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7212U -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7212U
CN204497212U CN201520080266.1U CN201520080266U CN204497212U CN 204497212 U CN204497212 U CN 204497212U CN 201520080266 U CN201520080266 U CN 201520080266U CN 204497212 U CN204497212 U CN 204497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s
channel
level
groov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802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贺
李臻
王鹏
于洪鹏
王培元
孙泽明
寇建华
王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0802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7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7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72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包括由圆形底板、筒状侧壁和环形顶板组成的壳体,在底板上加工有由圆形中空部分、一级至四级沟槽组成的,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圆形中空部分位于底板的中心处,圆形中空的外缘呈现辐射对称分布一级沟槽,每个一级沟槽分成两个二级沟槽,每个二级沟槽分成两个三级沟槽,每个三级沟槽分成两个四级沟槽,环形顶板的中间连接入水口,在入水口的周围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出水口,出水口与环形顶板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表面,使流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改善微通道热沉的均温性和局部高温情况。结构简单,原理新颖,散热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芯片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冲击型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根据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倍。在相同面积的微小芯片上,集成的电路越多,需要的功耗越高,同时释放的热量就越大。对于高热流密度的芯片,若不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会严重影响到芯片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仿生学是基于模仿生物系统来构造相应的技术系统,或是使人类发明的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类似特征的科学。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仿生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仿生工程学学科。仿生学的意义在于将35亿年的生命演化与协同进化过程应用与工程实践,以解决复杂的工程实践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优良的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由圆形底板、筒状侧壁和环形顶板组成的壳体,在底板上加工有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所述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由圆形中空部分、一级沟槽、二级沟槽、三级沟槽和四级沟槽组成,圆形中空部分位于底板的中心处,圆形中空的外缘呈现辐射对称分布一级沟槽,每个一级沟槽分成两个二级沟槽,每个二级沟槽分成两个三级沟槽,每个三级沟槽分成两个四级沟槽,环形顶板的中间连接入水口,在入水口的周围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出水口,出水口与环形顶板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入水口和每个出水口与环形顶板之间有一段弧形过渡段。
两个一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45°。
两个二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30°。
两个三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45°。
两个四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60°。
为了解决芯片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基于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原理,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结构简单,散热效果优良的冲击型水冷芯片散热器。
由圆形底板、筒状侧壁和环形顶板组成的壳体以及在在底板上加工出的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构成流体运动的腔体,微槽道以底板的圆心轴呈现辐射对称分布,在中心处,由于微槽道的汇集,形成一个中空的部分,从入水口处的水流直接冲击于此,仿生叶脉分形结构的分形角度为四级。散热器工作时,流体从入水口进入散热器腔体内,直接冲击腔体底板,流体进入到仿生植物叶脉的分形网络的底板,底板与芯片直接接触,流体沿着出水口流出。与传统的流动式水冷的芯片散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网络的底板,并且水流进入散热器的方式是冲击底板的形式,当水流经所述的微槽道,使流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改善微槽道热沉的均温性和局部高温的情况,并形成薄的水力与热力边界层,热能经过对流由热源传入流体后,迅速被流体带出散热器,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为了不产生紊流入水口和每个出水口与环形顶板之间有一段弧形过渡段。
本实用新型采用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表面,使流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改善微通道热沉的均温性和局部高温情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新颖,散热效果显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在底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由圆形底板1、筒状侧壁2和环形顶板3组成的壳体,在底板上加工有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所述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由圆形中空部分4、一级沟槽5、二级沟槽6、三级沟槽7和四级沟槽8组成,圆形中空部分位于底板的中心处,圆形中空的外缘呈现辐射对称分布一级沟槽,每个一级沟槽分成两个二级沟槽,每个二级沟槽分成两个三级沟槽,每个三级沟槽分成两个四级沟槽,环形顶板的中间连接入水口9,在入水口的周围均匀分布三个出水口10,出水口与环形顶板连通。两个一级沟槽之间的夹角a为45°;两个二级沟槽之间的夹角b为30°;两个三级沟槽之间的夹角c为45°;两个四级沟槽之间的夹角d为60°。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入水口和每个出水口与环形
