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5276U - 一种护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5276U
CN204485276U CN201520092622.1U CN201520092622U CN204485276U CN 204485276 U CN204485276 U CN 204485276U CN 201520092622 U CN201520092622 U CN 201520092622U CN 204485276 U CN204485276 U CN 20448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guard
liner
parcel
leg
sh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26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926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5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腿板,包括:护腿板本体,所述护腿板本体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采用上述护腿板本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护腿板与小腿接触的吻合度较低,不能实现与小腿很好的贴合,从而降低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护腿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腿板。
背景技术
在日常运动中,人们为了不在碰撞中受到伤害,会把一些坚硬的物质打造成与人体形状相近的片状物穿在身上,从而有效地起到缓冲和分散冲击力的作用,保护运动者不受伤害。
当参加像足球、冰球、曲棍球等等具有大量的身体接触以及高对抗性的运动时,运动者更需要做好保护措施,而护腿板是最常用的,用来保护小腿不受伤害的装备。护腿板也称为护胫板,主要用来分散和缓冲施加在运动员小腿上的压力和冲击力,从而保护运动者。
现有技术中的护腿板具有以下缺点:
(1)通常较厚,在穿戴时有较多的不便,而且质量较重,在无形中增加运动者的负担。
(2)由于护腿板整体呈上下同宽的形状,因此与皮肤接触时的吻合度较低,不能完全贴合在小腿上,从而降低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
(3)没有合理的防滑带,在运动中会出现护腿板脱落或者因固定不稳而移动的现象。
(4)现有的护腿板通常由刚性材料制成,因此在碰撞时容易造成护腿板的断裂,从而对碰撞双方均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腿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护腿板与小腿接触的吻合度较低,不能实现与小腿很好的贴合,从而降低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腿板,包括:护腿板本体,所述护腿板本体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
进一步,还包括:护腿板内衬,所述护腿板内衬与所述护腿板本体的内表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护腿板内衬上设置有用于包裹小腿的包裹部,所述包裹部设置在所述护腿板内衬的左右两端。
优化地,还包括:第一粘贴件,所述第一粘贴件设置在所述包裹部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还包括:用来固定所述护腿板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包裹部连接。
优化地,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粘贴件相配合的第二粘贴件。
优化地,所述包裹部为伸出的弧形的片状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护腿板内衬上。
优化地,所述护腿板本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优化地,所述护腿板内衬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腿板,包括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的护腿板本体,采用上述护腿板本体可以保证运动者的小腿与该护腿板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度,从而使护腿板贴合在小腿上,增加运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腿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护腿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护腿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腿板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护腿板本体;  2-护腿板内衬;  3-包裹部;
4-连接带;      5-第一粘贴件;  6-第二粘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腿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护腿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护腿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腿板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腿板,包括:护腿板本体1;护腿板本体1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左、右均是将护腿板带在小腿上之后的相对位置。
所谓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是指可以很好的与小腿贴合,从而达到较高吻合度的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护腿板本体1为一整块弯板,且为两侧向内弯曲的结构;由于人的腿型为上粗下细,因此为了配合小腿的曲线,可将该护腿板本体1设计为上部较宽,下部较窄的流线型形状,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上下同宽的缺点,使护腿板与小腿有更好的吻合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腿板还可以有多种尺寸,例如:大号、中号或者小号,等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腿型的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护腿板本体1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聚氯乙烯树脂、塑料、碳素纤维等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腿板,包括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的护腿板本体1,采用上述护腿板本体1可以保证运动者的小腿与该护腿板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度,从而使护腿板贴合在小腿上,增加运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护腿板本体1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碳纤维也可称之为“聚丙烯晴基碳纤维”,由碳纤维与相关的基体树脂(如环氧树脂)备制的复合材料,且其多项物理力学性能可以与金属媲美。而且碳素纤维还具有耐高温、耐烧蚀、热膨胀系数小、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特性。
