,同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优化,制作出来的飞机实现了超轻且超低速,不仅结构简单美观,容易飞行,而且在飞行的过程中飞行状态稳定,滑翔性能强,容易控制;整体形状保持能力比较强,不易变形;实践中只需要给飞机一个初速度,用类似板子、杂志等的驱动物就能在不接触飞机的情况下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当驱动物的速度与机体101的飞行速度相同时,飞机就能在空气中平稳的飞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薄壳材料制成的机体,所述薄壳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以及由高分子材料、蚕丝、羽毛中至少任意两种复合而成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壳材料的厚度小于等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为平面、曲面或者立体壳状结构,所述机体相对纵向弦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沿所述纵向弦长弯折,所述纵向弦长两侧的半个机体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机体的两侧设有机翼,所述机翼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为流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前部分呈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弧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后方,所述机体呈曲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前部分为三角形,后部分为具有V形缺口的矩形,所述V形缺口朝向所述机体后方,所述机体前端为圆弧形;所述机体下侧前端设有垂直翼,所述垂直翼垂直于所述机体且位于所述纵向弦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前部分为三棱锥壳面状,所述三棱锥壳面的棱边为曲面过渡结构,所述机体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和连接于所述水平尾翼两侧的垂直尾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前部分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曲面外形结构;所述机体的后端设有水平尾翼和位于所述水平尾翼两侧的垂直尾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端安装有NFC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单位投影面积质量小于等于0.025g/cm2,所述机体重量0.01g-4g,能实现超低速飞行。
CN201520117792.0U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无动力飞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3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7792.0U CN204563605U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无动力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7792.0U CN204563605U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无动力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3605U true CN204563605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779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3605U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无动力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36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903A (zh) * 2015-02-27 2015-05-13 成都学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飞机
CN10826178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周文峯 无动力飞行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903A (zh) * 2015-02-27 2015-05-13 成都学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飞机
CN10826178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周文峯 无动力飞行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8488B2 (en) Safety flier—a parachute-glider air-vehicle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y
US7735774B2 (en) VTOL aircraft with forward-swept fixed wing
US9067667B2 (en) Self-righting frame and aeronautical vehicle
CN205440869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鸭式布局固定翼长航时飞行器
US20070018041A1 (en) Model aircraft
CN205801516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CN108045575A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US7971824B2 (en) Flying object
US5076516A (en) High drag airfoil apparatus
CN204563605U (zh) 一种无动力飞机
CN104964610B (zh) 一种乘波体构型无人靶机
CN205730351U (zh) 一种襟翼提高升阻比的航模飞机
CN106081063A (zh) 水平转动菱形机翼超音速飞机
CN104606903A (zh) 一种无动力飞机
US20130299627A1 (en) Low speed, high performance hang glider
CN204473134U (zh) 箭式飞机
Landell-Mills How flying squirrels, snakes, and wingsuits glide explained by Newtonian mechanics.
Raffel et al. Flying Qualities of Otto Lilienthal’s Large Biplane
CN202244080U (zh) 一种地效飞行器
CN101433765B (zh) 飞行物体
CN205819544U (zh) 水平转动菱形机翼超音速飞机
US2140821A (en) Toy glider
CN205366081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结构
CN204701766U (zh) 箭式垂直起降飞机
CN205055432U (zh) 具有滑水板的航模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