顶板之间有一段高度相等的弧形过渡段11。过渡段的高度可由下列公式给出:
h = π r inlex 2 2 π r x .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持续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散热器的底部,流体介质——水从散热器顶部中间开口的入水口进入到散热器腔体,直接冲击散热器底部的底板,并且水流进入到仿生植物叶脉的微槽道中,由于水与散热器底部芯片产生的热能存在温差,通过对流传热,流体将热能从出水口带走。整个工作过程中,芯片产生的热能被水流以及仿生的微槽道强化传热带走,具有非常显著的散热效果。

Claims (3)

1.一种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包括由圆形底板、筒状侧壁和环形顶板组成的壳体,其特征是:在底板上加工有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所述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由圆形中空部分、一级沟槽、二级沟槽、三级沟槽和四级沟槽组成,圆形中空部分位于底板的中心处,圆形中空的外缘呈现辐射对称分布一级沟槽,每个一级沟槽分成两个二级沟槽,每个二级沟槽分成两个三级沟槽,每个三级沟槽分成两个四级沟槽,环形顶板的中间连接入水口,在入水口的周围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出水口,出水口与环形顶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其特征是:入水口和每个出水口与环形顶板之间有一段弧形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其特征是:两个一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45°;两个二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30°;两个三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45°;两个四级沟槽之间的夹角为60°。
CN201520080266.1U 2015-02-05 2015-02-05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7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266.1U CN204497212U (zh) 2015-02-05 2015-02-05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80266.1U CN204497212U (zh) 2015-02-05 2015-02-05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7212U true CN204497212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802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7212U (zh) 2015-02-05 2015-02-05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72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062A (zh) * 2015-02-05 2015-05-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CN109801887A (zh) * 2019-03-19 2019-05-24 江苏唯益换热器有限公司 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113175836A (zh) * 2021-04-19 2021-07-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冷却的螺旋仿生微通道换热器
CN113483589A (zh) * 2021-07-12 2021-10-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分形树状肋片的储热换热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062A (zh) * 2015-02-05 2015-05-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CN109801887A (zh) * 2019-03-19 2019-05-24 江苏唯益换热器有限公司 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109801887B (zh) * 2019-03-19 2023-10-31 江苏唯益换热器有限公司 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113175836A (zh) * 2021-04-19 2021-07-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冷却的螺旋仿生微通道换热器
CN113483589A (zh) * 2021-07-12 2021-10-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分形树状肋片的储热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7062A (zh)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CN204497212U (zh) 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
CN204375724U (zh) 一种微通道冷却器
CN203243654U (zh) 高效型材水冷板电子散热装置
CN207335955U (zh) 一种耐高温性能强的耐高温压力表
CN202712233U (zh) 一种聚光光伏换热冷却装置
CN204089322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
CN105355766A (zh) 一种散热器
CN201766806U (zh) 热交换器结构
CN204407317U (zh) 一种基于仿生的冲击型水冷散热器
CN206755963U (zh) 内翅片管换热器
CN205692823U (zh) 一种改进型的可控硅水冷散热器
CN212481467U (zh) 一种重力热管暖气片
CN204216839U (zh) 一种改进的光伏汇流箱结构
CN202216324U (zh) 一种充油薄板油汀电暖气
CN202522991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03851407U (zh) 一种互扣式高功率波导管冷板
CN205830238U (zh) 一种基于外壳气流内外循环散热的电源
CN203734990U (zh) 微通道冷却装置
CN204511782U (zh) 混合液冷却器
CN204358983U (zh) 太阳能集热器紧急冷却保护系统
CN204963664U (zh) 一种淋水填料
CN201974071U (zh) 一种对流型散热器
CN203775584U (zh) 一种直吹式光伏逆变器散热装置
CN202517012U (zh) 一种新型铝镁水暖散热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