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8390U - 人工造口护持垫 - Google Patents

人工造口护持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8390U
CN204468390U CN201520017625.9U CN201520017625U CN204468390U CN 204468390 U CN204468390 U CN 204468390U CN 201520017625 U CN201520017625 U CN 201520017625U CN 204468390 U CN204468390 U CN 204468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tomy
artificial ostomy
self
artificial
shie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76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西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176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8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8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8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由一自粘贴垫与一防逆流排泄道所组成,其中自粘贴垫为一发泡软质片体,片体靠近人体的一面具有黏性,防逆流排泄道与自粘贴垫组合成一体,靠近人体一端具有软质锥状导管,锥状导管内具有一止逆膜,止逆膜另一端连接一凸缘,利用软质锥状导管与人工造口紧密衔接,以自粘贴垫与人体贴合,可以防止引流的物质不会由止逆膜向外流出或渗漏,并可由引流管经由锥状导管衔接将引流的物质排出,而引流管仍然可以穿过止逆膜伸入体内进行引流处理。

Description

人工造口护持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主要提供病患人工造口的医疗与照护时,减少引流的物质因不小心渗漏,所造成的感染与不适,进而提供病患更舒适的引流处理。
背景技术
为了配合直肠、膀胱或大肠的医疗需要,病患须使用人工造口来处理病患原先经由膀胱或肛门排出的排泄物,不管是短期的人工造口或长期的术后人工造口,造口初期会在因人体自愈功能而于造口处提早愈合,另外造口伤口比较容易受到排泄物感染,造口后仍然会因为引流而造成造口受伤,病患在造口后的日常照护仍然需小心避免造口渗漏,因此造口的维护撑持在引流的操作中需要更方便医护处理的器材。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10699号「人工造口之接合座」,该接合座所设定位块可直接与保险套、汽球或其他收集袋连接使用,其组接方便,可在医院、住家、外出或旅游时使用,且该接合座的凸帽的槽孔可配合对准人工造口(引流口),并由凸帽涂覆的医疗用皮肤硅胶与患者人工造口周围的皮肤接触部位胶合,而具有稳固不松脱位移以及具有较佳的舒适性与密合性,而凸帽的周壁则可与患者皮肤形成隔离保护作用,可避免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排泄物而导致溃烂、红肿或过敏等情形产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适于人工造口开刀手术后使用,另外前述收集袋如保险套、汽球尚未与接合座所设定位块连接时可事先装入除臭剂以具除臭作用;其主要考量一般人工造口与收集袋的接合,利用环形嵌槽与环形凹沟让一般的专用收集袋或临时取得的保险套或汽球,可以容易接合。
另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368498号「人工造口之接合装置」,其主要 指一种可适用于大肠癌、直肠癌或膀胱癌之人工造口的接合装置,使用时可借助选择将调整管前后不同位置的数环形凸条的卡挡部与接合座的锥状槽部对应套合,进而可得到调整管伸出于接合座的后壁面不同长短的距离,相对达到使用时适用于同一或不同一个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同的状况需求的目的,进而可扩大其适用范围,且其收集袋的容座所装入之胶囊的其中的一胶囊壳体的刃部可将容座的内侧割破,以利于与外界空气流通并藉由胶囊内的活性炭颗粒具有除臭功能,同时其接合座与调整管皆采用软质塑胶一体射出成形,而收集袋亦采乳胶材质一体成形,因此制造加工容易并可减省人力与工时而大幅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由一自粘贴垫与一防逆流排泄道所组合而成,使用于因病情需要封闭肛门或尿道另外于适当位置以人工造口方式取代尿道或肛门的病患,病患需要定期从人工造口引流出原先由尿道或肛门排泄之排泄物,因此人工造口的照护对病患而言极其重要,不管是平常以收集袋与人工造口连结以便随时收集排泄物,或者定期引流排出排泄物,都须要让人工造口保持畅通,藉助一护持装置连接人工造口保持人工造口畅通并防止逆流,本实用新型的自粘贴垫为一软质发泡制作的片体,片体靠近人体之一面具有粘性,供粘贴于患者皮肤上,防逆流排泄道靠近人体一端具有软质锥状导管,锥状导管稍大于人工造口之内缘,当本实用新型贴合人工造口时,可以让锥状导管稍微撑开人工造口内缘,让人工造口不会因为失去撑持而自行愈合而造成人工造口阻塞,软质锥状导管凸缘内具有一止逆膜,可以让排泄物不会轻易向外排出,当需要引流时,引流管可以穿过止逆膜伸入体内进行冲洗及引流处理,与引流管衔接将引流的物质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患者平常未引流状态下使用时,因为止逆膜平常也在 