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5107U -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5107U
CN204465107U CN201420745966.3U CN201420745966U CN204465107U CN 204465107 U CN204465107 U CN 204465107U CN 201420745966 U CN201420745966 U CN 201420745966U CN 204465107 U CN204465107 U CN 204465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discharge device
direction radio
f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59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s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s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59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5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5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51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包含:整流单元、共振元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升降压单元、第一、二逆流防止器、控制开关和至少一超电容。整流单元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及多个控制端,多个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逻辑控制单元的多个控制脚;共振元件单元根据交流讯号产生感应磁场,或者根据感应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其电性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第一、二逆流防止器具有逆流防止和开关作用;升降压单元控制放电时的升压和被充电时的降压;逻辑控制单元侦测共振元件单元的相对侧是否有负载,并控制升降压单元和第一、二逆流防止器的动作,甚至结合控制开关而控制放电或充电;超电容则在吸收每次充电时的突波,以避免每次充电时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

Description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并提升无线充放电效率以及升降压效率的携带式电子产品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的日渐盛行,未来势必演变成可随处无线充电的状态,而随处可无线充电虽带来极大的方便性,但是无论是有线或无线充电,每次在充电之初所产生的突波,都必然会对电池造成累积式的损坏,进而累积式减损电池寿命,换言之,随着充电次数的愈来愈多,电池的寿命也相应愈来愈短,且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也愈来愈差。
在随处可无线充电的情形下,人们的活动范围内必将同时存在多个无线充电场所,或是人们将多次进出同一无线充电场所,如此一来,所携带的携带式电子产品势必在一天之内被无差别地多次无线充电,从而使携带式电子产品内的电池寿命提早告终。
其次,由于无线充放电效率目前仍然偏低,也就是放电量仍偏高于充电量,再加上升降压效率亦偏低,造成无线充放电的实用性仍无法提高,早为人所垢病已久。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甚至于还能提升无线充放电效率以及升降压效率的装置,乃为本案设计人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通过超电容特殊的设置位置以及超电容的阻抗低于电池,因此,被充电时会先对超电容充电,从而达到让超电容来抵挡每次充电时的突波问题,相对能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通过逆流防止器的逆流防止作用,以能避免漏电,相对具有省电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通过升降压单元为一种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较佳者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式同步整流),而据以提升升降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通过所述逆流防止器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来做为逆流防止或做为开关的重要元件,使导通时所损耗的电较低,所以放电效率会较高,从而提升无线充放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四在于,提出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通过整流单元可将直流讯号转换为交流讯号,或者转换交流讯号为直流讯号,使得共振元件单元可产生感应磁场,或者根据感应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因而达到双向无线充放电的功效,进一步使设置有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携带式电子产品无线充电,亦能无线放电。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为应用于一具有电路装置的携带式电子产品,该电路装置电性连接有一受电端和一电池,该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包含:一逻辑控制单元,具有一电源脚、一侦测脚及多个控制脚;一整流单元,具有一输入端、二输出端及多个控制端,其中该多个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多个控制脚;一共振元件单元,电性连接该整流单元的该二输出端;一升降压单元,具有一第一调压端、一第二调压端和两控制端,该第二调压端电性连接于该整流单元的该输入端,该两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二控制脚,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电源脚电性连接于彼此相接的该第二调压端和该输入端;一第一逆流防止器,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和一控制端,该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放电端和该升降压单元的第一调压端,该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脚;一控制开关,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放电端,其另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和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脚;一第二逆流防止器,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和一控制端,该出口端和入口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的受电端和该升降压单元的第一调压端,该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五控制脚;以及一第一超电容,其一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的受电端与该第二逆流防止器的出口端的连接处,并在该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节点,其另一电极则接地。
由此,能让超电容来抵挡每次充电时的突波问题,相对能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再者,通过第一、二逆流防止器的逆流防止作用,以能避免漏电,相对具有省电功效。
