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6086U -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6086U
CN204496086U CN201520207273.3U CN201520207273U CN204496086U CN 204496086 U CN204496086 U CN 204496086U CN 201520207273 U CN201520207273 U CN 201520207273U CN 204496086 U CN204496086 U CN 204496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set
array
array camera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72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付建
张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072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6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6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608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该阵列式镜头包含装入镜筒(70)的阵列式透镜组和将阵列式透镜组固定在镜筒(70)内的压圈(10);所述阵列式透镜组包含多个镜片组和隔片;每个镜片组包含呈阵列分布的n×m个镜片;所述镜筒(70)中具有一个遮光层(76),该遮光层(76)包含与压圈(10)、每个隔片及每个镜片组呈相应阵列分布的n×m个通光孔;n和m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靠近压圈(10)的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为可调焦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20)之后还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隔片(30)。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更高的像素,并可缩小镜头尺寸,降低生产成本和有利于实现高像素镜头超薄化。

Description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阵列式镜头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等具有摄录功能的电子产品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青睐。这些电子产品的镜头也日益趋于轻薄短小和高像素方向发展,由于普通的单体式镜头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更高成像质量的需求,因此应用于小型化电子设备的阵列式镜头应运而生。
不同于一般单体式镜头,阵列式镜头通过仿生昆虫如苍蝇的复眼构造,由多个微型镜头组成镜头阵列,通过复杂的方式记录下来自前方场景各个部位的光线,然后借助专业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相较于一般的单体式镜头,同样是三个镜片的镜头,一般的单体式镜头,只能有一个成像;而阵列式镜头则由于存在多个微型透镜,可以成多个像,如此像素即可成倍增加。至于其他含有三个镜片以上的单个镜头,虽然其具有高像素的特点,但由于镜片数目多而导致厚度大,因而不利于在小型化电子产品上使用。阵列式镜头却可以在保持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微型透镜的数量来达到获得高像素图像的效果。
现有的阵列式镜头,包括由若干个单独的小镜头组成的阵列式镜头和通过WLO(Wafer Level Optics)技术生产的晶圆级阵列式镜头。前者由于各个镜头相互独立,一致性的要求较难满足,无法很好的将四个小镜头同时在像平面聚焦成像,还需要人工调焦的步骤,其工艺繁琐且生产成本高。后者虽然较好的克服了前者的缺陷,但其同样也存在很多弊端,譬如专利号为US8023208,名称为“Miniature stacked glass lens module”的美国专利,其设计自由度较低,镜头直接成型,无法后期更好地完善。此外,高解析度的镜头需要极高的光轴对准精度,而阵列镜头的各个镜片都具备各自独立的光轴,在堆叠上另一片光学镜片时,两阵列镜组的各镜片光轴不能确保可以准确的对准,因此又会导致成品率低,以及其生产过程过分依赖于对工艺的高精度要求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及,通过各镜片一体成型和分体式结构相结合,提高镜头设计和组装的灵活性及自由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更高的像素;同时,还可缩小镜头尺寸,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高像素镜头超薄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阵列式镜头,包含装入镜筒70的阵列式透镜组和将所述阵列式透镜组固定在所述镜筒70内的压圈10;所述阵列式透镜组包含多个镜片组和隔片;所述的每个镜片组包含呈阵列分布的n×m个镜片;所述镜筒70中具有一个遮光层76,该遮光层76包含与压圈10、每个隔片及每个镜片组呈相应阵列分布的n×m个通光孔;n和m都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靠近所述压圈10的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为可调焦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20之后还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隔片30。
其中,所述阵列式透镜组进一步包括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
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分别由形成在其边缘的定位部进行方向对准。
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两个与第三镜片组60或第二镜片组40连接的销,所述第二镜片组40或第三镜片组60上亦存在相应的孔;所述销和孔的形状为互相匹配的圆柱体、长方体或能够实现定位要求的其他形状。
所述定位部为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的边缘互相对应的圆锥斜部、阶梯直部或能够实现定位要求的互相扣合的其他设计。
所述第三镜片组60与第二镜片组40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二隔片50。
所述第二隔片5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相匹配的定位部。
