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9933U - 一种led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9933U
CN204559933U CN201520068176.0U CN201520068176U CN204559933U CN 204559933 U CN204559933 U CN 204559933U CN 201520068176 U CN201520068176 U CN 201520068176U CN 204559933 U CN204559933 U CN 204559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chip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81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锡保
翟秀丽
邢晓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200681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9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9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99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源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LED驱动电路。包含第一电阻至第三十二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二十八电容;第一二极管至第十六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三极管;电感;第一芯片至第四芯片;变压器和排针;当PFC的输出电压加在DC/DC电路上时,开关管导通,通过变压器,将传递过来的能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给负载供电,另一部分给电感充电。随着负载电压上升,输出端设计的电压阀值大于设计的阀值,这时通过负反馈的作用,使开关管关断,此时的输出电压由输出滤波电感维持。当输出电压的阀值小于设定的阀值时开关管再次开通,此时进入下一个开关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LED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光源属于恒流器件,必须配置恒流的驱动器。当恒流电源的恒流精度不高时,容易造成LED光源的衰减和失效,极大的影响光源寿命。
随着LED功率的越做越大,先前的一些拓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使用状况,以前的反激式拓扑现在只能在小功率场合出现,而且硬开关电路会慢慢的被淘汰,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拓扑结构有:小功率场合(反激式),中小功率(LLC方式),大功率(移相全桥)等。
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有提出一种新型LED驱动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 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六二极管D16、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电感L、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变压器T1、排针P1;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 端、第一芯片U1的VFB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U1的COMP引脚相连;第一芯片U1的ISENSE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一芯片U1的VREF引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RT/CT引脚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OUT引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二芯片U2的LIN引脚、第二芯片U2的HIN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VDD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以及电压Vdd相连,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U2的SD引脚、第二芯片U2的VSS引脚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HO引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二芯片U2的VS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正电压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第九电容C9的正极 以及电源Vdd相连;第二芯片U2的COMP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LO引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及400V电压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负电压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变压器T1的第一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变压器T1的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第十七电容C17的负极、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第十七电容C17的正极、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并连接电 压VCC和排针P1的引脚1;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排针P1的引脚2相连并接地;
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与第十三电容C13正极、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容C15的正极、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三电容C13负极、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负极,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相连并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接地,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接Vdd;
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2+引脚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GND引脚相连并接GND;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四芯片U4的IP2-引脚、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相连;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 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地GND;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1引脚相连;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2引脚相连;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五电容C25的正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接地GND;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与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第十四二极管D14的正极接VCC,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接GND;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结构中的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并连接VCC;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芯片U1是UC3844芯片;所述的第二芯片U2是IR2110芯片;所述的第三芯片U3是光耦;所述的第四芯片U4是AP4310芯片;所述的第一电阻R1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三电阻R3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五电阻R5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四电阻 R4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电容值为1nF;所述的第三十二电阻R32阻值为1k欧姆;所述的第七电容C7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六电阻R6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七电阻R7阻值为22k欧姆;所述的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的阻值都是470uF。
当PFC的输出电压加在DC/DC电路上时,开关管Q2、Q3导通,PFC输出电压加在变压器T2上,变压器T2的原边电压为上正下负,根据变压器同名端的定义,变压器T2的副边绕组的电压也是上正下负,因此,D13导通,传递过来的能力分为两个部门:一部分给负载供电,另一部分给电感充电[35]。随着负载电压上升,输出端设计的电压阀值大于设计的阀值,这时通过负反馈的作用,使开关管Q2、Q3关断,此时的输出电压由输出滤波电感L4维持。当输出电压的阀值小于设定的阀值时MOS管Q2、Q3再次开通,此时进入下一个开关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 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六二极管D16、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电感L、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变压器T1、排针P1;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 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VFB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U1的COMP引脚相连;第一芯片U1的ISENSE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一芯片U1的VREF引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RT/CT引脚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OUT引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二芯片U2的LIN引脚、第二芯片U2的HIN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VDD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以及电压Vdd相连,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U2的SD引脚、第二芯片U2的VSS引脚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HO引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二芯片U2的VS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正电压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 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第九电容C9的正极以及电源Vdd相连;第二芯片U2的COMP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LO引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及400V电压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负电压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变压器T1的第一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变压器T1的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第十七电容C17的负极、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第十七 电容C17的正极、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并连接电压VCC和排针P1的引脚1;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排针P1的引脚2相连并接地;
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与第十三电容C13正极、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容C15的正极、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三电容C13负极、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负极,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相连并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接地,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接Vdd;