再者,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通过升降压单元为一种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较佳者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式同步整流),而据以提升升降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携带式电子产品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可达到上述各发明目的,可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并提升无线充放电效率以及升降压效率。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性连接于一携带式电子产品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性连接于一携带式电子产品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路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等效电路方块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逻辑控制单元
10~19  第一~十控制脚
1a  电源脚  1b  侦测脚  1c  发射保持回路
2  整流单元
21  输入端  22  输出端
23  第一晶体管  24  第二晶体管
25  第三晶体管  26  第四晶体管
3  升降压单元
31、32  第一、二调压端
33、34  控制端
35、36  第一、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37  电感
4、4a、4b  第一、二、三逆流防止器
41  入口端  42  出口端
43  控制端  431  第二节点
44、45  第一、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46  第一电阻  47  晶体管  48  第二电阻
5  控制开关
6  第一超电容
61  第一节点
7  共振元件单元
71  电感  72  电容
8  电流电压侦测单元
9  携带式电子产品
91  电路装置  911  讯号输出端
92  保护电路  921  受电端
93  电池  931  放电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具有电路装置91的携带式电子产品9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及电路图。该电路装置91电性连接有一受电端921和一电池93,较佳者,该电路装置91还具有一保护电路92,该保护电路92电性连接于该受电端921与电池93之间。该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包含:一逻辑控制单元1、一整流单元2、一升降压单元3、一第一逆流防止器4、一第二逆流防止器4a、一控制开关5、一第一超电容6以及共振元件单元7,较佳者还包含一第三逆流防止器4b、一第二超电容(图未示)及电流电压侦测单元8。
该逻辑控制单元1具有第一~十控制脚10~19及电源脚1a和侦测脚1b,而其未标示元件符号的脚则为接地脚。
该整流单元2转换一直流讯号或一交流讯号,具有一输入端21、一输出端22及多个控制端,该输出端22电性连接于共振元件单元7,多个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逻辑控制单元1的多个控制脚17、18、19、10,详细的连接关系于之后描述。
该升降压单元3具有一第一调压端31、一第二调压端32和两控制端33、34,该第二调压端32电性连接于该整流单元2的输入端21,该两控制端33、34分别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一、二控制脚11、12,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电源脚1a电性连接于该彼此相接的该第二调压端32和该输入端21。较佳者,该升降压单元3为一种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3,且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式同步整流。
该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3包括一电感37和两彼此同向串联的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各具一控制极(未标示元件符号),该两控制极分别电性连接于该升降压单元3的两控制端33、34,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于串联后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压端32,另端则接地,该电感37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调压端31,另端则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之间。
该第一逆流防止器4具有一入口端41、一出口端42和一控制端43,该入口端41和出口端42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93的放电端931和该升降压单元3的第一调压端31,至于其控制端43则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三控制脚13(做为发射辨识之用)。较佳者,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四控制脚14进一步以回路方式电性连接于第三控制脚13,即图中所示的发射保持回路1c(做为持续保持在发射模式之用)。
该控制开关5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93的放电端931,另端则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逆流防止器4的控制端43和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三控制脚13;其中,该控制开关5的另端与该第一逆流防止器4的控制端43的相接处,形成一第二节点431。较佳者,该控制开关5为一自动复位开关。
该第二逆流防止器4a亦具有一入口端41、一出口端42和一控制端43,在不包括第三逆流防止器4b的情况下,该出口端42和入口端41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91的保护电路92的受电端921和该升降压单元3的第一调压端31,至于其控制端43则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五控制脚15。
在不包括第三逆流防止器4b的情况下,该第一超电容6的一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91的保护电路92的受电端921与该第二逆流防止器4a的出口端42的连接处,并在该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节点61,第一超电容6的另一电极则接地。
共振元件单元7电性连接整流单元2的二输出端22,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一电感71及一电容72,电感71及电容72可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共振元件单元7根据交流讯号产生一感应磁场,或者根据一感应磁场产生一感应电流,而当电感71及电容72具有的电感抗及电容抗互相抵消时,亦即电感71及电容72达到共振频率时可产生最大的电流。感应电流及感应磁场的产生将于以下内容描述。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还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逆流防止器4b,该第三逆流防止器4b亦具有一入口端41、一出口端42和一控制端43,该出口端42和入口端41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91的保护电路92的受电端921和该第一节点61,至于其控制端43则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六控制脚16,通过该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六控制脚16能输出控制讯号,以控制该第三逆流防止器4b的ON或OFF,相对能控制是否对电池93充电。其次,则还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超电容(图未示),该第二超电容并联于所述的电池93,当然,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所设置的超电容可为:仅设置所述的第一超电容6、仅设置所述的第二超电容(图未示)、或亦可同时设置所述的第一超电容6和第二超电容。