所述第二隔片50的形状随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的定位部不同而相应不同。
所述第三镜片组60与第二镜片组40由塑料制成。
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的厚度为可调。
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可旋转。
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边缘为圆形、或至少有一条圆弧边的任意形状。
所述镜筒70的内部筒壁呈阶梯状,且该镜筒70为镜筒、遮光层76及镜座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包含阵列式镜头的阵列式镜头模组。
所述阵列式镜头模组还包含滤色片、感光芯片和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为一整块芯片,通过软件程序将其分为n×m个独立成像的区域,区域分布同镜头呈相同规格的阵列式设置;其中,n和m都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的第二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采用注塑一体成型方式制成,由于一体成型的结构部件较少,因而能够提高组装效率,且无需人工对焦,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促进各个微型透镜的一致性,让其更好地在同一成像面聚焦成像,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2)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由塑料制成,第一镜片组材料不限,可塑料、可玻璃。而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对偏心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镜片组为n×m个单独的镜片,第一隔片为n×m个单独的隔片,各个镜片和隔片通过自身的外径与第二镜片组上凹槽的内径相匹配,从而一起固定在第二镜片组上。
3)第一镜片组采用若干单独的镜片有以下两个好处:其一,第一镜片组各个镜片可以分别单独旋转,从而进行偏心调整,实现每个微型透镜的中心对准,使得其成像清晰、均匀;其二,第一镜片组各个镜片的厚度可根据各镜头成像情况而变动,随整体需要而采取不同设置,如此可进一步促进各个透镜的一致性,保证各独立镜头的共焦,均在成像面聚焦成像。
4)第一镜片组的各个独立镜片为圆形或其他能够嵌入圆形凹槽并可以旋转的多边形,且该多边形具有至少一条圆弧边并靠圆弧边和圆形凹槽进行定位。可旋转角度为0~360度的任意值。
5)第三镜片组对偏心的敏感度比较低,因此仅通过镜筒和镜片的内外径配合设计将其与第二镜片组限制在一起,只要光学设计设定到3μm以内即可基本满足组立要求。
6)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之间存在四个独立的同第一镜片组的四个镜片相应的第一隔片,其主要是起到光阑作用;另外,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二隔片,以达到更好的遮光效果,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且此第二隔片也和第二、第三镜片组有相同的阵列式设计。
7)本实用新型阵列式镜头中,第二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横向两个相邻镜片之间的距离与纵向两个相邻镜片之间的距离可相等,也可不同;只需与阵列式镜头模组内的芯片的有效区域的分布规则相一致即可。
8)在进行组装时,该第二镜片组与第三镜片组分别由形成在其边缘的定位部进行方向对准。该定位部可以是至少两个与第三镜片组(第二镜片组)连接的销,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上存在相应的孔,且销和孔的形状为互相匹配的圆柱体、长方体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定位而且符合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形状。定位部也可以为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边缘的互相对应的圆锥斜部、阶梯直部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定位而且符合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互相扣合的设计。
9)当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之间存在隔片时,隔片的形状随两者的定位部不同而不同,或相应的存在两个供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上的销插入的孔,或相应的存在圆锥斜部、阶梯直部,或其他符合要求的而且相匹配的形状。
10)本实用新型的各镜头单元组准确定位。横向,可保证每个微型透镜光学中心的对准,使得每个微型透镜的成像清晰、均匀;纵向,可让各个微型透镜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实现同时在像平面聚焦成像,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包含阵列式镜头的阵列式镜头模组,主要由阵列式镜头、滤色片、感光芯片、线路板组成。其中,感光芯片为一整块芯片,通过程序设置将其分为若干个互不影响的独立成像区域,如此若干个独立成像的镜头、若干个互不影响的成像区域,再经过后端软件对不同区域所收集的像进行处理,便可以得到宽动态范围、全景深的图像。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模组,有别于现有的模组,即本实用新型中毋需镜座,待镜头完成后,其底侧存在一凹槽供芯片放入,从而进行组装合成,如此便又简化了组装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阵列式镜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2B分别为压圈的俯视图、剖面图;
图3为第一镜片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右为俯视图、左为剖面图);
图4为第一隔片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右为俯视图、左为剖面图);
图5A、5B、5C分别为第二镜片组的俯视图、仰视图、剖面图;
图6为第二隔片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右为俯视图、左为剖面图);
图7为第三镜片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右为俯视图、左为剖面图);
图8A、8B、8C分别为镜筒的俯视图、仰视图、剖面图;
图9A、9B为透镜组内第二、第三镜片组定位部的第一种设计;
图10A、10B为透镜组内第二、第三镜片组定位部的第二种设计;
图11为透镜组内第二、第三镜片组定位部的第三种设计;
图12为透镜组内第二、第三镜片组定位部的第四种设计;
图13为透镜组内第二、第三镜片组定位部的第五种设计;
图14为阵列式镜头中某一三片式镜头举例;
