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7631U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17631U CN204517631U CN201520271732.4U CN201520271732U CN204517631U CN 204517631 U CN204517631 U CN 204517631U CN 201520271732 U CN201520271732 U CN 201520271732U CN 204517631 U CN204517631 U CN 2045176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end cover
- linear motor
- signal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570 Cupro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包括左端盖、中端盖及右端盖,右端盖内设有若干片环形分布的瓦型永磁体,铁芯与瓦型永磁体间安装有载流线圈,载流线圈缠绕在绕线筒上,绕线筒与输出轴相连。在输入信号加载到载流线圈后,载流线圈在恒定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从而带动输出轴产生往复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或者五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对各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直线电机启动时,每个绕组线圈通入同向电流,且根据绕组位置,其电流大小可各异,这样载流线圈的总安匝数将叠加,使得启动时峰值电磁力大大增加,产生较大的推力;停止时,控制部分绕组线圈通入反向大电流,以增加瞬时反向加速度,实现直线电机的快速和精确回位或定位,提升了直线电机的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惠斯登制作的并不成功的略现雏形的直线电机,其后的160多年中直线电机经历了探索实验、开发应用和使用商品化三个时期。1971年至目前,直线电机终于进入独立应用的时期,各类直线电机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制成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装置和产品,例如直线电机驱动的钢管输送机、运煤机、各种电动门、电动窗等。
直线电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动圈式直线电机以其高线性、小滞环和较好的响应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其运动部件惯性大,导致电信号的连续控制特性不够好、线性度差、精度低、单向输出、响应慢,灵敏度低,多用于低频和低精度控制场合。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实现了直线电机的快速、精确回位或定位,提升直线电机的响应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包括左端盖、与左端盖连接的右端盖、设于左端盖与右端盖间且与左端盖连接的中端盖;
所述右端盖内设有若干片呈环形分布的瓦型永磁体,每片瓦型永磁体内设有铁芯,所述铁芯连接右端盖,铁芯与瓦型永磁体间设有载流线圈,载流线圈缠绕在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的中心设有一端伸出左端盖的输出轴;
所述载流线圈为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或五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信号电路和触发信号电路;
所述电信号电路用于比较输入给定电流信号与电流传感器反馈信号,并形成控制信号,此信号再经极性鉴别形成励磁信号、消磁信号两种电流信号;
所述触发信号电路用于根据输入的脉冲振荡信号形成四种不同相位波形触发信号,并利用这四路触发信号通过门电路来产生控制分割绕组线圈循环工作的控制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右端盖上方安装有接线插座。
作为优选的,所述绕线筒通过定位销、垫片和螺母固定于输出轴,并经由一导向销支撑于铁芯与瓦型永磁体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中端盖材料采用白铜。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信号电路包括放大器和极性鉴别电路。
作为优选的,所述放大器用于对初始电流的幅值进行调动,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含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颤振电流,并对阶跃信号自动产生速率可调的斜坡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触发信号电路包括D触发器和PWM控制电路。
一种上述高响应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启动电机时,控制电路对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每个绕组线圈通入同向电流,且根据绕组位置,其电流大小可各异,这样载流线圈的总安匝数将叠加,意味着启动时峰值电磁力大大增加,可产生较大的推力;
当关闭电机时,同样根据绕组位置,部分控制电路控制绕组线圈以通入反向大电流,以增加瞬时反向加速度,从而控制直线电机的快速和精确回位或定位。
进一步而言,所述每组绕组线圈的控制方式是利用D触发器输出的循环工作信号来控制绕组线圈的运行,绕组线圈的控制电流由PWM控制电路驱动,通过PWM控制电路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输出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采用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或者五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对各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直线电机启动时,每个绕组线圈通入同向电流,且根据绕组位置,其电流大小可各异,这样载流线圈的总安匝数将叠加,使得启动时峰值电磁力大大增加,可产生较大的推力;停止时,控制部分绕组线圈通入反向大电流,以增加瞬时反向加速度,从而实现直线电机的快速和精确回位或定位,有利于提升直线电机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响应直线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组绕组线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组绕组线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圈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包括左端盖10、与左端盖10连接的右端盖2、设于左端盖10与右端盖2间且与左端盖10连接的中端盖8;所述左端盖10和右端盖2相互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中右端盖2内设有若干片呈环形分布的瓦型永磁体1,所述若干瓦型永磁1体内设有铁芯4,且与右端盖2的一端用螺钉3固定连接,铁芯4与瓦型永磁体1间设有载流线圈6,载流线圈6缠绕在绕线筒12上,所述绕线筒12的中心设有一端伸出左端盖10的输出轴14;所述右端盖2上方安装有接线插座9。
所述绕线筒12通过定位销13、垫片7和螺母5固定于输出轴14,并经由一导向销15支撑于铁芯4与瓦型永磁体1间。
所述载流线圈6为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如图2所示,三组绕组线圈分别为61、62、63)或五组绕组线圈(如图3所示,在三组线圈的基础上增加64、65两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对各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在输入信号加载到载流线圈后,载流线圈在恒定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从而带动输出轴产生往复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中端盖8采用白铜材料,具有隔磁效果,可减小瓦型永磁体1提供的磁场的损失,中端盖8通过第一螺钉11和第二螺钉16与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左端盖10相连。
图4是控制电路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控制电路共分两路,一路是输入给定电流信号与电流传感器反馈信号相比较形成控制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器处理后再经极性鉴别电路形成励磁、消磁两种电流信号(即电信号电路),励磁信号输入到PWM控制电路中,消磁信号则输入到门电路。另一路是利用D触发器形成如图4所示的四种不同相位波形触发信号,四路触发信号各自与消磁信号共同通过门电路来产生控制分割绕组线圈循环工作的控制信号(即触发信号电路)。同时,绕组线圈的控制电流主要是由PWM控制电路驱动,通过PWM控制电路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输出电流。PWM控制电路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进而控制直线电机运行。
