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3377U -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3377U
CN204513377U CN201520154775.4U CN201520154775U CN204513377U CN 204513377 U CN204513377 U CN 204513377U CN 201520154775 U CN201520154775 U CN 201520154775U CN 204513377 U CN204513377 U CN 204513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hape
burner
spout
powder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47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正清
彭彬彬
韩宝驹
李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1547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3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3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3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煤粉炉上,所述燃烧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流管道、弧形管道、第二直流管道和喷口,所述喷口的外壁向内侧凹进,喷口的端部截面形成至少有一个C形凹槽的形状,煤粉在喷入炉膛后形成横截面呈C形的射流,在C形射流的尖端部及其附近两侧分别通过小火焰着火与双面着火的方式先后引燃煤粉,进而引燃其主射流部分。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具有着火稳定性强、燃尽度高、NOx排放低的综合优势。可解决无烟煤、贫煤、褐煤和劣质烟煤的着火困难问题,显著提高改善煤粉炉燃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直流燃烧器的煤粉炉中,煤粉的着火是煤粉燃烧的重要环节。煤粉的着火是煤粉射流依靠与环境烟气(火焰)对流传质,将煤粉气流提高到着火温度时实现的。为了强化着火,通常采用的技术主要有降低着火热和增加外部烟气的对流,其中降低着火热又分整体式与局部式两种;整体式是使得一次风整体降低着火热,如降低一次风的风速,让煤粉浓淡分离,从而提高一次风温等;局部式即将煤粉的一部分降低其着火热,让其首先着火,大多采用各种烟气回流措施,例如在燃烧器喷口内设置各种钝体,或在燃烧器喷口四周设置异形凸台等。通过增加外部烟气的对流主要包括将一次风反切或者扩大炉膛切圆等措施。这些措施与技术都有一定的稳燃作用,但在实际工作状态下也尚有不足,在实际操作时有一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煤粉炉上,所述燃烧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流管道、弧形管道、第二直流管道和喷口,所述喷口的外壁向内侧凹进,喷口的端部截面形成至少有一个C形凹槽的形状,所述C形凹槽与喷口外壁相连接的部分形成凸出的C形尖锐部。
优选地,所述喷口的端部截面的主体是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一侧中部向内凹进,两端向外凸出形成一个所述C形凹槽,C形凹槽两端与矩形结构的外周形成两个C形尖锐部。
优选地,所述喷口的端部截面的主体为圆形,所述圆形上设有两个相连的所述C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凸出的C形尖锐部上设有叉开的尖锐端。
优选地,所述喷口与第二直流管道通过焊接相连接。
优选地,沿着所述喷口的外壁设有周界风通道,所述周界风通道与供风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道中设有导流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喷口处的C形凹槽是迎向炉膛旋转气流的来流方向,在喷口的C形凹槽位置能够形成还原区,因此可以有效地将NOx还原为N2,促进煤粉炉低氮排放。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C形尖锐部形成小火焰着火区域,这一区域相对表面积较大,煤粉相对浓度较高,着火所需的着火热较低,煤粉易着火并能稳定燃烧,因此可以通过小火点大火和双面点火的原理提早着火而促进煤粉炉燃烧效率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矩形直喷口或者圆形喷口燃烧器相比,还可以大幅度增加煤粉射流在炉膛内的着火表面积。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燃烧器的着火稳定性能,解决无烟煤、贫煤、褐煤和劣质烟煤的着火困难问题,从而改善煤粉炉燃烧特性,有效地提高调峰能力和燃烧效率,促进煤粉炉低NOx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口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煤粉炉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口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口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口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喷口的一种优选方式截面示意图。
图中:1    燃烧器                 11   第一直流管道
      12   弧形管道               13   第二直流管道
      14   喷口                   121  导流板
      141  C形凹槽                142  C形尖锐部
      143  尖锐端                 2    煤粉炉
      3    周界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所述燃烧器1安装在煤粉炉2上,煤粉炉直流燃烧器分为携带煤粉的一次风燃烧器和携带空气的二次风燃烧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燃烧器1是用于携带煤粉的一次风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1与二次风燃烧器交替布置,在煤粉炉2的最底层布置为二次风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流管道11、弧形管道12、第二直流管道13和喷口14,所述喷口14的外壁向内侧凹进,喷口14的端部截面形成至少有一个C形凹槽141的形状,所述C形凹槽141与喷口外壁连接的部分形成凸出的C形尖锐部142。所述第一直流管道11与送风设备相连接,所述喷口14上设有点火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管道12中设有导流板121,所述导流板121沿着煤粉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导流板121的作用是防止煤粉通过弧形管道12进入喷口14时煤粉浓度分布不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口14的端部横截面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图2所示,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为一个C形凹槽141的形状;例如图5所示,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的主体是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一侧中部向内凹进,两端向外凸出形成一个所述C形凹槽141,C形凹槽141两端与矩形结构的外周形成两个C形尖锐部142;例如图6中a所示,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的主体为圆形,所述圆形上设有两个相连的C形凹槽141。此外,如图6中b所示,所述C形凹槽141还可以设有三个。所述喷口14的端部横截面还可以是如图7所示,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的主体为两个菱形,菱形的两边形成所述C形凹槽1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烧速率,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所述C形尖锐部142上均可以设有叉开的尖锐端143,通过尖锐端143形成更多着火点,进而形成多个小火焰火源,从而可以让煤粉燃烧更加迅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口14与第二直流管道13通过焊接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喷口14的外壁设有周界风通道3,所述周界风通道3与供风装置相连接。所述周界风通道3的主要作用是当煤质变化时,起对喷口14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周界风通道3能向炉膛内补充风量,进一步促进煤粉燃烧。
