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5126U - 供备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备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5126U
CN204465126U CN201420732183.1U CN201420732183U CN204465126U CN 204465126 U CN204465126 U CN 204465126U CN 201420732183 U CN201420732183 U CN 201420732183U CN 204465126 U CN204465126 U CN 204465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supply system
backup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21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云飞
李玉昇
谢建湘
蓝庆华
卢三中
吴祖辉
郭云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21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5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5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5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备电系统。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电池模块,用于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或输出该第一直流电;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整流模块和该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由于该供备电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供备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供备电系统。
背景技术
末端站是指位于网络末端位置的无线基站,一般指分布式基站,末端站点主要负载为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简称“RRU”),也包含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简称“BBU”)及传输设备等。现有的末端站点在市电掉电时或故障时,能够实现备电的很少,但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时代的无线数据业务大量增加,运营商的掉站或掉小区等故障增多,将给客户带来体验差甚至直接经济损失,因此末端站对备电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现有的末端站点RRU种类多,安装场景复杂。RRU涉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时分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TD-LTE”)等几种制式不同的RRU,大部分采用交流RRU,比例约为85%,直流RRU约为15%,并且一般情况下,对交流RRU就近取交流220V市电供电,对于直流RRU采用就近取交流220V市电,再通过增加交流转直流模块(交流220V/-48V)进行供电。末端站供备电设备的安装场景比较复杂,包括弱电井、简易机房、移动机房、地下室外墙、风机房、电梯井、强电井和水管井等。
现有的末端站供备电设备,多采用一体化式设备,如壁挂电源(含逆变器)和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简称“UPS”)等,体积很大,使得很多末端站点的供备电设备在狭长的电梯井及弱电井等空间的安装受限,传统设备难以安装;末端站场景灵活多变,负载数量不定,有直流(Direct Current简称“DC”)和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AC”)负载并存情况,但传统的一体化设备只能提供一种输出电压,难以适用各种末端站的供备电需求;另外站点负载大小也不定,传统设备功率一般是固定型,配置不合理会造成效率低下或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备电系统,能够合理配置供备电系统,提高供备电系统各部分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该整流模块为独立单元,该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该电池模块用于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或输出该第一直流电;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整流模块和该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用于在市电供电时,控制该电池模块充电,或在市电掉电时,控制该电池模块放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供备电系统还包括:变换模块,该变换模块为独立单元,用于将该第一交流电变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或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输出,其中,该第二直流电的电压大于该第一直流电的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将该第一交流电整流成该第一直流电,并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控制该电池模块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将该第一交流电整流成该第一直流电输出,该变换模块将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控制该电池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将该电池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将该第一交流电整流成该第一直流电,并向直流负载和该变换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整流模块控制该电池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电池模块向直流负载和该变换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变换模块还包括:经济运行模式ECO功能子模块,用于在市电供电时,将输入的该第一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变换模块还用于:将该第一交流电变换为该第二直流电;向该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直流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该变换模块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监控模块为独立单元;或该监控模块设置在该整流模块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安装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安装方式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安装方式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交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在ECO模式下向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在ECO模式下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所示,该供备电系统100包括整流模块110、电池模块120和监控模块130,每个模块为独立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供备电系统通过整流模块110和电池模块120在有市电时进行供电、在没有市电时进行备电,整流模块110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电池模块120用于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以及输出该第一直流电。具体地,供备电系统的整流模块110将输入的市电即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可以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同时该整流模块110也可以控制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使该电池模块120存储整流模块110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另外,供备电系统也可以通过整流模块110控制电池模块120进行放电,使电池模块120向直流负载输出第一直流电。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流模块110可以将第一交流电整流为第一直流电,例如可以将市电为220V交流电整流为-48V直流电输出,市电也可以为110V交流电,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20可以为锂电池,单个电池模块的容量为20Ah,可以提供3个RRU约1小时的容量。
可选地,当负载功率较大,要求输出的直流电功率较大时,该供备电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整流模块110和多个电池模块120,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选择各个模块的具体配置数量。当该供备电系统包括多个整流模块或电池模块时,多个整流模块之间可以并联连接,多个电池模块之间也可以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监控接口相互通讯,达到相互备份和负载均衡功能。例如:配置两个整流模块时,并联连接,正常工作时输出均衡,各承担50%的负载;但当其中有一个故障时,另外一个承担100%负载以达到备份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130,该监控模块130可以利用监控接口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相连,用来监控该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包括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出现故障等信息。例如,该监控模块可以监控整流模块的输入输出的电压或电流,单板温度,市电有无等;可以监控变换模块的输入电压或电流,输出电压、电流或频率,单板温度等。当任意模块出现故障时,例如输入输出电压或电流、单板温度超出预设范围,或器件工作状态不受控,或电池性能恶化、寿命终止等,该监控模块可以将该模块的工作状态显示为该模块故障。