图15、图16、图17揭示了第一镜片组通过减小镜片厚度达到调焦的过程图;
图18、图19、图20揭示了第一镜片组通过增加镜片厚度达到调焦的过程图;
图21、图22为通过旋转第一镜片进行偏心调整的过程;
图23为镜头光轴与成像面交点的分布图;
图24、25、26为符合要求的第一镜片的多边形形状;
图27为包含阵列式镜头的模组的示意图;
图28为包含阵列式镜头的模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阵列式镜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自上而下,依次包含压圈10、第一镜片组20、第一隔片30、第二镜片组40、第二隔片50、第三镜片组60和镜筒70等部件。镜筒70内中具有一个遮光层76(参照图8A),镜筒70的内部筒壁呈阶梯状,且该镜筒70为镜筒、遮光层76及镜座注塑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镜片组20之后还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隔片30。第二镜片组40和第三镜片组60;或者第一镜片组20、第二镜片组40和第三镜片组60,以及第一镜片组20、第一隔片30、第二镜片组40和第三镜片组60等部件的组合,均可统称为阵列式透镜组。由于阵列式镜头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同,所述的阵列式透镜组包含的镜片组的数量和相应的隔片(如第一隔片30、第二隔片50)的数量也可随之不同,但其中的每组镜片组或/和隔片均呈阵列式分布。
本实施例中,遮光层76、压圈10、第二镜片组40、第二隔片50、第三镜片组60等,呈相同的阵列式规格设置。例如,上述的各部件可以呈n×m阵列式规格设置,其中:n和m都为正整数, n、m不同时为1。譬如,可设置成1×2、2×2、2×3、3×3等呈阵列式分布的镜片组或/和透镜组。本实用新型中以2×2阵列式规格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的阵列式透镜组,即第一镜片组20、第二镜片组40和第三镜片组60,与镜筒70通过内、外径相配合进行固定,如图8A、图8C所示,本实施例中镜筒70的筒壁75横截面呈方形。本实用新型中的镜筒70的筒壁75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将方形的四个角切掉,从而成为八边形,又如将方形四个角做成圆弧状,如此类似,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筒壁75的形状均可以实现镜筒70与阵列式镜头的各镜片组相固定而不发生偏移的效果,从而保证四个通光孔71、72、73、74和四个微型透镜中心对准。
此外,第二镜片组40和第三镜片组6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工艺得到,上述第二、第三镜片组上的四个镜片是一体的,作为一个整体放入镜筒内,这样的方法可最终保证四个镜片的一致性,有利于其同时在像平面上聚焦成像。
如图2A所示,压圈10上包含四个通光孔11、12、13、14,由于四个通光孔的对称性,图2B中仅画出通光孔11的剖面图,其它三个可依对称轴获得,其它剖视图也同样如此。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镜片组20由四个单独的镜片组成,图3为单个镜片的结构图。第一隔片30也由四个单独的隔片31组成(见图4)。
图4为单个隔片31的剖视图。第一镜片组20中单个镜片和第一隔片30中单个隔片31为配套设计,其共同通过内外径配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镜片组40的四个凹槽41、42、43、44内,如图5A所示。
第二镜片组40除了设置有四个供第一镜片组20固定的槽41、42、43、44之外,还至少设置有两个孔45、46,如图5B所示。所述两个孔45、46用于配合第二隔片50和第三镜片组60进行方向对准。图5C为图5A、图5B的剖视图。
第二隔片50上相应地设置有两个孔55、56,如图6所示。第二隔片50的边缘设有与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相匹配的定位部,第三镜片组60上则相应地设置有两个销65、66。在对阵列式镜头进行组装时,所述销65穿过第二隔片50的孔55进入第二镜片组40的孔45;所述销66穿过第二隔片50的孔56进入第二镜片组40的孔46,如图9A、9B所示的方向进行对准。
第二镜片组40上的销也可以与第三镜片组60进行连接,而第二隔片50与第三镜片组60则存在两个相应的孔,如图10A、10B示出了其对准过程。图9A、9B、10A、10B中的销均为圆柱状,凸起的销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锥形的其他对准方式。
上述的对准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图12示出的第二镜片组40、第二隔片50、第三镜片组60的另一种对准方式,定位部为圆锥斜部47。此外,定位部还可以是第二镜片组40、第三镜片组60边缘的互相对应的阶梯直部48,如图13所示,或者能够实现定位而且符合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互相扣合的其他设计形式。
图6中第二隔片50同其他的镜片组一样,具有相同的2×2阵列式规格设置和四个通光孔51、52、53、54。第二隔片50的形状可随第二镜片组40、第三镜片组60的对准方式的不同而相应变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隔片50边缘为两个销45、46,分别与第二隔片50上的两个孔55、56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中,第二镜片组40与第三镜片组60上横向两个相邻镜片之间的距离,与纵向两个相邻镜片之间的距离可设置为相等,也可不等,只需与阵列式镜头模组内芯片有效区域的分布相一致则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镜片组20由n×m个单独的镜片组成,通过与第二镜片组40上的凹槽41、42、43、44内外径配合固定在第二镜片组40上,如此可以得到如下两个有益效果:
其一,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镜片可以分别单独旋转,从而进行偏心调整,以实现每个微型透镜的中心对准,使得其成像清晰、均匀。
其二,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镜片的厚度可根据各镜头成像情况而调整,随整体需要而采取不同的设置,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各个透镜的一致性,保证各独立镜头的共焦,均能够在成像面聚焦成像。
上述的两种调整方式,详细解释如下:
光学设计和生产实际总是存在差距的,很多光学设计的产品在实际中是很难满足的,如本实用新型中阵列式镜头的各个镜头设计时都在成像面完美成像,但是经过生产工艺、组装工艺之后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也有可能出现部分镜头不在像平面聚焦成像,而聚焦在像平面之前或之后,也有可能出现部分镜头存在偏心的情况,导致影响成像质量。
现有三镜片结构,如图14所示,包含第一镜片E1、第二镜片E2、第三镜片E3、滤光片E4。其中,第一镜片E1的物侧面S1、像侧面S2、成像面S3。为便于解释和图解清晰,这里的第二镜片E2、第三镜片E3只按单个镜头示出,其余部分因不影响其调整过程,故略去。该实施例不作为限制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镜头,其他规格镜头也可适用。