结合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当煤粉炉2工作时,煤粉炉2通过燃烧器1向炉膛喷射煤粉,煤粉经过喷口14会形成C形煤粉射流,即让一次风在喷入炉膛后形成横截面呈C形的煤粉射流。所述C形煤粉射流横截面上的煤粉在C形尖锐部142通过C形尖锐部142附近因射流形成的扁薄形状具有被周围高温烟气(火焰)迅速加热的有利条件,让一次风煤粉射流中的一小部分煤粉(5%-15%)首先点火燃烧,形成稳定的小火焰,小火焰会向C形尖锐部142的两侧蔓延引燃煤粉形成双面着火,进而引燃其主射流,从而实现一次风煤粉射流的提早着火和稳定着火。此外,炉膛中煤粉射流在每个小火焰区域具有煤粉局部浓缩的作用,因小火焰区的煤粉浓度提高,而更利于着火。本实用新型中能让煤粉易于着火的原因还在于所述C形尖锐部142区域单位体积的相对表面积较大,外界提供的对流引燃热量较大,因此易于着火。
结合图2-图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其C形凹槽141是迎向炉膛旋转气流的来流方向,以便进一步利用向火侧的对流着火优势。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喷口的设计不仅适用于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也适用于采用喷射方式燃烧的气体等其他燃料的燃烧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能改善煤粉炉燃烧特性,有效提高调峰能力和燃烧效率,促进煤粉炉低NOx排放。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所述燃烧器(1)安装在煤粉炉(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流管道(11)、弧形管道(12)、第二直流管道(13)和喷口(14),所述喷口(14)的外壁向内侧凹进,喷口(14)的端部截面形成至少有一个C形凹槽(141)的形状,所述C形凹槽(141)与喷口外壁相连接的部分形成凸出的C形尖锐部(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的主体是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一侧中部向内凹进,两端向外凸出形成一个所述C形凹槽(141),C形凹槽(141)两端与矩形结构的外周形成两个C形尖锐部(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14)的端部截面的主体为圆形,所述圆形上设有两个相连的所述C形凹槽(1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的C形尖锐部(142)上设有叉开的尖锐端(1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14)与第二直流管道(13)通过焊接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喷口(14)的外壁设有周界风通道(3),所述周界风通道(3)与供风装置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道(12)中设有导流板(121)。
CN201520154775.4U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Active CN204513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4775.4U CN204513377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4775.4U CN204513377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3377U true CN204513377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11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4775.4U Active CN204513377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3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585A (zh) * 2015-03-18 2015-06-0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585A (zh) * 2015-03-18 2015-06-0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CN104676585B (zh) * 2015-03-18 2018-05-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315B (zh) 煤粉浓缩装置和包含该煤粉浓缩装置的内燃式煤粉燃烧器
Li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low,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Ox emission for down-fired boiler with different arch-supplied over-fire air ratios
CN202884901U (zh)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实现乏气煤粉再燃并降低NOx 的锅炉
CN107543151B (zh) 一种能够提高煤粉燃尽的烟气再循环系统的w火焰锅炉
Zeng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ownward flame depth in a 600 MW down-fired boiler incorporating multiple-injection and multiple-staging technology
CN106168376B (zh) 一种双炉膛煤粉气化低氮燃烧工业锅炉
Yan et al. Impact of radial air staging on gas-particl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n industrial pulverized coal boiler
CN109945167B (zh) 一种前墙、后墙二次风非对称的w火焰锅炉
CN105546521B (zh) 旋流煤粉燃烧器一、二次风偏心布置的w火焰锅炉
CN204513377U (zh)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CN201137933Y (zh) 低NOx煤粉浓淡节油燃烧器
CN202660537U (zh) 双旋风燃烧筒无烟煤粉燃烧设备
CN202101217U (zh) 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
CN205227306U (zh) 一种浓淡分级的煤粉低氮燃烧器
CN203442810U (zh) 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高低速煤粉燃烧器
CN103672863B (zh) 中储仓式热风送粉锅炉的低氮燃烧装置的使用方法
Du et al. Influence of the parallel oil‐secondary air and F‐layer secondary air distribution on the flow, combustion, and NOx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W down‐fired boilers retrofitted with a stable combustion technology
CN104676585A (zh) 一种煤粉炉c形直流燃烧器
CN204254597U (zh) 低硝排放锅炉
CN211176768U (zh) 一种适于小型煤粉锅炉上用的超低NOx燃烧装置
CN205227309U (zh) 一种带有中心风的直流燃烧器
CN104748107A (zh) 一种w火焰锅炉的燃烧装置及w火焰锅炉
CN203656910U (zh) 一种w火焰锅炉的燃烧装置及w 火焰锅炉
CN201875702U (zh) 一种煤粉燃烧器和锅炉
CN201377792Y (zh) 煤粉浓缩装置和包含该煤粉浓缩装置的煤粉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