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7069U -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67069U CN204467069U CN201520120804.5U CN201520120804U CN204467069U CN 204467069 U CN204467069 U CN 204467069U CN 201520120804 U CN201520120804 U CN 201520120804U CN 204467069 U CN204467069 U CN 204467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il portion
- spikes
- shoe tack
- rivet nut
- out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尤指一种运用在硬质场地上进行奔跑等运动的鞋钉层的构造,其主要于钉鞋底面的前脚掌区分布有内侧钉部、中央钉部及外侧钉部,其每一钉部设有至少一钉体,其中该外侧钉部往内侧钉部形成一适当角度的倾斜角,且让内侧钉部的钉体长度短于外侧钉部钉体长度;借此,让该钉鞋的鞋钉层的钉体分布设置,能改善运动者于侧向移位时,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尤其是指一种运用于硬质场地的钉鞋,借以此钉鞋能改善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问题。
背景技术
人体的足部构造具有26块骨头,分为5块远程趾骨(distal phalange)、4块中端趾骨(middle phalange)、5块近端趾骨(proximal phalange)、5块跖骨(metatarsal)、3块楔状骨(cuneiform)及各1块的长方骨(cuboids)、舟状骨(navicular)、距骨(talus)及跟骨(calcaneus)所构成。
足骨形成两个互相交叉的足弓(arches of the foot),一为纵弓(longitudinalarch),另一为横弓(transverse arch),它可以增加对于体重的支持。纵弓可分为内侧纵弓及外侧纵弓两种。二者均由跟骨、距骨、舟状骨及楔形骨组成。内侧纵弓(mediallongitudinal arch)由第一跖骨(即大拇指带位置)、第二跖骨和第三跖骨构成。外侧纵弓(lateral longitudinal arch)由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和跟骨构成。横弓位于前掌是由五种跖骨所形成,人体在站立时,是以第一跖骨的根部和第五跖骨的跟部以及跟骨三点为支撑点,然后借由三点间产生的足弓来支撑身体。人体的足部要维持一定的足弓,走路时才有弹性且不易疲劳。
然而,鞋子的设计基本上需依据人体足部行走、奔跑等动作下产生的变化而制作,如此才能避免脚部受伤;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需求的鞋体,如运动鞋(包含慢跑鞋、篮球鞋、足球鞋、钉鞋…)、登山鞋、雪鞋...等,其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及设计;如一般的钉鞋,其鞋底皆装设有多数鞋钉,当人们穿着钉鞋行走或跑步于一软质地面时,可借由鞋钉与软质地面接触且插入来增加钉鞋与地面的结合力,以产生较高的速度与瞬间爆发力。
前述钉鞋目前已广泛利用于运动场上,并有各种样式及用途供运动员们在软质地面穿着以辅助提高奔跑的速度。然而,针对亚洲的气候来说大致上的场地偏硬,因此,当钉鞋踩踏在硬质场地(此处所述的硬质场地非水泥地)时,在侧向移动的防守、刹车等动作时往往会有鞋钉与地面的反作用力问题,而让脚踝受伤,详细说明如下:
一般鞋底的制作其中心为最低点位,如此脚掌位被双向收高,让脚掌呈现轻微外翻的状态,此现象只要在硬地上就必然会出现,而且会随着脚离身体越远及鞋钉的长度越长会越发严重,然而,通过于鞋内置放厚鞋垫调整后,可让脚掌位有明显的沉降,而恢复自然站立掌位,但此方式的调整在直线运动上确实可以通过沉降达成提升全掌位的接触面积与保持脚踝易于施力的角度。
进一步,让脚部处在流畅的运动状态需具备有两个条件:其一条件是让拇指球位微低于水平线,另一条件就是由后向前导流时,需满足由外向内的外高内低落差的应力导引路径;然而,此两条件运用在足球鞋或橄榄球鞋等具有钉子长度(高度)的鞋子时,于良好场地上,鞋钉可完全插入场地,使垂直向的应力由球鞋本身的底板来承受,而鞋钉则用于前后左右近于水平面向对地牵引力为主;但若使用在硬地上时,其鞋钉无法大部分插进土里,坚硬的场地上鞋钉裸露在外的长度越长力矩就越大,鞋钉所受到的扭转力也会越多。
进一步,当鞋钉多了承载重量的工作,所负荷的应力最终会集中在鞋钉跟鞋底的交会处,产生侧向的扭力;因此,会开始发生不同于平地运动鞋的各种地面回传的反作用力,而所回传的反作用力以不同的形式去影响鞋面,如垂直的、斜向的、扭转的应力都会应运而生,而具体的影响状况如:断钉、起步迟缓、侧向支撑费力、变向迟钝、肌耐力迅速流失,或鞋底偏薄软的会有顶脚现象、鞋底太硬的就常会裂损的现象等等。
