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2625U - 重症病人固定床 - Google Patents

重症病人固定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2625U
CN204562625U CN201520126108.5U CN201520126108U CN204562625U CN 204562625 U CN204562625 U CN 204562625U CN 201520126108 U CN201520126108 U CN 201520126108U CN 204562625 U CN204562625 U CN 204562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egmental arc
clutch shaft
supporting plate
rotating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6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26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2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2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26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包括有床位主体,还包括有活动支架系统;床位主体由凹陷弧形段、凸出弧形段以及直板段组成,凹陷弧形段与凸出弧形段平滑衔接,直板段与凸出弧形段铰接;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连接杆、调节杆以及托板,第一轴承的旋转向量与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垂直,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与第三轴承的旋转向量平行,连接杆包括有两个并分别用于连接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以及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调节杆为长度可调节杆,调节杆设置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并与其铰接,托板设置于第三轴承上,第一轴承可拆卸地设置于床位主体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并且舒适度较高。

Description

重症病人固定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
背景技术
在医疗系统内,重症病人监护床一般都是平板床,其包括床板,床板由多块板材构成,各个板材铰接,如此能够调节病人平躺仰起时的仰角。这种结构的床位仅仅能够对人体的腰背位置进行结构调节,人体四肢的位置无法改变。如果需要改变病人四肢的位置则需要借助吊绳,导致传统的重症病人监护床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包括有床位主体,
还包括有活动支架系统;
所述床位主体由用于承托人体臀部的凹陷弧形段、用于承托人体腰部的凸出弧形段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背部的直板段组成,所述凹陷弧形段与所述凸出弧形段平滑衔接,所述直板段与所述凸出弧形段铰接;
所述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连接杆、调节杆以及托板,所述第一轴承的旋转向量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垂直,所述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与所述第三轴承的旋转向量平行,所述连接杆包括有两个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所述调节杆为长度可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并与其铰接,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上,所述第一轴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床位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四个用于承托人体四肢的肢体支架以及一个用于承托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上设置的所述托板为向内凹陷的平滑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为记忆海绵层或者橡胶层。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床位主体主要用于承托病人的躯干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位主体采用了仿生学,其主要由用于承托人体臀部的凹陷弧形段、用于承托人体腰部的凸出弧形段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背部的直板段组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活动支架系统,其主要通过三个合理安排设计的轴承来改变托板的空间固定位置,然后由连接杆以及调节杆实现托板的固定。其中,三个轴承的具体设置为:第一轴承的旋转向量与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垂直,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与第三轴承的旋转向量平行,设定第一轴承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则第二轴承就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轴承上,能够使得连接杆、第二轴承、第三轴承、调节杆以及托板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进行调节,在两个连接杆上设置了第二轴承并通过第二轴承铰接,则能够使得托板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进行调节,托板通过第三轴承设置到连接杆上,能够对托板的仰俯程度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的使用需求可改变其在空间上的任意状态,满足重症病人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并且舒适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床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活动支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床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活动支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包括有床位主体,还包括有活动支架系统;床位主体由用于承托人体臀部的凹陷弧形段1、用于承托人体腰部的凸出弧形段2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背部的直板段3组成,凹陷弧形段1与凸出弧形段2平滑衔接,直板段3与凸出弧形段2铰接;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连接杆7、调节杆8以及托板9,第一轴承4的旋转向量与第二轴承5的旋转向量垂直,第二轴承5的旋转向量与第三轴承6的旋转向量平行,连接杆7包括有两个并分别用于连接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以及第二轴承5与第三轴承6,调节杆8为长度可调节杆8,调节杆8设置于两个连接杆7之间并与其铰接,托板9设置于第三轴承6上,第一轴承4可拆卸地设置于床位主体上。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床位主体主要用于承托病人的躯干部分,即从人体臀部向人体颈部延伸的部分,由于人体脊柱具有一定弧度,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位主体采用了仿生学,其主要由用于承托人体臀部的凹陷弧形段1、用于承托人体腰部的凸出弧形段2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背部的直板段3组成。基于该结构设计,为了能够对病人的仰俯程度进行调节,直板段3与凸出弧形段2铰接,并且,还可以在直板段3的背侧设置电机以及支杆等部件,通过电机驱动支杆伸缩达到调节直板段3升起或者放倒等动作。
