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9857U -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9857U
CN204559857U CN201520281421.6U CN201520281421U CN204559857U CN 204559857 U CN204559857 U CN 204559857U CN 201520281421 U CN201520281421 U CN 201520281421U CN 204559857 U CN204559857 U CN 204559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mixing
leading note
mixing chamber
type transmission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814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814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9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9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9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耳机,包括安装单元、导音管和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的二侧分别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管一端连接安装单元的导音孔,另一端连接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所述导音孔位于混音腔内,是一个使得混音腔与外部得以连接的开孔;所述导音管与导音孔相连通。由于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通过混音腔对扬声单元发出的声音进行调节,以达到增进音质效果,立体感强的目的,同时其高音清晰,低音浑厚,并且具有功能的可扩展性强,实现优质音效的成本更加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交、地铁、餐厅等公共场所经常会看见人们使用耳机去欣赏音乐、浏览视频、语音通话等,耳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流行电子配件已经普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耳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市场上所出现的耳机,使用佩戴不舒适、外出携带不便、外观设计笨重、音质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在无法进一步增大和增重耳机的情况下,只能在扬声单元的振膜上进行技术突破,如复合膜,在单张膜上加强高、中、低音效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突破难度大,听久易伤耳、立体感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并且始终难以根本上解决因为重量和体积带来的耳机的佩戴舒适性,以及更多的功能扩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使得双耳处摆脱了耳机中绝大部份的配件,其轻便的佩戴更适合于长时间的使用。混音腔的设计在能够增强音效的同时,能让不同的音效由不同的扬声单元来分别表现,从而能体现出更高的音乐品质。同时将传统的头戴式转化为围脖的双肩式佩戴能带来更多的功能性扩展,和更低廉的实现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包括安装单元、导音管和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的二侧分别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管一端连接安装单元的导音孔,另一端连接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所述导音孔位于混音腔内,是一个使得混音腔与外部得以连接的开孔;所述导音管与导音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壳体和底壳,所述底壳安装在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设计呈U字形;结构简单、使用时可悬挂在脖子,便于随身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导音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部、导音连接管和导音耳塞,所述导音连接管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侧面;外观设计新颖大方、使用方便,音效品质好。
作为优选,所述导音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部、导音连接管、卡持部和导音耳塞,所述导音连接管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一侧,所述卡持部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另一侧;所述卡持部上设置有卡带,便于佩戴、不易掉落、音质效果好、立体感强、使用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导音耳塞上设置有减压孔,可有效缓解长时间使用耳机产生的耳部疲劳和不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安装单元的两侧,用于安装扬声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一个混音腔,可以使扬声单元发出的音效品质好,立体感强。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两个混音腔,两个混音腔相互连通,音质效果好、立体感强。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六个,安装单元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固定件设置有一个混音腔,混音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到导音孔,可以分别调节高音、中音和低音,效果明显、立体感强、音质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通过混音腔对扬声单元发出的声音进行调节,以达到增进音质效果,立体感强的目的,同时其高音清晰,低音浑厚,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导音耳机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导音耳机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实施例三种导音耳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实施例四中局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包括安装单元、导音管1和导音耳机2,所述安装单元的二侧分别设置有导音孔30,导音孔30可对声音进行传导。所述导音管1一端连接安装单元的导音孔30,另一端连接导音耳机2,起到传递声音的作用;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4和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内设置有混音腔50,可以对扬声单元4发出的声音进行调节,所述扬声单元4固定设置在混音腔50内,所述导音孔30位于混音腔50内且在扬声单元4的相对面;所述导音管1与导音孔30相连通,以保证声音的传导。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安装单元的两侧,用于安装扬声单元。所述固定件5设置有一个混音腔50,可以使扬声单元发出的音效品质好,立体感强。
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壳体31和底壳32,所述底壳32安装在壳体31的下方;所述壳体31设计呈U字形;结构简单、使用时可悬挂在脖子,便于随身携带。
