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9532U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79532U CN204479532U CN201520198932.1U CN201520198932U CN204479532U CN 204479532 U CN204479532 U CN 204479532U CN 201520198932 U CN201520198932 U CN 201520198932U CN 204479532 U CN204479532 U CN 2044795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micro
- packed column
- straight tube
- sample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包括进气口、密封垫、密封盖、细口直管、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外壳,所述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设置在外壳中。所述进气口位于细口直管的上方,并与细口直管连通,在所述进气口和细口直管的连接处套有一圆形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四周通过密封盖固定,所述密封盖与进气口的外壁连接。所述细口直管下端与进样腔连通,所述进样腔的下端与1/16接头口的上端连通,所述1/16接头口的下端与微填充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结构牢固,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析仪器,进样口是气相色谱仪器的重要部件,进样口需要将液体样品汽化并将其引入到色谱柱中分析,进样口的选择与操作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有着直接影响。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仪器的进样口的封闭性和牢固性不好,对测量的精确性造成了巨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包括进气口、密封垫、密封盖、细口直管、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外壳,所述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设置在外壳中。
所述进气口位于细口直管的上方,并与细口直管连通,在所述进气口和细口直管的连接处套有一圆形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四周通过密封盖固定,所述密封盖与进气口的外壁连接。
所述细口直管下端与进样腔连通,所述进样腔的下端与1/16接头口的上端连通,所述1/16接头口的下端与微填充柱连接。
上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中,所述进气口为倒立的圆锥形。
上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中,所述密封盖为圆形,密封盖的直径大于密封垫。
上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中,在所述进样腔的上端有一凹槽。
上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中,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细口直管四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进样腔的四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在第一固定件的下部中间是位于细口直管四周的圆柱形凸起,在圆柱形凸起的外侧是与第二固定件上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中间为一凹槽,所述圆柱形凸起卡进第二固定件上端中间的凹槽和进样腔上端的凹槽中。
上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中,还包括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第五固定件、第七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第五固定件、第七固定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外壳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结构牢固,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 进气口 2. 密封垫
3. 密封盖 4. 细口直管
5. 进样腔 6. 1/16接头口
7. 微填充柱 8. 外壳
9. 第一固定件 10. 第二固定件
11. 第三固定件 12. 第四固定件
13. 第五固定件 14. 第七固定件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包括进气口1、密封垫2、密封盖3、细口直管4、进样腔5、1/16接头口6、微填充柱7、外壳8,进样腔5、1/16接头口6、微填充柱7设置在外壳8中。
进气口1为倒立的圆锥形,进气口1位于细口直管4的上方,下端与细口直管4连通。在进气口1和细口直管4的连接处套有一圆形的密封垫2,密封垫2四周通过密封盖3固定,密封盖3与进气口1的外壁连接,保证其密封性能。密封盖3为圆形,密封盖3的直径大于密封垫2。
细口直管4的下端与进样腔5连通,进样腔5的下端与1/16接头口6的上端连通,1/16接头口6的下端与微填充柱7连接,在进样腔5的上端设置有一凹槽。
在密封盖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第一固定9件设置在细口直管4四周,用于固定细口直管4,第二固定件10设置在进样腔5的上部四周,用于固定进样腔5和支撑第二固定件10,第一固定件9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第二固定件10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
在第一固定件9的下部中间设置有位于细口直管4四周的圆柱形凸起,在圆柱形凸起的外侧是与第二固定件10的上部相对应的凹槽。第二固定件10的上端中间为一凹槽,第一固定件9的圆柱形凸起卡进第二固定件10上端中间的凹槽和进样腔5上端的凹槽中,使进样腔5固定的更牢固。第二固定件10的上部卡进第一固定件9的下部的凹槽中,这样既支撑了第一固定件9,又可更加紧固细口直管4和进样腔5。
在外壳8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件11、第四固定件12、第五固定件13、第七固定件14,第三固定件11、第四固定件12、第五固定件13、第七固定件1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外壳8上。
样品气体从进气口1进入到细口直管4中,通过细口直管4进入到1/16接头口6中,再从1/16接头口6进入微填充柱7中。本实用新型上端的密封垫2和密封盖3可保证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在进气口1下端采用细口直管4,可以防止样品气体扩散。载气从进气口1进入可带走残留的样品气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专利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密封垫、密封盖、细口直管、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外壳,所述进样腔、1/16接头口、微填充柱设置在外壳中;
所述进气口位于细口直管的上方,并与细口直管连通,在所述进气口和细口直管的连接处套有一圆形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四周通过密封盖固定,所述密封盖与进气口的外壁连接;
所述细口直管下端与进样腔连通,所述进样腔的下端与1/16接头口的上端连通,所述1/16接头口的下端与微填充柱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倒立的圆锥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为圆形,密封盖的直径大于密封垫。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样腔的上端有一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细口直管四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进样腔的四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在第一固定件的下部中间是位于细口直管四周的圆柱形凸起,在圆柱形凸起的外侧是与第二固定件上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中间为一凹槽,所述圆柱形凸起卡进第二固定件上端中间的凹槽和进样腔上端的凹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第五固定件、第七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第五固定件、第七固定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外壳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98932.1U CN204479532U (zh) | 2015-04-03 | 2015-04-03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98932.1U CN204479532U (zh) | 2015-04-03 | 2015-04-03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79532U true CN204479532U (zh) | 2015-07-15 |
Family
ID=5363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9893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9532U (zh) | 2015-04-03 | 2015-04-03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795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057A (zh) * | 2015-04-03 | 2015-09-30 |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
2015
- 2015-04-03 CN CN201520198932.1U patent/CN20447953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057A (zh) * | 2015-04-03 | 2015-09-30 |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79532U (zh)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
CN204439490U (zh) | 一种测试页岩含气量的解析罐 | |
CN104950057B (zh) | 一种微填充柱进样口 | |
CN209911055U (zh) | 一种用于检测的液体样本取样装置 | |
CN107702949A (zh) | 顶空取样针以及取样方法 | |
CN204882551U (zh) | 一种新型土工试验承膜筒 | |
WO2017113625A1 (zh) | 多通道顶空提取针 | |
CN203324237U (zh) | 一种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内衬装置 | |
CN207042501U (zh) | 便携式自动检测试剂盒 | |
CN205891581U (zh) | 一种可视水位不锈钢桶 | |
CN105136526A (zh) | 井口煤层气取样装置 | |
CN203961904U (zh) | 油井防盗取样装置 | |
CN204944903U (zh) | 井口煤层气取样装置 | |
CN207798761U (zh) | 一种絮凝剂性能测试反应试管 | |
CN204903482U (zh) | 带色谱毛细管固定器的气相色谱仪进样器 | |
CN104801089A (zh) | 一种液体提取试管 | |
CN207081578U (zh) | 一种用于井下气液收集检测的提取器 | |
CN208092039U (zh) | 一种用于土工试验的便捷夹式承膜筒 | |
CN203629765U (zh) | 一种传感器检查机用气密检查装置 | |
CN102778417B (zh) | 一种超高压高温岩心夹持器 | |
CN206725514U (zh) | 一种金属色谱柱与气相色谱仪载气辅件的连接装置 | |
CN202078907U (zh) | 定量虹吸滴液管 | |
CN205056571U (zh) | 一种清洗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装置 | |
CN217130320U (zh) | 一种岩心夹持器堵头的密封结构 | |
CN203786094U (zh) | 毛细管柱转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