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0808U - 节能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节能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60808U CN204460808U CN201520010775.7U CN201520010775U CN204460808U CN 204460808 U CN204460808 U CN 204460808U CN 201520010775 U CN201520010775 U CN 201520010775U CN 204460808 U CN204460808 U CN 2044608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liquid separator
- evaporimeter
- heat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节能换热设备,包括:箱体、电路组件、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热管换热器。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电路组件设置于底座;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及顶盖相固定,并且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顶盖和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气液分离器与蒸发器连通;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连通;热管换热器分别与压缩机及蒸发器连通。上述节能换热设备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可以将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的上部进入压缩机,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中的一些生产设备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为了降低生产设备热量,使之可以正常的工作,一般会使用换热设备来对生产设备进行冷却。现有的换热设备大多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制冷,这种制冷方式是利用从冷水塔里喷射出的水雾蒸发吸热来达到冷却水的效果,但是这个制冷法式冷却效果一般,无法使设备迅速冷却,而且在冷水塔中容易混入杂质和灰尘,造成管路堵塞,从而降低了制冷性能,且水资源浪费较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水循环换热设备,然而,现有的水循环换热设备依然存在如下弊端:一般的,冷媒吸收冷却水中的热量后,会存在气液混合状态,若让液态冷媒直接吸进压缩机后,会出现液击问题,导致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压缩机出现液击问题的节能换热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还可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可以避免水分凝冰后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制冷温度更加可控、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较好。
一种节能换热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并且所述底座、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所述顶盖和所述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蒸发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具有弯折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安装件,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件与所述底座相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还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收集装置连通。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可以将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的上部进入压缩机,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节能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节能换热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节能换热设备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节能换热设备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节能换热设备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个例子是,一种节能换热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并且所述底座、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所述顶盖和所述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蒸发器连通。
一个例子是,一种节能换热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所述面板设置有通风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并且所述底座、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和所述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通;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热管换热器连通;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过滤器连通;膨胀阀,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储液罐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风机面向所述热管换热器及所述通风口设置。
下面为上述节能换热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节能换热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节能换热设备10包括箱体100、蒸发器200、气液分离器300、压缩机400、热管换热器500、过滤器600、储液罐700、膨胀阀800、风机900和电路组件1000,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蒸发器200、气液分离器300、压缩机400、热管换热器500、过滤器600、储液罐700、膨胀阀800、风机900和电路组件1000均设置于箱体100内。
请参阅图1,箱体100包括底座110、面板120、第一侧盖130、第二侧盖140和顶盖150。面板120、第一侧盖130和第二侧盖140的两侧边分别与底座110及顶盖150相固定,以使箱体100围成一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2,面板120设置有通风口121,这样,可以胶加快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可以使得在热管换热器500内的冷媒较易将从蒸发器200、压缩机400和管道内的吸收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被散走。
为了避免灰尘等杂质从通风口121进入箱体100内,例如,请参阅图2,通风口121设置有防尘罩122;又如,防尘罩122为圆形结构,且与通风口121适配;又如,防尘罩122具有防尘隔栅,这样,可以避免灰尘等杂质从通风口121进入箱体100内。
请参阅图1,蒸发器200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10及顶盖150相固定,并且底座110、面板120、第一侧盖130、第二侧盖140、顶盖150及蒸发器200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
为了更好地在蒸发器200中通入和流出冷却水,例如,请参阅图3,蒸发器200还设置有进水管210及出水管220,这样,可以更好地在蒸发器200中通入和流出冷却水。
为了更好地收集凝结在蒸发器200表面的水珠,例如,请参阅图3,蒸发器200还设置有集水槽230,集水槽230设置于底座110,集水槽230为一端开口的矩形体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凝结在蒸发器200表面的水珠,即从蒸发器200表面的流下的水珠汇集到集水槽230内。
为了更好地准确测量蒸发器200表面的温度,例如,请参阅图3,蒸发器200的表面还设置有温度探头240,这样,通过温度探头240可以更好地准确测量蒸发器200表面的温度,有利于后续的温控操作。
例如,所述蒸发器内填充有冷媒;又如,所述冷媒为氨;又如,所述冷媒为R12;又如,所述冷媒为R22;又如,所述冷媒为R134A。
请参阅图1,气液分离器300与蒸发器200连通。气液分离器300可以将从蒸发器200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300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300的上部的出口管进入压缩机400,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300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400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将气态冷媒通入压缩机400内,例如,请参阅图4,气液分离器300设置有排气管310,排气管310与压缩机400连通,又如,排气管310具有弯折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气态冷媒通入压缩机400内。