可选地,该监控模块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设置在该供备电系统中,也可以设置在整流模块110中从而减小供备电系统的整体体积,可选地,也可以设置在该供备电系统中的其它模块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该监控模块可以支持带内透传网管,通过基站主设备的监控通讯接口,如RS485,最终与网管系统相连,通过网管系统对供备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例如,如图2所示,该监控模块所在供备电系统,通过RRU监控接口接入,再通过BBU及传输网络与网管系统相连,从而通过网管系统监控该供备电系统;也可以如图3所示,通过BBU监控接口接入,再经过传输网络与网管系统相连,从而通过网管系统监控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通过其它传输通道与网管系统相连,从而通过网管系统监控该供备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监控模块可以在供备电设备中的模块出现故障时,向网管系统发送故障信息,以便于对供备电设备进行及时维修;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该监控模块向网管系统发送该供备电设备各个模块的状态信息,网管系统通过接收的状态信息确定该供备电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监控模块还可以支持电总协议,例如YD/P1363.3;也可以支持干接点方式监控,干接点即无源开关,两个接点之间没有极性,具有闭合和断开两种状态,可以互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该供备电系统包括监控模块130,可以对供备电系统内各个模块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当监控到该供备电系统故障时,可以及时进行维修,使得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健康状态可视,有效减少维护人员上站次数,降低运维成本。另外,由于该监控模块130可以支持带内管理,可以共用无线基站的传输资源和网管系统,不会增加额外的传输资源,从而有效降低建站监控传输路径投资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输出端为交流负载,需要输出交流电或要输出高压直流电时,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变换模块,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将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获得第二直流电,其中,第二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直流电的电压。具体地,整流模块110将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后,可以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还可以通过变换模块将该整流模块110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或将该第一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另外,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通过整流模块110控制电池模块120输出第一直流电,电池模块120可以将该第一直流电输出至直流负载,也可以输出至该变换模块,该变换模块将电池模块120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或将该第一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前绝大多数的交流负载的输入第一级都是一个全桥整流电路,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整流成高压直流电,对于全桥整流电路而言,输入交流电和输入高压直流效果等同,其输出都是高压直流电,数字电路等使用的电压还需要经过后级电路的隔离、降压等处理,前级输入交流电还是高压直流电对整流之后的隔离降压等电路无影响,因而绝大多数的交流负载可以支持交流电和高压直流电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根据供备电系统的输出端负载的大小,供备电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变换模块,各个变换模块之间可以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监控接口相互通讯,达到相互备份和负载均衡功能。例如:配置两个变换模块时,并联连接,正常工作时输出均衡,各承担50%的负载;但当其中有一个故障时,另外一个承担100%负载以达到备份功能。可选地,该变换模块可以与监控模块130相连,使得监控模块130对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市电的第一交流电经过整流模块和变换模块,输出第二交流电,第二交流电比第一交流电更加稳定,干扰少,且波形标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换模块还包括经济运行模式ECO功能子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直接输出至交流负载,或将第一交流电变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具体地,在市电供电时,市电的第一交流电可以直接输入至变换模块的该ECO功能子模块,该ECO功能子模块将该第一交流电直接输出至交流负载;该变换模块还可以将经过ECO功能子模块的第一交流电变换为第二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在市电掉电时,ECO功能子模块可以进行切换,使得电池模块120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输入至变换模块,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或第二直流电输出,从而使得RRU等设备工作状态不受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输出端的负载数量不同,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配电单元。具体地,整流模块110可以包括配电单元,增加整流模块110输出的第一直流电的路数;变换模块可以包括配电单元,增加变换模块输出的第一交流电、第二直流电或第二交流电的路数。该供备电系统的其它模块也可以包括配电单元,用于增加该模块的配电路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供备电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安装。可选地,可以如图4所示,将各个模块横向排列安装,可以如图5所示,将各个模块竖向排列安装,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各个模块进行拼接安装,可选地,还可以将供备电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任意排列安装,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下文中将以几种具体实施例为例,结合图7至图1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的应用场景。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具体地,图7表示在市电供电时,以220V交流电为例,向整流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整流模块将该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例如整流为-48V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输出至直流负载,另外,该整流模块还控制电池模块充电,电池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存储。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具体地,图8表示在市电掉电时,电池模块向整流模块供电,使得整流模块可以控制电池模块放电,电池模块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通过整流模块输出至直流负载,向直流负载供电。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具体地,图9表示在市电供电时,以220V交流电为例,向整流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整流模块将该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例如整流为-48V直流电,输出至变换模块,变换模块将该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220V交流电,输出的该交流电与市电相比更加稳定。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高压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将输出的-48V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240V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另外,整流模块还可以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电池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存储。