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9983U -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9983U
CN204479983U CN201520181380.3U CN201520181380U CN204479983U CN 204479983 U CN204479983 U CN 204479983U CN 201520181380 U CN201520181380 U CN 201520181380U CN 204479983 U CN204479983 U CN 204479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
circuit
micro
sucke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13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习俊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1813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9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9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9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PC服务器、单片机、FPGA、功率驱动电路、SMA微吸盘和检测反馈电路,所述FPGA包括控制电路和PWM模块,所述SMA微吸盘与单片机之间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与单片机之间设有A/D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针对SMA智能材料的驱动和传感性能,利用SMA在相变过程中能输出较大驱动力,采用FPGA产生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控制方式,电阻检测反馈电路对电流进行反馈控制,并对吸盘负压进行测量,实现仿生微吸盘SMA驱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一定的响应速度,而且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保护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形状记忆合金(SMA) 存在着应力滞后,相变与温度、应力、动作方向有关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加热、冷却条件的影响,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而且不同温度下其力学特性变化很大,使得其驱动较为困难,响应频率是SMA 驱动器应用中的技术难点。仿生学设计中利用单程形状记忆合金,并配置偏动元件设计的双程驱动器较为稳定,伸长与温度的变化比较线形化,比较容易控制。而且单程记忆合金由于其Cu基的性质,内阻比较大,容易加热,这种方式的驱动器在实际中比较实用。对于SMA驱动的仿生微吸盘,由于微型吸盘的空间限制,要实现对SMA驱动控制,就是要准确调控形状记忆合金丝的温度,驱动技术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一定的响应速度,而且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保护能力的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PC服务器、单片机、FPGA、功率驱动电路、SMA微吸盘和检测反馈电路,所述FPGA包括控制电路和PWM模块,所述SMA微吸盘与单片机之间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与单片机之间设有A/D转换电路;所述PWM模块中,选用EPM7000S芯片,系统JTAG接口与EPM7000S芯片连接,JTAG的TCK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9和11引脚连接,JTAG的TMS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JTAG的TD1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3引脚连接,JTAG的TD0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7引脚连接,EMU0与EPM7000S芯片的第13引脚连接,EMU1与EPM7000S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EMU0、EMU1还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R4与3.3V电源连接,所述EPM7000S芯片的第5引脚接3.3V电源,第4、6、8、10、12引脚接地;所述功率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离电路、基准稳压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和加热保护电路;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中,桥式电路将 SMA 微小电阻变化转化成电压信号,信号经拾取后,经仪表放大器AD623将信号放大调理,再以差动方式输入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CS5532,将其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SPI串行总线送入主微处理器进行数据标定及相关处理,得到实际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W77E5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R3、R4电阻的型号均为4k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包括感测头LB-300和控制器LB-1200,气压传感器采用MPX5100,气压传感器检测负压信号,经过调理、滤波、数/模转换后传给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 FPGA产生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控制方式,电阻检测反馈电路对电流进行反馈控制,并对吸盘负压进行测量,实现仿生微吸盘SMA驱动控制,吸盘基于SMA驱动可实现吸盘的无源吸附,减轻吸盘的整体质量和体积;采用FPGA产生PWM加热驱动方法,利用场效应管作为功率驱动开关管,考虑温度、输出位移和力等参量,搭建控制电路系统包括:加热功率驱动、电阻计反馈、位移与气压检测电路,实现了仿生微吸盘SMA驱动控制;由于FPGA的PWM管脚驱动能力不足,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来驱动的负载电路,为SMA驱动提供足够大的加热电流,使SMA达到能相变的温度;由于微型吸盘的空间限制,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LB-1000系列的长距型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该激光位移传感器具有无需接触、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一定的响应速度,而且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保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脉宽调制系统JTAG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功率驱动电路图。