人们通常在运动的时候才会佩带护腿板,尤其是在参加具有高强度身体对抗的运动的时候,例如:足球、冰球或者曲棍球运动,等等,这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更加需要佩带护腿板,从而保护小腿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
在佩带护腿板参加运动时,护腿板免不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因此护腿板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护腿板还应该具有较轻的质量,这样可以减轻运动装备的重量,从而有效地降低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时的负重。
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而且质量超轻,因此使用碳纤维制成的护腿板本体1不仅可以满足高强度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保证较轻的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护腿板内衬2,护腿板内衬2与护腿板本体1的内表面连接。
护腿板内衬2可以与护腿板本体1完全的贴合,即,护腿板内衬2的形状与护腿板本体1的形状完全相同。当然护腿板内衬2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护腿板本体1。
护腿板内衬2与护腿板本体1内表面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可以通过具有粘性的物质进行粘贴,例如:胶水或者魔术贴。
以魔术贴为例:在护腿板本体1的内表面上设置魔术贴公贴,在护腿板内衬2与护腿板本体1相连接的一面上设置与魔术贴公贴相配合的魔术贴母贴,这样就可以实现护腿板本体1与护腿板内衬2的连接。
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护腿板本体1与护腿板内衬2的可拆卸连接,使运动员可以选择同时佩带护腿板本体1和护腿板内衬2,或者仅佩带护腿板本体1,或者仅佩带护腿板内衬2。
设置护腿板内衬2,可以很好地分散和缓解附加在护腿板上的冲击力和压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小腿不受伤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具体地,护腿板内衬2由软质材料制成。
软质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海绵、针织面料、棉质面料或者橡胶,等等。
按密度划分海绵可以分为:低密度海绵、中密度海绵和高密度海绵。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选用高密度海绵制作护腿板内衬2。高密度海绵相比低密度海绵和中密度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质地柔软手感更为细腻,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受到压力产生变形后,可以很快的恢复原状。
在佩带护腿板时,护腿板内衬2直接与皮肤接触,因此高密度海绵较为柔软的质地,可以增加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人们在运动的时候,都会流很多的汗水,因此高密度海绵较强的吸收能力,可以很好的吸附汗水,使小腿干爽舒适,减少佩戴时由于汗水较多而产生的不适感;在佩带护腿板进行运动时,运动者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冲击力和压力,因此高密度海绵具有的较好的弹力和快速复原的能力,可以很好的缓解外界对小腿的冲击力和压力,从而保护小腿不受伤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可以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和护腿板内衬2之间,可以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的内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护腿板内衬2不与皮肤接触的那一面上;缓冲件还可以设置在护腿板内衬2靠近皮肤的那一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件可以有多种选择,凡是可以起到缓冲压力和冲击力的构件,都可以为本实施例的缓冲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缓冲件为橡胶垫,橡胶垫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和护腿板内衬2之间,且橡胶垫的一面固定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的内表面上,护腿板内衬2固定设置在橡胶垫的另一面上。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这样即方便又快捷,而且牢固。
设置橡胶垫,可以进一步的缓冲和分散外界对小腿的压力和冲击力,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小腿不受伤害;将橡胶垫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和护腿板内衬2之间,可以保证护腿板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质地较为柔软、吸收能力较强的护腿板内衬2,确保使用者佩带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护腿板的舒适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1-3所示,护腿板内衬2上设置有用于包裹小腿的包裹部3,且包裹部3设置在护腿板内衬2的左右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包裹部3相对于护腿板本体1而言是伸出的。
包裹部3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长条形或者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包裹部3可以与护腿板内衬2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制作。优选地,包裹部3与护腿板内衬2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使护腿板内衬2的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包裹部3的材质可以与护腿板内衬2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包裹部3的材质与护腿板内衬2的材质相同。
设置包裹部3,可以使护腿板更好的包裹小腿,避免在运动时,由于包裹不严,而产生的护腿板随意移动的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具体地,如图1-3所示,包裹部3为伸出的弧形的片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的片状结构共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护腿板内衬2的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且设置在左上和右上的弧形片状结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设置在左下和右下的弧形片状结构大小和形状也均相同,同时设置在左上的弧形片状结构相比设置在左下的弧形片状结构要大。
采用上述结构,是因为小腿呈上粗下细状,护腿板内衬2的上部对应小腿较粗的位置,护腿板内衬2的下部对应小腿较细的位置,因此将上下两部分的弧形片状结构设计为不同的大小,可以更好的贴合小腿的曲线,使其对小腿的包裹性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地,还包括:第一粘贴件5,第一粘贴件5设置在包裹部3的外表面上。