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交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具体地,图10表示在市电掉电时,电池模块向整流模块供电,使得整流模块可以控制电池模块进行放电,电池模块通过整流模块向变换模块输出直流电,变换模块将该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该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高压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将输出的-48V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240V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具体地,图11表示在市电供电时,以220V交流电为例,向整流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整流模块将该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例如整流为-48V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输出至直流负载,同时也可以将该直流电输出至变换模块,变换模块将该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220V交流电。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高压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将输出的-48V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240V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另外,整流模块还可以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电池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存储。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备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具体地,图12表示在市电掉电时,电池模块向整流模块供电,使得整流模块可以控制电池模块放电,电池模块通过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可以供给直流负载,也可以供给变换模块,变换模块将该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该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高压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例如将输出的-48V直流电升压处理得到240V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在ECO模式下向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变换模块包括ECO功能子模块。具体地,图13表示在市电供电时,以220V交流电为例,一方面,向整流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整流模块将该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例如整流为-48V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输出至电池模块,控制电池模块充电;另一方面,向变换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变换模块中的ECO功能子模块可以将该交流电直接输出至交流负载进行供电,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该交流电进行变换得到高压直流电,将该高压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进行供电。可选地,当市电掉电时,该供备电系统向交流负载输出交流电或高压直流电的备电过程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在ECO模式下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供电的示意图,此时,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变换模块ECO功能子模块。具体地,图14表示在市电供电时,一方面,向整流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整流模块将该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例如整流为-48V直流电,并可以将该直流电输出至直流负载,还可以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电池模块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另一方面,向变换模块输入市电220V交流电,变换模块中的ECO功能子模块可以将该交流电直接输出至交流负载进行供电,可选地,该变换模块也可以将该交流电进行变换得到高压直流电,将该高压直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进行供电。可选地,当市电掉电时,该供备电系统向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输出交流电或高压直流电的备电过程如图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供备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变换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供备电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14,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系统100,下面将结合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利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任意一种供备电系统,该供备电系统包括: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电池模块,用于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或输出该第一直流电;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该整流模块和该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200包括:
S210,整流模块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
S220,电池模块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该第一直流电,或输出该第一直流电;
S230,监控模块监控该整流模块和该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通过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的供备电系统进行供备电,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在S210中,整流模块可以将第一交流电整流成该第一直流电。可选地,该整流模块可以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例如,整流模块可以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的市电,整流为-48V的直流电,并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直流电。
在S220中,电池模块可以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第一直流电,也可以输出该第一直流电。具体地,该整流模块可以控制该电池模块充电,该电池模块存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该整流模块也可以控制该电池模块放电,该电池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可选地,该电池模块可以向直流负载输出该第一直流电。例如,在市电供电时,整流模块将整流的直流电输出至电池模块,并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电池模块存储该第一直流电;在市电掉电时,电池模块向整流模块供电,该整流模块控制电池模块放电,电池模块向直流负载输出第一直流电,可选地,该电池可以通过整流模块向直流负载供电。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变换模块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变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或该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输出,其中,该第二直流电的电压大于该第一直流电的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整流模块将第一交流电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后,可以向变换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其中,该变换模块输出的第二交流电比第一交流电更稳定。例如,在市电供电时,整流电将220V交流电整流为-48V直流电,并向变换模块输出该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可以将该直流电变换为220V交流电或240V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该整流模块也可以控制该电池模块向变换模块输出该第一直流电,该变换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交流电或该第二直流电,其中,该变换模块输出的第二交流电比第一交流电更稳定。例如,在市电掉电时,整流电将控制电池模块输出-48V直流电,电池模块输出的该直流电可以经过整流模块向变换模块输入,该变换模块可以将该直流电变换为220V交流电或240V直流电,并输出至交流负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当该变换模块包括ECO子模块时,该ECO功能子模块可以在市电供电时,直接将输入的该第一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可选地,也可以通过变换模块将该第一交流电变换为该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该第二直流电。
