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9977U - 一种mo源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mo源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9977U
CN204529977U CN201520195230.8U CN201520195230U CN204529977U CN 204529977 U CN204529977 U CN 204529977U CN 201520195230 U CN201520195230 U CN 201520195230U CN 204529977 U CN204529977 U CN 204529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ource
bottle
excitation
measuring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52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圣伟
郭晃亨
张家宏
林兓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952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9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9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9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MO源瓶,包括盛放固态MO源的第一容器、盛放液态物质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内,共用一个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MO源瓶还包括称量第一容器重量的质量测量装置、产生超声波的起振装置、以及调控所述质量测量装置、起振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质量测量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底部,所述第一容器置于所述质量测量装置上;所述起振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液态物质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质量测量装置测量MO源消耗量,控制装置通过MO源消耗量调控起振装置起振,从而改善固态MO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沟流或扬起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MO源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外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固态源使用效率的MO源瓶。
背景技术
氮化镓(GaN)基发光二极管(英文为Light Emission Diodes,简称LED)因其高亮度、低能耗、寿命长等优点,在照明、交通信号灯、显示屏、背光源等领域得到广阔应用,LED白光照明产品将逐渐取代白炽灯,成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
LED外延结构生长时,需采用MO源进行晶体成长,目前常用的MO源包括三甲基铟(TMIn)和二茂镁(Cp2Mg),两者在常温下均以固态形式存在,固态MO源在使用后期容易出现“沟流现象”,即通入的载气(H2/N2)优先选择已形成的“沟流”进出,导致部分固态MO源结晶而不能有效利用(例如TMIn);或密度较低的固态源会因气体灌入而“扬起”,进而黏附于MO源瓶侧壁而不回落至钢瓶底部,降低其有效利用(例如Cp2Mg)。尤其是近些年大瓶装MO源的使用,提高固态源的使用效率是目前各LED厂家研究的重点。
中国专利CN102330071A提出一种串联提高固态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其将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两瓶MO源串联以同时使用,通过载气的运输将MO源从前一个MO源瓶运送到后一个MO源瓶后再输送到MOCVD(英文为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MOCVD)反应腔室。上述的串联MO源结构简单,提高了固态源的使用效率。但是,此方法不能解决固态源在使用后期出现的沟流现象,且由于两瓶串联使用,两瓶MO源同时消耗,技术人员无法精确判断每瓶固态源的剩余量,增加了更换MO源周期判断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MO源瓶,包括盛放固态MO源的第一容器、盛放液态物质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内,共用一个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MO源瓶还包括称量第一容器重量的质量测量装置、产生超声波的起振装置、以及调控所述质量测量装置、起振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质量测量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底部,所述第一容器置于所述质量测量装置上;所述起振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液态物质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器为带有密封盖的密封性容器,所述密封盖上部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分别位于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的手动阀和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外部还具有位于不同侧的液体进、出口,用于连接液体进、出管路。
优选的,所述液体进、出管路与一恒温槽连接,所述恒温槽内盛装有供第二容器使用的液态物质,以稳定所述第二容器内腔室温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内壁置有一保温层,用于保持液态水温度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下方安装有便于移动第二容器的多个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结构的个数大于或等于3。