设置第一粘贴件5,当护腿板带在球袜内部时,第一粘贴件5可以粘贴在球袜的内表面上,从而达到固定护腿板的目的,使运动时护腿板不可以随意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用来固定护腿板的连接带4,连接带4与包裹部3连接。
连接带4与包裹部3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缝制的连接;可拆卸的连接,可以通过按扣或者系扣的方式实现。
设置连接带4,可以更好的固定护腿板,防止在运动时,护腿板的随意移动或者脱落。
连接带4的材质可以有很多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连接带4可以为具有弹性的绷带。使用弹性绷带,可以满足不同腿型的使用者的需求,使每位使用者都可以达到最适合自己的松紧度,在提升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由于包裹部3相对于护腿板本体1是伸出的,因此将连接带4设置在包裹部3上,在使用护腿板时,连接带4可以同时将包裹部3固定在小腿上,可以对小腿达到更好的包裹性;还可以使护腿板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和整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连接带4上设有与第一粘贴件5相配合的第二粘贴件6,连接带4与包裹部3可拆卸的连接。
在连接带4的一端设置与第一粘贴件5相配合的第二粘贴件6,实现连接带4和包裹部3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护腿板戴在球袜的内部,而无需佩带连接带4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第一粘贴件5为魔术贴公贴,第二粘贴件6为魔术贴母贴;由于魔术贴的粘贴强度高、粘贴紧密、可反复多次粘贴,因此选用魔术贴作为粘贴件,可以达到较好的粘贴效果,使连接带4可以牢固的粘贴在包裹部3上,有效地降低了在运动过程中连接带4由于粘贴不牢而脱落的概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设置在护腿板内衬上。
固定带可以设置在护腿板本体1上,也可以设置在护腿板内衬2上。固定带与护腿板本体1以及护腿板内衬2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缝制的连接;可拆卸的连接,可以通过按扣或者系扣的方式实现。
设置固定带,在没有第一粘贴件5、连接带4以及包裹部3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护腿板的脱落和随意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腿板本体,所述护腿板本体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腿板内衬,所述护腿板内衬与所述护腿板本体的内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腿板内衬上设置有用于包裹小腿的包裹部,且所述包裹部设置在所述护腿板内衬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粘贴件,所述第一粘贴件设置在所述包裹部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固定所述护腿板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包裹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两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粘贴件相配合的第二粘贴件。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为伸出的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的边缘为弧线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护腿板内衬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腿板本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护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腿板内衬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CN201520092622.1U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护腿板 Active CN20448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622.1U CN204485276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护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622.1U CN204485276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护腿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5276U true CN204485276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2622.1U Active CN204485276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护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5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638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四肢用护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638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四肢用护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9721B2 (en) Multipurpose glove
CN203789196U (zh) 护膝
CN207237221U (zh) 可塑形透气运动护具
CN204485276U (zh) 一种护腿板
CN202552233U (zh) 多功能护膝
CN102068060B (zh) 动态腕部支具
CN201862205U (zh) 足部健身器
CN202009716U (zh) 腕保护器
CN205235252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体育健身垫
CN213912162U (zh) 一种环形的舞蹈训练装置
CN109011511A (zh) 用于个体能耗测量装置的绑带
CN212187614U (zh) 一种新型健身塑形带
CN209075993U (zh) 一种体育运动防拉伤护带
CN205549490U (zh) 一种一体式滑雪护具
CN205815068U (zh) 一种篮球运动训练臂套
CN205759439U (zh) 一种集按摩和锻炼为一体的仰卧起坐器材
CN218303528U (zh) 一种护肘带
CN207252839U (zh) 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的新型护膝
CN207011746U (zh) 一种横机针织护腰带
CN219205999U (zh) 一种旋转调教松紧的新型腰带
CN202950029U (zh) 一种新型运动护膝
CN211797107U (zh) 一种基于骨科使用的跟腱部位固定装置
CN216061213U (zh) 一种肘关节术后角度训练装置
CN218418521U (zh) 一种缠绕式护肘带
CN210169111U (zh) 一种用于户外运动时保护身体的护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