由于第一超电容6和第二超电容的阻抗低于电池93,故在被充电时会先对超电容充电,从而达到让超电容来抵挡每次充电时的突波问题;再者,超电容又易于被充饱,故将立即转而对电池93充电。
其中,请搭配参阅图1、2所示,各该逆流防止器(4、4a、4b)具有一第一电阻46和两彼此相对向串联的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44、45,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于串联后的两端即为所述逆流防止器的入口端41和出口端42,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44、45各具一控制极(未标示元件符号),该两控制极电性连接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43,该第一电阻46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44、45之间,另端则亦电性连接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43。此外,各该逆流防止器(4、4a、4b)还具有一晶体管47和一第二电阻48,该晶体管47的第一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44、45的控制极(未标示元件符号),该晶体管47的第二极则接地,而该第二电阻48电性连接于该晶体管47的第三极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43之间。
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发射模式:由于该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预设为接收模式,因此,若欲进入发射模式,则须按压控制开关5来切换。
假设一设置有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携带式电子产品9,欲将自身的电力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另一设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产品时,先按压控制开关5使之导通,电池93的电于经过控制开关5后,会再流经第三控制脚13(即:发射辨识控制脚)而让逻辑控制单元1辨识目前切换为发射模式,逻辑控制单元1则进一步产生包括一传送模式讯号或一接收模式讯号的一控制讯号,于此实施例中,该控制讯号为一传送模式讯号。原本被第一逆流防止器4所挡住的电池93电力,当控制开关5导通后会导通该第一逆流防止器4而让电力通过,接着经过升降压单元3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而连接到逻辑控制单元1的电源脚1a,以供电给逻辑控制单元1。并利用第二逆流防止器4a的挡止而使电池93的电力不致于回充。当逻辑控制单元1已辨识目前为发射模式时,还能利用发射保持回路1c(做为持续保持在发射模式之用)而持续让第四控制脚14的发射保持讯号一直提供给第三控制脚13,达到发射保持的效果,从而能够保持在发射状态。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电流电压侦测单元8,电性连接于逻辑控制单元1的侦测脚1b及共振元件单元7之间,用以侦测共振元件单元7上的交流讯号。逻辑控制单元1则根据电流电压侦测单元8侦测共振元件单元7上的交流讯号传送控制讯号至第一逆流防止器4、第二逆流防止器4a、第三逆流防止器4b、升降压单元3及整流单元2,使得第一逆流防止器4、第二逆流防止器4a、第三逆流防止器4b、升降压单元3及整流单元2可根据控制讯号产生相对应的作动,所谓相对应的作动是指电路根据控制讯号产生相对应的开启或关闭。电流电压侦测单元8会侦测共振元件单元7的相对侧是否存在待充的电子产品,若未侦测到,则逻辑控制单元1即控制停止发射,所述侦测是通过电流电压侦测单元8来侦测该共振元件单元7的相对侧是否确有一负载存在。而是否有负载的侦测则是通过判断共振元件单元7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或感应磁场。
若无负载:即停止发射;若有负载:该逻辑控制单元将1通过其第一、二控制脚11、12而输出PWM(波宽调变)讯号去驱动该升降压单元3中的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通过该等PWM讯号以使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能持续地以很高的频率进行交错的一开一关,当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6为开而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为关时,由于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6和电池93的一端均为接地而形成一回路,从而使电池93的电力能经由第一逆流防止器4和升降压单元3的电感37,以流经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6,从而对电感37充电;当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为开而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6为关时,来自电池93的电在通过电感37后,改走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使已充电的电感37能经过整流单元2而对外放电。
换言之,通过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为一开一关、以及一关一开,以对电感37充电、以及让电感37放电。当有电流通过整流单元2内的电感71时,电感71会产生磁力线,相对侧的电子产品在感应到该磁力线后则会转换成电流。进一步而言,当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目前处于发射模式时,整流单元2转换直流讯号为交流讯号,并将交流讯号传送至共振元件单元7。共振元件单元7根据交流讯号产生感应磁场,此时,相对侧的电子产品在感应到感应磁场后则会产生感应电流。
再者,整流单元2包括至少二个或至少四个晶体管所构成的电路,当整流单元2包括至少二个晶体管所构成的电路时,第一晶体管23及第二晶体管24以半桥的方式电性连接,当整流单元2包括至少四个晶体管所构成的电路时,第一晶体管23、第二晶体管24、第三晶体管25及第四晶体管26以全桥的方式电性连接。整流单元2于接收到传送模式讯号时,将直流讯号转换为交流讯号。
当发射时,由电池93到整流单元2,其间所通过的升降压单元3内的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为升压(例如由3.6~4.2V的直流电,升压为5V左右的交流电);反之,由整流单元2到电池93则为降压。
所述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5、36的其中一者若在控制升降压时,其中另一者则在控制同步整流。
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模式: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示意图,其分别为第一及第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射模式及接收模式,于图3A中绘示第一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路图及图3B中绘示第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电路图,亦即当第一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为发射模式时,第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则为接收模式;反之,当第一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为接收模式时,第二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则为发射模式。当本实用新型第二携带式电子产品9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共振元件单元7根据整流单元2上的交流讯号产生感应磁场时,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可在共振元件单元7上产生感应电流,其先经由整流单元2,再经由电源脚1a而供电给逻辑控制单元1,接着,所接收到的电将经过升降压单元3而被降压。