为了更好地安装气液分离器300,例如,请参阅图4,气液分离器300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设置于底座110,气液分离器300通过气液分离器安装件320与底座相固定110,这样,可以更好地安装气液分离器300。
为了更好地所述收集气液分离器的底部的液态冷媒,例如,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还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收集装置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气液分离器的底部的液态冷媒。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10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300,可以将从蒸发器200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300内分离,气态冷媒直接由气液分离器300的上部进入压缩机400,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积存于气液分离器300的底部,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400的气缸,发生大量液击的问题。
请参阅图1,压缩机400与气液分离器300连通,压缩机400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冷媒压缩,以使低压冷媒转化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请参阅图1,热管换热器500与压缩机400连通,在制冷过程中热管换热器500起到输出热能并使冷媒得以冷凝的作用。从压缩机400排出的高压过热气态冷媒进入热管换热器500后,将其在工作过程吸收的全部热量,其中包括从蒸发器200和压缩机400中以及在管道内所吸收的热量都传递给空气带走,高压过热气态冷媒重新凝结成液态冷媒。
请参阅图1,过滤器600与热管换热器500连通。过滤器600可以预防水分和污物等进入管道内。其中,水分的来源主要是新添加的冷媒和润滑油所含的微量水分,或由于检修时空气进入而带来的水分。如果管道中的水分未排除干净,当冷媒通过膨胀阀800时,因压力及温度的下降有时水分会凝固成冰,使通道阻塞,影响制冷设备10的正常运作。通过过滤器600可以过滤冷媒携带的冰粒和污物。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10通过设置过滤器600,可以过滤冷媒携带的冰粒和污物,进而可以避免水分凝冰后出现管道堵塞问题。
请参阅图1,储液罐700与过滤器600连通。可以理解,当蒸发器200的热负荷变化时,通入冷媒的流量也需要随之变化,通过设置储液罐700可以起到存储制冷媒和调节冷媒流量的作用,从而使得制冷温度更加可控。
为了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热管换热器500,例如,请参阅图5,储液罐700设置有储液罐接管710,储液罐接管710与热管换热器500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热管换热器500。
为了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蒸发器200,例如,请参阅图5,储液罐700还设置有回气管720,回气管720与蒸发器200连通,这样,可以更好地连通储液罐700和蒸发器200。
例如,所述回气管具有毛细结构;又如,所述回气管填充有冷媒。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10通过设置储液罐700,可以起到存储制冷媒和调节冷媒流量的作用,从而使得制冷温度更加可控。
请参阅图1,膨胀阀800与储液罐700连通。膨胀阀800在节能换热设备10既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节流的作用。膨胀阀800可以使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在流经膨胀阀800时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进入蒸发器200,在蒸发器200内汽化吸热,进而取得较好地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10通过设置膨胀阀800可以使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在流经膨胀阀800时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进入蒸发器200,在蒸发器200内汽化吸热,进而取得较好地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请参阅图1,风机900设置于底座110,请一并参阅图5,风机900面向热管换热器500及通风口1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在管换热器500的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
请参阅图5,风机900包括电机910及风叶920,电机910设置于底座110,风叶920与电机910的驱动轴连接。
例如,所述风叶为瓣式风叶。
上述节能换热设备10通过设置风机900可以使得在管换热器500的冷媒的热量较易传递到外部的空气中。
例如,上述各实施例的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节能换热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节能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面板、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顶盖,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及所述顶盖相固定,并且所述底座、所述面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所述顶盖和所述蒸发器连接后围成一封闭空间;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蒸发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具有弯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安装件,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件与所述底座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还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收集装置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10775.7U CN204460808U (zh) | 2015-01-05 | 2015-01-05 | 节能换热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10775.7U CN204460808U (zh) | 2015-01-05 | 2015-01-05 | 节能换热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60808U true CN204460808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6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1077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0808U (zh) | 2015-01-05 | 2015-01-05 | 节能换热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608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7057A (zh) * | 2015-01-05 | 2015-04-29 | 惠州市加迈电器有限公司 | 节能换热设备 |
-
2015
- 2015-01-05 CN CN201520010775.7U patent/CN2044608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7057A (zh) * | 2015-01-05 | 2015-04-29 | 惠州市加迈电器有限公司 | 节能换热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57337C (zh) | 具有动力驱动的再冷却器的加热通风空气调节系统 | |
CN100580225C (zh) | 深部开采矿井降温装置 | |
CN201344676Y (zh) | 带有旁通过冷的热泵型空调器 | |
CN201837000U (zh) | 一种土壤源复合型冷暖空调系统 | |
CN102654324A (zh) | 一种带有热气旁通除霜装置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 |
CN103344016B (zh) | 一种机房节能空调 | |
KR101321979B1 (ko) | 냉각수를 활용한 수냉식 냉방장치 | |
CN101672500B (zh) | 新型空气源热泵空调 | |
CN104457002A (zh) | 一体式双冷冷水机组 | |
CN102338513B (zh) | 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 |
CN203595244U (zh) | 一体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4460808U (zh) | 节能换热设备 | |
CN105020936B (zh) | 空调热泵热水系统 | |
CN204630127U (zh) | 工业制冷设备 | |
CN204460878U (zh) | 冷却水循环设备 | |
CN204460809U (zh) | 冷却设备 | |
CN104567174A (zh) | 冷却水循环设备 | |
CN102155827B (zh) | 宽温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 |
CN109595844B (zh) | 一种自复叠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 | |
CN204460810U (zh) | 热交换设备 | |
CN104567059A (zh) | 热交换设备 | |
CN203375568U (zh) | 一种机房节能空调 | |
CN105258249A (zh) | 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 | |
CN104567057A (zh) | 节能换热设备 | |
CN104567056A (zh) | 工业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5 |