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6931U -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6931U
CN204496931U CN201420743695.8U CN201420743695U CN204496931U CN 204496931 U CN204496931 U CN 204496931U CN 201420743695 U CN201420743695 U CN 201420743695U CN 204496931 U CN204496931 U CN 204496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constrain
shielding layer
cooling medium
shiel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36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屠军
黎辉
王梦琪
廖亮
林千
司胜义
梅其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36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6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6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6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并环绕在压力容器周围的环形屏蔽层,所述环形屏蔽层为封闭式结构,所述环形屏蔽层的外壳为屏蔽钢板,环形屏蔽层内装有屏蔽水,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用以连通安全壳大气和屏蔽水的抑压管路;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通往所述屏蔽水的卸压管路、以及将屏蔽水排往堆腔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反应堆屏蔽功能,冷却剂卸压功能,安全壳抑压功能,向堆腔排水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绕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屏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商业压水堆核电站中,围绕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屏蔽层基本是混凝土结构。反应堆屏蔽能降低来自反应堆源的各种核辐射,并通过减弱来自堆芯的中子注量率,来防止混凝土屏蔽外的部件和结构被过度活化。在舰船用反应堆屏蔽设计中,也有采用钢-水混合结构或者其它结构(比如掺入重金属或者中子吸收复合材料等)。
在布置小型安全壳的反应堆设计中,尽管反应堆屏蔽可以采用常规混凝土设计,但为了更加充分的复用屏蔽层空间,实现屏蔽材料的多重利用,有必要进行新型的屏蔽层设计。
小型安全壳对于压水堆来说,安全壳容纳事故后质能释放的能力相对较小,其次安全壳内也无法单独布置用于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大型水池。此外,在发生管道破口导致冷却剂喷放(LOCA)的事故中,需要淹没堆腔并覆盖破口位置,但水源可能不足。
由于商业压水堆大多是大型干式安全壳,这方面设计鲜有先例。而舰船用压水堆,虽然可能布置了钢-水结构的屏蔽,但对于冷却剂卸压、安全壳抑压等可能考虑较少。因此本实用新型布置了钢-水结构的屏蔽,同时屏蔽水池兼做安全壳抑压水池和冷却剂卸压水池,且屏蔽水可以溢出至堆腔内,从而综合复用了屏蔽水池的空间和材料,且部分实现安全系统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适用于小型安全壳内的屏蔽和安全设计,实现屏蔽空间和屏蔽材料的复用,且部分实现安全系统的功能。这套系统设备布局紧凑,占据空间小,布置简易,经济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并环绕在压力容器周围的环形屏蔽层,所述环形屏蔽层为封闭式结构,所述环形屏蔽层的外壳为屏蔽钢板,环形屏蔽层内装有屏蔽水,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用以连通安全壳大气和屏蔽水的抑压管路;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通往所述屏蔽水的卸压管路、以及将屏蔽水排往堆腔的排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屏蔽层,沿径向从内往外是钢板、水、钢板的混合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屏蔽层至少包含一层侧壁屏蔽钢板和一层屏蔽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屏蔽层,钢板厚度是10-50cm,水厚度是20-10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抑压管路的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的外壳,另一端伸入屏蔽水内。进一步,所述抑压管路在伸入屏蔽水的一端设置有喷洒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卸压管路上设有卸压阀组和末端的鼓泡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入屏蔽水内,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的外壳且位于屏蔽水水平面之上。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可作为小型安全壳的一次屏蔽和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装置实现屏蔽空间和屏蔽材料的复用,且部分实现安全系统的功能。这套系统设备布局紧凑,占据空间小,布置简易,经济性高。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反应堆屏蔽功能,冷却剂卸压功能,安全壳抑压功能,向堆腔排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压力容器;2-安全壳;3-环形屏蔽层;4-侧壁屏蔽钢板;5-竖直屏蔽钢板;6-竖直屏蔽钢板;7-上部屏蔽钢板;8-屏蔽水;9-空气;10-抑压管路;11-喷洒器;12-排水管;13-卸压管路;14-卸压阀组;15-鼓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2内并环绕在压力容器1周围的环形屏蔽层3,环形屏蔽层3为封闭式结构,环形屏蔽层3的外壳为屏蔽钢板,环形屏蔽层3的外壳包括上部钢板屏蔽7、侧壁屏蔽钢板4和多层竖直屏蔽钢板(5、6)。环形屏蔽层3内的竖直屏蔽钢板5上留有间隙。
环形屏蔽层3内装有(或包含)屏蔽水8,屏蔽水8未充满整个腔体,上方有空气9,保持在一个常压状态。环形屏蔽层3设置有用以连通安全壳大气和屏蔽水8的抑压管路10;抑压管路10的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3的外壳,另一端伸入屏蔽水8内。抑压管路的屏蔽水端设置有喷洒器11。
环形屏蔽层3设置有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通往所述屏蔽水的卸压管路13,卸压管路13上设有卸压阀组14和末端的鼓泡器15。
环形屏蔽层3设置有将屏蔽水排往堆腔的排水管12。排水管可以是一根“7”字型的水管,排水管12的一端伸入屏蔽水8内,排水管12的另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3的外壳且位于屏蔽水8水平面之上。
通过计算表明,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可以替代传统反应堆的混凝土屏蔽结构。它布置在压力容器外围,形成堆腔,有效屏蔽来自堆芯和冷却剂的辐射。
该装置的安全壳抑压功能是如下实现的:当发生破口LOCA事故时,冷却剂向安全壳喷放,使得安全壳内充满高温高压的水汽。由屏蔽钢板形成的环形屏蔽层3是一个密封结构,内部的压力并没有跟随安全壳压力而同步升高。因此安全壳内高温水汽便通过抑压管路10进入屏蔽水8,在屏蔽水8内冷凝,从而抑制安全壳内压力上升。为提高抑压效果,安全壳内最好设置为部分真空(即抽走部分空气),同时增加屏蔽水8上层空气的体积。