闭合状态,身体内部的排泄物也不容易排出,加上锥状导管更不易溢流,排泄物的气味也就不易散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由一自粘贴垫与一防逆流排泄道所组成,其中一自粘贴垫为一片体,片体的一面具有粘性,一防逆流排泄道一端具有软质凸缘,凸缘内具有一止逆膜,止逆膜另一端连接一软质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自粘贴垫为软质PU发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防逆流排泄道为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止逆膜具有十字切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导管形状为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导管锥状末端可以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借助软质锥状导管稍为撑开人工造口内缘,可以提高人工造口与本实用新型的密合度,最主要在于利用锥状导管将人工造口撑开保持在畅通状态,在医疗处置时期可以确保人工造口不会自行愈合,当不需使用人工造口要封闭人工造口前都可以使用让引流管容易穿入确保引流顺畅,并且减少从锥状导管外溢流的风险,加上软质发泡自粘贴垫可以与患者皮肤贴合,进一步减少溢流,同时止逆膜向内凸出的设置,可以让排泄物不易向外排出,更可以将锥形导管出口稍微弯折,配合引流管更容易排出,因为排泄物容易排出,不易残留在人工造口就同时减少人工造口感染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软质锥状导管配合软质发泡自粘贴垫可以让患者更换容易,可以让患者居家照护自行处理更换,容易更换也可以让患者经常更换,以免导管或贴垫造成部分体质特殊患者伤口发炎或者有过敏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止逆膜具有十字切口,可以让引流管容易穿过止逆膜, 方便将引流管穿入病患体内引流,平时十字切口保持闭合状态,也防止液体排泄物漏出人工造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人体贴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装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引流管穿入的剖面示意图。
【简单符号说明】
10   造口护持垫              11    自粘贴垫
12   防逆流排泄道            121   凸缘
122  止逆膜                  123   锥状导管
20   人工造口                21    内缘
22   皮肤                    23    人体
30   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10,由一自粘贴垫11与一防逆流排泄道12所组成,其中自粘贴垫11为是由发泡软质制成的片体,片体靠近人体的一面具有粘性,防逆流排泄道12与自粘贴垫11组合成一体,靠近人体的一端具有出口较小的软质锥状导管123,锥状导管123内具有一止逆膜122,止逆膜122另一端连接一凸缘121,利用比人工造口20内缘21稍大的软质锥状导管123与人工造口20紧密衔接,以自粘贴垫11与人体皮肤22贴合,可以防止引流的物质由止逆膜122止逆不向外流出或回渗。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锥状导管123可以让引流管30穿过止逆膜122将引流的物质排出,引流管30可以穿过止逆膜122伸入人体23内进行引流处理,可以确保排泄物不会轻易外泄溢流,同时降低人工造口20或体内受到感染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软质发泡制作的自粘贴垫11与人体23轮廓容易吻合,将具有粘性的自粘贴垫11贴合患者人体23的皮肤22上,同时借助防逆流排泄道12靠近人体23一端的软质锥状导管123,利用锥状导管123稍大于人工造口20的内缘21,可以让人工造口20在医疗处置的期间,当本实用新型贴合人工造口20时,可以让锥状导管123稍微撑开人工造口20内缘21,让锥状导管123与人工造口20内缘21结合更紧密,并保持人工造口20不会提早愈合而维持畅通状态,软质锥状导管123内具有一止逆膜122,可以让排泄物不易向外排出,止逆膜122另一端连接一凸缘121,引流管30可以穿过锥状导管123,由具有十字切口的止逆膜122伸入人体23内,将体内引流的物质排出,进行冲洗及引流处理,引流的锥状导管123的末端可以稍微弯折,使引流流动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防逆流排泄道12在未引流时,借助止逆膜122与锥状导管123,可以将体内排泄物所造成的异味阻挡散逸,减少患者身上的异味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自粘贴垫11可以使用透气的PU发泡(Polyurethane foam)制作,除了提供软质且较佳的与人体23的贴合密合度之外,还可以提供透气性,降低皮肤22表层散热,减少褥疮产生,其尺寸大小略大于防逆流排泄道12的最大外径,宽度约17.5mm,长度则约20至30mm,另外防逆流排泄道12可以使用医疗级硅胶(Silicon dioxide)制作,尤其在锥状导管123对人体的衔接,硅胶可以让患者不会感觉太硬而产生不舒适性,其弹性也可以让十字切口的止逆膜122在引流管30抽出后,很 快的恢复闭合,因此锥状导管123的最小内径约3.3mm,最大内径约4mm。
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之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6)

