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8953U -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8953U
CN204538953U CN201520171663.XU CN201520171663U CN204538953U CN 204538953 U CN204538953 U CN 204538953U CN 201520171663 U CN201520171663 U CN 201520171663U CN 204538953 U CN204538953 U CN 204538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serial port
level conversion
pin
convers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16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16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8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8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8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CC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后接地。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路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正在被人们所使用,电子设备中都会有电子电路,运算放大器又是电子电路中很常用的元器件,在基于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中,需要分别提供正、负两个电压为运算放大器供电,一般会使用双电源为运算放大器供电,保证运算放大器的稳定工作。
现有技术中用于为运算放大器供电的双电源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变压器抽头方式和电源逆变方式,但这些实现方式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特别是电路复杂和成本较高的特性,使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不适合在一些简单的电路中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电路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CC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为型号是SP3232、MAX232、MAX220或MAX249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
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为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容为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
再进一步的,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
再进一步的,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
再进一步的,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
再进一步的,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通过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将从直流电源输入端输入的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正负两个直流电压,分别从芯片的V+脚和V-脚输出,并经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滤波后,转换为稳定的正负两个直流电压,最终分别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电路中使用元器件较少,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单个元器件价格低廉,所以电路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该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所以适合在一些简单的电路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VCC、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CC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VCC,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VCC接收一直流电压以供整个电路工作。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和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分别连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
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
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
所述产生双电源的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C6;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为型号是SP3232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还可以为型号是MAX232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或其衍生芯片、型号是MAX220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或其衍生芯片、型号是MAX249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或其衍生芯片、具有相似功能的其他芯片或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型号是SP3232的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T1in脚、T2in脚、T1out脚、T2out脚、R1in脚、R2in脚、R1out脚和R2out脚均置空。
需要说明的是,仅以所述SP3232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T1in脚、T2in脚、T1out脚、T2out脚、R1in脚、R2in脚、R1out脚和R2out脚均置空为例进行说明,所述SP3232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T1in脚、T2in脚、T1out脚、T2out脚、R1in脚、R2in脚、R1out脚和R2out脚还可以作为串口电平的转换接口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C1为第一电解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
所述第二电容C2为第二电解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使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容量大,滤波效果好,可以使从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输出的电流更加稳定。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内部包含有用于为其内部电路供电用的电荷泵,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和V-脚是内部电荷泵的外部电容连接引脚,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和V-脚可分别作为一正电源和一负电源的输出端,该电荷泵所能提供的功率由芯片自身决定,通过使用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所述正电源和所述负电源均可以提供5V、最大25mA左右的电流输出,所述电流从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和V-脚分别输出,并经过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LC滤波电路对输出电流进行滤波,LC滤波电路具有储能作用,可使电流输出更加稳定,经过滤波的电流分别从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输出,进而得到了稳定的正负直流电压输出,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的电压为+5V,第二输出端OUT2输出的电压为-5V。
将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二输出端OUT2直接连接运算放大器,即直接可给运算放大器等小信号处理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通过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将从直流电源输入端输入的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正负两个直流电压,分别从芯片的V+脚和V-脚输出,并经过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组成的LC滤波电路滤波后,转换为稳定的正负两个直流电压,最终分别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电路中使用元器件较少,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单个元器件价格低廉,所以电路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该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所以适合在一些简单的电路中应用。特别是在有用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电路中,只增加LC滤波电路就可以得到稳定的正负直流电压输出,成本很低。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CC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
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后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为型号是SP3232、MAX232、MAX220或MAX249的串口电平转换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为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为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2+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C1-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双电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GND脚,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芯片的V-脚。
CN201520171663.XU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Active CN204538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1663.XU CN204538953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1663.XU CN204538953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8953U true CN204538953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5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1663.XU Active CN204538953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8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8347U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电路
CN206673848U (zh) 一种正负电源电路装置
CN205827885U (zh) 一种lcd背光电源电路
CN204538953U (zh) 一种产生双电源的电路
CN204304810U (zh) 一种桥式电路及其驱动电路
CN207009368U (zh) 一种新型阻容降压及继电器驱动电路
CN110149045A (zh) 一种高能效开关电容电源转换器
CN201656795U (zh) 一种阻容降压装置
CN20408958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电压处理电路
CN201699597U (zh) 采用电容降压多值直流电源电路
CN205377357U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205407587U (zh) 一种直流升压电源控制电路
CN206412927U (zh) 一种igbt驱动电源电路
CN103715917B (zh) 一种电容降压电路
CN205178859U (zh) 一种dsp芯片供电电源电路
CN206728340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6977753U (zh) 一种ldo背光驱动电路
CN206099921U (zh) 可调占空比脉冲发生电路
CN101630898B (zh) 电源输出功率调控电路
CN206250963U (zh) 一种高可靠供电电路
CN205407595U (zh) 一种抗干扰直流升压电源
CN204835927U (zh) 一种隔离式开关电源电路
CN202135070U (zh) 一种双电压型阻容降压式的节能电路
CN203261521U (zh) 一种led开关电源电路
CN103532502B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功率放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