该装置的冷却剂卸压功能是如下实现的:当需要进行冷却剂卸压时,打开卸压管路13上的泄压阀组14,反应堆冷却剂就在压力(冷却剂压力一般远大于安全壳内压力)驱动下通过卸压管路13向屏蔽水8喷放,在屏蔽水8内冷凝,从而实现冷却剂卸压。工程上还应该在卸压管路13上设置防止水锤等的设备。
排水管12的作用和实现方式如下:无论是安全壳内高温水汽通过抑压管路10进入屏蔽水8,还是反应堆冷却剂通过卸压管路13进入屏蔽水8,都会导致环形屏蔽层3内压力升高和屏蔽水8水位的上升(尤其对于冷却剂卸压而言)。此时,屏蔽水8就会通过排放管线(排放口高度置于紧靠水位之上)溢出,流入堆腔。这样一方面屏蔽水池的压力不会持续升高(尤其在冷却剂卸压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堆腔被溢出的水逐渐淹没。而堆腔淹没在LOCA事故的缓解中是非常重要的。
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排水管12的位置和屏蔽水8水位的关系,通过卸压管路13跑出的高温冷却剂在屏蔽水8内冷凝后,绝大部分通过排水管12进入了堆腔。而压力容器内有足够多的冷却剂将堆腔完全淹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并环绕在压力容器周围的环形屏蔽层,所述环形屏蔽层为封闭式结构,所述环形屏蔽层的外壳为屏蔽钢板,环形屏蔽层内装有屏蔽水,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用以连通安全壳大气和屏蔽水的抑压管路;所述环形屏蔽层设置有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通往所述屏蔽水的卸压管路、以及将屏蔽水排往堆腔的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屏蔽层,沿径向从内往外是钢板、水、钢板的混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屏蔽层至少包含一层侧壁屏蔽钢板和一层屏蔽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屏蔽层的钢板厚度是10-50cm,屏蔽水厚度是20-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压管路的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的外壳,另一端伸入屏蔽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压管路在伸入屏蔽水的一端设置有喷洒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管路上设有卸压阀组和末端的鼓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入屏蔽水内,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环形屏蔽层的外壳且位于屏蔽水水平面之上。
CN201420743695.8U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Active CN204496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3695.8U CN204496931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3695.8U CN204496931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6931U true CN204496931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3695.8U Active CN204496931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69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570A (zh) * 2014-12-01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CN111199807A (zh) * 2020-01-15 2020-05-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蒸汽排放压力振动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570A (zh) * 2014-12-01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CN111199807A (zh) * 2020-01-15 2020-05-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蒸汽排放压力振动的装置
CN111199807B (zh) * 2020-01-15 2021-07-0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蒸汽排放压力振动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2570A (zh)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CN202855316U (zh)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3903659B (zh) 浮动核电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107293336B (zh) 海上核电站安全壳抑压系统
CN105957564B (zh) 一种抑压及安全注射系统
CN104376880A (zh) 钢制安全壳能量控制系统
CN104934076A (zh) 一种两级抑压的安全壳及其抑压水池系统
CN107293335A (zh) 安全壳非能动抑压系统
CN204496934U (zh) 小型反应堆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
CN104021823A (zh) 一种浮动式核电站的余热长期非能动导出系统
CN204029396U (zh) 非能动混凝土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6898389A (zh) 一种固有安全的安全壳抑压冷却系统
CN204496931U (zh) 一种反应堆屏蔽、冷却剂卸压和安全壳抑压的复合装置
CN205354669U (zh)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承结构
CN202770265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堆余热排出的自然循环换热器
CN203366752U (zh) 非能动压水堆降压系统
CN203826013U (zh) 一种浮动式核电站的余热长期非能动导出系统
MY184252A (en) Fast neutron reactor and neutron reflector block of a fast neutron reactor
CN102820067A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堆余热排出的自然循环换热器
CN207624391U (zh) 一种抑压系统和余热排出系统共用的热量导出装置
CN204242600U (zh) 外部常淹的钢制安全壳能量控制系统
CN103456375B (zh) 带有非能动流量控制装置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
CN204991157U (zh) 一种用于安全壳的抵压水池系统及核岛安全壳
CN204760043U (zh) 一种两级抑压的安全壳及其抑压水池系统
CN210956191U (zh) 一种舰船用多层防辐射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233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Hong Cao Road No. 2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Hong Cao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