图4为检测反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PC服务器、单片机、FPGA、功率驱动电路、SMA微吸盘和检测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括控制电路和PWM模块,所述SMA微吸盘与单片机之间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与单片机之间设有A/D转换电路;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W77E58;所述PWM模块中,选用EPM7000S芯片,系统JTAG接口与EPM7000S芯片连接,JTAG的TCK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9和11引脚连接,JTAG的TMS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JTAG的TD1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3引脚连接,JTAG的TD0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7引脚连接,EMU0与EPM7000S芯片的第13引脚连接,EMU1与EPM7000S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EMU0、EMU1还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R4与3.3V电源连接, R3、R4电阻的型号均为4k7,所述EPM7000S芯片的第5引脚接3.3V电源,第4、6、8、10、12引脚接地;所述功率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离电路、基准稳压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和加热保护电路;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中,桥式电路将 SMA 微小电阻变化转化成电压信号,信号经拾取后,经仪表放大器AD623将信号放大调理,再以差动方式输入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CS5532,将其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SPI串行总线送入主微处理器进行数据标定及相关处理,得到实际值;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包括感测头LB-300和控制器LB-1200,气压传感器采用MPX5100,气压传感器检测负压信号,经过调理、滤波、数/模转换后传给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位移量与当前位置的比较值,选择加热和检测反馈采集通道,输出PWM电压信号,当PWM波是低电平时,通过功率驱动电路控制SMA加热,电阻反馈电路停止工作;当 PWM 波是高电平时,功率驱动电路不工作,检测反馈电路采集SMA电桥的电压变化量,经过放大电路、ADC 模块发送信号到单片机W77E58,与程序设定的电压值相比,根据电压差的大小,经过相应的控制算法,时刻调整PWM的占空比,进而控制加热驱动的功率,消除误差,完成SMA驱动控制。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PC服务器、单片机、FPGA、功率驱动电路、SMA微吸盘和检测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括控制电路和PWM模块,所述SMA微吸盘与单片机之间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与单片机之间设有A/D转换电路;所述PWM模块中,选用EPM7000S芯片,系统JTAG接口与EPM7000S芯片连接,JTAG的TCK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9和11引脚连接,JTAG的TMS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1引脚连接,JTAG的TD1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3引脚连接,JTAG的TD0接口与EPM7000S芯片的第7引脚连接,EMU0与EPM7000S芯片的第13引脚连接,EMU1与EPM7000S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EMU0、EMU1还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R4与3.3V电源连接,所述EPM7000S芯片的第5引脚接3.3V电源,第4、6、8、10、12引脚接地;所述功率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离电路、基准稳压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和加热保护电路;所述检测反馈电路中,桥式电路将 SMA 微小电阻变化转化成电压信号,信号经拾取后,经仪表放大器AD623将信号放大调理,再以差动方式输入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CS5532,将其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SPI串行总线送入主微处理器进行数据标定及相关处理,得到实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W77E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3、R4电阻的型号均为4k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包括感测头LB-300和控制器LB-1200,气压传感器采用MPX5100,气压传感器检测负压信号,经过调理、滤波、数/模转换后传给单片机。
CN201520181380.3U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9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1380.3U CN204479983U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1380.3U CN204479983U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9983U true CN204479983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5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13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9983U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99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189A (zh) * 2019-01-18 2019-06-07 上海交通大学 面向轨道清理的空间仿生柔性操控臂驱动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189A (zh) * 2019-01-18 2019-06-07 上海交通大学 面向轨道清理的空间仿生柔性操控臂驱动系统和方法
CN109850189B (zh) * 2019-01-18 2021-04-02 上海交通大学 面向轨道清理的空间仿生柔性操控臂驱动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7018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02487965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
CN202026268U (zh) 一种带温度保护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101169665B (zh) 风扇系统及马达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4479983U (zh) 一种sma驱动刚弹耦合微吸盘控制系统
CN204156058U (zh) 高寒地区用电动汽车锂电池箱温度控制装置
CN103344662B (zh) 半导体器件瞬态热测试装置
CN203068893U (zh) 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制冷机温度控制器
CN204390075U (zh) 电加热器驱动保护电路
CN203658877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CN102591436A (zh) 一种能随温度变化匹配风速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器
CN101907897A (zh) 一种温控电路及其保护装置
CN206226345U (zh) 舵机控制系统
CN103869694B (zh) 调节器以及操作量输出方法
CN206072476U (zh) 一种用于液体流量调节的阀门控制装置
CN201673413U (zh) 一种智能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装置
CN205281265U (zh) 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实时控制系统
CN201599981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
CN114911291B (zh) 一种硬盘空气预热器智能嵌入式控制系统
CN103728912A (zh) 一种感应热泡式水下微型驱动器的控制与测试系统
CN103439997B (zh) 可调恒温的电烙铁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1993839U (zh) 大口径无线超声波热量表及ic卡控制器
CN203009348U (zh) 基于热敏电阻设计的风扇速度控制系统
CN203232277U (zh) 基于微处理器的高精度温度发生器
CN201344703Y (zh) 冰箱自动温度补偿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