优选的,所述起振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或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MO源瓶还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控制装置分别调控质量测量装置和起振装置,记录MO源质量,起振装置发出周期性超声波对第一容器产生震荡作用,进而改善第一容器内固态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沟流或扬起现象,提高固态源利用效率;2.增设用于提示MO源消耗量的报警装置,对人员起到提醒作用;3.第二容器底部安装滑动结构,节省搬运过程中所需人力,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附图数据是描述概要,不是按比例绘制。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之MO源瓶剖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之MO源瓶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之MO源瓶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注:1:第一容器;11:进气管;111:第一手动阀;112:第一流量计;12:出气管;121:第二手动阀;122:第二流量计;13:密封盖;2:第二容器;21:保温层;22:进水管;23:出水管;24:进口;25:出口;3:控制装置;31:起振装置;32:质量测量装置;33:报警装置;4:液态物质;5:固态MO源;6:保护盖;7:恒温槽;8:滑动结构;81:滚轮;8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看附图1,一种MO源瓶,包括用于盛放固态MO源的第一容器1、盛放液态物质4的第二容器2、起振装置31、质量测量装置32和控制装置3。其中,第一容器1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2内,共用一个封面,封面为大小与第二容器端面相同的保护盖6,本实施例中,液体物质4优选水,第一容器1为带有密封盖13的密封容器,密封盖13上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上分别设置有手动阀和流量计,手动阀包括分别与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对应的第一手动阀111和第二手动阀121,流量计包括分别与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对应的第一流量计112和第二流量计122;第二容器2外部还具有位于不同侧的液体进口24和出口25,用于连接液体进、出管路,即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容器2外部的液体进口24和出口25,另一端连接至恒温槽7内,恒温槽7为第二容器2提供循环液态物质4,用于稳定第二容器2内腔室温度;起振装置31位于第二容器2的底部或内侧壁上,质量测量装置32位于第二容器2的底部,第一容器1放置于质量测量装置32上,质量测量装置32用于测量第一容器1的质量。为了节省空间,控制装置3可设置于第二容器2的外壁上,并分别与起振装置31和质量测量装置32连接,用于调控其运转。第二容器2内壁上还设有保温层21,用于保持液态物质4的温度稳定。
不同类型的固态MO源5的密度大小不同,例如三甲基铟(TMIn)质量密度较大,通常以密实结构沉积在第一容器1底部,在使用时容易形成“沟流现象”,针对该类型的固态MO源5,本实施例优选将起振装置31置于第二容器2底部,质量测量装置32则位于起振装置31上,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的起振装置31可改善“沟流现象”。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MO源瓶,在实际生产时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启动控制装置3,根据MO源饱和蒸汽压的不同,设定恒温槽7温度为20~30℃,液态物质4经由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在第二容器2与恒温槽7内循环流动,手动在控制装置3内输入第一容器1中MO源的质量数值,开启第一手动阀111,载气H2/N2通过第一流量计112进入第一容器1底部,同时开启第二手动阀121,运载有MO源的载气通过出气管12及其上的第二流量计122进入MOCVD反应腔内,以进行外延结构的生长,于MOCVD每次待机时,控制装置3通过质量测量装置32测量的第一容器1质量计算MO源总消耗量。
当MO源5总消耗量大于50%时,控制装置3调控起振装置31开始第一次起振,起振装置31发出的超声波通过液态物质4水传播至第一容器1内,对MO源5产生震荡,以填平MO源5内部形成的“沟流”,改善MO源5使用时的“沟流现象”。起振装置31的工作功率为100W,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震荡时间约10~60秒,起振装置31可持续提供超声波,也可间歇式的提供超声波,为了提高起振装置31的使用寿命以及节省电力,本实施例优选起振装置31间歇式的提供超声波。起振装置31的间歇时间以MO源的消耗增加量计算,本实施优选间歇时间为MO源的消耗增加量为3%。
MO源瓶还包括一报警装置33,当MO源总消耗量大于50%时,报警装置33发出警报,控制装置3控制起振装置31第一次启动,并设定此后MO源消耗量每增加3%时,起振装置31起振一次;当MO源总消耗量大于85%时,报警装置33发出持续警报,工作人员更改控制装置3中的震荡参数,并设定此后MO源消耗量每增加1%时,起振装置31起振一次,以提高MO源使用效率或提示人员更换MO源,当MO源总消耗量大于95%时,报警装置33再次发出持续警报,警示工作人员MO源达到更换周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态源5以二茂镁(Cp2Mg)作为镁源,由于镁源质量密度较小,随着载气的通入,二茂镁在流出过程中因发生“扬起”而附着在第一容器1内壁。此外,镁源在MOCVD反应中每炉消耗量较少,约0.012g。因此,参看附图2,将起振装置31位于第二容器2内侧壁上,质量测量装置32放置于第二容器2底部,第一容器1置于质量测量装置32上,控制装置3分别调控起振装置31和质量测量装置32的运作。控制装置3控制起振装置31于镁源总消耗量大于50%时起振装置第一次起振,并调控镁源消耗量每增加0.5%时起振装置起振一次,当镁源总消耗量大于95%时,工作人员更改控制装置3中的震荡参数,并设定此后镁源消耗量每增加0.2%时,起振装置31起振一次。
位于第二容器2内侧壁上的起振装置31产生的超声波可通过液态物质4的传播对第一容器1侧壁产生震荡作用,使附着于第一容器1内壁上的镁源回落至第一容器1的底部,进而提高镁源使用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容器2的下方安装多个滑动结构8,滑动结构8的数目大于或等于3个。本实施例优选4个滑动结构8设置于第二容器2底部(参看附图3),滑动结构8通过固定件82将滚轮81固定于第二容器2底部,需移动MO源瓶时将滑动结构8放置于地面,节省MO源瓶在移动过程中的人力,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当MO源瓶运输至指定地点后,将滑动结构8收起置于MO源瓶侧壁,增加MO源瓶放置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变更,皆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MO源瓶,包括盛放固态MO源的第一容器、盛放液态物质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内,共用一个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MO源瓶还包括称量第一容器重量的质量测量装置、产生超声波的起振装置、以及调控所述质量测量装置、起振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质量测量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底部,所述第一容器置于所述质量测量装置上;所述起振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液态物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为带有密封盖的密封性容器,所述密封盖上部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分别位于