承上所述,当整流单元2接收到接收模式讯号时,转换共振元件单元7上的交流讯号转换为直流讯号。整流单元2的第一晶体管23、第二晶体管24、第三晶体管25及第四晶体管26于本实用新型中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或氮化镓场效晶体管(GAN FET)。本实用新型的交流讯号的频率介于10kHz至10MHz之间,于较低的频率(kHz)中,整流单元2的晶体管适合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于较高的频率(MHz)中,整流单元2的晶体管适合使用氮化镓场效晶体管。
逻辑控制单元1还能通过发射保持回路1c而控制第一逆流防止器4为OFF,并通过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五控制脚15所输出的控制讯号而控制第二逆流防止器4a为ON,从而使降压后的电经由第二逆流防止器4a以及用以吸收突波的第一超电容6(较佳者另再经过第三逆流防止器4b)而供电给携带式电子产品9的电池93,当然,其间可经过保护电路92的保护而将电池93的充电范围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例如:4~6V的直流电),当电池93被充饱时,保护电路92控制停止充电,且若相对侧的电子产品在侦测不到有负载的情况下,也会自动停止放电(甚至于在放电时,若自身电池的电量已低于一设定值时,亦会停止放电)。
当逻辑控制单元1切换为发射模式时,其第四控制脚14将持续输出一发射保持讯号,以保持第一逆流防止器4为ON;当逻辑控制单元1切换为接收模式时,其第五控制脚15将持续输出一接收保持讯号,以保持第二逆流防止器4a为ON。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二实施例没有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5,并改以携带式电子产品9所输出的控制讯号的控制来取代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开关5。
如图,该携带式电子产品9的电路装置91具有一讯号输出端911,以经过人手的操控(例如:按压携带式电子产品9的实体按键、或通过携带式电子产品9的触控屏幕而触控一虚拟按键)而经由该电路装置91的讯号输出端911输出一控制讯号。
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逆流防止器4的第二节点431电性连接于该讯号输出端911,以利用该讯号输出端911所输出的控制讯号来让逻辑控制单元1(经由第三控制脚13)切换为发射模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特点在于:通过超电容特殊的设置位置以及超电容的阻抗低于电池,因此,被充电时会先对超电容充电,从而达到让超电容来抵挡每次充电时的突波问题,相对能避免每次对电池充电所造成的累积式损坏;通过第一、二逆流防止器4、4a的逆流防止作用,以能避免漏电,相对具有省电功效;通过升降压单元2为一种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较佳者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式同步整流(MOSFET同步整流),而据以提升升降压的效率;通过所述第一~三逆流防止器4、4a、4b亦使用第一、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44、45来做为逆流防止或做为开关的重要元件,使导通时所损耗的电较低,所以放电效率会较高,从而提升无线充放电效率;通过本实用新型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整流单元2可将直流讯号转换为交流讯号,或者转换交流讯号为直流讯号,使得共振元件单元7可产生感应磁场,或者根据感应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因而达到双向无线充放电的功效,进一步使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的携带式电子产品9无线充电、亦能无线放电。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为应用于一具有电路装置的携带式电子产品,该电路装置电性连接有一受电端和一电池,其特征在于,该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包含:
一逻辑控制单元,具有一电源脚、一侦测脚及多个控制脚;
一整流单元,具有一输入端、二输出端及多个控制端,其中该多个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多个控制脚;
一共振元件单元,电性连接该整流单元的该二输出端;
一升降压单元,具有一第一调压端、一第二调压端和两控制端,该第二调压端电性连接于该整流单元的该输入端,该两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二控制脚,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电源脚电性连接于彼此相接的该第二调压端和该输入端;
一第一逆流防止器,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和一控制端,该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放电端和该升降压单元的第一调压端,该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脚;
一控制开关,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放电端,其另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和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脚;
一第二逆流防止器,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和一控制端,该出口端和入口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的受电端和该升降压单元的第一调压端,该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五控制脚;以及
一第一超电容,其一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的受电端与该第二逆流防止器的出口端的连接处,并在该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节点,其另一电极则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超电容,该第二超电容并联于所述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电路装置具有一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与受电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压单元为一种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且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式同步整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同步整流的升降压单元包括一电感和两彼此同向串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各具一控制极,该两控制极分别电性连接于该升降压单元的两控制端,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于串联后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压端,另端则接地;该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调压端,另端则电性连接于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逆流防止器,该第三逆流防止器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和一控制端,该出口端和入口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的受电端和第一节点,该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六控制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逆流防止器具有一第一电阻和两彼此相对向串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于串联后的两端即为所述逆流防止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各具一控制极,该两控制极电性连接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该第一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之间,另端亦电性连接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 