接着,请参阅图7所示,再进一步说明运动过程的横向移位问题,当运动员横向移位于脚底真正对鞋底施加应力前,内侧鞋钉21的部位已经先行碰到场地,在偏硬的场地上,因为中央鞋钉22踩空而不能取得合理的鞋钉踩入深度,所以球鞋就已经先行发生翻转现象,因此,当脚掌真正能对球鞋施加应力时,脚掌位其实早就已经由内而外的翻转,让运动者只能在不合适支撑的脚踝角度及不适合出力的外侧脚掌位上,吃力的把侧向的动能给抵消掉,在前掌外翻的情况下,脚踝为了要支撑与抵消掉侧向的应力,就必须尽可能向内侧倾斜,但整个脚掌位在反折的情况下(前掌外翻脚踝却向内拐)担负支撑的工作,其实是非常没能源效率及容易受伤,轻则支撑力不足,重则脚扭伤。
发明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以期达到具有更佳实用价值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为一种运用于硬质场地的钉鞋,借以于钉鞋下排列设置有符合脚掌、脚踝关节于运动时的踏位变化的鞋钉与其相对高度,已能改善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问题;经由本实用新型使得其在运动上更为安全,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的主要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于钉鞋底面的前脚掌区分布有内侧钉部、中央钉部及外侧钉部,每一内侧钉部、中央钉部及外侧钉部均设有至少一钉体,其中该外侧钉部的钉体一端与内侧钉部的钉体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倾斜角,且内侧钉部的钉体长度短于外侧钉部钉体长度。
如上述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其中,其该倾斜角为3°~5°。
如上述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其中,该钉鞋底面包含前脚掌区、后跟区,其中该后跟区分布有后跟钉部。
本实用新型尤指一种运用在硬质场地上进行奔跑等运动的鞋钉层的构造。
借此,让该钉鞋的鞋钉层的钉体分布设置,能改善运动者于侧向移位时,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问题。
由上述的元件组成与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借由沉降拇指踏位钉部的钉体高度,以能符合在侧向移动、刹停时,脚掌往下踩入的反作用力与施力角度达到相互抵消的作用,可保持鞋底不翻转的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同上所述,当侧向移动、刹停不会有翻转现象时,即达到保护脚掌不扭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钉鞋底部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鞋钉层立体后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鞋钉层分布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鞋钉层踩入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侧向停刹状态的鞋钉层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于直线奔跑时的踏位力道示意图;
图7:现有钉鞋侧向停刹产生翻转现象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钉鞋 11 前脚掌区
111 外侧钉部 112 中央钉部
113 内侧钉部 12 后跟区
121 后跟钉部 A 钉体
21 内侧鞋钉 22 中央鞋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示意图所示,其主要于钉鞋底面的前脚掌区分布有内侧钉部113、中央钉部112及外侧钉部111,其每一钉部设有至少一钉体,其中:
远离钉鞋底面的该外侧钉部111的钉体一端与内侧钉部113的钉体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适当角度的倾斜角X,且内侧钉部113的钉体长度短于外侧钉部111钉体长度。
其钉鞋1主要分设有供前脚掌贴合踩踏的前脚掌区11,及供后脚跟踩踏的后跟区12,而顺应人体足部的足弓位置而于前脚掌区11与后跟区12之间形成有往上提升的足弓部;当钉鞋1在分布设置钉体A时,其以前脚掌区11与后跟区12为主,然而,因每一厂商针对不同运动所设计的楦头、楦底形状不同,或所诉求的功能不同而产生钉体A排列上的差异,虽有所不同,但有一定模式可寻,其基础主要在前脚掌区11分布有由鞋头至外侧部位的外侧钉部111、脚掌中心部位的中央钉部112及由鞋头至内侧部位的内侧钉部113,而内侧钉部113包含第一跖骨、拇指第一、第二关节部位区域;当然,还有后跟区12所分布的后跟钉部121。