由传统技术中的床位结构可知,人体四肢一般是采用吊绳固定,不仅使用复杂繁琐,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容易改变病人四肢的固定状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了活动支架系统。活动支架系统主要通过三个合理安排设计的轴承来改变托板9(用于拖住人体四肢的部件)的空间固定位置,然后由连接杆7以及调节杆8实现托板9的固定。其中,三个轴承的具体设置为:第一轴承4的旋转向量与第二轴承5的旋转向量垂直,第二轴承5的旋转向量与第三轴承6的旋转向量平行,设定第一轴承4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则第二轴承5就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连接杆7设置在第一轴承4上,能够使得连接杆7、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调节杆8以及托板9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进行调节,在两个连接杆7上设置了第二轴承5并通过第二轴承5铰接,则能够使得托板9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进行调节,托板9通过第三轴承6设置到连接杆7上,能够对托板9的仰俯程度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在对床位主体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后,又增加了活动支架系统,活动支架系统用于承托人体的四肢和头部。活动支架系统共设置五个,并根据设计人员有限次的结构设计后,能够将五个活动支架系统根据人体生理结构进行设计并通过第一轴承4可转动地设置到床位主体上,活动支架系统中的托板9主要用于承托四肢以及头部,托板9既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调节,又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节,同时还可以改变其仰俯程度,根据病人的使用需求可改变其在空间上的任意状态,满足重症病人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并且舒适度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7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7通过第二轴承5连接,如此能够实现两个连接杆7的转动连接,为了能够对该转动进行调节,在两个连接杆7之间设置了调节杆8,调节杆8为长度可调节部件,通过改变调节杆8的长度实现连接杆7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四个用于承托人体四肢的肢体支架以及一个用于承托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架,头部支架上设置的托板9为向内凹陷的平滑弧形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舒适性,托板9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柔性层为记忆海绵层或者橡胶层。
当然,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拓展,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各个活动关节部分设置电动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控制,如此,病人就可以通过遥控器自行调整。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重症病人固定床,包括有床位主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活动支架系统;
所述床位主体由用于承托人体臀部的凹陷弧形段(1)、用于承托人体腰部的凸出弧形段(2)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背部的直板段(3)组成,所述凹陷弧形段与所述凸出弧形段平滑衔接,所述直板段与所述凸出弧形段铰接;
所述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连接杆(7)、调节杆(8)以及托板(9),所述第一轴承的旋转向量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垂直,所述第二轴承的旋转向量与所述第三轴承的旋转向量平行,所述连接杆包括有两个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所述调节杆为长度可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并与其铰接,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上,所述第一轴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床位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固定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支架系统包括有四个用于承托人体四肢的肢体支架以及一个用于承托人体头部的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上设置的所述托板为向内凹陷的平滑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固定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为记忆海绵层或者橡胶层。
CN201520126108.5U 2015-03-05 2015-03-05 重症病人固定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2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6108.5U CN204562625U (zh) 2015-03-05 2015-03-05 重症病人固定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6108.5U CN204562625U (zh) 2015-03-05 2015-03-05 重症病人固定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2625U true CN204562625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61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2625U (zh) 2015-03-05 2015-03-05 重症病人固定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2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553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方便调整病人姿势的移动式急诊科用护理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553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方便调整病人姿势的移动式急诊科用护理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0408U (zh) 一种婴儿床
CN104856508A (zh) 混合式婴儿承载器
CN203841795U (zh) 手术辅助用臂托支架
CN106691719B (zh) 一种具有全姿态调节的电动轮椅
CN104083008A (zh) 一种多状态伸缩支架
CN204562625U (zh) 重症病人固定床
CN203969784U (zh) 一种多状态伸缩支架
CN204932097U (zh) 一种便携式四肢支撑架
CN204521789U (zh) 一种护理用输液椅
CN208405248U (zh) 电动妇科检查床
CN103784197A (zh) 一种电动医疗床
CN208677796U (zh) 一种医用腿部护理支架
CN207666799U (zh) 护理床用平板支架
CN205457115U (zh) 一种课桌
CN203954087U (zh) 医用手臂托架
CN204411161U (zh) 一种适用于瘫痪病人的护理床垫
CN202173550U (zh) 换药架
CN205504374U (zh) 床上用平板电脑支架
CN207530472U (zh) 一种悬挂式电缆桥架
CN205250806U (zh) 坐姿矫正器
CN205515363U (zh) 一种骨科护理支架
CN205233853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床用电脑支撑架
CN204543081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输液椅
CN205434704U (zh) 一种风湿免疫科红外线治疗仪器
CN205144942U (zh) 一种双旋转患者轮换转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