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1543U -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1543U
CN204481543U CN201520155249.XU CN201520155249U CN204481543U CN 204481543 U CN204481543 U CN 204481543U CN 201520155249 U CN201520155249 U CN 201520155249U CN 204481543 U CN204481543 U CN 204481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wireless transmitter
power ampl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52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俊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552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1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1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15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它包括智能断电模块、用于产生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的脉冲发生模块、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向外发射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以对负载进行充电的感应线圈模块和用于感应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以检测感应线圈模块是否对负载进行充电的充电检测模块;脉冲发生模块和充电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相连,感应线圈模块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感应连接,智能断电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向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充电方式普遍使用的都是数据线插接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中,数据线接口用久了通常会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而且单个充电器适应面不广,因不同的类型电子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找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给充电器的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无线充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它包括智能断电模块、用于产生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的脉冲发生模块、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向外发射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以对负载进行充电的感应线圈模块和用于感应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以检测感应线圈模块是否对负载进行充电的充电检测模块;
所述脉冲发生模块和充电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相连,所述感应线圈模块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感应连接,所述智能断电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向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脉冲发生模块包括一NE555D型时基集成电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电位器。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连接于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依次串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发射线圈与第二发射线圈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之间、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
优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通过滤波电路同时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容组连接于第二电位器的调节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固定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于感应线圈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智能断电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感应线圈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整流桥以及与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无线感应连接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连接于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串接于稳压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还同时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脉冲发生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线圈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断电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电路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它包括智能断电模块1(其电路结构可参考图6进行具体设置)、用于产生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的脉冲发生模块2、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向外发射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以对负载进行充电的感应线圈模块4和用于感应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以检测感应线圈模块4是否对负载进行充电的充电检测模块5;其中,脉冲发生模块2和充电检测模块5分别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相连,感应线圈模块4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无线感应连接,智能断电模块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向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如此,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通过脉冲发生模块2产生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因为经过调试在36.7KHz频率时,效率达到最高),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的功率放大,利用其发射线圈产生磁场,当感应线圈模块4靠近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时,则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以此得到负载(如手机等)所需要的充电电压和电流。与此同时,充电检测模块5则通过检测负载的供电电压和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输出的基准电压来判断负载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智能断电模块1可根据图5进行电路结构设置,以向整个充电器的组成部分提供工作电压并作为整个充电器的充电接口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脉冲发生模块1包括一NE555D型时基集成电路U1,时基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电位器Rp1;如此,可通过调节第一电位器Rp1使时基集成电路U1输出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并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3则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发射线圈H1、第二发射线圈H2和第一三极管Qs1;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均连接于充电检测模块5的输入端,第一发射线圈H1和第二发射线圈H2依次串接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之间,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发射线圈H1与第二发射线圈H2之间,第一三极管Qs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之间、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
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充电检测模块5包括第一比较器A1、第二比较器A2和第二电位器Rp2,第一比较器A1的同相端通过滤波电路(由电阻R7和电容C4构成)同时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于第二比较器A2的同相端,第二比较器A2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容组(由并联的电容C11和电容C14构成)连接于第二电位器Rp2的调节端,第二电位器Rp2的固定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于感应线圈模块4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与智能断电模块1相连。
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感应线圈模块4包括第二三极管Qs2、整流桥D100以及与第一发射线圈H1和第二发射线圈H2进行无线感应连接的接收线圈H,接收线圈H连接于整流桥D100的输入端,整流桥D100的输出端串接于稳压管D和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还同时连接于第二三极管Ds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断电模块、用于产生一个36.7KHz的脉冲频率的脉冲发生模块、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向外发射的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产生感应电流以对负载进行充电的感应线圈模块和用于感应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以检测感应线圈模块是否对负载进行充电的充电检测模块;
所述脉冲发生模块和充电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相连,所述感应线圈模块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感应连接,所述智能断电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向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包括一NE555D型时基集成电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与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电位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及无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连接于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依次串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发射线圈与第二发射线圈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之间、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通过滤波电路同时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容组连接于第二电位器的调节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固定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于感应线圈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智能断电模块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整流桥以及与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无线感应连接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连接于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串接于稳压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还同时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CN201520155249.XU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1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5249.XU CN20448154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5249.XU CN20448154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1543U true CN204481543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524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154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1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862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绵阳市建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感的智能取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862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绵阳市建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感的智能取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9584U (zh) 一种用于小功率电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5385307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射频能量充电装置
CN204696810U (zh) 为电子设备提供无线充电的显示设备
CN204290475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3554269U (zh) 一种上臂mos管驱动电路
CN204481543U (zh)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CN201854096U (zh) 充电装置
CN203734358U (zh)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8767998A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3596653U (zh) 无线供电装置
CN204349856U (zh) 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供电系统
CN203707819U (zh) 无线充电系统
CN201117756Y (zh) 无线手机充电器
CN204696770U (zh) 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201639338U (zh) 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及电源适配装置
CN103618365A (zh) 无线供电装置
CN204408334U (zh) 用于自动抄表系统的双绞线载波通信电路
CN205595905U (zh) 双功能可调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5377357U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204391908U (zh) 一种无线供电的平板电脑
CN204316342U (zh) 一种改良式换能器驱动电路
CN203616744U (zh) 一种电子白板交互系统
CN204090126U (zh) 音频pwm调制电路及音响设备
CN203660580U (zh) Usb充电设备
CN206850674U (zh) 一种双向传输磁隔离反馈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