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的手动阀和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外部还具有位于不同侧的液体进、出口,所述液体进、出口与液体进、出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进、出管路与一恒温槽连接,所述恒温槽内盛装有供第二容器使用的液态物质,以稳定所述第二容器内腔室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内壁置有一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下方安装有便于移动第二容器的多个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的个数等于或大于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振装置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或内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MO源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报警装置。
CN201520195230.8U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mo源瓶 Active CN204529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5230.8U CN204529977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mo源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5230.8U CN204529977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mo源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9977U true CN20452997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5230.8U Active CN204529977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mo源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99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897A (zh) * 2020-09-17 2021-01-29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及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CN115783477A (zh) * 2022-12-07 2023-03-14 华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Mo源瓶固定装置及mo源瓶温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897A (zh) * 2020-09-17 2021-01-29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及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CN115783477A (zh) * 2022-12-07 2023-03-14 华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Mo源瓶固定装置及mo源瓶温控装置
CN115783477B (zh) * 2022-12-07 2024-02-23 华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Mo源瓶固定装置及mo源瓶温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9977U (zh) 一种mo源瓶
CN104250852A (zh) 蓝宝石晶体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
CN207269361U (zh) 一种水气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05102588U (zh) 带冷却装置的下料溜嘴
CN202473854U (zh) 一种自动缓冲补液装置
CN206751975U (zh)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用扩散炉进气系统
CN205590713U (zh) 一种三维灌注式细胞培养系统
CN205662597U (zh)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反应腔体结构
CN211367799U (zh) 一种导气直管盖
CN102126747B (zh) 采用液态氯生产氯化亚锡的通氯方法及装置
CN202202015U (zh) 具有多个均布向下的排气管道的直拉式硅单晶炉热场
CN205276278U (zh)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冷却系统
CN201628630U (zh) 水源热泵试验台
CN209910172U (zh) 一种导热油循环系统用氮封结构
CN204665750U (zh) 带发酵罐保温和曲室冷却功能的地源热泵系统
CN209193977U (zh) 具有稳压和恒温装置的种子罐供气系统
RU13971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водорослей
CN204265453U (zh) 一种低浓度氨水制取高纯氨的装置
CN201692684U (zh) 一种用于有机发光材料升华提纯装置的液氮冷阱组件
CN203502856U (zh) 油品储罐恒温节能自动控制装置
CN105613068B (zh) 一种设施植物led光温协同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CN112483884A (zh) 提高sf6气站充气纯度的液态储气装置
CN201942747U (zh) 一种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器喷淋装置
CN202030855U (zh) 一种可提高单晶炉生长速度的单晶炉热场
CN203908392U (zh) 一种初冷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13

Address after: 241000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ong Liang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Anhui three Ga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ong Liang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5

Address after: 241000 8 Tung Liang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8 Tung Liang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Anhui three Ga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