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先前技术中所述钉鞋会有侧向移位动作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在远离钉鞋底面的该外侧钉部111的钉体A一端与内侧钉部113的钉体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适当角度的倾斜角X,且内侧钉部113的钉体A长度短于外侧钉部111钉体A长度。且进一步远离钉鞋底面的该外侧钉部111的钉体A一端与内侧钉部113的钉体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适当角度的倾斜角X,该倾斜角X为3°-5°。
以下说明实际操作过程,当运动者穿着钉鞋于横向移动及侧向刹停时,请参阅图4~图5所示,当在一般软质场地时,其踏入点会因底质软而大部分被消耗吸收,但当如图5所示的硬场地时,于图中表示内侧钉部113的踏点位置,当侧向刹停施力踩入点为箭头P1标示方向,相对脚掌位与脚踝所呈的角度为施力角度S;而本实用新型内侧钉部113(即拇指踏位处)可承受踩入点所回馈的反作用力(箭头P2),由图5中可看出反作用力与施力角度S是较有效率的相互抵消,因此,可以保持如图的脚掌位跟脚踝角度是最理想状况,有利于场上的反应速度,同时,能改善运动者于侧向移位时,鞋底翻转所产生的脚踝扭伤问题。
如图6所示,当运动者穿着钉鞋于直线奔跑踏位时,其足部首要踏入着地的是前脚掌区1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钉部113的钉体A长度短于外侧钉部111钉体A长度,使其远离钉鞋底面的外侧钉部111的钉体A一端与内侧钉部113的钉体A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适当角度的倾斜角X的技术,于前脚掌区11着地的同时,让足部的施力能由外侧钉部111顺由中央钉部112而转至内侧钉部113,当力量落于内侧钉部113(第一跖骨、拇指第一、第二关节部位区域)时,能让运动者利用拇指部位的力道控制,使其能具有耀出的力量,如此,在直线奔跑时具有加速的冲力,达到完美的直线运动奔跑。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钉鞋,在直线前进跟侧向支撑的物理差异性用基础力学来作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钉鞋在侧向落地的瞬间,虽如同先前技术中所述也是内侧钉先落地即使也会发生脚掌外侧的沉降,但是中央钉部112很快就会加入支撑,然后,外侧钉部111也会同时触地,让脚掌跟地面形成一个向内侧倾斜的鞋面,而把大部分的侧向应力留在脚掌内侧,而不会过渡到脚掌外侧去支撑。
接着,本实用新型钉鞋在直线步态的进行上,运行轨迹行走到外侧要转移到内侧时,因内侧钉部113与中央钉部112以形成可承载的斜面,所以在应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央钉部112会先承载延续直线运行的动能,而外侧钉部111的高度则可以有效导引步态,让力往低处流,由外侧顺着重力往内侧低点导移,再借由大拇指踏位蹬出,而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步态,其过程如同下楼梯一样,没有逆向阻力,顺着重力与高低差完成了一次启动或跑步;当中还因为中央钉部112的接触地面,让整个脚掌的力能以更大范围并均匀的传导至地面进而减轻脚掌底部的局部的受压力。
以下为体验者接受实地测试的亲身感想(其测试项目分为:1.同距离所花时间2.同时间所跑距离及3.同距离内左右变向完成的时间)与测试后相对传统所产生的优点:
1.虽然鞋钉一样插不进土里,但是却能让更多的鞋钉平均分摊总应力,而更均匀的把反作用力传导至鞋内,减轻脚的负担也让球鞋能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角度完成一次流畅的步伐,减少不合理阻力的发生。
2.内侧钉部缩短鞋钉长度也等同减少力矩长度。
3.可以让掌位处在内侧微降犹如踏在沙滩上的舒适状态。
4.可以修正步行动态在由外向内转移时,所遇到鞋钉从内侧往鞋底传来的阻力,改善中断步行动态的情形。
5.让脚掌更接近地面,减少杠杆的影响,降低能量的耗损。
6.可以用比改钉前更低的轨道踢球,因为鞋钉变短脚位可以摆的更低。
7.踢出更多轨道的传球或射门路线。
8.起步时可以更流畅、更快、更省力。
9.侧停或变向时侧向的应力,可以限制在脚的内侧,而不会转移到外侧形成支撑无力或脚掌向外翻转。
10.缩短侧停的时间,加大横向拉开的距离。
11.能保留更多的肌耐力,跑动更省力,明显提升场上的表现。
12.增加鞋钉接触地面的颗数,提供更大范围的鞋钉接触区域,减少局部集中性的应力反馈。
13.钉体的受力可以平均的分布,减少其中几颗磨损严重的情形,更可避免不合理的磨耗造成可能改变脚部运动的方式。
14.可以把侧停时的应力控制在脚掌的内侧,可以大幅减少真皮或袋鼠皮外侧承受重量的比例,进而有效延缓袋鼠皮类的球鞋,穿久了就会被挤到偏松的通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实用新型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3)