一、通过第一镜片E1的厚度调整实现共焦特性。如图15所示的阵列式镜头中,某一单镜头光线聚焦点在成像面S3之前,请参考图14,由于第二镜片E2、第三镜片E3是一体成型的因此不宜调整,而第一镜片E1则是单独的,此时只需调整相应镜头的第一镜片E1的厚度,即物侧面S1、像侧面S2之间的距离即可,本实施例中为减小第一镜片E1的厚度从而达到在像平面聚焦,参阅图16,虚线部分表示第一镜片E1的正确厚度(即最恰当的厚度),调整后光线即可以在像平面S3聚焦成像了。图17所示为调整后的效果示意图。
同理,若镜头光线聚焦点在成像面S3之后,则通过增大第一透镜E1的厚度即可实现在像平面聚焦成像。如图18、图19、图20为其调整过程示意图。
二、通过第一镜片E1旋转实现偏心调整。如图21所示,L为镜头系统的理想光轴,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生产工艺和组装工艺等误差,镜头就会出现偏心的问题,光轴变为L1,导致成像模糊、不均匀,此时便可以旋转第一镜片对其光轴进行调整,使其偏心的角度减小。
本实施例中,图22为经过第一镜片E1旋转调整偏心后达到的效果示意图,当光轴变为L2,较之图21更靠近理想光轴L,从而使偏心角度减小。
体现在成像面上即图23中所示内容,调整前光轴L1偏心角度较大,与成像面交点出现在圆O1范围内,而经过第一镜片E1偏心调整后,角度变小,与成像面交点则限制在了圆O2范围内,降低了偏心对镜头成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中,每个微型镜头均可以利用以上两种方法保证各自在像平面聚焦成像、光学中心对准,如此,所有的镜头都经过调整后可以大幅减小镜头不共焦和偏心对阵列式镜头成像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各镜头的一致性,使其同时在成像面高质量成像,以此提升阵列式镜头的整体性能。
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独立镜片可以是圆形,或其他能够嵌入圆形凹槽并可以旋转的多边形,该多边形具有至少一条圆弧边并靠圆弧边和圆形凹槽进行定位。当第一镜片为圆形时,圆形镜片和圆形凹槽嵌合并可旋转,该实施方式比较容易理解且易实现,故不赘述。至于镜片为多边形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几个示例方便理解,如图24、图25、图26所示,给出了符合要求的镜片为多边形的情形,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对其他情形并不限制,只要符合要求的多边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24所示,第一镜片由一直边L1和一弧线H1组成。
如图25所示,第一镜片由两条直边L1、L2和两条弧线H1、H2组成。
如图26所示,第一镜片由四条直边L1、L2、L3、L4和四条弧线H1、H2、H3、H4组成。
综上,第一镜片包含至少一个弧线边,直线边条数不做限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
以上所述的多边形第一镜片之所以要求至少有一条圆弧边并靠圆弧边定位是因为面与面的贴合进行定位的方式比点与面定位的方式精度高,如果第一镜片为正多边形,则第一镜片通过多个顶点和凹槽接触定位,由于存在加工误差所以定位并不能满足要求,而且顶点也容易受损甚至无法定位。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包含所述阵列式镜头的模组示意图,图28示出了其详细的结构,其主要由阵列式镜头1、滤色片2、感光芯片3和线路板4组成。其中,感光芯片3为一整块芯片,可通过程序设置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互不影响的独立成像区域。
一般阵列式镜头模组均包含镜头、镜座、滤色片、芯片和线路板。其中,感光芯片为一整块芯片,通过软件程序将其分为n×m个独立成像的区域,区域分布同镜头呈相同规格的阵列式设置;n和m都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这里,镜座主要起固定作用,而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镜头模组不需要镜座。当阵列式镜头制作完成后,将所述芯片装入其底侧的凹槽内,即可进行组装合成,如此便又简化了阵列式镜头模组的组装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装入镜筒(70)的阵列式透镜组和将所述阵列式透镜组固定在所述镜筒(70)内的压圈(10);所述阵列式透镜组包含多个镜片组和隔片;所述的每个镜片组包含呈阵列分布的n×m个镜片;所述镜筒(70)中具有一个遮光层(76),该遮光层(76)包含与压圈(10)、每个隔片及每个镜片组呈相应阵列分布的n×m个通光孔;n和m都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靠近所述压圈(10)的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为可调焦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20)之后还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隔片(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透镜组进一步包括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分别由形成在其边缘的定位部进行方向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两个与第三镜片组(60)或第二镜片组(40)连接的销,所述第二镜片组(40)或第三镜片组(60)上亦存在相应的孔;所述销和孔的形状为互相匹配的圆柱体、长方体或能够实现定位要求的其他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的边缘互相对应的圆锥斜部、阶梯直部或能够实现定位要求的互相扣合的其他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组(60)与第二镜片组(40)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二隔片(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片(5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相匹配的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片(50)的形状随所述第三镜片组(60)和第二镜片组(40)的定位部不同而相应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组(60)与第二镜片组(40)由塑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的厚度为可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可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各个单独镜片边缘为圆形、或至少有一条圆弧边的任意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70)的内部筒壁呈阶梯状,且该镜筒(70)为镜筒、遮光层(76)及镜座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15.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阵列式镜头的阵列式镜头模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式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式镜头模组还包含滤色片、感光芯片和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为一整块芯片,通过软件程序将其分为n×m个独立成像的区域,区域分布同镜头呈相同规格的阵列式设置;其中,n和m都为正整数,且n和m不同时为1。
