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6918U -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6918U
CN204516918U CN201520080018.7U CN201520080018U CN204516918U CN 204516918 U CN204516918 U CN 204516918U CN 201520080018 U CN201520080018 U CN 201520080018U CN 204516918 U CN204516918 U CN 204516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degree
panel
angulation
conduct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00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品优
凌家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 Tile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 Tile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 Tile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 Tile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800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6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6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69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电片组件,所述导电片组件包括导电片及笼式弹簧,所述笼式弹簧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及第六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所述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本实用新型在于:笼式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有效的防止了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此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现有的接线端子内部的导电片,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容易出现滑动现象发生,导致导电片与导线连接不稳固不可靠;且现有的接线端子内部的弹簧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缩短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与导线连接稳固可靠及延长使用寿命的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电片组件,所述导电片组件包括导电片及笼式弹簧,所述导电片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一底壁及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一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二侧壁与第一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五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包括第三侧壁、第二底壁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四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五连接部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所述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六连接部与第七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笼式弹簧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及第六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所述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
优选为:所述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等距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等距设置。
优选为:所述各第一V形凹槽的深度为2厘米,所述各第二V形凹槽的深度为2厘米。
优选为:所述各第一V形凹槽包括左壁和右壁,该左壁与右壁所成的角度为3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凹槽,能稳固的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最终有效的防止了导电片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容易出现滑动现象发生,保证了导电片与导线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且还在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和第五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增加了于接线端子内部的摩擦系数,减少了于接线端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有效的防止了导电片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容易出现滑动现象发生,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导电片与导线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笼式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有效的防止了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当第二面板的弧度大于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大于180度时,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当第二面板的弧度小于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小于180度时,笼式弹簧容易出现变形现象发生,所以笼式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有效的防止了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此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片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笼式弹簧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笼式弹簧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V形凹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导电片组件2,所述导电片组件2包括导电片21及笼式弹簧22,所述导电片21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第三连接部213、第四连接部214、第五连接部215、第六连接部216及第七连接部217,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13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与第三连接部213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21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31,该第一凹槽2131包括第一侧壁21311、第一底壁21312及第二侧壁21313,该第一侧壁21311与第一底壁21312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二侧壁21313与第一底壁21312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213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2132,所述第四连接部214上开设有固定凹槽2141,所述第五连接部21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包括第三侧壁、第二底壁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四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五连接部215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所述第五连接部215与第六连接216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六连接部216与第七连接部217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笼式弹簧22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面板221、第二面板222、第三面板223、第四面板224、第五面板225及第六面板226,所述第一面板221上开设有穿孔2211,所述第二面板222的弧度为170度,所述第四面板224的弧度为180度。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2132等距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等距设置,其中第一V形凹槽与第二V形凹槽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2132,该每个第一V形凹槽2132的深度为2厘米,所述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该每个第二V形凹槽的深度为2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2132,该每个凹槽包括左壁21321和右壁21322,该左壁21321与右壁21322所成的角度β为3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凹槽,能稳固的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最终有效的防止了导电片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容易出现滑动现象发生,保证了导电片与导线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且还在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和第五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增加了于接线端子内部的摩擦系数,减少了于接线端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有效的防止了导电片安装在接线端子内部容易出现滑动现象发生,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导电片与导线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笼式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有效的防止了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当第二面板的弧度大于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大于180度时,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当第二面板的弧度小于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小于180度时,笼式弹簧容易出现变形现象发生,所以笼式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配合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有效的防止了笼式弹簧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此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电片组件,所述导电片组件包括导电片及笼式弹簧,所述导电片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第六连接部及第七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一底壁及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一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二侧壁与第一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五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包括第三侧壁、第二底壁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该第四侧壁与第二底壁所成的角度为105度,所述第五连接部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所述第五连接部与第六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第六连接部与第七连接部所成的角度为145度,所述笼式弹簧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及第六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面板的弧度为170度,所述第四面板的弧度为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V形凹槽等距设置,所述若干个第二V形凹槽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V形凹槽的深度为2厘米,所述各第二V形凹槽的深度为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V形凹槽包括左壁和右壁,该左壁与右壁所成的角度为35度。
CN201520080018.7U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6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018.7U CN204516918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018.7U CN204516918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6918U true CN204516918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1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00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6918U (zh) 2015-02-04 2015-02-04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6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837A (zh) * 2020-04-21 2021-10-22 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线端子台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837A (zh) * 2020-04-21 2021-10-22 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线端子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702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45280U (zh) 电连接器
EP32607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lamp cap
US10211553B2 (en) AC power socket snap fit to a circuit board
CN204516918U (zh) 一种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CN204577505U (zh) 电池模组连接片
CN204424511U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1651955U (zh) 一种灯带
CN202585109U (zh) 电容器接线端子
CN204464552U (zh) 一种小型回拉式弹簧型接线端子
CN203562541U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器
CN202564606U (zh)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CN203503826U (zh) 一种新型排针
CN207490145U (zh) 一种组合式接线母端子
CN203707214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组壳体
CN204011836U (zh) 简易墙壁开关插座
CN203312483U (zh) 进线和出脚同向的焊接型电连接器
CN202678679U (zh) 转接器
CN203967268U (zh) 一种新型端子台
CN207398457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固定片
CN203377416U (zh) 具有接线保护的接线装置
CN202513225U (zh) 一种电池电极接触组件
CN207571925U (zh) 立体结构搭建系统
CN210398617U (zh) 一种方便组合拼接的led面板
CN202772292U (zh) 一种电缆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