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4577U -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4577U
CN204534577U CN201420827367.6U CN201420827367U CN204534577U CN 204534577 U CN204534577 U CN 204534577U CN 201420827367 U CN201420827367 U CN 201420827367U CN 204534577 U CN204534577 U CN 204534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air
guide channel
ga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7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鸿
赵恩配
张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273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4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4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457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炉头和设于炉头上的分火器,所述炉头具有一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内设有混气管,所述环形支架上端周向布设有若干与混气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分火器包括底座和盖设于底座上的火盖,所述火盖盖设于底座上构成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与所述连通管相适配的定位座,所述连通管套设于定位座内并与第一导气通道或第二导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并使得一次空气和燃气充分预混、增加二次空气的进气空间,保证了二次空气的充分补充,从而有效降低烟气、提高燃烧效率和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人们常用的厨房用具,现有的燃气灶由于一次空气引射和混合不充分,导致烟气难以下来,功率难以做大,效率难以提升。另外,目前传统大气式燃气灶具补充二次空气的通道截面积不大,通道不畅,导致二次空气的补充不足,影响燃烧效率。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增加风机加大空气量来补充一次空气或二次空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71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鼓风式燃气灶用燃烧器,该燃烧器增加空气导管把风机产生的气流连通火盖,通过加大空气量来提高燃烧率,但该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工作不稳定。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炉头和设于炉头上的分火器,所述炉头具有一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内设有混气管,所述环形支架上端周向布设有若干与混气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分火器包括底座和盖设于底座上的火盖,所述底座由内至外分别设有中空腔体、第一导气槽、环形腔体和第二导气槽,所述火盖包括第一火盖和第二火盖,所述第一火盖盖设于第一导气槽并与第一导气槽构成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火盖盖设于第二导气槽并与第二导气槽构成第二导气通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与所述连通管相适配的定位座,所述连通管套设于定位座内并与第一导气通道或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所述环形支架包括上下盖设在一起的炉头上盖及炉头下盖,所述混气管设于炉头上、下盖内。
所述混气管包括第一混气管和第二混气管,所述第一混气管包括第一直通气道及从第一直通气道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一直通气道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一弧形气道,所述第二混气管包括第二直通气道及从第二直通气道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二直通气道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二弧形气道。
所述炉头上、下盖的相对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及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所述炉头与分火器之间还设有一盛液盘。
所述分火器还包括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套设于定位座内并与连通管连通。
所述进气管下部设有支撑起底座的支脚,所述进气管的上部设有支撑锅具的支架。
所述支架的内侧部设有一向底座中部且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支架的外侧部开设有贯通支架内、外侧部的开口。
所述第一导气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管与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导气通道通过第二导气管与连通管连通。
所述第一导气管分别穿过第二导气通道和环形腔体并与第一导气通道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分别增大了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进气量,一次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更充分,提高了燃烧效率,效果如下:
1.炉头加长了混气管的总长度,保证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加长的混气管相当于增大了气体混合腔,一次空气和燃气分别经过直通气道和弧形气道再进入分火器,使一次空气和燃气混合更充分,有效降低烟气和提高了燃烧效率。
2.分火器与炉头之间具有足够供气体通过的空间,通过中空腔体和环形腔体来增加二次空气的进气空间,空气不仅可从分火器的上部、周向侧部进行补充,而且可从底部进入,使得火盖上的每环火互不干扰,避免由于混合腔遮挡而影响二次空气从分火器底部吸入,提高了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炉头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分火器结构分解图。
图中:1.炉头;2.环形支架;3.炉头上盖;4.炉头下盖;5.定位柱;6.定位孔;7.混气管;8.第一混气管;9.第一直通气道;10.第一弧形气道;11.第二混气管;12.第二直通气道;13.第二弧形气道;14.连通管;15.分火器;16.底座;17.火盖;18.第一火盖;19.第二火盖;20.中空腔体;21.第一导气槽;22.环形腔体;23.第二导气槽;24.第一导气通道;25.第二导气通道;26.进气管;27.支架;28.支脚;29.第一导气管;30.定位座;31.盛液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炉头1和设于炉头1上的分火器15。
炉头1具有一环形支架2,该环形支架2内设有混气管7,环形支架2上端周向布设有若干与混气管7连通的连通管14,分火器15包括底座16和盖设于底座16上的火盖17,底座16由内至外分别设有中空腔体20、第一导气槽21、环形腔体22和第二导气槽23,火盖17包括第一火盖18和第二火盖19,第一火盖18盖设于第一导气槽21并与第一导气槽21构成第一导气通道24,第二火盖19盖设于第二导气槽23并与第二导气槽23构成第二导气通道25,底座16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与连通管14相适配的定位座30,连通管14套设于定位座30内并与第一导气通道24或第二导气通道25连通。燃气和空气被吸入混气管7内并充分混合后进入分火器15,炉头1与分火器15之间具有足够空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便于分火器15从底部吸入空气来补充二次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环形支架2包括上下盖设在一起的炉头上盖3及炉头下盖4,混气管7设于炉头上、下盖3、4内。炉头上盖3及炉头下盖4可以一体成型。混气管7包括第一混气管8和第二混气管11,第一混气管8包括第一直通气道9及从第一直通气道9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一直通气道9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一弧形气道10,第二混气管11包括第二直通气道12及从第二直通气道12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二直通气道12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二弧形气道13。第一直通气道9和第二直通气道12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引射管,第一弧形气道10和第二弧形气道13分别加长了引射管的长度,那么第一混气管8和第二混气管11的长度足够多,相当于加大了混合腔的体积,不仅拉动更多的一次空气进入炉头1,而且加长一次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时间、提高气体混合充分率。第一直通气道9与第一弧形气道10的连通处具有一弧形转角,第二直通气道12与第二弧形气道13的连通处也具有一弧形转角,该弧形转角使燃气流通更顺畅。另外,为了增加空气吸入量,该第一直通气道9或第二直通气道12的气流通过面积由进气始端向出气末端逐渐增大。第一直通气道9和第二直通气道12左右相邻设置,该第一弧形气道10设于第一直通气道9的左侧,第二弧形气道13设于第二直通气道12的右侧。这使得第一混气管8和第二混气管11左右水平设置,既节省空间,又能增大空气吸入量,使燃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当然,第一混气管8和第二混气管11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作调整。