1.一种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由一自粘贴垫与一防逆流排泄道所组成,其中一自粘贴垫为一片体,片体的一面具有粘性,一防逆流排泄道一端具有软质凸缘,凸缘内具有一止逆膜,止逆膜另一端连接一软质导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自粘贴垫为软质PU发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中防逆流排泄道为硅胶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中止逆膜具有十字切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中导管形状为锥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造口护持垫,其特征在于,其中导管锥状末端可以弯折。
CN201520017625.9U 2015-01-12 2015-01-12 人工造口护持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8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7625.9U CN204468390U (zh) 2015-01-12 2015-01-12 人工造口护持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7625.9U CN204468390U (zh) 2015-01-12 2015-01-12 人工造口护持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8390U true CN204468390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76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8390U (zh) 2015-01-12 2015-01-12 人工造口护持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83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2106A (zh) * 2018-07-09 2019-01-11 天津包博特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理防倒灌的人造肛门
CN109945130A (zh) * 2019-04-29 2019-06-28 厦门腾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灯用单向防水透气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2106A (zh) * 2018-07-09 2019-01-11 天津包博特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理防倒灌的人造肛门
CN109945130A (zh) * 2019-04-29 2019-06-28 厦门腾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灯用单向防水透气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630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rine collection
US11026829B2 (en) Hydro-block air vent combination cathe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220387209A1 (en)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US9788992B2 (en) Hydro-block air vent condom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US20150359660A1 (en) Hydro-block air vent female external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US9254218B2 (en) External urinary catheter system
CN109173017A (zh) 防堵防脱防渗的胸腹腔积液穿刺引流管
US20210038423A1 (en) Male external catheter
CN204468390U (zh) 人工造口护持垫
CN110496298A (zh) 一种防堵塞防漏尿的侧球囊导尿管
CN104147681A (zh) 多功能的肛肠部引流管
CN204158868U (zh) 多功能的肛肠部引流管
CN105853048B (zh) 一种腰侧集尿器
CN209464477U (zh) 一种防漏尿导尿管
EP3281611B1 (en) Urine collector device
CN204364203U (zh) 粪便引流装置
CN205108518U (zh) 一种新型腹膜透析输液器
CN204246655U (zh) 腹腔引流管
CN207384525U (zh) 穿刺漏口引流装置
CN204563272U (zh) 导尿引流管
CN211326020U (zh) 一种女性患者导尿装置
CN204815312U (zh) 无痛防损伤尿管
CN219271915U (zh) 一种防侧漏的导尿管
CN107307935A (zh) 一种造口收纳器
CN206499691U (zh) 一种防漏导尿接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