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0843U -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0843U
CN204460843U CN201520037511.0U CN201520037511U CN204460843U CN 204460843 U CN204460843 U CN 204460843U CN 201520037511 U CN201520037511 U CN 201520037511U CN 204460843 U CN204460843 U CN 204460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inlet channel
valve
power plant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75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海燕
单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Technology Group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al Industry Jina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al Industry Jina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al Industry Jina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375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0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0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0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该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包括汽轮机,汽轮机连接发电机,汽轮机排汽口与凝汽器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与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供热制冷成本,减少了冷却塔向环境的散热和水分蒸发,降低了污染,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中纯凝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冷凝器,由循环水将热量带走,经冷却塔释放在大气中,这样造成了巨大热量损失,且释放到空气中的水汽加大空气湿度也有利于雾霾天气产生。对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现在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冬季供热。在采暖季节,循环水可以直接供给居民的采暖系统,利用其余热,满足供热需求。但是,在非采暖季节,循环水被送至冷却塔,大部分热量被释放到空气中,造成能量浪费。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能减排、可充分利用汽轮机循环水余热的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包括汽轮机,汽轮机连接发电机,汽轮机排汽口与凝汽器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与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相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和负荷调节水泵。
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二进水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和循环泵。
所述第三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第三进水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第三进水管道末端连接于第四阀门和循环泵之间。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有若干风机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冬季运行循环水供热运行模式,将余热供给热用户;夏季运行吸收式制冷装置,提供冷源,实现了余热的梯级利用。负荷调节系统自动调节循环水量,满足冷热负荷变化。本装置能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供热制冷成本,减少了冷却塔向环境的散热和水分蒸发,降低了污染,节能减排。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第一出水管道,5冷却塔,6第一进水管道,7第二出水管道,8供热终端,9第二进水管道,10第三出水管道,11吸收式制冷机,12第三进水管道,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负荷调节水泵,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循环泵,19第五阀门,20第六阀门,21风机盘管。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汽轮机1,汽轮机1连接发电机2,汽轮机1排汽口与凝汽器3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4与冷却塔5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6与冷却塔5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7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9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10与吸收式制冷机11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1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12与第二进水管道9相连接。第一出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阀门13,第一进水管道6上设有第二阀门14和负荷调节水泵15。第二出水管道7上设有第三阀门16,第二进水管道9上设有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第三出水管道10上设有第五阀门19,第三进水管道12上设有第六阀门20,第三进水管道12末端连接于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之间。吸收式制冷机11连接有若干风机盘管21。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在冬季时运行循环水供热模式:打开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关闭第五阀门19、第六阀门20。循环水通过第三阀门16,进入供热终端8,经过第四阀门17、循环泵18加压进入凝汽器3。根据供热负荷大小,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3及负荷调节水泵15调节进入冷却塔5的水量,满足供热负荷变化需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在夏季时运行循环水制冷模式:打开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五阀门19、第六阀门20,关闭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循环水通过第五阀门19,进入吸收式制冷机11,经过第六阀门20、循环泵18加压进入凝汽器3。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3调节进入冷却塔5的水量,满足制冷负荷变化需求。

Claims (5)

1.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包括汽轮机(1),汽轮机(1)连接发电机(2),汽轮机(1)排汽口与凝汽器(3)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4)与冷却塔(5)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6)与冷却塔(5)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7)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9)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10)与吸收式制冷机(11)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1)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12)与第二进水管道(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阀门(13),第一进水管道(6)上设有第二阀门(14)和负荷调节水泵(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出水管道(7)上设有第三阀门(16),第二进水管道(9)上设有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出水管道(10)上设有第五阀门(19),第三进水管道(12)上设有第六阀门(20),第三进水管道(12)末端连接于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式制冷机(11)连接有若干风机盘管(21)。
CN201520037511.0U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Active CN204460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7511.0U CN204460843U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7511.0U CN204460843U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0843U true CN204460843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7511.0U Active CN204460843U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08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827A (zh) * 2015-11-26 2016-05-2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利用内燃机尾气集成热化学过程的互补型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5841213A (zh) * 2016-04-26 2016-08-10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供热宽适应性控制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09099743A (zh) * 2018-07-02 2018-12-28 东南大学 一种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827A (zh) * 2015-11-26 2016-05-2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利用内燃机尾气集成热化学过程的互补型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5841213A (zh) * 2016-04-26 2016-08-10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供热宽适应性控制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09099743A (zh) * 2018-07-02 2018-12-28 东南大学 一种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
CN109099743B (zh) * 2018-07-02 202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898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绝热闭式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3353242B (zh) 一种可控温的干湿-开闭集成式冷却塔系统
US9671143B2 (en) Heat pump of heat source tower for realizing solution regeneration and heat reutilization based on vacuum boiling
CN104771918B (zh) 一种基于湿蒸发的冷浓缩系统
CN203177688U (zh)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组用高效水环真空泵系统
CN106016825A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CN204460843U (zh)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CN203893630U (zh)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型煤干燥系统
CN103267329A (zh) 太阳能蒸发冷却及毛细辐射的制冷、供热和热水系统
CN208475731U (zh) 一种家庭冷热负荷供应系统
CN205783497U (zh) 一种水蓄能设备
CN102735007B (zh) 核电站核废物厂房工艺用全年冷负荷节能保障系统
CN202613556U (zh) 一种利用采暖末端免费供冷的地源热泵采暖系统
CN20475745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式热泵机组
CN109269143B (zh) 一种新型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方法
CN201429169Y (zh) 太阳能式海水源热泵系统
CN108692482B (zh) 一种热电机组与制冷相结合的提效系统及应用方法
CN204272824U (zh) 一种温室大棚节能控温系统
CN202109702U (zh) 火力发电厂水源热泵系统
CN112484331B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两级压缩式热泵蒸养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730805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111578390B (zh) 一种风冷式pvt空调外机及运行方法
CN203891948U (zh) 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水供热凝汽器实现高背压可调运行装置
CN204373118U (zh) 火力发电厂电动热泵和汽动热泵结合的采暖空调系统
CN204128099U (zh) 多模式运行蒸发制冷供冷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000 No. 141 Dikou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neral Technology Group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No. 141 Dikou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al Industry Jina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