炉头上、下盖3、4的相对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定位柱5及与定位柱5相适配的定位孔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炉头上盖3相对炉头下盖4的一端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5,炉头下盖4相对炉头上盖3的一端面设有与定位柱5相适配的定位孔6。
炉头1与分火器15之间还设有一盛液盘31。该盛液盘31上开设有若干与连通管14相适配的通孔。
分火器15还包括一进气管26,该进气管26套设于定位座30内并与连通管14连通。进气管26下部设有支撑起底座16的支脚28,进气管26的上部设有支撑锅具的支架27。该支架27的内侧部设有一向底座16中部且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支架27的外侧部开设有贯通支架27内、外侧部的开口,有利于降低烟气。该支架27可用于支撑锅具,不需另设锅支架,使煤气灶结构更简单,节省生产成本,而倾斜面设计便于适用不同形状、大小的锅具,通用性强,使用方便。当然,支架27也可采用其它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进气管26可与定位座30一体成型。该进气管26具有支撑分火器15、连通燃气和作为锅支架的作用,使燃气通道隐藏于分火器15内,便于燃气通道的布设,节省空间。定位座30主要起连接定位作用,其也可设于第一导气槽21的底部,则连通管14可以分别与第一导气通道24和第二导气通道25连通,而该结构可以另外增设锅支架。
第一导气通道24通过第一导气管29与连通管14连通,第二导气通道25通过第二导气管与连通管14连通。第一导气管29分别穿过第二导气通道25和环形腔体22并与第一导气通道24连通,第二导气管直接与第二导气通道25连通。该结构使得第一导气管29更节省空间,当然,该第一导气管29也可设于底座16的底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炉头1上均布有五个连通管14,第一导气通道24分别与其中两个连通14连通,第二导气通道25分别与另外三个连通管14连通。当然,连通管1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15可直接从炉头1上拆除,便于清洗,能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加长的混气管7使炉头1的结构更矮,使炉头1与分火器15之间有足够空间,便于补充二次空气,燃气通道直接布设于分火器15内,使得结构更简单、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炉头和设于炉头上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具有一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内设有混气管,所述环形支架上端周向布设有若干与混气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分火器包括底座和盖设于底座上的火盖,所述底座由内至外分别设有中空腔体、第一导气槽、环形腔体和第二导气槽,所述火盖包括第一火盖和第二火盖,所述第一火盖盖设于第一导气槽并与第一导气槽构成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火盖盖设于第二导气槽并与第二导气槽构成第二导气通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与所述连通管相适配的定位座,所述连通管套设于定位座内并与第一导气通道或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包括上下盖设在一起的炉头上盖及炉头下盖,所述混气管设于炉头上、下盖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管包括第一混气管和第二混气管,所述第一混气管包括第一直通气道及从第一直通气道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一直通气道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一弧形气道,所述第二混气管包括第二直通气道及从第二直通气道的出气末端绕向第二直通气道进气始端方向的第二弧形气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上、下盖的相对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及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与分火器之间还设有一盛液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还包括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套设于定位座内并与连通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下部设有支撑起底座的支脚,所述进气管的上部设有支撑锅具的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侧部设有一向底座中部且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支架的外侧部开设有贯通支架内、外侧部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管与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导气通道通过第二导气管与连通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分别穿过第二导气通道和环形腔体并与第一导气通道连通。
CN201420827367.6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34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7367.6U CN204534577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7367.6U CN204534577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4577U true CN20453457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736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34577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45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5131A (zh) * 2014-12-19 2015-04-15 郑国鸿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110017510A (zh) * 2018-02-05 2019-07-16 楼和根 一种使用齿轮传动的闭式燃气灶安全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5131A (zh) * 2014-12-19 2015-04-15 郑国鸿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104515131B (zh) * 2014-12-19 2017-04-26 郑国鸿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110017510A (zh) * 2018-02-05 2019-07-16 楼和根 一种使用齿轮传动的闭式燃气灶安全机构
CN110017510B (zh) * 2018-02-05 2020-06-30 楼和根 一种使用齿轮传动的闭式燃气灶安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5131A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201858642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WO2015124051A1 (zh) 燃气取暖器
CN204534577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WO2016145745A1 (zh) 燃烧器
CN207797044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5606671U (zh) 一种助吸吸油烟机
CN204513485U (zh) 一种多头燃气灶燃烧器
CN106949466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3453549A (zh) 一种鼓风燃气灶双通道混合引射器
CN203869042U (zh) 一种新型上进气节能炉头
CN104515134B (zh)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
CN204494410U (zh)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
CN206459220U (zh) 一种燃烧系统装置及燃气灶
CN21010739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4460307U (zh) 商用节能煤气炉
CN204006232U (zh) 一种带风帘的抽油烟机
CN204574244U (zh) 一种踢脚线式暖气片管道连接件
CN209165400U (zh) 第一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8058837U (zh) 燃烧器引射管及燃气灶
CN208349291U (zh) 一种浓淡型燃气燃烧器
CN204534576U (zh) 一种燃气灶炉头
CN205690395U (zh) 一种改进型燃气设备用燃烧组件
CN110094727B (zh) 一种燃烧器
CN109724084B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高效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