在于,各该逆流防止器还具有一晶体管和一第二电阻,该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于该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的控制极,该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该第二电阻电性连接于该晶体管的第三极与该逆流防止器的控制端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脚进一步以回路方式电性连接于第三控制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开关为一自动复位开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流电压侦测单元,电性连接该逻辑控制单元的该侦测脚及该共振元件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单元包括至少二个或至少四个晶体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单元的该至少二晶体管以半桥电性连接,该整流单元的该至少四晶体管以全桥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或氮化镓场效晶体管。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元件单元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一电感及一电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元件单元的该电感及该电容以串联或并联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元件单元的交流讯号的频率介于10kHz至10MHz之间。
CN201420745966.3U 2014-12-02 2014-12-02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5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966.3U CN204465107U (zh) 2014-12-02 2014-12-02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966.3U CN204465107U (zh) 2014-12-02 2014-12-02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5107U true CN204465107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7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59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5107U (zh) 2014-12-02 2014-12-02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51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899A (zh) * 2016-05-31 2016-08-3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可双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9245595A (zh) * 2018-11-16 2019-01-18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整流降压双向变换电路及智能电池
CN109742866A (zh) * 2019-03-06 2019-05-10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接收电路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098745A (zh) * 2019-12-18 2020-05-05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899A (zh) * 2016-05-31 2016-08-3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可双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9245595A (zh) * 2018-11-16 2019-01-18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整流降压双向变换电路及智能电池
CN109742866A (zh) * 2019-03-06 2019-05-10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接收电路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098745A (zh) * 2019-12-18 2020-05-05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放电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5867B (zh) 管理电池装置的电池管理电路与电池管理方法
CN102751855B (zh) 电力变换器系统的dc母线电容的放电
CN104158255A (zh) 充放电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的移动电源
CN204335015U (zh) 一种支持无线双向通信的单火开关
CN201656576U (zh) 变频式无线供电与充电装置
CN103825329A (zh) 一种双向电源转换电路
CN109787318A (zh) 一种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4316150U (zh) 一种延长串联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的电路
CN101651359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供电单元及移动终端供电切换方法
CN104143850A (zh) 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CN204216600U (zh) 同步升降压电池充电装置
CN204465107U (zh) 耐充共振式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TWM455291U (zh) 具有旁路控制之無線充電裝置
CN105048595A (zh) 以超电容降压来快速充电及放电压降补尝的电源管理方案
CN103427618A (zh) 一种软启动控制电路
CN104734297A (zh) 一种基于稳压电路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
CN202997687U (zh) 具有旁路控制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2749870U (zh) 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蓄电池智能均充电控制器
CN208046259U (zh)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的主动均衡电路
CN108306345A (zh) 储能逆变系统智能节能装置
CN103607117B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202333932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节能型智能无线充电装置
CN102769323A (zh) 超快速手机电池充电设备
CN203014464U (zh) 具有旁路控制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2405818U (zh) 携带式电子产品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