如图3所示,所述导音耳机2包括耳机主体部20、导音连接管21和导音耳塞22,所述导音连接管21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0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22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0的侧面;其外观设计新颖大方、使用方便,音效品质好。当然,如图4所示,所述导音耳塞上也可以设置有减压孔24,可有效缓解长时间使用耳机产生的耳部疲劳和不适感。
其工作方法为:扬声单元4发出的声音经过混音腔50的调节,再通过导音孔30进入到导音管1,再由导音管1进入导音耳机2,声音由导音耳机2进入听者的耳朵。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音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部20、导音连接管21、卡持部23和导音耳塞22,所述导音连接管21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0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22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0的一侧,所述卡持部23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0的另一侧;所述卡持部23上设置有卡带,便于佩戴、不易掉落、音质效果好、立体感强、使用舒适。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5设置有两个混音腔50,两个混音腔50相互连通,可以对高音或低音分别起到调节作用,音质效果好、立体感强。
实施例四
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5设置为六个,安装单元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固定件5设置有一个混音腔50,混音腔50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到导音孔30,可以分别设置高音、中音和低音,效果明显、立体感强、音质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通过混音腔对扬声单元发出的声音进行调节,以达到音质效果好,立体感强的目的,同时其高音清晰,低音浑厚,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单元、导音管和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的二侧分别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管一端连接安装单元的导音孔,另一端连接导音耳机;所述安装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单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混音腔,所述扬声单元固定设置在混音腔内,所述导音孔位于混音腔内,是一个使得混音腔与外部得以连接的开孔;所述导音管与导音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壳体和底壳,所述底壳安装在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设计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部、导音连接管和导音耳塞,所述导音连接管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部、导音连接管、卡持部和导音耳塞,所述导音连接管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下方,所述导音耳塞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一侧,所述卡持部设置在耳机主体部的另一侧;所述卡持部上设置有卡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耳塞上设置有减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安装单元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一个混音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两个混音腔,两个混音腔相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六个,安装单元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固定件设置有一个混音腔,混音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到导音孔。
CN201520281421.6U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Active CN204559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81421.6U CN204559857U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81421.6U CN204559857U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9857U true CN204559857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4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81421.6U Active CN204559857U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98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076A (zh) * 2015-05-05 2016-02-03 陈兴华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N111445896A (zh) * 2020-06-02 2020-07-24 陈兴华 一种声波管道传输的声音属性调节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076A (zh) * 2015-05-05 2016-02-03 陈兴华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N105307076B (zh) * 2015-05-05 2018-06-08 陈兴华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N111445896A (zh) * 2020-06-02 2020-07-24 陈兴华 一种声波管道传输的声音属性调节装置
CN111445896B (zh) * 2020-06-02 2024-05-28 陈兴华 一种声波管道传输的声音属性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5759A (zh) 骨传导耳机
CN104581483A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US20170215512A1 (en) Bone Conduction-based Bluetooth Wireless Riding Helmet
CN204559857U (zh)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N102595266A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5071259U (zh) 双音域耳机
US9609413B2 (en) Headphone
CN204633985U (zh) 一种高音质的多功能耳机
CN105307076A (zh) 一种管道式传输混音设备
CN207766480U (zh) 耳机
CN204761670U (zh) 一种360度语言输入带接听功能的半入耳耳机
CN2862553Y (zh) 一种四驱动双反向立体声耳机
CN204291318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KR20150144400A (ko) 웨어러블 블루투스 스피커
CN208691498U (zh) 耳机
CN204721553U (zh) 一种较高结像度的耳机
CN217546265U (zh) 一种耳机
CN203301705U (zh) 头戴式单边带麦耳机
CN203057442U (zh) 耳塞式耳机
CN213403435U (zh) 头带耳机
CN203206432U (zh) 一种多单元骨导式耳机
CN216437456U (zh) 一种保证佩戴舒适的半入耳式耳机外壳
CN207691999U (zh) 一种入耳式硅橡胶耳塞
CN212413393U (zh) 一种多动铁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