在S230中,监控模块监控该整流模块和该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可选地,该监控模块可以监控该供备电设备的其它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变换模块的工作状态。具体地,该监控模块可以利用监控接口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相连,用来监控该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包括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出现故障等信息。该监控模块可以支持带内透传网管,通过基站主设备的监控通讯接口,如RS485,最终与网管系统相连,通过网管系统对供备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可选地,该监控模块还可以支持电总协议,例如YD/P 1363.3;也可以支持干接点方式监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该监控模块对供备电系统内各个模块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当监控到该供备电系统故障时,可以及时进行维修,使得供备电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健康状态可视,有效减少维护人员上站次数,降低运维成本。另外,由于监控模块可以支持带内管理,可以共用无线基站的传输资源和网管系统,不会增加额外的传输资源,从而有效降低建站监控传输路径投资成本。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备电的方法,通过包括整流模块、电池模块和监控模块的供备电系统进行供备电,且整流模块和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可以根据应用的场景,选择不同模块进行安装,使该供备电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场景的负载类型和大小灵活配置,并且该供备电系统体积小,适合各种安装环境,提高了供备电系统的利用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设备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为独立单元,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交流电整流成第一直流电输出;
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为独立单元,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或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
变换模块,所述变换模块为独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变换为第二直流电输出,或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变换为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输出,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电压;
所述整流模块还用于在市电供电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充电,或在市电掉电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模块将所述第一交流电整流成所述第一直流电,并向直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控制所述电池模块向直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模块将所述第一交流电整流成所述第一直流电输出,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变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模块控制所述电池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电池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变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模块将所述第一交流电整流成所述第一直流电,并向直流负载和所述变换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变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模块控制所述电池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电池模块向直流负载和所述变换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变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并向交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二交流电或所述第二直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模块还包括:
经济运行模式ECO功能子模块,用于在市电供电时,将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流电输出至交流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交流电变换为所述第二直流电;
向所述交流负载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所述变换模块的工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备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模块为独立单元;或
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整流模块中。
CN201420732183.1U 2014-11-27 2014-11-27 供备电系统 Active CN204465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183.1U CN204465126U (zh) 2014-11-27 2014-11-27 供备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183.1U CN204465126U (zh) 2014-11-27 2014-11-27 供备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5126U true CN204465126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7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2183.1U Active CN204465126U (zh) 2014-11-27 2014-11-27 供备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5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111A (zh) * 2021-05-14 2021-09-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曲阜市供电公司 一种轻便型分体组合式不间断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111A (zh) * 2021-05-14 2021-09-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曲阜市供电公司 一种轻便型分体组合式不间断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3965B2 (en) Electric power router with multiple power supply modes
CN102368631B (zh) 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电子设备供电架构
TW201316641A (zh) 網路化直流供電系統
CN102624085A (zh)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及直流电源柜
CN202353309U (zh)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及直流电源柜
CN205195359U (zh) 新型不间断电源
CN107769188B (zh) 开关电源并机系统
RU2015103076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време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треблением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й сети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состояний системы энергоснабжения
CN111884197B (zh) 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
CN203984046U (zh) 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系统和汽车群充电系统
CN203590054U (zh) 一种嵌入式系列通信电源系统
CN104615102A (zh) 用于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2050288U (zh) 分布式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06130084A (zh) 新型不间断电源
CN105988370A (zh) 基于多种能源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465126U (zh) 供备电系统
CN112087045B (zh) 一种基于差异化备电设备的铁塔供电方法
CN204578349U (zh) 室内分布系统末端设备的供备电装置
CN203025639U (zh) 微服务器及其供电系统
CN204167981U (zh) 高效与普效整流模块混用式电源系统
CN203722327U (zh) 一种高压直流供电装置用桥接结构
CN209070337U (zh) 矿用数据交换机远程监控装置
CN201690273U (zh) 电力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
WO2015049844A1 (ja) パワーマネジメン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パワーマネジメント方法
CN211127303U (zh) 一种智能舞台电源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