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2+引脚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GND引脚相连并接GND;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四芯片 U4的IP2-引脚、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相连;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地GND;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1引脚相连;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2引脚相连;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五电容C25的正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接地GND;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与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第十四二极管D14的正极接VCC,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接GND;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结构中的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并连接VCC;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芯片U1是UC3844芯片;所述的第二芯片U2是IR2110芯片;所述的第三芯片U3是光耦;所述的第四芯片U4是AP4310芯 片;所述的第一电阻R1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三电阻R3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五电阻R5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四电阻R4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电容值为1nF;所述的第三十二电阻R32阻值为1k欧姆;所述的第七电容C7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六电阻R6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七电阻R7阻值为22k欧姆;所述的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的阻值都是470uF。
当PFC的输出电压加在DC/DC电路上时,开关管Q2、Q3导通,PFC输出电压加在变压器T2上,变压器T2的原边电压为上正下负,根据变压器同名端的定义,变压器T2的副边绕组的电压也是上正下负,因此,D13导通,传递过来的能力分为两个部门:一部分给负载供电,另一部分给电感充电[35]。随着负载电压上升,输出端设计的电压阀值大于设计的阀值,这时通过负反馈的作用,使开关管Q2、Q3关断,此时的输出电压由输出滤波电感L4维持。当输出电压的阀值小于设定的阀值时MOS管Q2、Q3再次开通,此时进入下一个开关周期。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 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六二极管(D16)、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电感(L)、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变压器(T1)、排针(P1);
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VFB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芯片(U1)的COMP引脚相连;第一芯片(U1)的ISENSE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一芯片(U1)的VREF引脚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RT/CT引脚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OUT引脚与第四电阻(R4)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二 芯片(U2)的LIN引脚、第二芯片(U2)的HIN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VDD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以及电压Vdd相连,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U2)的SD引脚、第二芯片(U2)的VSS引脚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HO引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二芯片(U2)的VS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正电压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B引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芯片(U2)的VCC引脚、第九电容(C9)的正极以及电源Vdd相连;第二芯片(U2)的COMP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负极相连并接地;第二芯片(U2)的LO引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及400V电压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原边负电压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 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所述的变压器(T1)的第一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变压器(T1)的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第十七电容(C17)的负极、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第十七电容(C17)的正极、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并连接电压VCC和排针(P1)的引脚1;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排针(P1)的引脚2相连并接地;
所述的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正电压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相连;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与第十三电容(C13) 正极、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容(C15)的正极、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三电容(C13)负极、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负极,变压器(T1)的第二副绕组的负电压端相连并接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接地,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接Vdd;
所述的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2+引脚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GND引脚相连并接GND;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四芯片(U4)的IP2-引脚、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相连;第四芯片(U4)的IP-引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地GND;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 的另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1引脚相连;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OP2引脚相连;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五电容(C25)的正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接地GND;第四芯片(U4)的VCC引脚,与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第十四二极管(D14)的正极接VCC,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接GND;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三芯片(U3)内部结构中的第十五二极管(D15)的负极相连;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相连并连接VCC;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芯片(U1)是UC3844芯片;所述的第二芯片(U2)是IR2110芯片;所述的第三芯片(U3)是光耦;所述的第四芯片(U4)是AP4310芯片;所述的第一电阻(R1)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三电阻(R3)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五电阻(R5)阻值为18k欧姆;所述的第四电阻(R4)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五电容(C5) 的电容值为1nF;所述的第三十二电阻(R32)阻值为1k欧姆;所述的第七电容(C7)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电容值为1uF;所述的第六电阻(R6)阻值为22欧姆;所述的第七电阻(R7)阻值为22k欧姆;所述的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的阻值都是470uF。
CN201520068176.0U 2015-02-01 2015-02-01 一种led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9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8176.0U CN204559933U (zh) 2015-02-01 2015-02-01 一种led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8176.0U CN204559933U (zh) 2015-02-01 2015-02-01 一种led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9933U true CN204559933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81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9933U (zh) 2015-02-01 2015-02-01 一种led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99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519A (zh) * 2018-01-29 2018-06-29 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9660126A (zh) * 2018-12-06 2019-04-19 安徽凯川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源管理电路
CN111429845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驱动方法、电路板、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519A (zh) * 2018-01-29 2018-06-29 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9660126A (zh) * 2018-12-06 2019-04-19 安徽凯川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源管理电路
CN111429845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驱动方法、电路板、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312B (zh) 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3179731B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CN204559933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02520241A (zh) 基于阻容降压和低压dc/dc电源的三相费控电能表
CN209448724U (zh) 一种单火线开关取电电路及单火线开关
CN103220856B (zh) 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3206118U (zh) 一种高效dc/dc升压转换电路
CN202997951U (zh) 一种高集成化led谐振电源电路
CN204406088U (zh) 家用电器安全节能控制器
CN205489762U (zh) 一种简单实用的移动电源
CN205039703U (zh) 一种智能降压式开关电源
CN201491316U (zh) 一种高压led驱动电路
CN202931193U (zh) 一种buck开关电源电路
CN111405705B (zh) 一种调光led控制器和输出短路保护方法
CN211909255U (zh) 单火线开关电路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2841088U (zh) 一种光控电子开关电路
CN209710361U (zh) 一种可调光的led驱动控制电路
CN207321588U (zh) Led灯具
CN207117286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家用直流ups电源系统
CN205921578U (zh)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的电平变换电路
CN220368833U (zh) 智能电网专用应急电源的新型控制电路
CN208540210U (zh) 一种可以实现驱蚊和促睡功能的发光组件电路
CN205305162U (zh) 一种高效恒流降压电源
CN209419949U (zh) 一种无频闪调光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