对于每组绕组线圈的控制方式,主要是利用D触发器输出的循环工作信号来控制绕组线圈的运行,电流大小的调节主要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进行控制,即通过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流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绕组线圈工作方式如图5所示,图中四条波形图分别表示一组分割线圈中4个绕组线圈的工作波形。可以看出,这4个绕组线圈的工作周期都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脉冲的循环出现就能控制绕组线圈电流大小。具体实现方式是利用回路中加入D触发器,以输出4个不同的触发信号来控制与控制信号相连的控制门,从而达到输出不同控制电流信号的目的。
本实施中实现高速响应的核心是控制电路,以便对控制信号进行整形、运算和功率放大。本实施中,放大器可对初始电流的幅值进行调动;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含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颤振电流,减少了滞环的影响;对阶跃信号能自动产生速率可调的斜坡信号,减小了过渡过程的冲击。此外本实施例中放大器的零点漂移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高响应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启动电机时,控制电路对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每个绕组线圈通入同向电流,且根据绕组位置,其电流大小可各异,这样载流线圈的总安匝数将叠加,启动时峰值电磁力的大大增加,产生较大的推力;
当关闭电机时,部分控制电路控制绕组线圈以通入反向大电流,以增加瞬时反向加速度,控制直线电机的快速和精确回位或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采用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或者五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对各绕组线圈按控制要求给定电流进行励磁,直线电机启动时,每个绕组线圈通入同向电流,且根据绕组位置,其电流大小可各异,这样载流线圈的总安匝数将叠加,这样使得启动时峰值电磁力大大增加,可产生较大的推力;停止时,控制部分绕组线圈通入反向大电流,以增加瞬时反向加速度,从而实现直线电机的快速和精确回位或定位,有利于提升直线电机的响应速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盖、与左端盖连接的右端盖、设于左端盖与右端盖间且与左端盖连接的中端盖;
所述右端盖内设有若干片呈环形分布的瓦型永磁体,每片瓦型永磁体内设有铁芯,所述铁芯连接右端盖,铁芯与瓦型永磁体间设有载流线圈,载流线圈缠绕在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的中心设有一端伸出左端盖的输出轴;
所述载流线圈为各自独立的三组绕组线圈或五组绕组线圈,每个绕组线圈分别与一路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信号电路和触发信号电路;
所述电信号电路用于比较输入给定电流信号与电流传感器反馈信号,并形成控制信号,此信号再经极性鉴别形成励磁信号、消磁信号两种电流信号;
所述触发信号电路用于根据输入的脉冲振荡信号形成四种不同相位波形触发信号,并利用这四路触发信号通过门电路来产生控制分割绕组线圈循环工作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上方安装有接线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通过定位销、垫片和螺母固定于输出轴,并经由一导向销支撑于铁芯与瓦型永磁体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盖材料采用白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电路包括放大器和极性鉴别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用于对初始电流的幅值进行调动,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含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颤振电流,并对阶跃信号自动产生速率可调的斜坡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响应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电路包括D触发器和PWM控制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71732.4U CN20451763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71732.4U CN20451763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17631U true CN204517631U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71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7173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763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176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9771A (zh) * | 2015-04-28 | 2015-07-15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及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4-28 CN CN201520271732.4U patent/CN2045176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9771A (zh) * | 2015-04-28 | 2015-07-15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及控制方法 |
CN104779771B (zh) * | 2015-04-28 | 2017-10-31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9771B (zh)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及控制方法 | |
CN105207549A (zh) |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
TWI681618B (zh) | 線性振動馬達的控制系統及振動控制方法 | |
CN204517631U (zh) | 一种高响应直线电机 | |
US20160352271A1 (en) | Stepper motor driver circuit | |
WO2015043373A1 (en) | Thrust compensation system of dual-winding voice coil motor | |
CN206004514U (zh) | 电动机构造 | |
CN105656281B (zh) | 带励磁绕组的三相磁阻式圆筒直线电机 | |
CN203251260U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功率变换电路 | |
CN108087425A (zh) | 一种伺服电机磁悬浮推力轴承 | |
CN101436811A (zh) | 新式永磁机 | |
CN102480210B (zh) | 模块化、长行程电磁直线执行器及其电流换相方法 | |
CN211481084U (zh) | 一种低转速不带铁芯多根线结构发电机 | |
CN203933441U (zh) | 基于铁镓合金实现三级控制的线性电机 | |
CN203251261U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功率变换电路 | |
JP2006093410A (ja) | ソレノイド駆動装置 | |
CN101431285B (zh) | 活塞外圆加工新型直线伺服电机 | |
CN101309038A (zh) | 永磁机 | |
CN105071632A (zh) | 基于电励磁的磁阻式磁力丝杠 | |
CN201041980Y (zh) | 永磁机 | |
CN110784139A (zh) | 稳压永磁发电机组 | |
CN105703575B (zh) | 一种紧凑型机械臂关节电机不等匝绕组绕制方法 | |
CN103825517A (zh) | 大功率圆筒型直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 | |
Huang et al. | Research on voice coil motor for a new construction with wireless power supply | |
CN206922630U (zh) | 一种飞机呼吸供氧系统用直驱式直线驱动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