CN201520207273.3U 2015-04-08 2015-04-08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6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7273.3U CN204496086U (zh) 2015-04-08 2015-04-08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7273.3U CN204496086U (zh) 2015-04-08 2015-04-08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6086U true CN204496086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727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6086U (zh) 2015-04-08 2015-04-08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60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738A (zh) * 2015-04-08 2015-07-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CN107948483A (zh) * 2017-12-19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10798624A (zh) * 2019-10-24 2020-02-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室外slam领域的hdr相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738A (zh) * 2015-04-08 2015-07-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CN104749738B (zh) * 2015-04-08 2017-12-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CN107948483A (zh) * 2017-12-19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948483B (zh) * 2017-12-19 2020-04-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的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10798624A (zh) * 2019-10-24 2020-02-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室外slam领域的hdr相机
CN110798624B (zh) * 2019-10-24 2021-05-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室外slam领域的hdr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4731B (zh) 透镜元件和摄像装置
CN104749738A (zh)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US11543567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CN208572216U (zh) 摄像模组阵列
CN20843277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US20110063722A1 (en) Stacked disk-shaped optical lens array, stacked lens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662543B2 (en) Multi-group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579902A (zh) 相机模块以及制造所述相机模块的方法
CN204496086U (zh) 阵列式镜头与阵列式镜头模组
CN207263999U (zh)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
CN110187473A (zh) 一种五片式广角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08169921B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CN107505693A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106168707A (zh) 一种成像装置
US20210203817A1 (en) Camera module arra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04749739A (zh) 一种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
WO2020108104A1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104570298B (zh) 一种内对焦、大像面、高照度的手机镜头
CN108627940A (zh)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
CN114076999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9486368U (zh) 光学成像模块和设备
CN209327646U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移动电子设备
CN203587870U (zh) 一种多视角摄像镜头模组
CN110505384A (zh) 成像系统、终端和图像获取方法
WO2022037320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