1.一种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其特征在于,钉鞋底面的前脚掌区分布有内侧钉部、中央钉部及外侧钉部,每一所述内侧钉部、中央钉部及外侧钉部均设有至少一钉体,其中:
该外侧钉部的钉体一端与所述内侧钉部的钉体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地面间形成一倾斜角,且所述内侧钉部的钉体长度短于所述外侧钉部钉体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的角度为3°~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其特征在于,该钉鞋底面包含前脚掌区、后跟区,其中该后跟区分布有后跟钉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0804.5U CN204467069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0804.5U CN204467069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67069U true CN204467069U (zh) | 2015-07-15 |
Family
ID=5362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0804.5U Active CN204467069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670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9202A (zh) * | 2017-01-14 | 2017-09-12 | 廖伟登 | 九个软质橡胶圆片的助爆发跑步球鞋 |
-
2015
- 2015-02-17 CN CN201520120804.5U patent/CN2044670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9202A (zh) * | 2017-01-14 | 2017-09-12 | 廖伟登 | 九个软质橡胶圆片的助爆发跑步球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30312292A1 (en) | Sole for a shoe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8732981B2 (en) | Eccentric toe-off cam lever | |
CN103908038B (zh) | 一种结构新颖的轻逸跑鞋 | |
US20170273400A1 (en) | Heelless athletic shoe | |
JPWO2020136916A1 (ja) | 靴底および靴 | |
WO2020163531A1 (en) | Footwear article for walking | |
KR101773939B1 (ko) | 충격 완화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신발밑창 | |
US9743707B2 (en) | Footwear cleat particularly for soccer | |
CN204467069U (zh) | 改良的钉鞋的鞋钉层 | |
CN102631049A (zh) | 左右不对称的鞋底 | |
CN201045891Y (zh) | 运动型皮鞋 | |
US20200260818A1 (en) | Shoe outsole | |
JP6631960B2 (ja) | 履物底構造 | |
TWI650085B (zh) | 鞋底 | |
CN203748758U (zh) | 一种结构新颖的轻逸跑鞋 | |
TWM503783U (zh) | 釘鞋之鞋釘層改良 | |
Choi et al. | Sport biomechanical comparative analyses between general sporting shoe and functional walking shoe | |
Antoine et al. | Shoes for running | |
RU99289U1 (ru) | Обувь | |
TWM581387U (zh) | Decompression insole structure | |
CN104273783A (zh) | 减震护弓鞋 | |
CN201919812U (zh) | 摇摆式运动鞋 | |
CN108497620A (zh) | 一种多功能仿生足球鞋底 | |
Weir et al. | Biomechanics of Athletic Footwear | |
JP2005169053A (ja) | 履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